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492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喷嘴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湿器的喷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对室内空 气质量和湿度的要求也相对提高,因此,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加湿器。加湿 器是利用超声换能器对水进行雾化,使雾化的水气从喷嘴喷出,来达到加 湿室内空气的目的。现有加湿器的喷嘴一般都具有一个出口,且喷嘴是固 定设置在加湿器上,使得喷嘴只能朝单一方向喷雾,如此,使喷雾的扩散 面积小,并使室内空气的湿度不均匀(喷嘴出口朝向的地方湿度较大,而 背向喷嘴出口的地方湿度较小),也影响室内空气的加湿速度。
此后,市面上出现了可相对调整喷嘴喷雾角度的加湿器,分别为手动 结构和电动结构。在手动结构中加湿器具有几个方向可供喷嘴固定,要手 动调整角度时,只能用手更换喷嘴的喷雾方向,喷雾持续一段时间后,可 手动再次更换喷嘴的设置方向,但这样的调整方法使用时较麻烦。在电动 结构中,喷嘴由一电机控制转动以改变喷嘴的喷雾方向,虽然使用方便, 但该结构较复杂,使用电机驱动的方式成本也较高,且单位时间内的出雾 量也较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嘴结构,该喷嘴结构用于加湿器, 该喷嘴结构由多层喷嘴单元构成,每个喷嘴单元的喷口朝向不同方向设置, 可使室内空气的湿度均匀,且单位时间内的出雾量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嘴结构,该喷嘴结构使用方便、 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喷嘴结构,该喷嘴结构设置在 加湿器的导雾筒上,该喷嘴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上下叠设并枢转连接的上喷 嘴单元和下喷嘴单元,所述上喷嘴单元与下喷嘴单元相互导通。
所述下喷嘴单元由下喷嘴下壳和下喷嘴上壳构成,下喷嘴下壳设于加 湿器的导雾筒上并与导雾筒相通,下喷嘴上壳固定连接于下喷嘴下壳,并 于固定连接的两壳体侧边形成一喷雾口,所述下喷嘴上壳的上部设有一通
口;所述上喷嘴单元由上喷嘴下壳和上喷嘴上壳固定连接构成,并于固定 连接的两壳体侧边形成一喷雾口,所述上喷嘴下壳的下部设有一通孔,上 喷嘴下壳转动连接于下喷嘴上壳,所述通口与通孔对应导通。
所述上喷嘴下壳下部沿通孔边缘设有卡合元件,该卡合元件相对卡制 于下喷嘴上壳的通口边缘。
所述卡合元件为卡钩。
所述下喷嘴上壳的上部围绕通口设有环形凸缘,所述上喷嘴下壳下部 设有与该环形凸缘相对结合的环形凹槽。
所述上喷嘴单元的上下壳和下喷嘴单元的上下壳是焊接结合。 所述上喷嘴单元和下喷嘴单元之间转动设有中喷嘴单元。 所述中喷嘴单元由中喷嘴上壳和中喷嘴下壳固定连接构成,并于固定 连接的两壳体侧边形成一喷雾口;所述中喷嘴上壳上部设有通口,中喷嘴 下壳下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口和通孔分别与上喷嘴单元和下喷嘴单元导通。 所述中喷嘴单元可设置多个。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结构由多层喷嘴单元构成,每个喷嘴单 元的喷口朝向不同方向设置,可使室内空气的湿度均匀,单位时间内的出
雾量较大;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结构不用手动或电机控制来转动喷
口的方向,因此,具有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图l: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结构的两喷口设置为不同方向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结构的两喷口设置为相同方向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结构另一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l、图2、图3所示, 一种喷嘴结构,该喷嘴结构设置在加湿器的 导雾筒(图中未示出)上,该喷嘴结构包括两个上下叠设并枢转连接的上
喷嘴单元1和下喷嘴单元2,所述上喷嘴单元1与下喷嘴单元2相互导通。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结构是由两个相互导通、且上下叠设并枢转连 接的喷嘴单元构成,在使用时,每个喷嘴单元的喷口可以设置成朝向不同 方向。因此,可以不必如现有结构似的由手动旋转喷口方向,也不必由电 机控制转动喷口方向,可省略设置电机。所以该喷嘴结构具有使用方便、结 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同时,由于两喷嘴单元的喷口可朝向不同方向设
置(例如成相反方向设置,如图2所示),因此,可使室内空气的湿度均 匀,且由于设置了两个喷嘴单元,使喷嘴结构单位时间内的出雾量加大。 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下喷嘴单元2由下喷嘴下壳22和下喷嘴上壳21构成,下喷嘴下壳22设于加湿器的导雾筒上并与导雾筒相通,下喷 嘴上壳21固定连接于下喷嘴下壳22,并于固定连接的两壳体侧边形成一喷 雾口23,所述下喷嘴上壳21的上部设有一通口 211;所述上喷嘴单元l由 上喷嘴下壳12和上喷嘴上壳11固定连接构成,并于固定连接的两壳体侧 边形成一喷雾口13,所述上喷嘴下壳12的下部设有一通孔121,上喷嘴下 壳12转动连接于下喷嘴上壳21,所述通口 211与通孔121对应导通。
