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凹槽的胶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409446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设有凹槽的胶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设有凹槽的胶带本发明处于胶带的技术领域内。本发明特别涉及在粘合剂层的表面中具有特定形貌的胶带。胶带以广泛多种方式用于结合(join)基底,而且还用作例如遮蔽带或绝缘带。粘合剂和基底之间的接触面的性质在用胶带粘结(bond)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该接触面可能会受到多种外部影响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一般导致有效接触面积减小,继而造成目标粘结质量降低。例如可能由于粘合剂和基底之间的空气夹杂(inclusion)而使接触面积减小。这通常表现为粘结不精确和/或粘结缺乏强度和耐久性。待粘结基底的精确定位在例如胶版印刷工艺中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是使用由感光聚合物或橡胶制成的柔性印刷板的旋转印刷工艺,该板具有与印刷施加的信息相对应的浮雕。这些印刷板或印刷版(printingform)固定在印刷胶辊(printingcylinder)上。这是使用胶带进行的,取决于胶带的可压缩性质,所述胶带会大大影响印刷质量。在印刷工艺中,随后使印刷板通过油墨池,其中该浮雕吸取印刷油墨。然后该印刷胶辊将该印刷板输送到转印站,在此处包含印刷油墨的表面与待印刷的基底接触。在将印刷板从基底上移除时,印刷油墨的膜裂开并留下与该印刷板表面上存在的浮雕相对应的印记。油墨转印需要精确监控在将印刷板放置到基底上时所施加的压力,该压力实质决定施印的厚度和印刷图像的均匀度。通常使用双面胶带将印刷板固定在印刷胶辊上。为了确保高的印刷质量,该印刷板必须非常小心地安装在印刷胶辊上并精确定位。通常需要必须对该板的位置调节多次。在将该板安装在印刷胶辊上的过程中以及在可能的再次定位的过程中,在印刷板和胶带之间和/或胶带和载体或印刷胶辊之间的界面处通常会发生空气的夹杂。这种气泡会导致在将该印刷板放置到基底上时所施加的压力的变化,并构成了胶版印刷工艺中一个最常见的误差来源。尽管在原理上可以使用注射器或刮刀除去夹杂的气泡,但这些工具也可能对印刷板造成损伤。因此已经尝试了通过特定的胶带构造来阻止气泡的夹杂。例如,使用了这样的胶带:其具有平行条纹或波纹图案的粘合剂。然而这种胶带被证实在所实现的粘结质量方面缺乏足够的可靠性。尽管其允许空气有效地从界面处逃逸,但载体和印刷板之间的粘结效果缺乏足够的可靠性,尤其是在高生产速率时。也尝试了具有粘合剂的不规则浮雕(relief)的胶带,但同样得到不足的粘结强度,而且在某些区域中仍然具有空气的夹杂。US5,296,277描述了在粘合剂层中具有多个高台(elevation)的胶带,这些高台具有平坦的粘合剂顶部,其面积小于粘合剂层总面积的25%。US5,362,516描述了借助于小珠使粘合剂层的表面结构化,这些小珠预先施加,然后在其上散布粘合剂。类似的结构是US5,141,790的主题,在这种情况中结构化是通过引入粘合剂层中且其顶部基本不含粘合剂的颗粒实现的。GB1511060描述了具有至少一个较长脊部(ridge)或切口的粘合剂层,这些结构中的至少一个突破了该粘合剂层的外边缘。US5,268,228描述了在一侧或两侧上的粘合剂层中具有接缝(joint)的双面胶带,这些接缝的目的是在粘合过程中转移空气,且其尺寸使其在粘合之后在很大程度上消失。WO98/29516A1也涉及具有压纹浮雕的粘合剂层,且描述了用于控制粘合表面的形貌的方法,其中该粘合剂层的浮雕或形貌控制了粘结性能。WO02/11985A1描述了用于胶版印刷工艺中的胶带,该胶带具有永久通道的规则图案。进一步地,说明书还描述了胶版印刷工艺和用于胶版印刷的设备的其他组件。目前已知的用于防止空气夹杂的方法用于将空气向外运走。然而,因此频繁发生毛细作用的问题,这种毛细作用的问题可能甚至将空气吸入。由于在粘合剂层中存在的空气去除通道,在润湿区域和/或粘结强度的分布方面通常是不利的,这能够导致粘结不足。例如,空气可能根本没有朝外部除去,而是仅在粘合剂层内转移到下一个空腔中。此处可能会有大量空气聚集,这降低了粘结和/或基底定位的准确性。进一步地,粘合剂和基底之间实际实现的接触面积大大依赖于所施加的压力。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克服上述问题的胶带。该胶带特别用于阻止由于普遍施加的压力造成的空气气泡在该胶带内的移位并允许在很大程度上恒定的粘结面积和粘结强度,而不依赖于所施加的压力。该目的的实现基于以下思想:不应当将夹杂的空气转移到外部,而是应当转移到并保持在该粘合剂层内限定的凹槽中。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主题是包括至少一个粘合剂层的胶带,其中该粘合剂层具有至少一个凹槽且没有凹槽延伸到该粘合剂层的一个侧部边缘(lateraledge)。