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c人工免疫原tbc-bsa及其制备和用图_3

文档序号:9318780阅读:来源:国知局
C半抗原和载体蛋白的吸收特征。免疫原包含了半抗原和载体蛋白的特征吸收峰,且半 抗原特征吸收峰发生了蓝移,这可能是受到载体蛋白在270nm左右吸收峰的影响所致。吸 收峰蓝移现象的出现,说明TBC半抗原偶联到载体蛋白表面,人工免疫原制备成功。计算 TBC-BSA中TBC与BSA的结合比为36:1。
[0070] 实施例6三(2, 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醅免痔原蛋白质浓度的测宙
[0071] 根据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免疫原蛋白质浓度。考马斯亮蓝G250在游离时为红 色,与蛋白质结合后为青蓝色,前者最大吸收值在465nm,后者在595nm处。以BSA为标准物 质配置不同浓度标准溶液,与一定量考马斯亮蓝G250反应后,分别在595nm处测定溶液吸 光度值。标准溶液在0-150 y 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稀释一定倍数的免疫原溶液中 加入考马斯亮蓝染色,在相同波长处测量吸光度值,后与标准曲线比较,得制备的免疫原蛋 白质浓度为5. 34mg/mL。这些免疫原既可以用于免疫动物,通过动物产生的免疫反应得到可 以用来做免疫分析的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又可以作为免疫竞争对象而使用。
[0072] 实施例7动物免痔实验验证
[0073] 选择2只成年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合成出的人工免疫原经过与弗氏完全佐剂充 分混合后,对大白兔进行颈部和背部点状注射免疫,经过7次加强免疫后,采用间接酶联免 疫分析法测定抗血清效价,其抗血清效价均已达到100000,具体效价变化见图4。试验显示 交叉反应均不明显,说明其特异性较好。
[0074] 实施例8直接竞争免痔PCR方法检测三(2, 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醅
[0075] 为了增强PCR管的吸附性,用0. 8 %的戊二醛对PCR管进行预处理,每孔加入 20 y L戊二醛溶液,37°C下温育5小时,然后用超纯水洗涤3次,甩干备用;用包被缓冲液 (0.0511口119.6()碳酸盐缓冲液)将人工包被原〇^(:-0¥4)稀释至适当浓度,加入到经过戊 二醛处理的PCR管中进行包被,每孔20 y L,4°C下包被过夜;倒掉包被原,每孔加入200 y L 洗涤液(0.01M pH 7.40PBST)进行洗涤,振荡3分钟后甩干,洗三遍后加入200 yL封闭液 (含3%卵清白蛋白的磷酸盐缓冲溶液),37°C下温育1小时;洗板三次,将生物素化抗TBC 多克隆抗体稀释至适当浓度,每孔加入10 y L生物素化抗体及10 y L TBC小分子,空白对 照孔中加入20 y L PBS,37°C下温育30分钟;洗板三次并甩干,用0. 01M pH 7. 40PBS将亲 和素稀释至适当倍数,每孔加入20 yL,37°C下温育30分钟;洗板三次并甩干,用0. 01M pH 7. 40PBS将生物素化DNA稀释至适当倍数,每孔加入20 y L,37°C下温育30分钟;倒掉溶液 后用洗脱液重复洗涤五次,再用超纯水重复洗涤五次;最后加入扩增引物和荧光物质,采用 20 yL的扩增体系,每孔加入10 yL PCR试剂盒mixture,上下游引物各加入0. 25 yL,超纯 水9. 5 y L ;在加入PCR扩增试剂时,在荧光PCR反应仪中进行扩增(PCR扩增程序:94°C预 变性 4min ;94°C 20s,55°C 20s,72°C 20s,以此进行 30 个循环;72°C延伸 3min)。测定的 Ct 值与待测抗原的量成反比。根据加入已知浓度的抗原和相应的Ct值作标准曲线,从而可以 得到相应待测样品中三(2, 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的浓度。其测定的扩增曲线与建立的 标准曲线如图5和图6所示。
[0076] 实验所用到的生物素化DNA (双链DNA详情如下:5'-Bio-GAAITCGAGCTCGGTACCCGG GGATCCTCTAGAGTCGACCTGCAGGCATGCAAGCTT-3 ' 和 5 '-Bio-AAGCTTGCATGCCTGCAGGTCGACTCTAGA GGATCCCCGGGTACCGAGCTCGAAITC-3')以及相对应的上游引物(5' -GTAAAACGACGGCCAGT-3') 和下游引物(5' -CAGGAAACAGCTATGAC-3')均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制备 合成。
[0077] 所述人工包被原TBC-0VA的制备方法如下:0. lmmol TBC半抗原溶于lmL N,N-二 甲基甲酰胺中,120mg 0VA溶于10mL PBS中;0°C低温磁力搅拌下,逐滴将TBC半抗原溶液滴 入0VA溶液中,滴加结束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120 yL 25%戊二醛,使TBC半抗原、戊二醛、 0VA的摩尔比为1:30:0. 005,继续低温搅拌18小时;反应结束后,低温离心分离上清液,将 上清液装入透析袋中,用PBS透析3天,每天换水3次,离心分离沉淀后得三(2, 3-二溴丙 基)异氰脲酸酯人工包被原TBC-0VA。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鉴定后,小量分装,-20°C 冷冻保存。
[0078] 当TBC浓度在0. lpg/L-100pg/L时线性相关性较好,线性方程为Ct = 1. 0711gC+14. 3(R2= 0. 974, n = 5),检测限为0. 97pg/L。与传统仪器分析方法相比,灵敏 度提高了 1000-5000倍。
[0079]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 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 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主权项】
