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藻贴壁式培养和液体浸没式培养转换的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70909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至走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九;本实施方式与一至八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则沿纵 向延伸的列中的单元结构9具有相同的尺寸。其它步骤及参数与一至八之一 相同。
[002引【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不同的是,所述沿纵向 延伸的列中的单元结构9的尺寸还能W恒定的减小量减小或者减小量线性地变化。其它步 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十一;本实施方式与一至九之一不同的是,所述上表 面柔性的液体可透过性材料板7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巧龙、棉、麻、碳纤维、合成纤维、海绵、 塑料泡沫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
[0030] 本实施方式中材质为多种材料制成时按任意比混合。
[0031] 采用W下实施例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3引实施例1;
[0033]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微藻贴壁式培养和液体浸没式培养 转换的装置,其中浓缩机1的操作压力为0. 15MPa;滴灌管3的公称直径为16mm;滴灌管3 流出藻液的速率为0. 008ml/s;上表面柔性的液体可透过性材料板7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尺 寸为300mmX300mm;结构单元9的横截面为圆形,高度为5mm。
[0034] 培养箱中藻液体积为50化,初始浓度为IX109个/ml,经浓缩机1浓缩3小时 后,浓度变为7. 342X1〇1°个/ml,浓缩液为6.化;1小时后铺满凹槽板4上表面;将浓缩 液与滴定过程中从凹槽板4滑下的低浓度藻液收集混合,总体积约为50化,测得藻浓度为 6. 3X107个/ml。
[0035] 贴在凹槽板4上的藻量占原来总藻量的比例为;
[0036]
[0037] 培养1天后,将凹槽板4上贴附的藻放入收集的低浓度藻液中清洗,转速为15化/ min,测量藻的浓度为4. 5X109个/ml,藻液总体积为49化,体积变化不大。
[003引藻的增长倍数为:
[0039]
[0040] 可见,采用本发明装置可提高微藻的生长速率、较为理想的贴壁效果。
[0041] 实施例2;
[0042] 结合图1、图2和图4所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微藻贴壁式培养和液体浸没式培养 转换的装置,其中浓缩机1的操作压力为0. 15MPa;滴灌管3的公称直径为16mm;滴灌管3 流出藻液的速率为0. 008ml/s;上表面柔性的液体可透过性材料板7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尺 寸为300mmX300mm;结构单元10的横截面为菱形,高度为6mm。
[0043] 测量凹槽板4上的藻量占原来总藻量的比例为:
[0044]
[0045] 培养1天后,将凹槽板4上贴附的藻放入收集的低浓度藻液中清洗,测量藻的浓度 为3. 0个/ml,藻液总体积为49化,体积变化不大。
[0046] 藻的增长倍数为;
[0047]
[0048] 可见,采用本发明装置可提高微藻的生长速率、较为理想的贴壁效果。
【主权项】
1. 一种微藻贴壁式培养和液体浸没式培养转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浓缩机 (1)、连通管(2)、滴灌管(3)、凹槽板(4)、可旋转支架(5)、收集箱(6);所述凹槽板(4)的 放置方向与水平面呈5-15°的夹角;所述凹槽板(4)由上表面柔性的液体可透过性材料板 (7)和下表面刚性的液体不可透材料板(8)组成;所述上表面柔性的液体可透过性材料板 (7)表面有凸起的结构单元(9),并且沿横向延伸的行和沿纵向延伸的列构成结构单元阵 列;所述结构单元(9)的横截面为圆形、方形、矩形、椭圆形、三角形或菱形;所述结构单元 (9)在同一行中相等间距排列或者依次增大间距;所述结构单元阵列的相邻行之间的行间 距以恒定的增量增大或者增量线性地变化;所述沿横向延伸的行在水平方向上成同一角度 延伸,沿纵向延伸的列在垂直方向上成同一角度延伸。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藻贴壁式培养和液体浸没式培养转换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机(1)出口处流出的为浓缩后的藻液,浓缩机(1)的操作压力为 0.10-0. 20MPa〇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藻贴壁式培养和液体浸没式培养转换的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滴灌管(3),负责将藻液平铺于凹槽板(4)的上表面,实现液体浸没式培养状态到 贴壁式培养状态的转变,滴灌管(3)的公称直径为12-16mm。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藻贴壁式培养和液体浸没式培养转换的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凹槽板(4)放置有滴灌管(3)的一段置于最高处,滴灌管3流出藻液的速率为 0?008ml/s〇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藻贴壁式培养和液体浸没式培养转换的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可旋转支架(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凹槽板(4)和收集箱(6),用以实现固定凹槽 板(4)的旋转,并将附着于凹槽板(4)上表面的微藻通过摇晃震荡回归到液体浸没式培养 状态。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藻贴壁式培养和液体浸没式培养转换的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可旋转支架(5)的转速为100-300r/min,材质为301不锈钢、304不锈钢、312不锈 钢或316不锈钢。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藻贴壁式培养和液体浸没式培养转换的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收集箱(6)用以储存从凹槽板(4)上表面脱落的微藻,实现藻液的收集,长宽比为 (1-8) :1,高为 0? 2-0. 35m。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藻贴壁式培养和液体浸没式培养转换的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结构单元(9)的高度为5-20mm。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藻贴壁式培养和液体浸没式培养转换的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则沿纵向延伸的列中的单元结构9具有相同的尺寸。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藻贴壁式培养和液体浸没式培养转换的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沿纵向延伸的列中的单元结构(9)的尺寸还能以恒定的减小量减小或者减小 量线性地变化。
【专利摘要】一种微藻贴壁式培养和液体浸没式培养转换的装置,它涉及一种培养微藻的装置。它要解决目前无法实现液体浸没式培养和贴壁式培养之间多次反复转换的问题。装置包括浓缩机、连通管、滴灌管、凹槽板、可旋转支架、收集箱。本发明的优点: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维护;解决了浸没式培养存在的由于藻相互遮蔽,导致的光衰减现象,同时解决了CO2在水体中的溶解度较低,限制CO2吸收效率的不足;实现了微藻贴壁式培养和液体浸没式培养转换,在实现微藻高固碳效率的同时,实现了快速高密度培养,有效地提高微藻的生长速率,降低微藻的培养成本,微藻培养至最高生物量时,置于浓缩机中可再现上述过程,实现多次反复的转换目标。
【IPC分类】C12M1/00
【公开号】CN104988055
【申请号】CN201510478010
【发明人】佟磊, 王妍, 胡彦孜, 王聪, 高继慧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8月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