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状链霉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45344发布日期:2022-02-19 08: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棒状链霉菌,其包含ccar启动子区中的两个点突变和ccar基因中的取代突变,其中所述ccar启动子区中的点突变为与seq id no:1的第48位对应的位点处的c到t点突变和与seq id no:1的第143位对应的位点处的g到a点突变;并且其中所述ccar基因中的取代突变是与seq id no:2的第32位对应的位点处的精氨酸到色氨酸取代。2.根据权利要求1的棒状链霉菌,其中所述精氨酸到色氨酸取代是由与seq id no:1的第344位对应的位点处的c到t点突变导致的结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棒状链霉菌,其包含seq id no:3的核酸序列。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棒状链霉菌,其能够产生约0.5g/l或更高、约1g/l或更高、约1.5g/l或更高、约2g/l或更高或约2.5g/l或更高滴度的棒酸。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棒状链霉菌,其能够产生约2.1g/l或更高滴度的棒酸。6.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棒状链霉菌,其中所述棒酸的滴度在发酵65小时后产生。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的棒状链霉菌,其与野生型(wt)棒状链霉菌相比,在发酵65小时后,能够产生约100%或更高、约200%或更高、约300%或更高、约400%或更高、约500%或更高、约600%或更高、约700%或更高、约800%或更高、约900%或更高、或约1000%或更高滴度的棒酸。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的棒状链霉菌,其与wt棒状链霉菌相比,在发酵65小时后,能够产生约1000%或更高滴度的棒酸。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棒状链霉菌,其与野生型(wt)棒状链霉菌相比,在发酵65小时后,能够使发酵液的粘度降低约10%或更多、约15%或更多、约20%或更多、约25%或更多、约30%或更多、约35%或更多、或约40%或更多。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棒状链霉菌,其与wt棒状链霉菌相比,在发酵65小时后,能够使发酵液的粘度降低约40%或更多。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棒状链霉菌,其用于产生棒酸。12.包含核酸序列的载体,所述核酸序列包含含有两个点突变的ccar启动子区和含有取代突变的ccar基因,其中所述ccar启动子区中的点突变为与seq id no:1的第48位对应的位点处的c到t突变和与seq id no:1的第143位对应的位点处的g到a突变;并且其中所述ccar基因中的取代突变是与seq id no:2的第32位对应的位点处的精氨酸到色氨酸取代。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载体,其中所述精氨酸到色氨酸取代是由与seq id no:1的第344位对应的位点处的c到t点突变导致的结果。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的载体,其包含seq id no:3的核酸序列。15.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的载体,其用于产生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的棒状链霉菌。16.产生棒酸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使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的棒状链霉菌生长;以及回收由所述棒状链霉菌或其子代产生的棒酸。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产生约0.5g/l或更高、约1g/l或更高、约1.5g/l或更高、约2g/l或更高或约2.5g/l或更高滴度的棒酸。18.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产生约2.1g/l或更高滴度的棒酸。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的方法,其中所述滴度的棒酸在发酵65小时后产生。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与野生型(wt)棒状链霉菌相比,在发酵65小时后,产生约100%或更高、约200%或更高、约300%或更高、约400%或更高、约500%或更高、约600%或更高、约700%或更高、约800%或更高、约900%或更高、或约1000%或更高滴度的棒酸。21.根据权利要求16至20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与wt棒状链霉菌相比,在发酵65小时后,产生1000%或更高滴度的棒酸。22.根据权利要求16至21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与wt棒状链霉菌相比,在发酵65小时后,包含所述棒状链霉菌的发酵液的粘度降低约10%或更多、约15%或更多、约20%或更多、约25%或更多、约30%或更多、约35%或更多、或约40%或更多。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棒状链霉菌,其中与wt棒状链霉菌相比,在发酵65小时后,包含所述棒状链霉菌的发酵液的粘度降低约40%或更多。24.产生包含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棒酸的药物制剂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使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的棒状链霉菌生长;(b)回收由所述棒状链霉菌或其子代产生的棒酸;以及(c)通过将步骤(b)中回收的棒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组合来制备所述药物制剂。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方法,其中所述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阿莫西林。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棒状链霉菌菌株,其包含ccaR启动子区中的两个点突变和ccaR基因中的一个取代突变,其中ccaR启动子区中的突变为与SEQ ID NO:1的第48位对应的位点处的C到T点突变和与SEQ ID NO:1的第143位对应的位点处的G到A点突变;并且其中ccaR基因中的突变是与SEQ ID NO:2的第32位对应的位点处的精氨酸到色氨酸取代。本发明还涉及使用所述棒状链霉菌菌株制备棒酸的方法。制备棒酸的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A.J.科利斯 N.克劳赫斯特 K.J.霍尼克 S.G.肯德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葛兰素史密斯克莱知识产权(第2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3
技术公布日:2022/2/1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