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鱼类肝胆综合症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06118发布日期:2020-10-13 09:4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菌剂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鱼类肝胆综合症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肝胆综合症是近年在鱼病发生中很频繁的鱼病之一,流行季节主要从6月份开始一直到10月份都有发生,已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尤其是鱼苗、鱼种发病率高,危害的对象主要是鲤鱼、鲫鱼、草鱼、斑点叉尾鮰鱼、云斑鮰、乌鳢、虹鳟、裂腹鱼、团头鲂、青鱼、罗非鱼,也常见于鳖。由于普遍误诊为其它鱼病,用药不对症,死亡率可达50%-60%,甚至可达60%-90%。

肝胆综合症以肝胆肿大、变色为典型症状。病鱼发病初期,肝脏略肿大,轻微贫血,色略淡;胆囊色较暗,略显绿色。随着病情发展,肝脏明显肿大,可比正常情况下大1倍以上,肝色逐渐变黄发白,或呈斑块状黄红白色相间,形成明显的“花肝”症状,有的使肝脏局部或大部分变成“绿肝”,有的肝脏轻触易碎,胆囊明显肿大1-2倍(有时导致胆汁溢出或胆囊破裂),胆汁颜色变深绿或墨绿色,或变黄变白直到无色,重者胆囊充血发红,并使胆汁也成红色。有时,病鱼的脾肾也明显肿大,脏器系统同时膨大。由于主要脏器出现严重病变、受损,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给其它病菌的侵入以可乘之机,因此该病重症者常同时伴有出血、烂鳃、肠炎、烂尾等症。本病最典型的特征是肝胆肿大和变色。

肝胆是分解毒素的器官,所有水里的有毒物质和饲料里的各种毒素(霉菌毒素等)都要通过鱼类肝脏来解毒,而所有的药品几乎都会增加肝脏的负担。

从目前研究结果来看,我们发现引起肝胆综合症的原因主要有三大类:

一、是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当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过高时,鱼体内氨的代谢产物难以正常排出而蓄积于血液之中,引起鱼类代谢失衡引发肝胆疾病。

二、是乱用药物。如低剂量、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呋喃唑酮、氯霉素、磺胺类等,或使用了副作用大、残留高的鱼药如敌百虫、硫酸铜等药物,造成了肝损伤。

三、是饲料酸败变质、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以及维生素缺乏。如蛋白质含量过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偏高或长期使用动物性脂肪和高度饱和脂肪酸等,导致饲料能量蛋白比过高。高蛋白饲料易诱发肝脏脂肪积累,破坏肝功能,干扰鱼类正常生理生化代谢。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会引起鱼类糖代谢紊乱,造成内脏脂肪积累,妨碍正常的机能,其主要病变部位是肝脏,大量的肝糖积累和脂肪浸润,造成肝肿大,色泽变淡,外表无光泽,严重的脂肪肝还可引发肝病变,使肝脏失去正常机能,因此,出现了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即鱼类肝胆综合症。

鱼饲料氧化、酸败、发霉、变质。脂肪是易被氧化的物质,脂肪氧化产生的醛、酮、酸对鱼类有毒,将直接对肝脏造成损害。

胆碱、ve、生物素、肌醇、vb等都参与鱼体内的脂肪代谢,缺乏上述维生素均会造成鱼体内脂肪代谢障碍,导致脂肪在肝脏中积累,诱发肝病。

棉粕中的棉酚、菜粕中的硫葡萄糖甙、劣质鱼粉中的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引发鱼类的肝胆类疾病。

目前治疗肝胆综合症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

1.添加胆汁酸

外源胆汁酸可以直接进入肝胆提高水产动物对油脂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利用,但是同时也会引起肝胰脏分泌胆汁的功能退化,更加严重的依赖外源性胆汁酸。2.科学投喂与降低养殖密度

科学投喂包含投喂的饲料不变质(没有各种毒素),且饲料中的蛋白含量、碳水化合物营养成分刚好满足鱼类的生长需要,各种维生素没有元素多也没有任何元素少。科学投喂还包括投喂的数量适中,不会因投喂过多引起鱼类的肝脏负担。科学投喂和降低养殖密度的后果就是减少了饲料的投入和减少了单位面积的养殖数量,这两种方式都降低了生产效率。不利于集约化养殖的发展。

3.正确用药

正确用药是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及不用禁止在水产动物养殖中使用的药物种类。但是减少用药也要治病,治病就要用到抗生素类产品,否则疾病损失就会加大。

4.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作为普通养殖户和小型饲料厂很难做到针对每个池塘和多种混养鱼类都能准确使用n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一旦把握不准又落入了超量和不足的窠臼。

