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路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8151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铺路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铺路体。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抑制路面温度上升的铺路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大量产生了夏季城市地区的地上气温高于城市地区周边部分地上气温的热岛现象。其原因据说是由于路面上的沥青路面等铺路体所积蓄的热在夜间辐射,从而使得气温不能下降所导致的。如果这样的热岛现象持续下去,不仅地球上的环境温度上升,而且对人而言还存在夜间难以入睡的问题。作为热岛现象的解决办法,为了抑制路面上的温度,可以使用在多孔质铺路体中填充了保水能力优异的水泥浆等填充材料的保水性路面。利用该保水性路面,如果由于降雨等在路面洒水,利用滞留在填充材料内的水分的蒸发潜热,可以抑制路面的温度上升(例如,特开平10-46513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保水性路面中,如果铺路体内的水分减少,则不能充分获得抑制路面温度上升的效果,因而必须向铺路体内供给水分。即,当铺路体内的水分少或者完全无水分时,必须另外进行人工洒水或者用洒水设备洒水。因此,存在为了得到温度上升的抑制效果而费事的问题。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已知对铺路体涂布了热反射性(红外线反射性)优异的涂料的隔热性路面。利用该隔热性路面,能够反射照射路面的日光中的红外线,能够抑制铺路体内的热量蓄积。
但是,在上述隔热性路面中,不仅会反射红外线,有时甚至也会反射可见光。因此,在车行道等道路中,存在驾驶者的目视性受损的问题。即,由于可见光的反射,对驾驶者而言,存在路面产生眩晕感的问题。特别是在晴天时,这种倾向明显。如果使用暗色的热反射性涂料,虽然能够提高目视性,但是由于暗色涂料的热反射性差,因而路面温度上升的抑制效果低。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隔热性路面,已知涂布由日照反射率大于等于13%的着色颜料构成的热反射涂料的技术(例如,特开2004-218301号公报)。该热反射涂料将酞菁绿等浓色系的着色颜料、复合金属氧化物等黑色系的着色颜料大量组合而混配。通过在铺路面涂布该热反射性涂料,能够抑制路面的温度上升。
但是,在上述热反射涂料中,由于必须使用任何种类的着色颜料,因而存在热反射涂料的混配变得复杂,使用时费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涉及铺设固定在路床上或路基上的铺路体。该铺路体具有铺路母体、涂布在铺路母体的表面的涂料。涂料至少含有苝系的黑色颜料、白色颜料和展色料(vehicle)。在本发明中,所谓“铺路母体”是指构成铺路体的“基体”。
其中,在本发明中,所谓“苝系的黑色颜料”,是指具有苝骨架,为黑色或极其接近黑色的颜色的颜料。由于苝系的黑色颜料的红外线反射率高,红外线的吸收率低,因此能够有效抑制路面的温度上升。作为具体的苝系的黑色颜料,可以使用例如Paliogen Schwarz S-0084(商品名,BASF公司制造)。此外,在苝系的黑色颜料中,也可以将红外线反射性高的包含复合氧化物的无机系的黑色颜料混合使用。作为具体的无机系的黑色颜料,可以使用例如AG235(商品名,川村化学公司制造)、42-703A(商品名,东罐材料技术公司制造)。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谓“白色颜料”,是指具有白色或极其接近白色的颜色的颜料。