如图4所示,为了使两喷嘴单元1、 2结合稳定,所述上喷嘴下壳12 下部沿通孔121边缘设有卡合元件122,该卡合元件122相对卡制于下喷嘴 上壳21的通口 211的边缘,以使上喷嘴单元1与下喷嘴单元2构成枢转连 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合元件122可为卡钩。
进一步,如图4、图5所示,为了使两喷嘴单元l、 2结合部位具有较 好的密封,防止水气从两者结合部位漏出,所述下喷嘴上壳21的上部围绕 通口 211设有环形凸缘212,所述上喷嘴下壳12下部设有与该环形凸缘212 相对结合的环形凹槽123。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结构在装配时,环形凸缘212 与环形凹槽123对应结合,以构成较好的密封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喷嘴单元1的上下壳11、 12和下喷嘴单元2的 上下壳21、 22是焊接结合的;当然也可采用粘接方式进行结合。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如图6所示,所述 上喷嘴单元1和下喷嘴单元2之间转动设有中喷嘴单元3;所述中喷嘴单元 3也可设置多个。
所述中喷嘴单元3由中喷嘴上壳和中喷嘴下壳(图中未示出)固定连 接构成,并于固定连接的两壳体侧边形成一喷雾口 31;所述中喷嘴上壳上 部设有通口,中喷嘴下壳下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口和通孔分别与上喷嘴单 元l和下喷嘴单元2导通。
在本实施例装配时,可由上喷嘴单元1的卡合元件122穿过中喷嘴单元3的通口和通孔直接卡制在下喷嘴单元2的通口211的边缘;作为本实施例的
另一种实施方式,也可以在中喷嘴单元3的下壳下部设置另一卡合元件,并 卡合于下喷嘴单元2的通口211的边缘,而上喷嘴单元1的卡合元件122卡合 于中喷嘴单元3的通口边缘。
权利要求1. 一种喷嘴结构,该喷嘴结构设置在加湿器的导雾筒上,其特征在于该喷嘴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上下叠设并枢转连接的上喷嘴单元和下喷嘴单元,所述上喷嘴单元与下喷嘴单元相互导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喷嘴单元由下 喷嘴下壳和下喷嘴上壳构成,下喷嘴下壳设于加湿器的导雾筒上并与导雾 筒相通,下喷嘴上壳固定连接于下喷嘴下壳,并于固定连接的两壳体侧边 形成一喷雾口,所述下喷嘴上壳的上部设有一通口;所述上喷嘴单元由上 喷嘴下壳和上喷嘴上壳固定连接构成,并于固定连接的两壳体侧边形成一 喷雾口,所述上喷嘴下壳的下部设有一通孔,上喷嘴下壳转动连接于下喷 嘴上壳,所述通口与通孔对应导通。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喷嘴下壳下部 沿通孔边缘设有卡合元件,该卡合元件相对卡制于下喷嘴上壳的通口边缘。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元件为卡钩。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喷嘴上壳的上 部围绕通口设有环形凸缘,所述上喷嘴下壳下部设有与该环形凸缘相对结 合的环形凹槽。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喷嘴单元的上下壳和下喷嘴单元的上下壳是焊接结合。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喷嘴单元和下 喷嘴单元之间转动设有中喷嘴单元。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喷嘴单元由中 喷嘴上壳和中喷嘴下壳固定连接构成,并于固定连接的两壳体侧边形成一 喷雾口;所述中喷嘴上壳上部设有通口,中喷嘴下壳下部设有通孔,所迷通口和通孔分别与上喷嘴单元和下喷嘴单元导通。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喷嘴单元设置多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喷嘴结构,该喷嘴结构设置在加湿器的导雾筒上,该喷嘴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上下叠设并枢转连接的上喷嘴单元和下喷嘴单元,所述上喷嘴单元与下喷嘴单元相互导通。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结构由多层喷嘴单元构成,每个喷嘴单元的喷口朝向不同方向设置,可使室内空气的湿度均匀,单位时间内的出雾量较大;且该喷嘴结构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
文档编号B05B1/14GK201076837SQ20072017007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7日
发明者何鲁敏 申请人:北京亚都室内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