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双歧杆菌的低温驯化及其制备低温发酵乳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22441发布日期:2021-04-09 20:28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乳双歧杆菌的低温驯化及其制备低温发酵乳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培养和发酵
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乳双歧杆菌的低温驯化方法及用经过低温驯化的该乳双歧杆菌制备低温发酵乳的方法。
背景技术
: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animalissubsp.latis),属于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属,乳双歧杆菌是革兰氏阳性多形态杆菌,呈y字形、v字形、弯曲状、刮勺状,其典型的形态特征是有分叉的杆菌。乳双歧杆菌不形成芽孢,无运动性,专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41℃;最适发醇温度为35~40℃;最低生长温度为25~28℃;最高生长温度为43~45℃;起始生长ph值为6.7~7.0在ph4.5~5.0以下或ph值为8.0~8.5以上的环境都不生长。主要分布于人体肠道中,部分暖血动物如猪、狗、老鼠和蜜蜂的消化道中也大量存在。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中常见的乳酸菌,并在维护人体健康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人们已经把双歧杆菌整合进了发酵乳制品、膳食补充剂以及药用制剂。而乳双歧杆菌因具有良好的耐酸能力被广泛应用,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现有市场上发酵乳产品包括凝固型和搅拌型,不论何种发酵乳,其生产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均为发酵菌种。发酵菌种不仅影响发酵乳的品质,也决定了发酵温度、发酵周期等工艺参数。目前,发酵乳的生产工艺中发酵温度通常为40~42℃,在此温度下发酵速度快,但在贮藏过程中会出现后酸化、乳清析出及风味改变等质量问题,也提高了生产的热能成本;同时在发酵乳的生产过程中,普遍采用了二次杀菌技术,在杀灭杂菌的同时也杀灭了内含的活性乳酸菌,从而失去了乳酸菌所特有的调节肠道菌群等益生功能,部分营养素(如蛋白质)的生物功能因频繁的热处理出现一定程度地丧失,降低了发酵乳的营养功效。技术实现要素:发明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乳双歧杆菌的低温驯化方法,经过驯化后该乳双歧杆菌在18~25℃下正常生长;同时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经过低温驯化的乳双歧杆菌制备低温发酵乳的方法,改善和保留发酵乳产品的品质和营养功效,降低热能成本。技术方案:一种乳双歧杆菌的低温驯化方法,所述乳双歧杆菌的菌种命名为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animalissubsp.latis)ger18,该菌菌株已于2020年11月10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其保藏编号为m2020632;经过低温驯化的所述乳双歧杆菌ger18在18~25℃下正常生长;所述乳双歧杆菌ger18的低温驯化方法具体为:步骤一、标准培养液的配制和消毒:标准培养液的各组分及各自含量比例为:1g脱脂奶粉∶1.5~2.0g葡萄糖∶100ml超纯水,按配方称取三种组分,所述脱脂奶粉和葡萄糖加入超纯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混合液;所述混合液过滤后去除不溶性杂质,然后预加热至60~65℃并充分搅拌,巴氏消毒后冷却至30℃备用,即为标准培养液;步骤二、菌种驯化:将所述乳双歧杆菌ger18接种至所述标准培养液中,按从低至高的温度梯度进行逐级驯化培养;每一温度梯度下的所述乳双歧杆菌ger18均对应相应的培养时间,培养时间共计48h,得到驯化菌种母液;步骤三、扩大培养和分装冻存:将所述驯化菌种母液与标准培养液按体积比1∶10000混合,并在18~25℃下扩大培养24h,制备成乳双歧杆菌ger18接种母液;所述乳双歧杆菌ger18接种母液进行无菌分装,-80℃冻存。