作为具体的白色颜料,可以使用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铝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涂料中,为了在涂料中高效地分散各种颜料,可以适当混合展色料。该展色料可以根据施工场所等的不同而使用丙烯酸类树脂、MMA(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氟树脂、有机硅树脂、乙烯基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类乳液树脂、脱色沥青乳剂等。
其中,作为车行道用,优选使用固化快且强度高的MMA树脂。此外,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使用时,优选使用丙烯酸类乳液树脂。这是因为丙烯酸类乳液树脂容易施工,且可使成本降低。另外,作为人行道用,优选使用聚氨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能够使铺路体表面具有弹性,减少对步行者脚部的负担。
根据本发明,虽然使涂布在铺路母体上的涂料的混配简单化,但是具有这种涂料的铺路体能够大幅度抑制路面的温度上升。另外,由于将苝系的黑色颜料和白色颜料混合使用,通过两者的相互作用,能够将入射到路面的红外线高效地反射。即,只用苝系的黑色颜料不能完全反射的红外线也被白色颜料反射。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路面的温度上升。此外,根据本发明,利用苝系的黑色颜料和白色颜料的作用,可见光的反射得到抑制,不会损害驾驶者的目视性。
此外,在本发明中,在涂料的混配不变得复杂的范围内,可以在涂料中混合具有各种色调的其他颜料。例如,也可以混合红外线反射性高的颜料。通过混合这些颜料,可以得到呈现出各种色调,并且温度上升抑制效果高的铺路体。作为这样的颜料,包括例如偶氮系、喹吖酮系、茜素系、苝系(红色)、蒽醌系、异吲哚啉系、苯并咪唑酮系、酞菁系、卤化酞菁系、阴丹酮系、品红系、二嗪系等有机颜料,以Fe、Cr、Co、Cu等的复合氧化物作为主成分的无机颜料。此外,还可以混合填充颜料、光亮性颜料和发光性颜料。作为填充颜料,包括碳酸钙、垂晶石粉等。作为光亮性颜料,包括云母颜料、铝粉末等。作为发光性颜料,包括磷光颜料、荧光颜料。
在本发明的涂料中混合其他颜料时,苝系的黑色颜料、白色颜料和其他颜料的含有率优选为3~15重量%。这是因为,如果总颜料含有率低于3重量%,路面的温度上升抑制效果显著降低,反之,即使含有率大于15重量%,路面的温度上升抑制效果也不能进一步提高。
在本发明的涂料中,优选使用氧化钛作为白色颜料。由于氧化钛的红外线范围的光反射性优异,因此能够确实地抑制路面的温度上升。在氧化钛中,特别优选金红石型氧化钛。金红石型氧化钛不仅在红外线范围的光反射性优异,而且遮光性也优异。此外,金红石型氧化钛的耐白垩化也优异。即,金红石型氧化钛能够使涂膜具有耐光性,难以使涂膜的表面形成粉末状。
另外,金红石型氧化钛通常因其种类的不同而特性不同。因此,在本发明中,选择具有所希望的特性的金红石型氧化钛。例如,对于通常的金红石型氧化钛,波长1.4~3.0μm的红外线穿透率为36%左右。但是,在本发明中,使用红外线穿透率低于36%的金红石型氧化钛(即,红外线反射率高于通常的金红石型氧化钛)。例如,在本发明中,使用JR-1000(商品名,テイカ公司制造)。JR-1000的波长1.4~3.0μm的红外线穿透率为3.0%,故优选。但是并不限于JR-1000,可以使用与其具有相同或更好的特性的任何金红石型氧化钛。这样,通过适当选择金红石型氧化钛的种类,可以形成所希望的铺路体。所述红外线穿透率可以采用例如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装置测定。通过该装置,可以测定各波长的红外线的穿透率。
