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白双面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1464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黑白双面胶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胶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黑白双面胶带。在本实用新型中,黑白双面胶带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层叠结合的第一PET离型膜层、第一粘胶剂层、油墨涂层、白色PET基材层、第二粘胶剂层和第二PET离型膜层,第一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50μm至100μm,第一粘胶剂层的厚度为5μm至10μm,油墨涂层的厚度为5μm至15μm,PET基材层的厚度为12μm至15μm,第二粘胶剂层的厚度为5μm至10μm,第二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15μm至50μm,该黑白双面胶带具有厚度薄的优点,以满足LCD背光模组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薄型化需求。
【专利说明】-种黑白双面胶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胶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黑白双面胶带。

【背景技术】
[0002] 黑白双面胶带主要应用于IXD背光模组框胶遮光反射及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边 框遮光之用途。现有黑白双面胶带厚度主要有55um、60um、65um、80um(在实际使用中,离型 膜会去除,上述厚度均不包括离型膜厚度)等产品,存在厚度无法满足LCD背光模组及智能 手机和平板电脑薄型化需求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白双面胶带,旨在解决现有的黑白双面 胶带存在厚度无法满足LCD背光模组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薄型化需求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黑白双面胶带,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层叠结 合的第一 PET离型膜层、第一粘胶剂层、绝缘油墨涂层、白色PET基材层、第二粘胶剂层和第 二PET离型膜层,所述第一 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50 μ m至100 μ m,所述第一粘胶剂层的厚 度为5μπ?至ΙΟμ--,所述油墨涂层的厚度为5μπ?至15μπ?,所述白色PET基材层的厚度为 12 μ m至15 μ m,所述第二粘胶剂层的厚度为5 μ m至10 μ m,所述第二PET离型膜层的厚度 为 15 μ m 至 50 μ m〇
[0005] 进一步地,所述油墨涂层的厚度优选为5 μ m至10 μ m。
[0006] 进一步地,所述油墨涂层的厚度为优选为8 μ m至10 μ m。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 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50 μ m至75 μ m,所述第二PET离型膜 层的厚度为25 μ m至36 μ m。
[0008] 具体的,所述第一 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50 μ m,所述第一粘胶剂层的厚度为 5 μ m,所述油墨涂层的厚度为8 μ m,所述白色PET基材层的厚度为12 μ m,所述第二粘胶剂 层的厚度为5 μ m,所述第二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25 μ m。
[0009] 具体的,,所述第一 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75 μ m,所述第一粘胶剂层的厚度为 5 μ m,所述油墨涂层的厚度为10 μ m,所述白色PET基材层的厚度为15 μ m,所述第二粘胶剂 层的厚度为5 μ m,所述第二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25 μ m。
[0010] 具体的,所述第一 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75 μ m,所述第一粘胶剂层的厚度为 7. 5 μ m,所述油墨涂层的厚度为10 μ m,所述白色PET基材层的厚度为15 μ m,所述第二粘胶 剂层的厚度为7. 5 μ m,所述第二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36 μ m。
[0011] 优选地,所述油墨涂层的阻抗为200ΜΩ?600ΜΩ。
[001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黑白双面胶带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层叠结合的第一 PET离 型膜层、第一粘胶剂层、绝缘油墨涂层、白色PET基材层、第二粘胶剂层和第二PET离型膜 层。去掉PET离型膜,该黑白双面胶带的厚度为27 μ m?50 μ m,能够满足IXD背光模组及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薄型化需求,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白色PET基材,反光性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黑白双面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5]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黑白双面胶带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 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0016] 一种黑白双面胶带,所述黑白双面胶带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层叠结合的第一离型膜 层1、第一粘胶剂层2、绝缘油墨涂层3、白色PET基材层4、第二粘胶剂层5和第二离型膜层 6。 其中,所述第一 PET离型膜层1的厚度为50μπι至ΙΟΟμπι,所述第一粘胶剂层2的厚度 为5 μ m至10 μ m,所述油墨涂层3的厚度为5 μ m至15 μ m,所述白色PET基材层4的厚度 为12 μ m至15 μ m,所述第二粘胶剂层5的厚度为5 μ m至10 μ m,所述第二PET离型膜层6 的厚度为15 μ m至50 μ m。本实用新型的黑白双面胶带具有厚度薄的优点,可以满足IXD背 光模组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薄型化需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油墨涂层3为绝缘油墨, 阻抗高,优选阻抗为200ΜΩ?600ΜΩ。PET基材为白色PET基材,反光性好。
[0017] 进一步地,所述油墨涂层3的厚度优选为5 μ m至10 μ m。
[0018] 进一步地,所述油墨涂层3的厚度为优选为8 μ m至10 μ m。
[0019]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 PET离型膜层1的厚度为50 μ m至75 μ m,所述第二PET离型 膜层6的厚度为25 μ m至36 μ m。
[0020] 具体的,所述第一 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50 μ m,所述第一粘胶剂层的厚度为 5 μ m,所述油墨涂层的厚度为8 μ m,所述白色PET基材层的厚度为12 μ m,所述第二粘胶剂 层的厚度为5 μ m,所述第二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25 μ m。
[0021] 具体的,,所述第一 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75 μ m,所述第一粘胶剂层的厚度为 5 μ m,所述油墨涂层的厚度为10 μ m,所述白色PET基材层的厚度为15 μ m,所述第二粘胶剂 层的厚度为5 μ m,所述第二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25 μ m。