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乳双歧杆菌ger18接种至标准培养液中的接种量为1×104~1×105cfu/ml。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从低至高的温度梯度依次为:18℃→20℃→22℃→25℃→28℃→30℃→34℃→37℃→40℃,对应每一温度梯度,乳双歧杆菌ger18的培养时间梯度依次为:20h→8h→6h→4h→4h→2h→2h→1h→1h,共计48h;培养终止时所述驯化菌种母液中乳双歧杆菌ger18的活菌量为1×108~1×109cfu/ml。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所述经过低温驯化的乳双歧杆菌ger18接种母液制备低温发酵乳的方法,为发酵基料和所述乳双歧杆菌ger18接种母液混合发酵制备;以质量比计,所述发酵基料的各组分为:所述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为:操作一、配料:按照所述发酵基料的组分配方,称取所述原料乳、葡萄糖、甜味剂和增稠剂,在所述原料乳中加入所述葡萄糖、甜味剂和增稠剂后,将所述原料乳预加热至60~65℃,并真空循环搅拌25~35min,各组分均匀混合呈均一相后停止搅拌,得到料液;操作二、均质杀菌:将所述料液进行均质和超高温瞬时杀菌后,冷却至30~35℃,得到均质杀菌冷却料液;均质使所述料液的液滴微细化,提高所述料液的粘度,并增强所述增稠剂的增稠、稳定效果;操作三、发酵菌种的接种和低温发酵:在所述均质杀菌冷却料液中加入所述乳双歧杆菌ger18接种母液,并搅拌10~15min使所述乳双歧杆菌ger18接种母液均匀分散,接种后的所述均质杀菌冷却料液在18~25℃下保温发酵96h,至滴定酸度达到70~76°t时,终止发酵,得到低温发酵乳;操作四、翻缸冷却:将所述低温发酵乳通过翻缸冷却至2~6℃,得到冷却发酵乳,然后将所述冷却发酵乳打入存储缸中准备灌装;操作五、产品灌装及冷藏后熟:将已打入存储缸中的所述冷却发酵乳在无菌、负压的卫生条件下灌装至无菌包装容器中,并迅速放置于2~6℃冷藏、后熟12h以上,得到乳双歧杆菌低温发酵乳成品。进一步的,所述原料乳为依据gb19301的要求验收、标准化的全脂生牛乳,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全脂生牛乳中脂肪为3.1%,蛋白质为2.9%。进一步的,所述甜味剂为支链淀粉;所述增稠剂为食品级果胶或食品级明胶,用于增加低温发酵乳的稠度。进一步的,所述均质的均质温度为60~65℃,均质压力为18~20mpa;所述超高温瞬时杀菌的杀菌温度为135~150℃,杀菌时间为4~6s。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的杀菌温度高但杀菌时间很短,在有效杀灭杂菌的同时,保留了大部分的乳双歧杆菌ger18和其它营养成分。进一步的,所述操作三中,以体积百分比计,乳双歧杆菌ger18接种母液在均质杀菌冷却料液中的加入量为0.5%。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第一,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animalissubsp.latis)ger18,该菌菌株已于2020年11月10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其保藏编号为m2020632;经过低温驯化的所述乳双歧杆菌ger18在18~25℃下正常生长;使乳双歧杆菌ger18的抗逆性增强,菌株内生物酶活性提高,用其制备低温发酵乳时,在18~25℃下低温发酵使活菌数量增加缓慢,有利于延长菌株的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从而提高胞外多种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提高了低温发酵乳产品的