另外,在本发明的涂料中,可以含有中空微粒。其中,所谓“中空微粒”是指非常细小的粒状的物质,在其内部存在独立的中空部分的物质。通过在涂料中加入中空微粒,可以形成隔热性优异的铺路体。特别是无机系的中空微粒隔热性优异,热反射性和耐久性也优异,故优选。作为无机系的中空微粒,包括二氧化硅系陶瓷的中空微粒、二氧化硅·氧化铝系的中空微粒等。
另外,中空微粒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粒径的中空微粒。例如,可以使用平均粒径小于45μm的中空微粒。这样的粒径能够压低涂布涂料的面的凹凸,因此不会损害铺路体的热反射性。
此外,中空微粒的含有率相对于涂料优选含有5~15重量%。这是因为,如果中空微粒的含有率低于5重量%,隔热效果低,反之,即使含有率超过15重量%,也不会进一步提高隔热效果,且使涂料的强度降低。
另外,作为中空微粒,优选硼硅酸玻璃。硼硅酸玻璃能够提高铺路体的耐久性和耐负荷性。因此,如果使用硼硅酸玻璃作为中空微粒,能够形成可以充分承受大型车辆的负荷、冲击的铺路体。作为硼硅酸玻璃,包括例如Fuji Balloon S-4 5(商品名,富士シリシア化学公司制造)。它可以形成300kg加压破坏率(对中空微粒施加300kg/cm2的静水压而破坏的粒子的体积百分率)不足20体积%(平均值为15体积%),耐负荷性优异的铺路体。
另外,通过将中空微粒制成圆球状,可以进一步提高涂膜的热反射性。
此外,在本发明中,在涂料的混配不变得复杂的范围内,可以在涂料中适当混合用于抑制颜料、中空微粒的分离的材料(例如分散剂、分离抑制剂等)。
同样地,也可以混合表面调整剂、润滑剂、增塑剂、消泡剂、防腐剂、防冻剂、固化剂、颜料分撒剂、乳化剂、干燥剂、紫外线吸收剂、防霉剂、抗菌剂等。
同样地,在铺路母体上涂布涂料之前,也可以预先在涂料中混合硅砂、人造骨料等作为防滑材料。
同样地,为了调整涂料的粘性,可以在涂料中适当加入有机溶剂等溶剂或水。
在本发明中,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将涂料涂布到铺路母体上。
例如,首先,清扫铺路母体的表面,除去尘埃、水分。接着,在该表面涂布涂料形成第1层。然后,在该第1层的涂料还未固化时,在第1层上适量散布防滑材料,使防滑材料固定在第1层上。第1层的涂料固化后,在它上面涂布相同的涂料形成第2层。
另外,在其他的方法中,可以在清扫铺路母体的表面,除去尘埃、水分之后,涂布预先混合了防滑材料的涂料。
另外,在其他的方法中,首先,涂布预先混合了防滑材料的涂料形成第1层。然后,在第1层的表面反复多次涂布与第1层相同的涂料。在该方法中,优选在之前涂布的层(下层)的涂料固化后,涂布下一层。
将涂料涂布到铺路母体上也可以通过使用了喷射枪等机器的喷涂进行,也可以使用毛刷、刷子、耙子等进行。
另外,涂料的涂布量(在散布防滑材料的情形中,不包括该防滑材料的散布量)优选为0.2~1.5kg/m2。这是因为,如果低于0.2kg/m2,不能充分发挥路面的温度抑制效果,反之,即使高于1.5kg/m2,也不能进一步提高路面的温度上升抑制效果。最优选的涂布量为0.3~1.0kg/m2。
根据本发明,涂布在铺路母体上的涂料的混配极为简单化。
此外,能够有效地抑制路面的温度上升。
通过在涂料中含有中空微粒,可以形成隔热性优异的铺路体。
进而,通过选择中空微粒的材料,可以形成耐久性和耐负荷性优异的铺路体。


图1为室外试验中铺路体试样内的温度的经时变化图。
图2为室内试验2中温度与涂料中的总颜料混合量的关系图。
图3为室内试验3中温度与涂料中的中空微粒的混合量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铺路体是铺设固定在路床上或路基上使用的铺路体。铺路体是通过在基体即铺路母体的表面上涂布涂料而形成的。涂料为隔热性的涂料,可以抑制路面温度的上升。其中,所谓“路床”,是指在制造上铺路道路时,向下挖掘地面,将地面压平且使其坚实的地基。此外,所谓“路基”,是指全面铺设了铺路表面和路床之间的碎石、砂子的部分。
