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粘合剂及其用图_2

文档序号:9315074阅读:来源:国知局
得混 合粘合剂。
[0042] 所述的步骤1)中碾压的碾轮压力为8kN。
[0043] 所述的步骤2)中振动挤压力为7kN,振动频率为400Hz。
[0044] 实施例3
[0045] 一种混合粘合剂,原料按重量计包括:1300吨羧甲基纤维素钠、600吨工业淀粉、 900吨硅酸钠。
[004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调整原料重量百分比为:2. 5%混合粘合剂、77. 5%碳素细 料、20%水。
[0047] 实施例4
[0048] 一种混合粘合剂,原料按重量计包括:600吨羧甲基纤维素钠、1100吨工业淀粉、 800吨硅酸钠。
[0049]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调整原料重量百分比为:3%混合粘合剂、77%碳素细料、 20 %水。
[0050] 实施例5
[0051] -种混合粘合剂,原料按重量计包括:900吨羧甲基纤维素钠、400吨工业淀粉、 700吨硅酸钠。
[0052]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调整原料重量百分比为:0. 5%混合粘合剂、79. 5%碳素细 料、20%水。
[0053] 实施例6
[0054] -种混合粘合剂,原料按重量计包括:2000吨羧甲基纤维素钠、200吨工业淀粉、 800吨硅酸钠。
[0055]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调整其原料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为:0. 5 %混合粘合剂、 75%碳素细料、24. 5%水。
[0056] 试验例1
[0057] 对比组1 :采用年产量75万吨的电石装置,处理粉灰量为23881t,其原料组成按重 量百分比计为:3%羟丙基纤维素、77%碳素细料、20%水。
[0058] 该混合粘合剂制备碳素球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59] 1)在温度为600°C下,将上述重量份的羟丙基纤维素与碳素细料进行混合反应 17min后,经碾压18min,获得料衆;
[0060] 2)将料浆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将其经振动挤压7min,获得碳素湿球,将其经烘 干至水分含量为3 %,获得碳素干球。
[0061] 所述的步骤1)中碾压的碾轮压力为14kN。
[0062] 所述的步骤2)中振动挤压力为1lkN,振动频率为700Hz。
[0063] 对比组2 :采用年产量75万吨的电石装置,处理粉灰量为23881t,其原料组成按重 量百分比计为:2. 5%羧甲基纤维素钠、77. 5%碳素细料、20%水。
[0064] 该混合粘合剂制备碳素球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65] 1)在温度为600°C下,将羧甲基纤维素钠与碳素细料进行混合反应12min后,经碾 压24min,获得料浆;
[0066] 2)将料浆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将其经振动挤压llmin,获得碳素湿球,将其经烘 干至水分含量为〇. 8%,获得碳素干球。
[0067] 所述的步骤1)中碾压的碾轮压力为8kN。
[0068] 所述的步骤2)中振动挤压力为7kN,振动频率为400Hz。
[0069] 对实施例1-6、对比组1、对比组2制备的碳素球进行抗压测试,首先,缓慢加初荷 载0. 5MPa,而后以0. 05MPa/s的速度均匀加荷,直至试件破坏,记录最大荷载,精确至0. 1 位,其结果如下表1所示:
[0070] 表 1
[0071]

[0072] 通过实施例1-6的样品对比,湿球抗压强度高达4. 17MPa,干球抗压强度高达 7. 34MPa,其中,与对比组1相比,实施例1-6的干球抗压强度较大,与对比组2相比,实施例 1-6的湿球强度较大,通过分析型球的抗压强度,得出: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工业淀粉、硅 酸钠混合制备的试剂,比羟丙基纤维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粘性大,因粘度是吸附性、紧密 度的影响因素之一,并且呈正相关,因而更有利于对碳素细料的凝结,进而增强了碳素细料 间的紧密结合,使得碳素细料形成少且小空隙的球状结构,从而提升了型球的抗压强度,进 一步通过对实施例1-6进行传统粘度测试,得到:本发明的混合粘合剂的粘度达2. 99mPa.s 以上,所以,本发明的混合粘合剂有助于物料间的结合,其粘度结果如表2所示:
[0073] 表 2
[0074]
[0075]
[0076] 试验例2
[0077] 通过对实施例1、对比组1、对比组2进行粘合剂成本计算,按照羧甲基纤维素钠为 6000元/t,工业淀粉为2600元/t,硅酸钠为1000元/t,羟丙基纤维素为15000元/t,其结 果为表3所示:
[0078] 表 3
[0079]
【主权项】
1. 一种混合粘合剂,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8-17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6 份工业淀粉、2-10份硅酸钠。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粘合剂,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11-17份羧甲 基纤维素钠、2-5份工业淀粉、3-8份硅酸钠。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粘合剂,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15份羧甲基纤 维素钠、3份工业淀粉、5份硅酸钠。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混合粘合剂,其应用于制备碳素球。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粘合剂应用于制备碳素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素球,其原 料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为:1-5 %混合粘合剂、75-79 %碳素细料、20 %水。6.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混合粘合剂应用于制备碳素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素球, 其原料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为:2-4%混合粘合剂、76-78%碳素细料、20%水。7. 如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混合粘合剂应用于制备碳素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素 球,其原料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为:2. 3%混合粘合剂、77. 7%碳素细料、20%水。8. 如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混合粘合剂应用于制备碳素球,其特征在于,其制备 方法为: 1) 在温度为300-800°C下,将混合粘合剂与碳素细料进行混合反应15-30min后,经碾 压10-25min,获得混合料; 2) 将混合料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将其经振动挤压6-13min,获得碳素湿球,将其经烘 干至水分含量为< 5%,获得碳素干球。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粘合剂应用于制备碳素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挤压力 为7-15kN,振动频率为500-800HZ。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粘合剂及其用途,本发明的混合粘合剂按重量份为8-17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6份工业淀粉、2-10份硅酸钠制备而成,其用于碳素压球成型工艺,在温度为300-800℃下,将混合粘合剂与碳素细料进行混合反应15-30min后,经碾压10-25min,获得混合料;将混合料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将其经振动挤压6-13min,获得碳素湿球,将其经烘干至水分含量为<5%,获得碳素干球;本发明的混合粘合剂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吸附性能佳,利用该粘合剂制备碳素球的型球效果好,抗压性能优,制备工艺简单。
【IPC分类】C08L3/02, C08K3/04, C08K3/34, C08L1/28
【公开号】CN105037814
【申请号】CN201510541405
【发明人】王 琦
【申请人】贵州开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