营养价值,改善了发酵乳的质地和风味,贮藏期无乳清析出,后酸化较弱;第二,与现有的发酵乳在40~42℃下发酵相比,本发明的低温发酵乳在18~25℃下发酵,降低了生产的热能成本;第三,与现有发酵乳的二次杀菌技术相比,本发明中采用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135~150℃下杀菌4~6s,高温杀菌时间短,避免了多次杀菌对活性乳酸菌的杀灭效应,保留了发酵乳成品的肠道益生功能和其他营养成分的营养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乳双歧杆菌ger18的革兰氏染色菌体形态图;图2是本发明低温发酵乳制备的工艺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中经过低温驯化的乳双歧杆菌ger18在18~25℃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一种乳双歧杆菌的低温驯化方法,其中进行低温驯化的菌种型号为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animalissubsp.latis)ger18,该菌菌株已于2020年11月10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其保藏编号为m2020632;经过低温驯化的所述乳双歧杆菌ger18在18~25℃下正常生长;酪乳杆菌ger18的低温驯化方法具体为:步骤一、标准培养液的配制和消毒:标准培养液的各组分及含量比例为:1g脱脂奶粉∶1.5~2.0g葡萄糖∶100ml超纯水,按配方称取三种组分,脱脂奶粉和葡萄糖加入超纯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混合液,然后混合液过滤去除不溶性杂质,再预加热至60~65℃并充分搅拌,巴氏消毒后冷却至30℃备用,即为标准培养液。步骤二、菌种驯化:将乳双歧杆菌ger18接种至标准培养液中,接种量为1×104~1×105cfu/ml;乳双歧杆菌ger18在标准培养液中按从低至高的温度梯度进行逐级驯化培养,从低至高的温度梯度依次为:18℃→20℃→22℃→25℃→28℃→30℃→34℃→37℃→40℃,对应每一温度梯度,乳双歧杆菌ger18的培养时间梯度依次为:20h→8h→6h→4h→4h→2h→2h→1h→1h,培养时间共计48h,得到驯化菌种母液;培养终止时驯化菌种母液中乳双歧杆菌ger18的活菌量为1×108~1×109cfu/ml。步骤三、扩大培养和分装冻存:将驯化菌种母液与标准培养液按体积比1∶10000混合,并在18~25℃下扩大培养24h,制备成乳双歧杆菌ger18接种母液;制备的乳双歧杆菌ger18接种母液进行无菌分装,-80℃冻存待用。本发明以下实施例均以所述乳双歧杆菌ger18接种母液为发酵菌种制备低温发酵乳。实施例1:应用经过低温驯化的所述乳双歧杆菌ger18接种母液制备低温发酵乳的方法,为发酵基料和所述乳双歧杆菌ger18接种母液混合发酵制备。以质量比计,发酵基料的各组分为:全脂生牛乳作为原料乳,按gb19301的要求验收、标准化,以质量百分比计,全脂生牛乳中脂肪为3.1%,蛋白质为2.9%;支链淀粉为甜味剂,食品级果胶为增稠剂,用于增加低温发酵乳的稠度。制备低温发酵乳的具体操作步骤为:操作一、配料:按照发酵基料的组分配方,称取全脂生牛乳、葡萄糖、支链淀粉和食品级果胶,在全脂生牛乳中加入葡萄糖、支链淀粉和食品级果胶后,预加热至60℃,并真空循环搅拌25min,各组分均匀混合呈均一相后停止搅拌,得到料液;操作二、均质杀菌:将料液进行均质和超高温瞬时杀菌,均质温度为60℃,均质压力为18mp,超高温瞬时杀菌的杀菌温度为135℃,杀菌时间为6s;均质和超高温瞬时杀菌完成后待料液冷却至30℃,得到均质杀菌冷却料液;操作三、发酵菌种的接种和低温发酵:在均质杀菌冷却料液中加入所述乳双歧杆菌ger18接种母液,以体积百分比计,乳双歧杆菌ger18接种母液在均质杀菌冷却料液中的加入量为0.5%,并搅拌10min使乳双歧杆菌ger18接种母液均匀分散;接种后的均质杀菌冷却料液在18~25℃下保温发酵96h,至滴定酸度达到70°t时,终止发酵,得到低温发酵乳;操作四、翻缸冷却:将低温发酵乳通过翻缸冷却至2~6℃,得到冷却发酵乳,然后将冷却发酵乳打入存储缸中准备灌装;操作五、产品灌装及冷藏后熟:将已打入存储缸中的冷却发酵乳在无菌、负压的卫生条件下灌装至无菌包装容器中,并迅速放置于2~6℃冷藏、后熟12h以上,得到乳双歧杆菌低温发酵乳成品。