此外,作为在表面涂布涂料的铺路母体(基体),包括各种基体,例如,密级配沥青路面、开式级配沥青路面、间断级配沥青路面、碎石沥青砂胶路面等沥青系的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树脂系路面;使用了人行道用平板砖块、嵌接式砖块、预制混凝土板等的砖块路面。
为了确认本发明的铺路体的效果,在室内和室外进行试验。试验是通过对铺路体试样(铺路体试料)照射光,测定各铺路体试样内的温度进行的。铺路体试样是如后文所述在铺路母体试样(铺路母体试料)上涂布各种涂料形成的。在涂料中所混配的材料如表1所示。
在表1中,黑色颜料1为“苝系黑色颜料(红外线反射型黑色有机颜料)”,黑色颜料2为“复合氧化物系黑色颜料(红外线反射型黑色无机颜料)”,黑色颜料3为“氧化铁系黑色颜料(普通黑色颜料)”。
白色颜料均为金红石型氧化钛。白色颜料1为波长1.4~3.0μm的红外线穿透率为3%的白色颜料(红外线穿透率低,红外线反射率高的金红石型氧化钛)。另一方面,白色颜料2为波长1.4~3.0μm的红外线穿透率为36%的白色颜料(普通金红石型氧化钛)。
中空微粒1为“硼硅酸玻璃”的中空微粒,平均粒径为40μm,300kg加压破坏率为15体积%,密度为0.45g/cm3。此外,中空微粒2为“二氧化硅系的陶瓷”的中空微粒,平均粒径为100μm,280kg加压破坏率为5体积%,密度为0.73g/cm3。
展色料1为“MMA树脂”,展色料2为“丙烯酸类乳液”。
防滑材料1(7号硅砂)和防滑材料2(8号硅砂)预先混合在展色料2的丙烯酸类乳液中。
表1

(室内试验1)在室内,对铺路体试样(实施例1~7)和对照铺路体试样(比较例1~4)进行光照射,测定铺路体试样和对照铺路体试样的内部温度。铺路体试样和对照铺路体试样是通过在铺路母体试样上涂布各种涂料形成的。作为铺路母体试样,在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中都使用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制成的试样(长宽30×30cm、厚度5cm)。向铺路母体试样上涂布涂料的方法如下所述。即,首先通过刷涂将总涂布量的一半涂布到铺路母体试样的表面上。该涂布的层固化后,通过刷涂将剩余的一半重叠涂布到固化的层的表面。
如表2所示,比较例1为仅由铺路母体试样构成的试样(未涂布涂料的试样)。
另外,该试验中的全部涂料被混配成其亮度达到相同程度(参照表2)。即,将涂料调整为铺路体试样和对照铺路体试样的表面达到视觉上相同程度的亮度。这是因为越是明亮,光(可见光)的反射率就越高,因而即使是相同组成的涂料,如果亮度不同,光照射所导致的温度上升也不同。涂布在各实施例的铺路体试样和各比较例(比较例1除外)的对照铺路体试样上的涂料的色调为灰色,涂布涂料后的铺路体试样的亮度(数值越小则越接近黑色)为50±2.5。该范围的亮度可以认为是视觉上相同程度的亮度。亮度是用美能达相机公司制造的色彩色差计(型号CR-310)测定铺路体试样的表面(涂饰面)的色调得到的。亮度用L*a*b*表色系的L*值表示。在比较例1中,由于未涂布涂料,因而亮度值低(23.7)(参照表2)。即,在比较例1中,由于显示铺路母体试样本身的亮度,因此色调接近黑色。
另外,在各实施例中,为了高效地分散颜料,在涂料中适量混合展色料。即,在各实施例中,使用“将苝系的黑色颜料、白色颜料和展色料混合而成的涂料”。
试验的评价方法(温度测定方法)如下所述。首先,在铺路体试样的中央附近,在距离其表面5mm深的位置嵌入热电偶。热电偶从铺路母体试样的底面嵌入。为了避免从周围传递的热的影响,在铺路母体试样的侧面和底面安装厚5cm的发泡聚苯乙烯。接着,在控制在20±1℃的室内,通过光束灯(beam lamp)照射铺路体试样和对照铺路体试样的表面。光束灯为东芝ライテツク社制造的光束灯(型号BRF100V150W),设置在距离铺路体试样和对照铺路体试样的表面上方50cm高的位置。开始照射5小时后,通过数据记录器计测热电偶感知的温度,比较研究所得到的温度测定值。
