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的水性聚四氟乙烯雨刷涂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992523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本专利涉及橡胶涂料领域,具体的涉及C09D133。

背景技术:
橡胶因其具有耐温、耐磨、耐老化、耐腐蚀或耐油等性能,主要用于制造汽车轮胎、胶带、胶管、胶鞋、电缆、密封制品、医用橡胶制品、胶黏剂、胶乳制品、汽车油箱盖O型圈等。但是橡胶的机械性能较差,在使用时,必须在橡胶的表面涂覆一层涂料,以耐磨、润滑之用。常用的橡胶涂料主要有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等。聚四氟乙烯,PTFE,又称塑料王,具有润滑、耐磨、不粘、防腐、耐高温等性能,因而经常用于橡胶涂料领域。但是由于聚四氟乙烯是完全对称而且无支链的线型高分子,聚四氟乙烯中碳、氟两种元素以共价键相结合。同时,碳-氟键极牢固,其键能达460.2Kj/mol,其分子稳定。因此其与橡胶的亲和性较差。同时聚四氟乙烯耐高温,其涂料的固化温度很高,而常用橡胶在260℃下会出现碳化。同时由于橡胶是一种惰性很强的材料,传统固化涂料很难在其表面获得良好附着力。针对上述问题,现在亟需一种可低温固化的聚四氟乙烯橡胶涂料,例如在150℃左右即可发生固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低温固化的聚四氟乙烯橡胶涂料,所述涂料具有很好的附着力,优异的耐油性、耐磨性能和润滑性能,同时可以在130-150℃实现聚四氟乙烯的固化。本发明提供一种橡胶涂料组合物,按重量份计,至少包括: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为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所述增粘剂的结构式如下:R1-R2-R3-R4-R5;其中,R1、R5基团为疏水性基团,R2、R4基团为亲水性基团,R3基团为聚亚甲基、聚氧乙烯和聚氧丙烯。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R1和R5基团含有氟元素。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R1和R5基团选自碳原子数为2-6的全氟烷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R1和R5基团选自全氟丁基、全氟戊基、全氟己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制备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单体至少包括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且丙烯酸烷基酯和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重量比为(1~3):(4~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有机硅的结构式如下:RSi(OR1)3(1)式中,R1表示烷氧基中的有机基团,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或苯基。R表示式(1-1)、式(1-2)所表示的任意一种基团。CH2=C(R2)-COO-(CH2)P(1-1)CH2=C(R3)(1-2)在这些式中,R2和R3分别表示氢或甲基,p表示1~6的整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硅烷共聚物,且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和硅烷的重量比为(2~6):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由磺化三胺、三胺和二酐按摩尔比(0.1~0.3):(0.7~0.9):(1~1.3)制备得到一种使用上述所述组合物的方法,其用作橡胶成形品的表面涂料。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橡胶成形品,其用上述的组合物对橡胶表面进行了涂层。具体实施方式参选以下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如本文所用术语“由…制备”与“包含”同义。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连接词“由…组成”排除任何未指出的要素、步骤或组分。如果用于权利要求中,此短语将使权利要求为封闭式,使其不包含除那些描述的材料以外的材料,但与其相关的常规杂质除外。当短语“由…组成”出现在权利要求主体的子句中而不是紧接在主题之后时,其仅限定在该子句中描述的要素;其它要素并不被排除在作为整体的所述权利要求之外。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当公开了范围“1至5”时,所描述的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范围“1至4”、“1至3”、“1至2”、“1至2和4至5”、“1至3和5”等。