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可见光吸收型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稀土发光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可见光为激发源、发射
深紫外、紫外光、蓝光的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稀土离子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一直是稀土发光材料领域的热门课题,它在光存
储、光通讯系统、夜视系统、生物标记、三维显示器和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稀
土上转换发光材料引人关注的原因还有这类材料制备难度大,品种繁多。其中氟化物由于
具有较低的声子能量和对稀土离子有很强的溶解性,使它成为很好的上转换基质材料,但
是由于氟化物有毒、易受腐蚀、化学和力学性能较差等阻碍了它们难以得到实际应用。 稀土掺杂的氧化物材料虽然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都很好,但其声子能量太高,
上转换发光效率很低。如果将掺有稀土离子的氟化物微晶镶嵌在氧化物基质材料中,由于
在微晶的形成过程中,稀土离子优先富集在微晶中,使得稀土离子的配位场环境是氟化物
的低声子能量环境,从而提高了其上转换发光效率,由于氧化物的存在,这种材料有稳定的
化学、力学性能,比氟化物玻璃或晶体更易于制备,从而在光纤放大器、上转换激光器及显
示方面有广阔的应用。 1102不仅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带隙宽、折射系数高,而且声子能量 低,在可见光区的透光性好,前者使得Ti02非常具有实用性,后者则使得Ti02基质发光材料 的无辐射几率低、发光效率高,因此,1102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上转换发光基质材料。1102 除了以上优点外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无毒、成本低,是很好的光催化材料,因此将上转 换发光和Ti02基质结合起来所制备的材料,可能成为新一代上转换发光纳米复合特种功能 材料,可进一步拓宽1102在光催化裂解水制氢、太阳能电池、废水处理、(A资源化利用等方 面的应用。到目前为止未发现以稀土掺杂纳米1102为基质主体的上转换发光材料的相关 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条件温和、工艺设备简单、原料易得且制备的材料
颗粒分布均匀的可见光激发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制备得到发射深紫外、
紫光、蓝光的上转换发光粉末、薄膜等材料。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程如下 —种可见光吸收型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l,先将钛酸四正丁酯和无水乙醇或正丁醇混合得到溶液A,持续搅拌,其中,
钛酸四正丁酯与醇的摩尔比为1:2; 步骤2,向溶液A中缓慢地滴加冰乙酸或乙醇或丙醇或乙醇冰乙酸或丙醇冰乙酸 溶液,在室温下搅拌6-7个小时,得到溶液B ;其中,溶液A与溶液B的体积比为0. 6-0. 8, 且溶液B中钛酸四正丁酯与水的摩尔比为1 : 0-0. 05 ;
步骤3,向溶液B中加入二乙醇胺作为催化剂,搅拌5. 5-6. 5小时,其中,二乙醇胺 与钛酸四正丁脂的体积比为1:4; 步骤4,将氧化钇、稀土化合物的一种或两种溶于硝酸中,得到浑浊液,将浑浊液在 IO(TC下搅拌O. 5-1小时,直至完全溶解,得到透明澄清溶液C,放在室温下冷却;其中,氧化 钇与稀土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 : 0.5-4.5,稀土化合物为Er"、 Yb"和Tm"的硝酸盐或者 氧化物; 步骤5,将溶液C缓慢滴加到高速搅拌后的溶液B中,得到混合溶液G,将溶液G继 续搅拌; 步骤6,将溶液G倒入培养皿中静置陈化,制得稳定、均匀、透明的淡粉红色溶胶;
步骤7,将溶胶在真空干燥箱中50-10(TC条件下干燥,其中真空度为0. 08MPa,得 到淡粉色干凝胶,研磨后,在200 50(TC煅烧,升温速率为l(TC /min,研磨得到上转换粉末 发光材料。 优选的,在步骤5将溶液C加入溶液B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将氟化钠溶解在蒸馏水中,轻轻摇动使氟化钠尽量完全溶解,得到溶液D,溶液D
中氟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5. 5% ; 然后把溶液C缓慢地滴加到溶液D中,在40°C的温度下搅拌6-7个小时后制得溶