[0022] 具体的,所述第一 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75 μ m,所述第一粘胶剂层的厚度为 7. 5 μ m,所述油墨涂层的厚度为10 μ m,所述白色PET基材层的厚度为15 μ m,所述第二粘胶 剂层的厚度为7. 5 μ m,所述第二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36 μ m。
[0023] 实施例1
[002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黑白双面胶带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5] (1)准备 PET 基材;
[0026] (2)将PET基材一面多次涂布或者印刷油墨涂层;
[0027] (3)将第一 PET离型膜(第一 PET离型膜层)的离型膜面涂布第一粘胶剂(形成 第一粘胶剂层),然后将涂布该第一粘胶剂的第一 PET离型膜层与涂布或者印刷有油墨涂 层的PET基材面贴合;或将涂布或者印刷有油墨涂层的PET基材涂布第一粘胶剂(形成第 一粘胶剂层),然后将涂布该第一黏胶剂层的PET面与第一 PET离型膜贴合;
[0028] (4)然后将第二PET离型膜(第二PET离型膜层)的离型膜面涂布粘胶剂(形成 第二粘胶剂层),然后将涂布该第二粘胶剂的第二PET离型膜层与未涂布或者印刷有油墨 涂层的PET基材面贴合。
[0029] 上述白色PET基材的厚度为12 μ m,形成的油墨涂层厚度为5 μ m,油墨为绝缘油 墨,形成的第一粘胶剂层厚度为5 μ m,所述第一 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75 μ m,形成的第二 粘胶剂层厚度为5 μ m,所述第二PET离型膜层6的厚度为25 μ m。
[0030] 实施例2
[003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黑白双面胶带的制作方法,步骤同实施例一,所不同的是:
[0032] 上述白色PET基材的厚度为12 μ m,形成的油墨涂层厚度为8 μ m,形成的第一粘 胶剂层厚度为5 μ m,所述第一 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50 μ m,形成的第二粘胶剂层厚度为 5 μ m,所述第二PET离型膜层6的厚度为25 μ m。
[0033] 实施例3
[003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黑白双面胶带的制作方法,步骤同实施例一,所不同的是:
[0035] 上述白色PET基材基材的厚度为15 μ m,形成的油墨涂层厚度为10 μ m,形成的第 一粘胶剂层厚度为7. 5 μ m,所述第一 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75 μ m,形成的第二粘胶剂层厚 度为7. 5 μ m,所述第二PET离型膜层6的厚度为36 μ m。
[0036] 实施例4
[003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黑白双面胶带的制作方法,步骤同实施例一,所不同的是:
[0038] 上述白色PET基材的厚度为15 μ m,形成的油墨涂层厚度为10 μ m,油墨为绝缘油 墨,形成的第一粘胶剂层厚度为5 μ m,所述第一 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75 μ m,形成的第二 粘胶剂层厚度为5 μ m,所述第二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25 μ m。
[0039] 实施例5
[004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黑白双面胶带的制作方法,步骤同实施例一,所不同的是:
[0041] 上述白色PET基材的厚度为15 μ m,形成的油墨涂层厚度为10 μ m,油墨为绝缘油 墨,形成的第一粘胶剂层厚度为10 μ m,所述第一 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75 μ m,形成的第二 粘胶剂层厚度为10 μ m,所述第二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25 μ m。
[0042] 实施例6
[004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黑白双面胶带的制作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
[0044] 上述白色PET基材的厚度为15 μ m,形成的油墨涂层厚度为15 μ m,油墨为绝缘油 墨,形成的第一粘胶剂层厚度为10 μ m,所述第一 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100 μ m,形成的第 二粘胶剂层厚度为10 μ m,所述第二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15 μ m。
[0045] 经检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6中油墨涂层的阻抗均在200ΜΩ?600ΜΩ的范 围内,绝缘效果好。
[004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黑白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黑白双面胶带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层叠结合的 第一 PET离型膜层、第一粘胶剂层、绝缘油墨涂层、白色PET基材层、第二粘胶剂层和第二 PET离型膜层,所述第一 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50 μ m至100 μ m,所述第一粘胶剂层的厚 度为5μπ?至ΙΟμ--,所述油墨涂层的厚度为5μπ?至15μπ?,所述白色PET基材层的厚度为 12 μ m至15 μ m,所述第二粘胶剂层的厚度为5 μ m至10 μ m,所述第二PET离型膜层的厚度 为 15 μ m 至 50 μ m〇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白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涂层的厚度为5 μ m至 10 μ m。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白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涂层的厚度为8 μ m至 10 μ m。
4.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黑白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PET离型膜层的 厚度为50 μ m至75 μ m,所述第二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25 μ m至36 μ m。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白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 50 μ m,所述第一粘胶剂层的厚度为5 μ m,所述油墨涂层的厚度为8 μ m,所述白色PET基 材层的厚度为12 μ m,所述第二粘胶剂层的厚度为5 μ m,所述第二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 25 μ m〇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白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 75 μ m,所述第一粘胶剂层的厚度为5 μ m,所述油墨涂层的厚度为10 μ m,所述白色PET基 材层的厚度为15 μ m,所述第二粘胶剂层的厚度为5 μ m,所述第二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 25 μ m〇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白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 75 μ m,所述第一粘胶剂层的厚度为7. 5 μ m,所述油墨涂层的厚度为10 μ m,所述白色PET基 材层的厚度为15 μ m,所述第二粘胶剂层的厚度为7. 5 μ m,所述第二PET离型膜层的厚度为 36 μ m〇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白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涂层的阻抗为200ΜΩ? 600ΜΩ。
【文档编号】C09J7/02GK203938637SQ201420370353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4日
【发明者】李英顺 申请人:深圳市宏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