当数值范围在本文中被描述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该范围意图包括其端值和在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单数形式包括复数讨论对象,除非上下文中另外清楚地指明。“任选的”或者“任意一种”是指其后描述的事项或事件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而且该描述包括事件发生的情形和事件不发生的情形。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近似用语用来修饰数量,表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具体数量,还包括与该数量接近的可接受的而不会导致相关基本功能的改变的修正的部分。相应的,用“大约”、“约”等修饰一个数值,意为本发明不限于该精确数值。在某些例子中,近似用语可能对应于测量数值的仪器的精度。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范围限定可以组合和/或互换,如果没有另外说明这些范围包括其间所含有的所有子范围。此外,本发明要素或组分前的不定冠词“一种”和“一个”对要素或组分的数量要求(即出现次数)无限制性。因此“一个”或“一种”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单数形式的要素或组分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所述数量明显旨指单数形式。“聚合物”意指通过聚合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单体所制备的聚合化合物。通用术语“聚合物”包含术语“均聚物”、“共聚物”、“三元共聚物”与“共聚体”。“共聚体”意指通过聚合至少两种不同单体制备的聚合物。通用术语“共聚体”包括术语“共聚物”(其一般用以指由两种不同单体制备的聚合物)与术语“三元共聚物”(其一般用以指由三种不同单体制备的聚合物)。其亦包含通过聚合四或更多种单体而制造的聚合物。“共混物”意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共同混合而形成的聚合物。本发明提供一种橡胶涂料组合物,按重量份计,至少包括: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为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所述增粘剂的结构式如下:R1-R2-R3-R4-R5;其中,R1、R5基团为疏水性基团,R2、R4基团为亲水性基团,R3基团为聚亚甲基、聚氧乙烯和聚氧丙烯。聚四氟乙烯:本申请使用的术语“聚四氟乙烯”是指包含四氟乙烯单体单元的聚合物。本申请使用的术语“四氟乙烯单体”包括具有化学式CF2=CF2的四氟乙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用于本申请的聚四氟乙烯的熔融粘度为70万Pa·s以下,优选为55-65万Pa·s。所述聚四氟乙烯的熔融粘度是根据使用流速测验器法测得。所述聚四氟乙烯的聚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方法来制备,包括乳液合成法和悬浮聚合等。可以用于本申请的聚四氟乙烯是市售的。聚四氟乙烯是完全对称而且无支链的线型高分子,聚四氟乙烯中碳、氟两种元素以共价键相结合,而聚乙烯则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相结合。聚四氟乙烯中,氟原子取代了聚乙烯中的氢原子,由于氟原子半径明显大于氢原子半径,使得聚四氟乙烯中未成键原子间的范德华力大于聚乙烯,有较大的排斥力,这就引起碳-碳链由聚乙烯的平面、充分伸展的曲折构象渐渐扭转到聚四度乙烯的螺旋现象。该螺旋现象正好包围在聚四氟乙烯受化学侵袭的碳链骨架外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完全氟代的保护层,这是的聚合物主链不受外界任何试剂的侵袭。同时,碳-氟键极牢固,其键能达460.2kJ/mol,远比碳-氢键(410kJ/mol)和碳-碳键(372kJ/mol)高的多,由于分子的化学键能越高,其分子越稳定。聚四氟乙烯的结构决定了聚四氟乙烯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宽广的使用温度范围,不黏性,优异的润滑性、耐老化性和热稳定性。但是同样由于聚四氟乙烯的结构特征,聚四氟乙烯涂料的固化温度较高,同时聚四氟乙烯为非极性聚合物,无法进行交联固化。同时在涂料中,由于聚四氟乙烯的分子结构原因,聚四氟乙烯和树脂的亲和性较差,易出现分层的现象。本发明中所述聚四氟乙烯为聚四氟乙烯颗粒制备而成的乳化液,所述聚四氟乙烯颗粒的大小为0.1-0.3μm。改性丙烯酸树脂:本发明中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为有机硅单体改性丙烯酸树脂。所述有机硅单体的Si-O键内旋转能垒低,键旋转容易,表面能小,分子体积大,使得有机硅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抗氧化性。其中,所述有机硅的结构式为RSi(OR1)3(1)式中,R1表示烷氧基中的有机基团,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或苯基。R表示式(1-1)、式(1-2)所表示的任意一种基团。