液e ;溶液e中氟化钠氧化钇氧化铒或者硝酸铒的摩尔比为80 : io : o. 5 4.5; 把溶液E缓慢滴加入溶液B中,然后在室温下搅拌制得溶液F ; 将溶液F陈化得到溶胶,将溶胶在真空干燥箱中50-10(TC干燥,得到干凝胶,经过
研磨,在200 50(TC煅烧,升温速率为l(TC /min,研磨得到上转换粉末发光材料。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可将溶胶用洁净玻璃或硅片作基底,采取浸渍提
拉法或旋转涂覆法制膜,薄膜的厚度通过调节提拉速度与提拉次数或匀胶机的转速来控
制,湿膜烘干后再进行煅烧。 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上转换发光粉末颗粒大小均匀;采用的湿化学合成技术具 有合成温度低、掺杂均匀、结构可控,通过后处理工艺可以为发光离子或基团提供多样的配 位环境,便于调整材料的性能,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无需真空设备、成本低、原料易得。
图1是本发明的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制备Y203:Er3++Ti02工艺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制备NaYF4:Er3++Ti02工艺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方法制备的Y203:Er+Ti02样品的三维光谱图; 图5是本发明方法制备的NaYF4:Er+Ti02样品的三维光谱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1所示,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方法的制备过程是在室温或加热 的条件下进行。 步骤1、先将钛酸四正丁酯Ti (0C4H9)4和无水乙醇或正丁醇混合得到溶液A,持续搅拌30分钟,其中,钛酸四正丁酯与醇的摩尔比为1 : 2; 步骤2、向溶液A中缓慢地滴加冰乙酸或乙醇或丙醇或乙醇冰乙酸或丙醇冰乙酸 溶液,在室温下搅拌6-7个小时,得到溶液B ;其中,溶液A与溶液B的体积比为0. 6-0. 8, 同时溶液B中钛酸四正丁酯与水的摩尔比为1 : 0-0. 05 ; 步骤3、向溶液B中加入二乙醇胺作为催化剂,搅拌5. 5-6. 5小时,其中,二乙醇胺 与钛酸四正丁脂的体积比为1:4; 步骤4、将氧化钇、稀土化合物的一种或两种溶于硝酸中,得到溶液C,其中,氧化 钇与稀土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 : 0. 5-4. 5,稀土化合物为Er3+、 Yb3+和Tm3+的硝酸盐或者 氧化物,如将氧化钇、氧化铒和硝酸镱或者氧化钇,硝酸铥和硝酸镱溶解在硝酸中,得到浑 浊液,将浑浊液在IO(TC下搅拌0. 5-1小时,直至完全溶解,得到透明澄清溶液C,放在室温 下冷却;上述过程或者不加硝酸镱,不加硝酸镱则为单独掺杂的上转换发光材料;
步骤5、将溶液C缓慢滴加到高速搅拌6小时左右的溶液B中,得到混合溶液G,将 溶液G继续搅拌2小时; 步骤6、将溶液G倒入培养皿中静置陈化24-72小时,制得稳定、均匀、透明的淡粉 红色溶胶; 步骤7、将溶胶在真空干燥箱中50-10(TC条件下干燥,其中真空度为0. 08MPa,得 到淡粉色干凝胶,研磨后,然后在200 50(TC煅烧2个小时左右,升温速率为l(TC /min,最 后研磨得到上转换粉末发光材料。 在步骤5,即将溶液C加入溶液B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将氟化钠溶解在蒸馏水中,轻轻摇动使氟化钠尽量完全溶解,得到溶液D,溶液D
中氟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5. 5% ; 然后把溶液C缓慢地滴加到溶液D中,在40°C的温度下搅拌6-7个小时后制得溶
液e ;溶液e中氟化钠氧化钇氧化铒或者硝酸铒的摩尔比为80 : 10 : o. 5 4.5; 溶液B和E的制备可以是同时进行,经过6-7个小时后,再把溶液E缓慢滴加入溶 液B中,然后在室温下再搅拌2个小时制得溶液F ; 将溶液F陈化得到溶胶,将溶胶在真空干燥箱中50-10(TC干燥,得到干凝胶,经过 研磨,然后在200 50(TC煅烧2个小时左右,升温速率为l(TC /min,最后研磨得到上转换 粉末发光材料。 本发明还可制备上转换薄膜发光材料,具体方法如下将步骤6得到的溶胶,用预 处理过的洁净玻璃或硅片作基底,采取浸渍提拉法或旋转涂覆法制膜,薄膜的厚度可通过 调节提拉速度与提拉次数或匀胶机的转速来调节;湿膜在室温下晾15-30分钟,然后置于 干燥箱中IO(TC烘干,自然冷却至室温,重复以上过程可得到不同厚度的薄膜;再将薄膜放 入马弗炉中进行退火处理,以10°C /min升温,使炉内温度升高到300 60(TC,并在此温度 下保温2h,自然冷却到室温即获得发光薄膜。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做详细说明。为了便于说明,用Al和A2表 示在不同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溶液A,同理,B1、B2、C1、C2、D1、D2、E1、E2、F1、F2、G1和 G2也是表示在不同具体实例l和实例2中的溶液B、C、D、E、F和G。
