微生物制剂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2315发布日期:2020-01-15 00:26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微生物制剂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菌微生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制剂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淡紫拟青霉、哈茨木霉、米曲霉等进行固态培养通常采用玉米、豆粕、米糠、、稻壳、秸秆和黄豆粉饼,添加其他无机盐、水进行混合发酵,发酵结束后,会长满菌丝体,且容易成团,这样不利于干燥均匀,造成部分菌丝体在干燥的过程中加热过度死亡,而有的由于与剩下的培养基和菌丝体结团干燥不充分,造成损耗。

真菌固态发酵产生的孢子主要大量聚集吸附在固体培养基颗粒表面,由于孢子粒径微小,通常通过培养基粉碎过筛分离容易悬浮在空中,难以沉降和收集,并且孢子含水量高不利于保存等缺点,需要对其进行干燥后粉碎得到微生物制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生产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制剂烘干装置,采用双塔加压汽提工艺,成功分离出高纯度的氟化氢气,稀硫酸溶液与氟化氢气体完全分离。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生物制剂烘干装置,包括培养基储存罐,所述培养基储存罐底部出料口与输送装置入料口连通,所述输送装置出口与混合装置进料口相连,混合装置出口通过管道置于发酵罐的进料口上方,发酵罐出口通过管道与螺旋输送机入料口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机出料口与干燥装置入料口连通,所述干燥装置内部腔体由上至下设有干燥段和冷却段,所述干燥段设有热风进气管,所述干燥段设有若干个相互错开的向下倾斜的折板,所述冷却段设有若干个相互错开向下倾斜的冷却管,所述干燥装置底部设有出料口。

优选地,所述混合装置的入料口还分别通过管道与发酵用水储罐、种子液培养罐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冷却管设有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所述冷却水进水管与冷水箱连通。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冷却水出水管分别通过管道与发酵用水储罐和种子液培养罐的表面夹层连通。

优选地,所述折板和冷却管向下倾斜的角度与干燥装置竖直方向夹角为45-60°。

优选地,所述发酵罐内部设有水平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由位于发酵罐外部的第一电机驱动,所述发酵罐罐体表面设有保温层,所述发酵罐位于入料口一侧设有通风管。

优选地,所述干燥装置入料口处设有粉碎装置,所述粉碎装置为锥形,锥形的两个侧壁上连接有两根转轴,所述转轴由第二电机驱动,所述转轴上设有若干刀片,两根转轴上的刀片相互交错布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输送机对发酵后的物料进行混合预搅拌,可以将漂浮在培养基表面的孢子、菌丝与培养基进行充分混合,再通过干燥装置入料口的粉碎装置进行破碎后干燥,保证最后制得的菌剂的孢子和菌丝体品质均匀,形成细小颗粒后再进行干燥,折板提高干燥效率。

2、冷却管将干燥后的微生物制剂物料立即冷凝,防止干燥温度过高,降低微生物制剂活力。

3、冷却管冷凝后的水还有余热用于培养基配制过程的发酵用水储罐和种子液培养罐的导热源,提高装置的余热回收效率。

4、折板和冷却管向下倾斜的角度与干燥装置竖直方向夹角为45-60°,增加热风与菌丝混合体的接触面积,使微生物制剂干燥充分,同时也通过冷却管的接触面积,冷凝的面积和路径增大,提高微生物的菌种活力。

5、发酵罐内部设有水平搅拌轴,在真菌发酵过程中进行搅拌,充分利用培养基组分,同时发酵罐位于入料口一侧设有通风管,可以在保证发酵过程的发酵时需要持续通定量的灭菌空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粉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培养基储存罐1,输送装置2,混合装置3,发酵罐4,搅拌轴41,保温层42,通风管43,第一电机44,螺旋输送机5,干燥装置6,折板61,冷却管62,冷却水进水管621,冷却水出水管622,粉碎装置63,转轴64,第二电机65,刀片66,发酵用水储罐7,种子液培养罐8,冷水箱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微生物制剂烘干装置,包括培养基储存罐1,所述培养基储存罐1底部出料口与输送装置2入料口连通,所述输送装置2出口与混合装置3进料口相连,混合装置3出口通过管道置于发酵罐4的进出料口上方,发酵罐4出口通过管道与螺旋输送机5入料口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机5出料口与干燥装置6入料口连通,所述干燥装置6内部腔体由上至下设有干燥段和冷却段,所述干燥段设有热风进气管,所述干燥段设有若干个相互错开的向下倾斜的折板61,所述冷却段设有若干个相互错开向下倾斜的冷却管62,所述干燥装置6底部设有出料口。

优选地,所述混合装置3的入料口还分别通过管道与发酵用水储罐7、种子液培养罐8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冷却管62设有冷却水进水管621和冷却水出水管622,所述冷却水进水管621与冷水箱9连通。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冷却水出水管622分别通过管道与发酵用水储罐7和种子液培养罐8的表面夹层连通。

优选地,所述折板61和冷却管62向下倾斜的角度与干燥装置6竖直方向夹角为45-60°。

优选地,所述发酵罐4内部设有水平搅拌轴41,所述搅拌轴41由位于发酵罐4外部的第一电机44驱动,所述发酵罐4罐体表面设有保温层42,所述发酵罐4位于入料口一侧设有通风管43。

优选地,所述干燥装置6入料口处设有粉碎装置63,所述粉碎装置63为锥形,锥形的两个侧壁上连接有两根转轴64,所述转轴64由第二电机65驱动,所述转轴64上设有若干刀片66,两根转轴上的刀片66相互交错布置。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为:

采用本实施例装置进行淡紫拟青霉微生物制剂的制作,培养基储存罐1放入麸皮、玉米粉、氯化锰,发酵用水储罐7储存杀菌水,种子液培养罐8培养淡紫拟青霉种子液,麸皮和玉米粉4:1、料水比1:0.6、氯化锰含量为0.6%,混合装置3将培养基和种子液充分混合后在发酵罐4中进行培养,接种量6%,培养温度25℃,培养时间为9-12d,发酵后的分生孢子数为13.5×109cfu/g,发酵完成后进入干燥装置6进行干燥,烘干过程中的损耗低于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形状或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