CH2=C(R2)-COO-(CH2)P(1-1)CH2=C(R3)(1-2)在这些式中,R2和R3分别表示氢或甲基,p表示1~6的整数。作为式(1-1)表示的官能团,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酰氧基烷基。作为含有该基团的硅氧烷,例如,可以举出β-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二甲氧基甲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氧基二甲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二甲氧基甲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乙氧基二乙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二乙氧基硅烷、δ-甲基丙烯酰氧基丁基二乙氧基硅烷。作为具有式(1-2)表示的官能团的硅氧烷,如可以举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有机硅单体和丙烯酸单体的重量比为(0.2~0.4):1,更加优选为0.25:1。丙烯酸树脂是指由丙烯酸类和甲基丙烯酸酯类及其他烯类单体共聚合成的树脂。常用的丙烯酸树脂由三类单体制备得到:硬单体、软单体和功能单体。所述硬单体的玻璃化温度高,赋予涂膜硬度、拉伸强度、内聚力和耐磨性;软单体给予涂膜一定的柔韧性、延伸性和耐久性。功能单体的引入是引入官能团,赋予聚合物一定的交联反应性,起交联作用。本发明中,制备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单体至少包括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且所述丙烯酸烷基酯的碳链长为C1-C8,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碳链长为C1-C4。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丙烯酸烷基酯可以举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辛酯。本发明中,所述丙烯酸烷基酯优选为玻璃化温度较低的丙烯酸烷基酯,例如丙烯酸正丁酯。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当丙烯酸树脂有多种单体共聚而成,可以通过调整单体的种类和在共聚物中所占的百分比来合成具有特定玻璃化温度的丙烯酸树脂。其中,所述玻璃化温度是高聚物由高弹态转变为玻璃态的温度,反应了高聚物弹性与脆性之间转变的条件。丙烯酸树脂属于典型的共聚物,其玻璃化温度可以Fox公式进行计算:上式中Wi、Tgi分别为共聚物中每种单体i的质量比及其均聚物的玻璃化温度。甲基丙烯酸酯与丙烯酸酯类单体的不同点是,甲基丙烯酸酯在α-位有甲基存在,干扰了碳-碳主链的旋转运动,是典型的非对称结构,它可以使共聚物的分子出现极性,故聚甲基丙烯酸酯的玻璃化温度较高,脆化温度和拉伸强度较大。加入甲基丙烯酸酯可以提高涂膜的物理机械性能,因此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比丙烯酸酯聚合物更硬,耐老化性更好。本发明所述丙烯酸烷基酯和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重量比为(1~3):(4~1),优选为(2~3):(2~1)。本发明中,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的结构优选为支链较少的丙烯酸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一种方法制备得到。常用的方法为缩聚法、自由基聚合法和硅氢加成法。本发明中优选自由基聚合法。自由基聚合为用自由基引发,使链增长自由基不断增长的聚合反应,又称游离基聚合。自由基聚合反应,通过打开单体分子中的双键,在分子间进行重复多次的加成反应,把许多单体连接起来,形成大分子。最常用的产生自由基的方法是引发剂的受热分解,也可以用加热、紫外线辐照、高能辐照、电解和等离子体引发等方法产生自由基。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过氧化物系聚合引发剂、偶氮系聚合引发剂等。作为过氧化物系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过氧化碳酸酯、过氧化酮、过氧化缩酮、过氧化氢、二烷基过氧化物、二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酯等有机过氧化物。作为偶氮系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二(2-甲基丁腈)、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等偶氮化合物。粘合树脂:本发明中所述粘合树脂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粘合树脂,例如可以是丙烯酸系聚合物,改性聚烯烃,环氧树脂,聚酰胺酰亚胺,聚氨酯树脂,氨基树脂等。丙烯酸系聚合物:丙烯酸系聚合物通过使包含丙烯酸酯及含有官能团的含官能团的丙烯酸酯的单体反应而得。