实施例2:应用经过低温驯化的所述乳双歧杆菌ger18接种母液制备低温发酵乳的方法,为发酵基料和所述乳双歧杆菌ger18接种母液混合发酵制备。以质量比计,发酵基料的各组分为:全脂生牛乳作为原料乳,按gb19301的要求验收、标准化,以质量百分比计,全脂生牛乳中脂肪为3.1%,蛋白质为2.9%;支链淀粉为甜味剂,食品级明胶为增稠剂,用于增加低温发酵乳的稠度。制备低温发酵乳的具体操作步骤为:操作一、配料:按照发酵基料的组分配方,称取全脂生牛乳、葡萄糖、支链淀粉和食品级明胶,在全脂生牛乳中加入葡萄糖、支链淀粉和食品级明胶后,预加热至65℃,并真空循环搅拌35min,各组分均匀混合呈均一相后停止搅拌,得到料液;操作二、均质杀菌:将料液进行均质和超高温瞬时杀菌,均质温度为65℃,均质压力为20mp,超高温瞬时杀菌的杀菌温度为150℃,杀菌时间为4s;均质和超高温瞬时杀菌完成后待料液冷却至35℃,得到均质杀菌冷却料液;操作三、发酵菌种的接种和低温发酵:在均质杀菌冷却料液中加入所述乳双歧杆菌ger18接种母液,以体积百分比计,乳双歧杆菌ger18接种母液在均质杀菌冷却料液中的加入量为0.5%,并搅拌15min使乳双歧杆菌ger18接种母液均匀分散;接种后的均质杀菌冷却料液在18~25℃下保温发酵96h,至滴定酸度达到76°t时,终止发酵,得到低温发酵乳;操作四、翻缸冷却:将低温发酵乳通过翻缸冷却至2~6℃,得到冷却发酵乳,然后将冷却发酵乳打入存储缸中准备灌装;操作五、产品灌装及冷藏后熟:将已打入存储缸中的冷却发酵乳在无菌、负压的卫生条件下灌装至无菌包装容器中,并迅速放置于2~6℃冷藏、后熟12h以上,得到乳双歧杆菌低温发酵乳成品。对比例1:发酵菌株: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ta40,为丹尼斯克(danisco)公司出售的商业菌株,该嗜热链球菌ta40未经过低温驯化。应用嗜热链球菌ta40制备低温发酵乳的方法,为发酵基料和嗜热链球菌ta40混合发酵制备。以质量比计,发酵基料的各组分为:全脂生牛乳作为原料乳,按gb19301的要求验收、标准化,以质量百分比计,全脂生牛乳中脂肪为3.1%,蛋白质为2.9%;支链淀粉为甜味剂,食品级果胶为增稠剂,用于增加低温发酵乳的稠度。制备低温发酵乳的具体操作步骤为:操作一、配料:按照发酵基料的组分配方,称取全脂生牛乳、葡萄糖、支链淀粉和食品级果胶,在全脂生牛乳中加入葡萄糖、支链淀粉和食品级果胶后,预加热至60℃,并真空循环搅拌25min,各组分均匀混合呈均一相后停止搅拌,得到料液;操作二、均质杀菌:将料液进行均质和超高温瞬时杀菌,均质温度为62℃,均质压力为19mp,超高温瞬时杀菌的杀菌温度为140℃,杀菌时间为6s;均质和超高温瞬时杀菌完成后待料液冷却至30℃,得到均质杀菌冷却料液;操作三、发酵菌种的接种和低温发酵:在均质杀菌冷却料液中加入嗜热链球菌ta40,以体积百分比计,嗜热链球菌ta40在均质杀菌冷却料液中的加入量为0.5%,并搅拌10min使嗜热链球菌ta40均匀分散;接种后的均质杀菌冷却料液在18~25℃下保温发酵96h,至滴定酸度达到72°t时,终止发酵,得到低温发酵乳;操作四、翻缸冷却:将低温发酵乳通过翻缸冷却至2~6℃,得到冷却发酵乳,然后将冷却发酵乳打入存储缸中准备灌装;操作五、产品灌装及冷藏后熟:将已打入存储缸中的冷却发酵乳在无菌、负压的卫生条件下灌装至无菌包装容器中,并迅速放置于2~6℃冷藏、后熟12h以上,得到嗜热链球菌ta40低温发酵乳成品。对比例2:发酵菌株: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body-2,为丹尼斯克(danisco)公司出售的商业菌株,该嗜热链球菌body-2未经过低温驯化。应用嗜热链球菌body-2制备低温发酵乳的方法,为发酵基料和嗜热链球菌body-2混合发酵制备。以质量比计,发酵基料的各组分为:全脂生牛乳作为原料乳,按gb19301的要求验收、标准化,以质量百分比计,全脂生牛乳中脂肪为3.1%,蛋白质为2.9%;支链淀粉为甜味剂,食品级明胶为增稠剂,用于增加低温发酵乳的稠度。