实施例和比较例中涂料的混配和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如表2所示,实施例的温度测定值均显示出低于比较例的温度测定值的值。由此可知,实施例的温度上升抑制效果比比较例的温度上升抑制效果优异。此外确认,即使将涂料的混配简单化,也能够充分地发挥温度上升抑制效果。
如果对结果进行详细的研究,例如,不含中空微粒的实施例1的温度测定值比比较例1低16.9℃,比比较例2低12.9℃,比比较例3低3.3℃,比比较例4低13.5℃。另外,实施例5在实施例中显示出最低的温度测定值。实施例5比比较例1低21.5℃,比比较例2低17.5℃,比比较例3低7.9℃,比比较例4低18.1℃。由此可知,如果如本实施例那样,使用混合了苝系的黑色颜料的涂料,与迄今所使用的使用了混合有普通氧化铁系黑色颜料、复合氧化物系黑色颜料的涂料的情形相比,可以得到更大的温度上升抑制效果。
另外,实施例7的温度测定值比比较例4的温度测定值低15.2℃,由此确认,即使在使用了丙烯酸类乳液作为展色料的情形下,也具有充分的温度上升抑制效果。
此外,实施例4的温度测定值比实施例2的温度测定值低2.1℃。此外,实施例5的温度测定值比实施例2的温度测定值低3.4℃。因此,虽然实施例4和实施例5的黑色颜料及白色颜料的总混配量比实施例2少(在实施例4和实施例5中,它们的总混配量为4.0,在实施例2中,它们的总混配量为5.0),但是显示出有效的温度上升抑制效果。这表明,如果如实施例4和实施例5那样,在涂料中混合中空微粒,路面的温度上升抑制效果提高(实施例2中不含中空微粒)。因此,作为涂布在铺路母体的表面的涂料,优选为“将苝系的黑色颜料、白色颜料、展色料和中空微粒混合而成的涂料”。另外,实施例5的温度测定值比实施例4的温度测定值低1.3℃。因此表明,如果如实施例5那样使用硼硅酸玻璃作为中空微粒,能够期待更好的温度上升抑制效果。因此,作为涂布在铺路母体的表面的涂料,更优选为“将苝系的黑色颜料、白色颜料、展色料、和硼硅酸玻璃的中空微粒混合而成的涂料”。
另外,实施例2的温度测定值比实施例1的温度测定值低1.2℃,实施例5的温度测定值比实施例3的温度测定值低1.7℃。由此可知,在视觉上相同明亮程度(亮度)的情形下,如果使用红外线反射性高的金红石型氧化钛(例如白色颜料1)作为白色颜料,与使用了普通的金红石型氧化钛(例如白色颜料2)作为白色颜料的情形相比,能够发挥更好的温度上升抑制效果。
(室外试验)进行经时测定在室外太阳光照射的铺路体试样内的温度的试验。所使用的铺路体试样为上述室内试验中所使用的实施例2、实施例5和比较例1。温度的测定方法与上述室内试验相同。测定日期为平成17年1月27日9点至18点。
各实施例和比较例1的温度测定值的经时变化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各实施例的温度测定值在所有时间带中都显示出比比较例1的温度测定值更低的值。由此可知,各实施例产生比比较例1更高的温度上升抑制效果。此外确认,即使将涂料的混配简单化,也能够充分发挥温度上升抑制效果。测定时期为寒冷的时期(1月),最高气温为大约9℃(图1中的15:00的时间点)。因此,未涂布涂料的比较例1的温度测定值的最高值为比较低的约25℃(13:00~14:00的时间点),而实施例2和实施例5显示出比比较例1更低的值。即,实施例2和实施例5的温度测定值与比较例1的温度测定值的最大差值,在实施例2中为约6.5℃,在实施例5中为约9.0℃(均为13:00~14:00的测定值)。由此可知,在容易引起热岛现象的炎热时期(7月、8月),可以预期具有极其良好的温度上升抑制效果(测定值的最大差值变得更大)。
另外,由图1可知,实施例5的温度测定值在任一时间带中都显示出比实施例2的温度测定值更低的值。这表明,如果在涂料中混合中空微粒,温度上升抑制效果提高。
(室内试验2)该试验是为了确认涂料中颜料的多寡所产生的温度上升抑制效果的不同而进行的。在该试验中,在室内对铺路体试样进行光照射,测定铺路体试样内的温度。所使用的铺路体试样为室内试验1的实施例6和实施例8~13。温度的测定方法和评价方法与室内试验1相同。