丙烯酸酯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或丙烯酸烷基酯,具体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等碳数1~20(C1-20)的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等。作为丙烯酸酯,可以优选列举(甲基)丙烯酸C2-14烷基酯,更优选列举(甲基)丙烯酸C4-9烷基酯。丙烯酸酯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可以优选列举不同种类的(甲基)丙烯酸C4-9烷基酯的组合使用,可以更优选列举(甲基)丙烯酸C4-6烷基酯和(甲基)丙烯酸C7-9烷基酯的组合使用,具体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的组合使用。另外,为了引入用于使单体热交联的交联点,含有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酯被包含在组合物中。通过将含有官能团的丙烯酸酯聚合,能够实现提高与被粘物的粘接力。作为含有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可以列举例如含羟基的丙烯酸酯、含磺酸基的丙烯酸酯、含氨基的丙烯酸酯、含缩水甘油基的丙烯酸酯等。作为含羟基的乙烯基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3-羟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己酯、(甲基)丙烯酸-8-羟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羟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羟基月桂基酯、(甲基)丙烯酸(4-羟甲基环己基)甲酯等。作为含磺酸基的丙烯酸酯,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磺丙酯等。作为含氨基的丙烯酸酯,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酯等。作为含缩水甘油基的丙烯酸酯,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作为含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可以优选列举含羟基的丙烯酸酯,可以更优选列举(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这些含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另外,相对于单体,含官能团的丙烯酸酯的配合比例例如为0.01~5质量%,优选0.03~3质量%。若含官能团的丙烯酸酯的配合比例超过上述上限,则存在凝聚力变得过高,由导热性粘合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导热性粘合片的粘接力变得不充分的情况。另一方面,若不足上述下限,则存在凝聚力下降,保持力变得不充分的情况。此外,为了提高例如凝聚力等各种特性,根据需要,在单体中也可以含有能够与丙烯酸酯共聚的共聚性单体。作为共聚性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巴豆酸、马来酸酐等含羧基的单体或其酸酐、例如(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含酰胺基的单体、例如乙酸乙烯酯等乙烯基酯类、例如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例如(甲基)丙烯腈、例如N-(甲基)丙烯酰吗啉、例如N-乙烯基-2-吡咯烷酮等。作为共聚性单体,可以优选列举含羧基的单体,可以更优选列举(甲基)丙烯酸。这些共聚性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相对于单体,共聚性单体的配合比例优选为0.5~10质量%,更优选1~5质量%。对于使单体反应,使包含例如丙烯酸酯、含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和根据需要的共聚性单体的单体进行聚合。并且,作为将单体成分聚合的方法,可以列举例如溶液聚合、本体聚合、乳液聚合、各种自由基聚合等公知的聚合方法,可以优选列举溶液聚合。在溶液聚合中,在溶剂中配合单体成分制备单体溶液,然后加热单体溶液同时配合聚合引发剂。作为溶剂,可以列举例如甲苯、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系溶剂、例如乙酸乙酯等醚系溶剂等有机溶剂。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相对于单体成分100质量份,溶剂的配合比例例如为10~1000质量份,优选50~500质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过氧化物系聚合引发剂、偶氮系聚合引发剂等。作为过氧化物系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过氧化碳酸酯、过氧化酮、过氧化缩酮、过氧化氢、二烷基过氧化物、二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酯等有机过氧化物。