制备低温发酵乳的具体操作步骤为:操作一、配料:按照发酵基料的组分配方,称取全脂生牛乳、葡萄糖、支链淀粉和食品级明胶,在全脂生牛乳中加入葡萄糖、支链淀粉和食品级明胶后,预加热至65℃,并真空循环搅拌35min,各组分均匀混合呈均一相后停止搅拌,得到料液;操作二、均质杀菌:将料液进行均质和超高温瞬时杀菌,均质温度为65℃,均质压力为20mp,超高温瞬时杀菌的杀菌温度为145℃,杀菌时间为5s;均质和超高温瞬时杀菌完成后待料液冷却至32℃,得到均质杀菌冷却料液;操作三、发酵菌种的接种和低温发酵:在均质杀菌冷却料液中加入嗜热链球菌body-2,以体积百分比计,嗜热链球菌body-2在均质杀菌冷却料液中的加入量为0.5%,并搅拌15min使嗜热链球菌body-2均匀分散;接种后的均质杀菌冷却料液在18~25℃下保温发酵96h,至滴定酸度达到74°t时,终止发酵,得到低温发酵乳;操作四、翻缸冷却:将低温发酵乳通过翻缸冷却至2~6℃,得到冷却发酵乳,然后将冷却发酵乳打入存储缸中准备灌装;操作五、产品灌装及冷藏后熟:将已打入存储缸中的冷却发酵乳在无菌、负压的卫生条件下灌装至无菌包装容器中,并迅速放置于2~6℃冷藏、后熟12h以上,得到嗜热链球菌body-2低温发酵乳成品。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乳双歧杆菌ger18为短小杆菌,不运动,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乳双歧杆菌ger18为兼性厌氧菌,在mrs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为1~2mm,凸起、边齐、乳白色、不透明、有光泽、质地软。如附图3所示,经过低温驯化的乳双歧杆菌ger18在18~25℃条件下有正常的生长曲线。在18~25℃时,低温驯化的乳双歧杆菌ger18的od600值即活菌数量增加缓慢,在培养4~6h后才进入对数生长期,对数生长期为10h,稳定期至少8h,低温驯化后的乳双歧杆菌ger18的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明显延长,从而在18~25℃条件下低温发酵,可提高乳双歧杆菌ger18胞外多糖等多种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进而提高了低温发酵乳产品的营养价值。对实施例1、实施例2和对比例1、对比例2按照《gb1930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乳》进行感官要求对比。检验方法为:取适量待检样品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组织状态,闻其气味,用温开水漱口,品尝滋味。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表1感官指标对比结果样品编号色泽滋、气味组织状态实施例1均与一致,呈乳白色香味和酸味均很明显组织细腻、均匀,无乳清析出实施例2均与一致,呈乳白色香味和酸味均很明显组织细腻、均匀,无乳清析出对比例1均与一致,呈淡乳白色香味不明显,酸味较弱组织均匀,有少量乳清析出对比例2均与一致,呈乳白色香味不明显,酸味较弱组织均匀,有微量乳清析出如表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低温发酵乳成品,其色泽、滋、气味和组织状态均符合《gb1930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乳》的要求。与对比例1和对比例2相比,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低温发酵乳成品的香味和酸味均明显优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且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均无乳清析出,而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发酵乳成品有少量和微量的乳清析出,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低温发酵乳成品的感官指标明显优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对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对比例1、对比例2制备得到的发酵乳成品进行保质期观察,统计在2~6℃冷藏时,不同冷藏时间下发酵乳成品中的发酵菌种活菌量(cfu/ml)、涨包率和霉变率。