这种胶带没有毛细作用,因为其不包含任何连续的通道。因此流体(特别是空气)不被吸入粘结区域中。明确划界和限定的粘结区域可以实现具有较恒定的粘结强度的整版(不依赖于所施加的压力),并避免了在普遍施加的压力的影响下在胶带的某些位置处形成新的气泡。“粘合剂层”表示能够与基底直接接触并粘着(adhere)到其上的本发明的胶带的层。优选依照本发明,该粘合剂层是由压敏粘合剂形成的。这是粘弹性粘合剂,其固化膜在室温在干态时永久保持胶粘性(tacky)和粘着性(adhesive)。粘结是通过立即向有效的全部基底轻轻施加压力而进行的。本发明的胶带的该至少一个粘合剂层优选包括选自以下的聚合物:天然橡胶、合成橡胶、聚丙烯酸酯、有机硅和上述聚合物中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更优选地,基于该粘合剂层的总重量计,本发明的胶带的该至少一个粘合剂层包括至少30wt%(更优选至少40wt%,更特别地至少50wt%)的程度的选自以下的聚合物:天然橡胶、合成橡胶、聚丙烯酸酯、有机硅和上述聚合物中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合成橡胶优选包括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例如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以及上述共聚物的组合。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通常与至少一种粘结强度增强树脂一起使用。预期的粘结强度增强树脂的实例包括不饱和C5-C9烃的聚合物、萜烯树酯和松香。“聚丙烯酸酯”表示这样的聚合物:其单体基于物质量计由至少30%的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的程度构成,其中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通常至少成比例存在且优选以至少30%的程度存在。更特别地,“聚丙烯酸酯”是可由丙烯酸系和/或甲基丙烯酸系单体以及进一步非必要的可共聚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得到的聚合物。优选使用能够追溯到以下单体组合物的聚丙烯酸酯:a)下式的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CH2=C(RI)(COORII)其中RI是H或CH3,且RII是具有4-14个C原子的烷基,b)具有对例如环氧化物基团具有反应性的官能团的烯属不饱和单体,c)非必要地其他可与组分(a)共聚的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和/或烯属不饱和单体。为了将聚丙烯酸酯作为压敏粘合剂应用,选择相应组分(a)、(b)和(c)的比例,使得聚合产物特别具有≤15℃(在低频时的DMA)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为了制备压敏粘合剂,选择份数为45-99wt%的组分(a)的单体、份数为1-15wt%的组分(b)的单体和份数为0-40wt%的组分(c)的单体是非常有利的(该数值是基于用于“基础聚合物”的单体混合物计的,换言之,在未向完成的聚合物添加可能的添加剂例如树脂等的情况下)。特别地,组分(a)的单体是增塑和/或非极性单体。优选用作单体(a)的是具有由4-14个C原子(更优选4-9个C原子)构成的烷基的丙烯酸的和甲基丙烯酸的酯。这种单体的实例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己酯、丙烯酸正庚酯、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正壬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及其支化异构体,例如丙烯酸2-乙基己酯或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特别地,组分(b)的单体是具有官能团(特别地,具有能够参与与环氧化物基团的反应的官能团)的烯属不饱和单体。对于组分(b),优选使用具有官能团的单体,所述官能团选自包括以下官能团的组:羟基、羧基、磺酸或膦酸基团、酸酐、环氧化物、胺。特别优选的组分(b)的单体的实例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乌头酸、二甲基丙烯酸、β-丙烯酰氧基丙酸、三氯丙烯酸、乙烯基乙酸、乙烯基膦酸、衣康酸、马来酸酐、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烯丙醇、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在原理上,可以使用所有能与组分(a)和/或组分(b)共聚的乙烯基官能化合物作为组分(c)。组分(c)的单体可以用于调节所得到的压敏粘合剂的性质。