各实施例中涂料的混配和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如表3所示,在所有的实施例中,都使用了“将苝系的黑色颜料、复合氧化物系的黑色颜料、白色颜料、展色料和中空微粒混合而成的涂料”。
另外,对于在室内试验2中所使用的各实施例,所测定的温度和总颜料混合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
表3

如表3和图2所示,各实施例的温度测定值随着涂料中全部颜料的合计混配量(重量%)的增大而降低。由此可知,如果全部颜料的混配量合计值(重量%)增大,温度上升抑制效果也就相应地提高。此外,如图2所示,如果颜料的混配量合计值(重量%)低于3重量%,可预测几乎不能得到温度上升抑制效果。反之,可预测即使颜料的混配量合计值(重量%)超过15重量%,也不能得到与之相应的温度上升抑制效果。因此,涂布在铺路母体表面的涂料优选为“至少使苝系的黑色颜料(黑色颜料1)、白色颜料、展色料和中空微粒混合而成的涂料,包含苝系的黑色颜料和白色颜料的全部颜料的合计混配量为3重量%~15重量%”。
在各实施例的涂料中,含有复合氧化物系的黑色颜料(黑色颜料2)。因此,可以确认,在将苝系的黑色颜料与复合氧化物系的黑色颜料并用的情形中,也能够得到充分的温度上升抑制效果。
(室内试验3)
该试验是为了确认中空微粒的多寡所产生的温度上升抑制效果的不同而进行的。在该试验中,在室内对铺路体试样进行光照射,测定铺路体试样内的温度。所使用的铺路体试样为室内试验1中使用的实施例6和表4所示的实施例14~17。温度的测定方法和评价方法与室内试验1相同。如表4所示,在所有的实施例中,都使用了“将苝系的黑色颜料、复合氧化物系的黑色颜料、白色颜料、展色料和中空微粒混合而成的涂料”。
各实施例中涂料的混配和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此外,对于在室内试验3中所使用的各实施例,所测定的温度和中空微粒混合量的关系如图3所示。
表4

如表4和图3所示,各实施例的温度测定值随着中空微粒的混合量的增大而降低。这表明,如果中空微粒的混合量增大,温度上升抑制效果也就相应地提高。此外,如图3所示,可预测如果中空微粒的混合量合计值(重量%)低于3重量%,则几乎不能得到温度上升抑制效果。反之,可预测即使中空微粒的混合量合计值(重量%)超过15重量%,也不能得到与之相应的温度上升抑制效果。因此,涂布在铺路母体表面的涂料优选为“至少将苝系的黑色颜料(黑色颜料1)、白色颜料、展色料和中空微粒混合而成,该中空微粒的混合量为5重量%~15重量%的涂料”。
在各实施例的涂料中,含有复合氧化物系的黑色颜料(黑色颜料2)。因此,可以确认在该试验中也是如此即使在将苝系的黑色颜料(黑色颜料1)与复合氧化物系的黑色颜料并用的情形中,也能够得到充分的温度上升抑制效果。
(室内试验4)该试验是为了确认本发明的铺路体所产生的耐久性的提高而进行的。在该试验中,在室内按照路面试验法便览3-7-3进行车辙试验(wheel tracking test)。车辙试验是评价沥青混合物的耐流动性的试验。该试验为在规定的温度、规定的速度下,在规定尺寸的试样上反复进行载有负荷的橡胶车轮的往返行驶,从单位时间的变形量求出动态稳定度(DS)。其中,所谓“耐流动性”是指高温时“流动的难度”、“车辙产生的难度”等性质。作为评价该耐流动性的指标的动态稳定度的数值越大,则耐流动性越高。即,动态稳定度的数值越大,耐久性越高。
在本试验中,在用规定方法压实的30×30cm、厚5cm的试样的中心直线上,以42±1次/分钟的速度往复行驶相当于大型车辆负荷的轮负荷686±10N的试验轮。接着,从开始行驶后规定时间(t1~t2之间的时间)的铺路体试样的变形量求出动态稳定度。动态稳定度通过铺路体试样的1mm变形所需要的负荷轮行驶次数(次/mm)表示。在该试验中,从下述式计算出动态稳定度。