其中,发酵菌种的活菌量(cfu/ml)按《gb4789.35-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酸菌检验》进行检验;涨包率是指包装容器鼓胀且撕开盖膜后有明显酵母发酵风味的发酵乳成品数目相对于所采集的发酵乳成品总数的百分比;霉变率是指撕开盖膜后有明显霉菌块的发酵乳成品数目相对于所采集的发酵乳成品总数的百分比。涨包表示发酵乳成品受到酵母菌的污染,霉变表示发酵乳成品受到霉菌的污染。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例1和对比例2所采集的发酵乳成品总数均为200杯。2~6℃冷藏条件下,不同冷藏时间下不同发酵乳成品中的发酵菌种活菌量(cfu/ml)、涨包率和霉变率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表22~6℃下活菌量(cfu/ml)、涨包率和霉变率统计结果在2~6℃下冷藏时,发酵乳成品在冷藏24h后作为冷藏第1d。如表2所示,实施例1制备的发酵乳成品在冷藏7d、14d、21d的不同时间阶段,活菌量从3.7×109cfu/ml降低至4.8×107cfu/ml,实施例2制备的发酵乳成品活菌量从3.4×109cfu/ml降低至5.6×107cfu/ml;但同样冷藏温度和冷藏时间条件下,对比例1制备的发酵乳成品活菌量从1.7×109cfu/ml降低至4.9×106cfu/ml,而对比例2制备的发酵乳成品活菌量从8.6×108cfu/ml降低至4.7×106cfu/ml,同样在冷藏至21d时,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发酵乳成品中含有的活菌量(cfu/ml)明显高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表明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发酵乳成品在保质期内仍保持优良的产品质量。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发酵乳成品在冷藏7d、14d、21d的不同时间阶段,两者的涨包率(%)和霉变率(%)均为0,表明在保质期内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发酵乳成品没有受到酵母菌和霉菌的污染,而对比例1制备的发酵乳成品在冷藏至21d时,涨包率为1.35%,霉变率为1.45%,对比例2制备的发酵乳成品在冷藏至21d时,涨包率为1.04%,霉变率为1.21%,说明对比例1和对比例2制备的发酵乳成品在冷藏至21d时已受到酵母菌和霉菌的污染,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发酵乳成品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即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发酵乳成品的保质期多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对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对比例1、对比例2制备得到的发酵乳成品进行保质期后酸化特性的测定。测定方法为:将发酵乳成品在2~6℃冷藏24h后作为冷藏第1d,随后分别在冷藏2d、5d、7d、14d、21d后,用ph电极测量发酵乳成品的ph至,重复这种测量三次并得到平均值,即反应发酵乳成品的后酸化特性,结果如表3所示。表3保质期内发酵乳成品的ph值变化结果样品编号1dph2dph5dph7dph14dph21dph实施例14.334.314.294.254.214.19实施例24.404.404.374.334.304.27对比例14.524.444.384.304.244.15对比例24.344.304.234.194.134.09如表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发酵乳成品,在冷藏1d至21d时ph值的下降明显少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制备的发酵乳成品,即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发酵乳成品在保质期内冷藏时后酸化较弱,能有效保证成品质量。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