组分(c)的单体的实例如下: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苯甲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丙烯酸仲丁酯、丙烯酸特丁酯、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苯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特丁基苯酯、甲基丙烯酸特丁基苯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异癸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正十一烷基酯、丙烯酸硬脂酯、丙烯酸十三烷基酯、丙烯酸山嵛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环戊酯、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丁氧基乙酯、丙烯酸2-丁氧基乙酯、丙烯酸3,3,5-三甲基环己酯、丙烯酸3,5-二甲基金刚烷基酯、甲基丙烯酸4-异丙苯基苯酯、丙烯酸氰乙酯、甲基丙烯酸氰乙酯、丙烯酸4-联苯基酯、甲基丙烯酸4-联苯基酯、丙烯酸2-萘基酯、甲基丙烯酸2-萘基酯、丙烯酸四氢糠基酯、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丙烯酸2-丁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丁氧基乙酯、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3-甲氧基丁酯、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丁基二甘醇酯、丙烯酸乙二醇酯、丙烯酸乙二醇单甲醚酯(ethyleneglycolmonomethylacrylate)、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350、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500、丙二醇一甲基丙烯酸酯、丁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八氟戊酯、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丙烯酸1,1,1,3,3,3-六氟异丙酯、甲基丙烯酸1,1,1,3,3,3-六氟异丙酯、甲基丙烯酸2,2,3,3,3-五氟丙酯、甲基丙烯酸2,2,3,4,4,4-六氟丁酯、丙烯酸2,2,3,3,4,4,4-七氟丁酯、甲基丙烯酸2,2,3,3,4,4,4-七氟丁酯、甲基丙烯酸2,2,3,3,4,4,5,5,6,6,7,7,8,8,8-十五氟辛酯、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1-甲基十一烷基)丙烯酰胺、N-(正-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正-十八烷基)丙烯酰胺、以及N,N-二烷基取代的酰胺(例如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苯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N-特丁基丙烯酰胺、N-特辛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腈、乙烯基醚(例如乙烯基甲基醚、乙基乙烯基醚、乙烯基异丁基醚)、乙烯基酯(乙酸乙烯酯)、氯乙烯、卤乙烯、偏氯乙烯、偏卤乙烯、乙烯基吡啶、4-乙烯基吡啶、N-乙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乙烯基内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苯乙烯、邻-和对-甲基苯乙烯、邻-丁基苯乙烯、4-正丁基苯乙烯、4-正癸基苯乙烯、3,4-二甲氧基苯乙烯、大分子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2-聚苯乙烯乙酯(分子量Mw为4000-13000g/mol)、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乙酯(Mw为2000-8000g/mol)。组分(c)的单体也可以有利地选择使其包含支持随后的辐射交联(例如通过电子束、UV)的官能团。适合的可共聚光引发剂例如是苯偶姻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官能化的二苯甲酮衍生物。支持通过电子束轰击交联的单体例如为丙烯酸四氢糠基酯、N-特丁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烯丙酯。该聚丙烯酸酯可以通过技术人员熟知的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