作为偶氮系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二(2-甲基丁腈)、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等偶氮化合物。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以优选列举偶氮系聚合引发剂。相对于单体100质量份,聚合引发剂的配合比例例如为0.01~5质量份,优选0.05~3质量份。加热温度例如为50~80℃,加热时间例如为1~24小时。通过上述的溶液聚合将单体成分聚合,得到含有丙烯酸系聚合物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就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的粘度而言,例如在30℃为0.1~100Pa·s,优选0.5~50Pa·s。若单体混合物的粘度不满足上述范围,则有时成形性或加工性变得不充分。若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配合比例不满足上述范围,则有时凝聚力、粘接力变得不充分。制备得到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8000-10000。重均分子量是基于凝胶渗透色谱法(以下,简称为“GPC”。)测定而进行聚苯乙烯换算后的值。GPC的测定条件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条件测试,例如,可采用下述的方式测试得到。柱:将下述柱串联连接而使用。“TSKgelG5000”(7.8mmI.D.×30cm)×1根“TSKgelG4000”(7.8mmI.D.×30cm)×1根“TSKgelG3000”(7.8mmI.D.×30cm)×1根“TSKgelG2000”(7.8mmI.D.×30cm)×1根检测器:RI(差示折射计);柱温度:40℃;洗脱液:四氢呋喃(THF);流速:1.0mL/分钟;注入量:100μL(试样浓度4mg/mL的四氢呋喃溶液);标准试样:使用下述单分散聚苯乙烯,制作标准曲线。改性聚烯烃:本发明所用的聚烯烃(A)由乙烯与选自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中的至少1种或1种以上的烯烃聚合而得。具体而言,除乙烯以外,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可以举出丙烯、1-丁烯、2-丁烯、1-戊烯、3-甲基-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3-乙基-1-戊烯、4,4-二甲基-1-戊烯、4-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己烯、4-乙基-1-己烯、3-乙基-1-己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1-二十碳烯等烯烃,可以单独或数种组合使用上述单聚物或共聚物。其中,聚烯烃(A)优选为含有选自乙烯、丙烯、1-丁烯、4-甲基-1-戊烯、1-己烯、1-辛烯中的1种或1种以上的烯烃的单聚物或共聚物。其中,聚烯烃(A)更优选为含有乙烯单聚物(A-1)或乙烯和选自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中的至少1种的共聚物(A-2)。本发明中与乙烯共聚的α-烯烃特别优选为丙烯、1-丁烯、4-甲基-1-戊烯、1-己烯、1-辛烯。环氧树脂: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环氧基的环氧树脂,可以使用例如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AD型环氧树脂,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本发明中环氧树脂优选具有一般为小于300的环氧当量,更加优选环氧当量为160-260。在本发明中,所述“环氧当量”是指相对于环氧量1g当量的树脂的质量,可以根据JISK7236如下测定:用氯仿和醋酸来溶解样品,在该溶解液中添加溶液10ml,所述溶液是将溴化四乙铵100g溶解在400ml中而成的溶液,以结晶紫作为指示剂并用高氯酸醋酸溶液滴定,通过下式算出。环氧当量(g/eq)=1000×m/(c×v)m:样品固形分质量(g)、c:滴定液的高氯酸醋酸的浓度、v:滴定量。聚酰胺酰亚胺:本发明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为在分子中具有酰胺键和酰亚胺键的聚合物即可,例如该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可通过使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和具有酸酐基团的三价羧酸衍生物在具有脲键的溶剂中聚合而制得。相容剂:体系中,聚合物和聚合物之间的结合焓很低,所以聚合物之间很难相容或者达到完全均匀的混合效果。因此,在体系中常常需要添加增加不相容两相聚合物之间相容性的相容剂。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相容剂例如有水溶性有机溶剂、低分子量单体。