实施例1 :制备Y203:Er3++Ti02上转换发光材料
所用原料如下钛酸四正丁酯:(Ti (0C4H9)4)6. 8ml
7. 4ml 4. 6ml 9. 0ml
正丁醇(C4H90H) 冰乙酸(CH3C00H) 硝酸(HN03) 氧化钇(Y203) 0. 7527g 氧化铒(Er203) 0. 2532g 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制备流程如下
1)将7. 4ml正丁醇加入到6. 8ml钛酸四正丁酯中,混合搅拌0. 5小时,得到溶液
Al ; 2)把4. 6ml冰乙酸以缓慢地滴加入溶液Al中,在室温下搅拌6个小时得到溶液 Bl,继续搅拌; 3)向溶液Bl中加入1. 8mol的二乙醇胺作为催化剂,继续搅拌;
4)称取0. 7527g氧化钇和0. 2532g氧化铒到入烧杯中,加入9. 0ml硝酸,摇动烧 杯得到浑浊液,将浑浊液在IO(TC下搅拌0. 5小时直至完全溶液,得到澄清的硝酸溶液记为 Cl,把溶液CI放在室温下冷却; 5)将溶液Bl高速搅拌6小时,将溶液CI缓慢滴加到溶液Bl中,得到混合溶液Gl, 将溶液G1继续搅拌2小时; 6)将溶液Gl倒入培养皿中静置陈化48小时,制得稳定、均匀、透明的淡粉红色溶 胶; 7)将溶胶在真空干燥箱中75t:条件下干燥6小时,其中真空度为0.08MPa,得到淡 粉色干凝胶,研磨后,放入马弗炉中先用0. 5小时升温至20(TC,保温3小时,然后再用0. 5 小时升温至50(TC保温2小时,得到Y203:Er3++Ti02上转换发光粉末。 参照图4,该粉末在387nm的紫外光激发下能发射233nm的深紫外光,在500nm的 光激发下能发射349nm, 395nm和412nm三个波段的光。
实施例2 :制备NaYF4: Er3++Ti02上转换发光材料 所用原料如下
6.8ml 7. 4ml
A2 ;
钛酸四正丁酯(Ti(0C4H9)4) 正丁醇(C4H90H) 冰乙酸(CH3COOH) 4. 6ml 硝酸(HN03) 9. Oml
蒸馏水(H20) 19. Oml
氟化钠(NaF) 1. 1200g
氧化钇(Y203) 0. 7529g
氧化铒(Er203)0. 3072g 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制备流程如下
1) 将7. 4ml正丁醇加入到6. 4ml钛酸四正丁酯中,混合搅拌0. 5小时,得到溶液
2) 把4. 6ml冰乙酸缓慢地滴加入溶液A2中,得到溶液B2,继续搅拌;
3) 向溶液B2中加入6. 8mol的二乙醇胺作为催化剂,搅拌6小时;
4a)称取0. 7529g氧化钇和0. 3072g氧化铒到烧杯中,加入9. 0ml硝酸,摇动烧杯 得到浑浊液,将浑浊液在IO(TC下搅拌0. 5小时,得到澄清的硝酸溶液记为C2,把溶液C2放 在室温下冷却; 4b)将1. 120g氟化钠溶于19ml的蒸馏水中得到溶液D2 ; 4c)在40°C下将溶液C2缓慢加入到高速搅拌条件下的D2溶液中,将混合溶液继 续搅拌,制得溶液E2; 5)在溶液B2搅拌6小时后,将溶液E2缓慢地滴加到高速搅拌条件下的溶液B2 中,得到混合溶液F2,将溶液F2继续搅拌2小时; 6)然后将溶液F2倒入培养皿中静置陈化60小时,制得稳定、均匀、透明的淡粉红 色溶胶; 7)将溶胶在真空干燥箱中75t:条件下干燥6小时,其中真空度为0. 08MPa,得到
淡粉色干凝胶,研磨后,放入马弗炉中先用0. 5小时升温至20(TC,保温3个小时,然后再用
0. 5小时升温至500。C保温2小时,得到NaYF4:Er3++Ti02上转换发光粉末。 参照图5,该粉末在387nm的紫外光激发下能发射233nm的深紫外光,在500nm的
光激发下能发射349nm, 395nm和412nm三个波段的光,在570nm的光激发下能发射466nm
的蓝光。 当然,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 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 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中。
8
权利要求