经本公司技术人员不断研究,还没有用凝结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防治肝胆综合症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鱼类肝胆综合症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复合菌剂由凝结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经过科学配比组成的,凝结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两者协同作用,对肝胆综合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本发明的复合菌剂具有无药害、无残留、促进生长以及用量少的特点,这为用药方案多样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可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治鱼类肝胆综合症的复合菌剂,其特征是:包括凝结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

所述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coagulans)mes847,保藏日期:2018年8月30日,保藏单位名称及简称: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保藏号:16358;结芽孢杆菌(bacilluscoagulans)mes847的来源同专利申请号:cn201911419440.x一种用活饵替代部分饲料生态养殖凡纳滨对虾的方法。

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mes812,保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7年8月10日,保藏编号为cgmccno.14515;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mes812的来源同专利申请号:cn201710947311.2一种防治枸杞根腐病死树的方法。

所述复合菌剂中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不少于1.0×1010个/g,凝结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不少于5.0×108个/g。

优选的,所述凝结芽孢杆菌和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分别培养后,制得菌粉,然后按比例混合,制得复合菌剂。

优选的,所述复合菌剂中凝结芽孢杆菌菌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的混合比例为按重量比为1:1混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治鱼类肝胆综合症的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凝结芽孢杆菌和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分别经摇瓶培养、一级种子培养、二级种子培养、发酵、浓缩、喷雾干燥,制得菌粉,然后按比例混合,制得复合菌剂。

优选的,所述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coagulans)mes847的培养方法同专利cn201911419440.x一种用活饵替代部分饲料生态养殖凡纳滨对虾的方法;

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mes812的培养方法同专利申请号:cn201710947311.2一种防治枸杞根腐病死树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治鱼类肝胆综合症的复合菌剂的应用,所述复合菌剂在鱼类肝胆综合症的预防上:按照用量为在鱼类饲料使用该复合菌剂,鱼类饲料和复合菌剂的质量配比为1000:2,在养殖中后期持续添加,预防鱼类肝胆综合症。

优选的,所述复合菌剂在鱼类肝胆综合症的治疗上:在鱼类饲料使用该复合菌剂,鱼类饲料和复合菌剂的质量配比为1000:4,持续添加10-15天,治疗鱼类肝胆综合症。

发明原理:

凝结芽孢杆菌mes847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的作用;能刺激动物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了;可产生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以及木聚糖酶等活性物质,促进饲料营养物质(尤其是多余脂肪)的消化吸收;产生的维生素、短链脂肪酸、氨基酸、促生长因子等可供动物机体提供营养,还可以促进小肠的蠕动,改善肠道消化功能,为动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有利条件;产生的有机酸可以起到部分胆汁酸的作用。

解淀粉芽孢杆菌mes812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杆菌肽等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对致病菌或内源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减少发病;刺激动物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激活t、b淋巴细胞,提高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水平,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群体免疫力,减少用药;解淀粉芽孢杆菌菌体自身合成α-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酶类,在消化道中与动物体内的消化酶类一同发挥作用;能合成维生素b1、b2、b6、烟酸等多种b族维生素,提高动物体内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兼性厌氧菌,在肠道中迅速消耗游离氧,造成肠道低氧,促进有益厌氧菌生长,间接抑制其它致病菌生长。

这两种菌粉针对不同的肝胆综合征的病因各自起到不同的作用,解决了几乎所有原因引起的肝胆综合征。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复合菌剂具有无药害、无残留、促进生长以及用量少的特点,这为用药方案多样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可能。

相对于添加胆酸汁的方法,本复合菌剂中的凝结芽孢杆菌产生的有机酸可以作为内源性有机酸,而且菌株具有自我调节性,当产酸量达到一定的时候就停止繁殖,有机酸不再产生,从而有利于鱼类肝胆恢复胆汁酸的分泌。

相对于科学投喂法,添加本复合菌剂则完美的解决了投喂量和生长慢、养殖密度和鱼产量的关系。本复合菌剂中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体自身合成α-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酶类,在消化道中与动物体内的消化酶类一同发挥作用;促进多余营养的吸收,减少肝脏的解毒压力。

相对于正确用药法,添加本复合菌剂中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杆菌肽等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对致病菌或内源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减少发病,减少用药减少肝脏的解毒压力。

相对于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法,添加本复合菌剂中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能合成维生素b1、b2、b6、烟酸等多种b族维生素,提高动物体内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且添加维生素和活菌产生的是不同的,因为添加的维生素会在肠道内流失,而活菌产生的会更高效(不会损失),更持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coagulans)mes847的培养方法同专利cn201911419440.x一种用活饵替代部分饲料生态养殖凡纳滨对虾的方法;