作为水溶性有机溶剂,可以举出丙酮、甲乙酮、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单甲醚、一缩二丙二醇、二缩三丙二醇、乙醇等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相容剂还可以是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可以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高级脂肪酸盐、磺酸盐、硫酸盐、脂肪酰-肽缩合物和磷酸酯盐;合适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烷基碱金属硫酸盐如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硫酸钾;烷基硫酸铵如十二烷基硫酸铵;十二烷基聚乙二醇醚硫酸钠、磺酸钠和磺化石蜡的碱金属盐;烷基硫酸盐入磺化石蜡的铵盐;脂肪酸盐如月桂酸钠、油酸三乙醇胺或松香酸三乙醇胺;烷基芳基磺酸盐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碱性苯酚羟乙基的碱金属硫酸盐;高级烷基萘磺酸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所述表面活性剂可以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胺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可以是两性表面活性剂: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和氧化胺。所述表面活性剂可以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合适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亚乙基烷基醚、聚氧亚乙基亚丙基烷基醚、聚氧亚乙基烷基苯基醚和聚氧亚乙基脂肪酸酯。尤其对于稳定性而言优选的是聚氧亚乙基烷基醚、聚氧亚乙基亚丙基烷基醚和聚氧亚乙基烷基苯基醚。合适的实例包括聚氧亚乙基辛基醚、聚氧亚乙基壬基醚、聚氧亚乙基葵基醚、聚氧亚乙基亚丙基葵基醚、聚氧亚乙基月桂基醚、聚氧亚乙基亚丙基月桂基醚、聚氧亚乙基十三烷基醚、聚氧亚乙基亚丙基十三烷基醚、聚氧亚乙基肉豆蔻基醚、聚氧亚乙基鲸蜡基醚、聚氧亚乙基硬脂基醚、聚氧亚乙基辛基苯基醚、聚氧亚乙基壬基苯基醚和聚氧亚乙基苯乙烯化苯基醚。所述表面活性剂可以是特殊类型表面活性剂:氟表面活性剂、硅表面活性剂、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表面活性剂可以是聚乙二醇、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十七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增粘剂:本发明中所述增粘剂的结构式如下:R1-R2-R3-R4-R5其中,R1、R5基团为疏水性基团,R2、R4基团为亲水性基团,R3基团为连接基团,选自聚亚甲基、聚氧乙烯和聚氧丙烯中的一种。所述疏水性基团可以选自纯碳链、酯基、酰胺基、含氟基团等,本发明优选为含氟基团。所述含氟基团是指碳氢基团上的氢元素被氟元素所取代的基团,例如:烷烃、烯烃中的碳元素被氟元素所取代。例如,丁烷上的氢元素被氟元素取代,有全氟丁烷、五氟丁烷、1,1,1,2-四氟丁烷等。所述取代氢元素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是烷烃、烯烃上的全部氢元素,也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三个氢元素。本发明中所述含氟基团优选碳原子数为2-6的全氟烷基。所述亲水性基团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一种亲水性基团。例如:羧酸基团、磺酸基团、脂肪酸多元醇、磷酸基团、硫酸基团、胺盐型基团和季铵盐型基团。本发明中,可优选为磺酸基团、季铵盐基团。例如,当含氟疏水基团为全氟聚氧丙烯,所述亲水基团为季铵盐,所述R3基团是碳原子数为6的亚烷基。所述制备方法如下: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硅烷共聚物:本发明所述术语“硅烷改性超支化磺化聚酰亚胺”由包括环氧型硅烷偶联剂以及氨基封端超支化磺化聚酰亚胺的原料制备得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硅烷改性超支化磺化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包括:(1)氨基封端超支化磺化聚酰亚胺的制备在干燥的三颈瓶中,依次加入0.8mmol的三胺、0.2mmol的磺化三胺、1~1.3mmol的二酐、2mmol苯甲酸、0.5~3mL异喹啉以及10~500mL的有机良溶剂。通氮气保护,0.1~10h后,升温至100~160℃反应1~4h,然后升温至180℃~220℃反应2~20h。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并将反应溶液倒入甲醇中,析出大量固体。