1. 一种三(2, 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的人工免疫原TBC-BSA,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 式⑴所示:2. -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2, 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的人工免疫原TBC-BSA的 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免疫原TBC-BSA。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2, 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的人工免疫原TBC-BSA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BC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U将2, 4, 6-三(烯丙氧基)-1,3, 5-三嗪、水、氯化铜溶于甲苯后形成反应液a,加热A2、将所得式(II)化合物溶于二氯甲烷中形成反应液b,向反应液b中加入液溴,保持 回流反应,至反应完全,即得TBC半抗原。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2, 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的人工免疫原TBC-BSA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l中,2, 4, 6-三(烯丙氧基)-1,3, 5-三嗪、水、氯化铜的摩尔 比为1:1:45~50,反应液a的温度为95~100°C;所述步骤A2中,式(II)化合物与液溴 的摩尔比为1:2~2. 5。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2, 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的人工免疫原TBC-BSA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还包括反应完全后,向反应液b中加入饱和Na2S2O3溶液至 红色消失,萃取反应液,分离,除杂质,干燥,重结晶TBC半抗原的步骤。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2, 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的人工免疫原TBC-BSA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戊二醛法将TBC半抗原与蛋白质分子BSA偶联制备人工免疫原 TBC-BSA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B、 将TBC半抗原溶于非质子有机溶剂中,形成TBC半抗原溶液;牛血清蛋白BSA溶于 PBS中,形成牛血清蛋白溶液;将所述TBC半抗原溶液滴入牛血清蛋白溶液中形成反应液 c; C、 向反应液c中加入戊二醛,搅拌反应; D、 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将上清液装入透析袋中透析,离心分离沉淀后得即得三 (2, 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人工免疫原TBC-BSA。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2, 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的人工免疫原TBC-BSA的 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BC半抗原、戊二醛、牛血清蛋白BSA的摩尔比为1:30~ 50:0. 005 ~0. 05。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2, 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的人工免疫原TBC-BSA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搅拌时间为18~24小时。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2, 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的人工免疫原TBC-BSA的制 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非质子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亚砜,所述将 TBC半抗原溶液滴入BSA溶液是在0~4°C低温磁力搅拌下进行。10. -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2, 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的人工免疫原TBC-BSA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痕量溴代阻燃剂三(2, 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的检测。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BC人工免疫原TBC-BSA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TBC-BSA的结构式为:其制备方法为通过将TBC半抗原与蛋白质分子BSA偶联制备获得。本发明免疫原制备方法简单,稳定性好,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三(2,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人工免疫原TBC-BSA通过免疫动物后制备成特异性抗体,为建立免疫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IPC分类】C07K14/765, C12Q1/68
【公开号】CN105037525
【申请号】CN201510483198
【发明人】庄惠生, 孙瑞艳, 卜聃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8月7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