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mes812的培养方法同专利申请号:cn201710947311.2一种防治枸杞根腐病死树的方法。

实施例1

一种防治鱼类肝胆综合症的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凝结芽孢杆菌mes847和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mes812分别经摇瓶培养、一级种子培养、二级种子培养、发酵、浓缩、喷雾干燥,制得菌粉,然后按比例混合,制得复合菌剂;复合菌剂中凝结芽孢杆菌菌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的混合比例为按重量比为1:1混合;复合菌剂中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不少于1.0×1010个/g,凝结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不少于5.0×108个/g。

实施例2

将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防治鱼类肝胆综合症的复合菌剂用于鱼类肝胆综合症的治疗,

防治鱼类肝胆综合症的治疗效果试验

(1)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于2019年7月28日天津市大寺镇王村渔场的2个露天池塘中进行,2个池塘面积分别为30亩(1#)、50亩(2#),试验时池塘平均水深均为1.8米。

(2)试验池塘条件:

2个池塘为均为鲤鱼为主的混养鱼池,两个池塘放苗、投喂、进水情况基本保持一致。试验开始前,2个池塘均发生了吃料缓慢的情况,且2#池塘有部分鱼死亡。通过解剖检查主养鱼(鲤鱼)均发现肝胆肿大、变色胆囊色较暗,略显绿色。两个池塘都有池塘有细菌性烂鳃、轻微肠炎的症状。2#池塘有部分鱼类出现肝色逐渐变黄发白。

(3)试验方法:

1#为对照池塘,使用了市售氟苯尼考粉(水产用)和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2#为试验池塘,肝胆综合症情况较1#池塘更为严重。

7月28日试验开始在2#池塘饲料中按每100kg饲料使用400g该复合菌剂,即每吨配合饲料使用该复合菌剂4kg。且持续添加直到8月12日。且当天在2#池塘外泼: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

(4)试验结果:

2#实验池塘在第6天(8月3日)鱼群摄食逐步趋于正常。解剖发现肝胆颜色逐渐转为正常,至8月12日解剖发现肝胆大小逐渐转为正常。

1#对照池塘第6天鱼类反而出现死亡,第7天(8月4日)按照实验(2#)池塘方法处理。又5天后(8月9日)该池塘鱼类摄食也恢复正常。又经过3天(8月12日)解剖发现肝胆大小逐渐转为正常。

(5)试验结论:

由此可见,本发明得到微生态复合菌剂对肝胆综合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实施例3

不同菌剂对鱼类肝胆综合症预防实验效果:

(1)试验时间和地点:

天津市王稳庄镇建新村渔场的3个露天池塘中进行,2个池塘面积分别为50亩(1#)、30亩(2#)、40亩(3#),试验时平均水深1.8米。

(2)试验池塘条件:

3个池塘中1#池塘是鲤鱼为主的混养鱼池,2#和3#两个池塘是是草鱼为主的混养鱼池。3个池塘放苗、投喂饲料种类、进水情况基本保持一致。试验开始前,3个池塘均出现了肝胆综合征的症状。

(3)试验方案:

1#池塘使用单一解淀粉芽孢杆菌菌剂,2#池塘使用单一凝结芽孢杆菌菌剂,3#池塘使用复合菌剂治疗肝胆综合征。对各池塘肝胆综合征的痊愈状况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4)试验过程:

试验在开始于2019年6月15日,在3#池塘饲料中按每100kg饲料使用400g该复合菌剂,即每吨配合饲料使用该复合菌剂4kg;在2#池塘饲料中按每100kg饲料使用400g凝结芽孢杆菌菌剂,即每吨配合饲料使用该菌剂4kg;在1#池塘饲料中按每100kg饲料使用400g解淀粉芽孢杆菌菌剂,即每吨配合饲料使用该菌剂4kg。三个池塘均且持续添加直到6月30日。

3#实验池塘在第6天(6月21日)鱼群摄食逐步趋于正常。解剖发现肝胰脏颜色逐渐转为正常,至6月30日解剖发现肝胰脏大小逐渐转为正常。

1#试验池塘第8天(6月23日)鱼类摄食逐步趋于正常。至7月5日解剖发现肝胰脏颜色、大小逐渐转为正常。

2#试验池塘第8天(6月23日)鱼类摄食逐步趋于正常。至7月5日解剖发现肝胰脏颜色、大小逐渐转为正常。

(5)试验结果:

3#池塘痊愈速度最快,损失最小。而1#池塘和2#池塘痊愈速度明显比3#池塘慢,影响摄食时间更长。

由此可见,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组合使用具有更好的防治肝胆综合征的效果。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发明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