将该固体用甲醇反复洗涤后,抽滤并将收集到的固体于真空烘箱中,30~80℃干燥2~10h得氨基封端超支化磺化聚酰亚胺;(2)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硅烷共聚物的制备在完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氨基封端超支化磺化聚酰亚胺10份,环氧型硅烷偶联剂KH-5601~30份以及适量良溶剂,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搅拌5~50min后,加热至60~100℃反应0.1~10h后,降至室温,把溶液倒入甲醇中,有沉淀析出;用甲醇反复洗涤去除溶剂后过滤后,于真空烘箱中20℃~80℃下烘干1h~24h,即得硅烷改性超支化聚酰亚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超支化磺化聚酰亚胺由磺化三胺、三胺和二酐按摩尔比(0.1~0.3):(0.7~0.9):(1~1.3)制备得到,优选为0.2:0.8:1.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和硅烷的重量比为(2~6):1,优选为3: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三胺选自2,4,6-三氨基吡啶以及三(4-氨基苯基)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优选地,所述三胺为2,4,6-三氨基吡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磺化三胺选自上述2,4,6-三氨基吡啶的磺化产物和三(4-氨基苯基)胺的磺化产物。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二酐选自均苯四甲酸酐、3,4,9,10-苝四羧酸酐、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双环[2.2.2]辛-7-烯-2,3,5,6-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1,4,5,8-萘四甲酸二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二酐选自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以及双环[2.2.2]辛-7-烯-2,3,5,6-四羧酸二酐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更优选地,所述二酐为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添加剂:在不影响本发明创造性的基础上,可根据需要进行添加剂的加入。添加剂可以是,但不限于,光稳定剂、粘度剂、消光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地,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光稳定剂可以是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光稳定剂可以是,但不限于,选自由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Tinuvin770)、癸二酸双-[N-甲基-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和四(2,2,6,6-四甲基-4-哌啶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此外,粘度剂可以是,但不限于,选自由聚氨酯类(氨基甲酸乙酯类)和丙烯酸类粘度剂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或更两种的混合物。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消光剂可以在形成涂覆膜之后用于改变表面的光泽。消光剂可以是,但不限于,硅氧烷类消光剂等。润湿分散剂是可以改善表面滑移特性(slippingproperty)的硅酮类添加剂,并且可以降低涂料组合物的表面张力以增加组合物的铺展性,并且可以增加接触面积以改善对接触表面的粘合性能。涂料组合物的表面张力的降低可以防止在涂料膜干燥时可能发生的缩孔(cratering),并且可以通过改善涂料组合物表面上的滑移特性来抑制表面上刮擦的生成。此外,当滑移特性改善时,组合物的耐刮擦性和耐污染性可以得到改善,可以容易地执行洗涤,且耐粘合性可以得到改善。固化剂是在分子末端可以具有多个异氰酸酯基团(-NCO)的异氰酸酯预聚物,并且可以结合至聚酯多元醇、醇酸多元醇、丙烯基多元醇等,以形成包括氨基甲酸酯键的交联涂料膜,从而改善涂料组合物的物理特性。更具体地,固化剂可以以包括二异氰酸酯的形式供应,且固化剂中包括的二异氰酸酯的类型可以被分类为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和脂肪族二异氰酸酯。芳香族二异氰酸酯的实例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亚甲基二苯基二异氰酸酯(MDI)、二甲苯二异氰酸酯(XDI)、萘二异氰酸酯(NDI)等,其中,异氰酸酯基团直接结合至苯环,并且芳香族二异氰酸酯的实例包括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等。