动态稳定度(次/mm)=42×(t2-t1)÷(d2-d1)在上述式中,d1为t1(标准的情形是开始行驶后45分钟)的变形量(mm),d2为t2(标准的情形是开始行驶后60分钟)的变形量(mm)。
车辙试验通常是在将试样温度和室内气氛温度设定为大约60℃进行的。但是,本发明的铺路体在照射光(主要是灯光、太阳光)时发挥温度上升抑制效果。因此,在距离铺路体试样表面上方25cm、水平方向25cm的位置设置灯,从斜上方照射样品,升高样品的温度。接着,从照射后4小时后开始试验(往复行驶)。将室内气氛温度设定为约25℃。开始试验时的样品的表面温度是通过接触型表面温度计测定的。
在该试验中,使用室内试验2中所使用的实施例2(在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试样上涂布了将苝系黑色颜料、白色颜料、展色料混合而成的涂料的试样)、实施例5(在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样品上涂布了将苝系黑色颜料、白色颜料、展色料和由硼硅酸玻璃形成的中空微粒混合而成的涂料的试样)、比较例1(未涂布涂料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试样)和比较例2(在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试样上涂布了将普通黑色颜料(黑色颜料3)、白色颜料、展色料混合而成的涂料的试样)。
另外,在该试验中,除了动态稳定度的测定之外,还通过目视检查试样表面的外观。具体地说,检查涂膜的表面有无裂痕、剥离。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如表5所示,各实施例的动态稳定度比各比较例的动态稳定度高。具体地说,实施例5的动态稳定度为比较例1的动态稳定度的约3.2倍,为比较例2的动态稳定度的约2.6倍。此外,实施例2的动态稳定度为比较例1的动态稳定度的约1.8倍,为比较例2的动态稳定度的约2.2倍。由此确认,如果如实施例5那样涂布包含由硼硅酸玻璃形成的中空微粒的涂料,铺路体的耐久性提高。
此外,各实施例的试验开始时的温度测定值均低于各比较例的温度测定值,因此,从该试验再次确认各实施例的温度上升抑制效果高于各比较例的温度上升抑制效果。
由上述结果可知,通过在铺路母体的表面涂布含有由硼硅酸玻璃形成的中空微粒的涂料形成的铺路体,具有能够充分承受大型车辆的行驶所产生的大负荷、冲击的耐久性。
权利要求
1.铺路体,是铺设固定在路床上或路基上的铺路体,其特征在于含有铺路母体、和涂布在铺路母体的表面的涂料,涂料至少含有花系的黑色颜料、白色颜料和展色料。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铺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颜料为氧化钛。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铺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含有中空微粒。
4.权利要求3所述的铺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微粒由硼硅酸玻璃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铺设固定在路床上或路基上的铺路体。该铺路体具有铺路母体、涂布在铺路母体的表面的涂料。涂料至少含有苝系的黑色颜料、白色颜料和展色料。
文档编号B05D5/00GK101081949SQ20061008773
公开日2007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31日
发明者中西弘光, 武井真一, 木村隆之, 长崎洋 申请人:大有建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