一种可见光吸收型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钛酸四正丁酯和无水乙醇或正丁醇混合得到溶液A,持续搅拌,其中,钛酸四正丁酯与醇的摩尔比为1∶2;步骤2,向溶液A中缓慢地滴加冰乙酸或乙醇或丙醇或乙醇冰乙酸或丙醇冰乙酸溶液,在室温下搅拌6-7个小时,得到溶液B;其中,溶液A与溶液B的体积比为0.6-0.8,同时溶液B中钛酸四正丁酯与水的摩尔比为1∶0-0.05;步骤3,向溶液B中加入二乙醇胺作为催化剂,搅拌0.5-6.5小时,其中,二乙醇胺与钛酸四正丁脂的体积比为1∶4;步骤4,将氧化钇、稀土化合物的一种或两种溶于硝酸中,得到浑浊液,将浑浊液在100℃下搅拌0.5-1小时,直至完全溶解,得到透明澄清溶液C,放在室温下冷却;其中,氧化钇与稀土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0.5-4.5,稀土化合物为Er3+、Yb3+和Tm3+的硝酸盐或者氧化物;步骤5,将溶液C缓慢滴加到高速搅拌后的溶液B中,得到混合溶液G,将溶液G继续搅拌;步骤6,将溶液G倒入培养皿中静置陈化,制得稳定、均匀、透明的淡粉红色溶胶;步骤7,将溶胶在真空干燥箱中50-100℃条件下干燥,其中真空度为0.08MPa,得到淡粉色干凝胶,研磨后,在200~500℃煅烧,升温速率为10℃/min,研磨得到上转换粉末发光材料。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吸收型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5将溶液C加入溶液B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将氟化钠溶解在蒸馏水中,轻轻摇动使氟化钠尽量完全溶解,得到溶液D,溶液D中氟 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5.5% ;然后把溶液C缓慢地滴加到溶液D中,在40°C的温度下搅拌6-7个小时后制得溶液E ;溶液e中氟化钠氧化钇氧化铒或者硝酸铒的摩尔比为80 : 10 : o. 5 4.5;把溶液E缓慢滴入溶液B中,然后在室温下搅拌制得溶液F ;将溶液F陈化得到溶胶,将溶胶在真空干燥箱中50-10(TC干燥,其中真空度为 0. 08MPa,得到干凝胶,经过研磨,在200 50(TC煅烧,升温速率为l(TC /min,研磨得到上转 换粉末发光材料。
3. —种可见光吸收型上转换发光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将钛酸四正丁酯和无水乙醇或正丁醇混合得到溶液A,持续搅拌,其中,钛酸四正丁酯与醇的摩尔比为l:2;步骤2,向溶液A中缓慢地滴加冰乙酸或乙醇或丙醇或乙醇冰乙酸或丙醇冰乙酸溶液, 在室温下搅拌6-7个小时,得到溶液B ;其中,溶液A与溶液B的体积比为0. 6-0. 8,同时溶 液B中钛酸四正丁酯与水的摩尔比为1 : 0-0. 05 ;步骤3,向溶液B中加入二乙醇胺作为催化剂,搅拌5. 5-6. 5小时,其中,二乙醇胺与钛 酸四正丁脂的体积比为1:4;步骤4,将氧化钇、稀土化合物的一种或两种溶于硝酸中,得到浑浊液,将浑浊液在 IO(TC下搅拌O. 5-1小时,直至完全溶解,得到透明澄清溶液C,放在室温下冷却;其中,氧化 钇与稀土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 : 0.5-4.5,稀土化合物为Er"、 Yb"和Tm"的硝酸盐或者氧化物;步骤5,将溶液C缓慢滴加到高速搅拌后的溶液B中,得到混合溶液G,将溶液G继续搅拌;步骤6,将溶液G倒入培养皿中静置陈化,制得稳定、均匀、透明的淡粉红色溶胶; 步骤7,将步骤6得到的溶胶,用预处理过的洁净玻璃或硅片作基底,采取浸渍提拉法 或旋转涂覆法制膜,薄膜的厚度可通过调节提拉速度与提拉次数或匀胶机的转速来调节; 湿膜在室温下晾15-30分钟,然后置于干燥箱中IO(TC烘干,自然冷却至室温,重复以上过 程可得到不同厚度的薄膜;再将薄膜放入马弗炉中进行退火处理,以10°C /min升温,使炉 内温度升高到300 60(TC,并在此温度下保温2h,自然冷却到室温即获得发光薄膜。
全文摘要
一种可见光吸收型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钛酸四正丁酯和无水乙醇或正丁醇混合得到溶液A,持续搅拌30分钟向溶液A中缓慢地滴加冰乙酸或乙醇或丙醇或乙醇冰乙酸或丙醇冰乙酸溶液,在室温下搅拌得到溶液B;向溶液B中加入适量的二乙醇胺作为催化剂,搅拌若干时间;将氧化钇、稀土化合物的一种或两种溶于硝酸中,得到浑浊液,将浑浊液搅拌得到透明澄清溶液C,放在室温下冷却;将溶液C缓慢滴加到高速搅拌后的溶液B中,得到混合溶液G,将溶液G继续搅拌2小时;将溶液G倒入培养皿中静置陈化,制得稳定、均匀、透明的淡粉红色溶胶;将溶胶干燥、研磨、煅烧得到上转换粉末发光材料。
文档编号C09K11/85GK101775290SQ20101011385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0日
发明者刘恩周, 叶岩溪, 樊君, 胡晓云 申请人: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