涂料制备: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称取各组分,步骤如下:聚四氟乙烯的制备:将聚四氟乙烯、溶剂加入器皿中,用高速分散机在1000~2000rpm的转速下分散20~40min,研磨,控制细度不大于0.5μm;涂料制备:往研磨好的聚四氟乙烯中滴加入粘合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相容剂、增粘剂、光稳定剂、耐磨助剂、流平剂,用高速分散机在1000~1800rpm分散30~90min,混合均匀,最后加入部分溶剂调整粘度到60~90s。涂覆方法:本发明还提供涂覆方法,其含有在基材面上涂覆上述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的步骤而成。作为可涂覆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的基材面,没有特别地限定,包含例如铁、铝、锌等的金属原材料面和其表面处理面;混凝土、灰浆、石板、木材、塑料、石材等的原材料面和其表面处理面;进而在这些原材料面和表面处理面上设置的旧涂膜面等。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可涂覆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的基材面为橡胶,所述橡胶没有特别地限定,包含例如硅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乙丙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等或者天然橡胶。发挥本发明组合物效果不仅适用于上述的橡胶的成形品,例如O形环、油封、垫圈、隔膜、阀等密封部件,还使用于复印机用的橡胶辊、橡胶带、工业用的橡胶软管、橡胶带、滑动片、汽车用密封条、剥离滑槽等橡胶部件,有效地用于他们的防粘合、低摩擦化、防磨损、防油等。本发明的组合物还是适用于容易产生污物、损伤,油箱密封盖等。该涂覆可以利用一般的方法进行,例如可以用刷毛涂布、喷涂、辊涂、抹涂、各种涂料器涂覆等进行,在形成的涂膜上根据需要还可以涂覆中涂涂料和/或面涂涂料。中涂涂料和面涂涂料没有特别地限定,可以使用本身已知的有机溶剂或水性的涂料,可以列举例如环氧树脂系、丙烯酸类树脂系、聚氨酯树脂系、丙烯酸橡胶系、有机硅树脂系、氟树脂系的涂料。聚四氟乙烯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质,只能才高温下才可以固化。但是本申请发明人意外的发现,所述涂料组合物可以在150℃下进行固化。同时本申请发明人意外的发现,本发明中改性丙烯酸树脂、增粘剂和聚四氟乙烯在低于130℃下进行预处理之后,形成的固化膜很致密,同时具有很强的耐油性能,与橡胶有很强的附着力。这可能的原因是因为所述增粘剂在超过100℃时不会蒸发,同时其在低于130℃下时,分子链结构变得很松软,此时与聚四氟乙烯有很强的亲和性,因此,经过低于130℃温度下的预处理,本发明的聚四氟乙烯的橡胶涂料组合物的膜很致密。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如果没有其它说明,所用原料都是市售的。A1:聚四氟乙烯(PTFE)所述聚四氟乙烯的牌号为AD-911,购于日本旭硝子。B1:粘合树脂(丙烯酸树脂)所述丙烯酸树脂的牌号为PB9788,购于上海风标化学科技有限公司;B2:粘合树脂(氨基树脂)所述氨基树脂的牌号为CYMEL-325,购于美国氰特;B3:粘合树脂(聚氨酯树脂)所述聚氨酯树脂牌号786L,购于东莞市黄江三星塑胶原料公司。C1:改性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所述丙烯酸树脂的牌号为PB9788,购于上海风标化学科技有限公司;C2:改性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且有机硅和丙烯酸树脂的重量比为0.25:1,所述有机硅的结构式为CH2=CHSi(OCH3)3)所述丙烯酸树脂由40wt%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60wt%的丙烯酸丁酯制备得到。制备方法:(1)原料混合:将上述0.25重量份有机硅与1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2,2’-偶氮二异丁腈、叔十二碳硫醇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得单体混合物,所述叔十二碳硫醇的使用量为0.1wt%,所述2,2’-偶氮二异丁腈的使用量为0.1wt%;(2)聚合反应:在反应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甲苯,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持回流状态,并向反应容器中匀速滴加单体混合物,在3小时内滴加完毕,然后调节反应物料至70℃,并保温1小时;(3)后处理:使用常压和减压蒸馏的方法蒸除溶剂,物料趁热倒入铝盘中,冷却,即得本发明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C3:改性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且有机硅和丙烯酸树脂的重量比为0.4:1,所述有机硅的结构式为CH2=CH-COOCH2Si(OCH3)3)所述丙烯酸树脂由40wt%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60wt%的丙烯酸丁酯制备得到。制备方法:(1)原料混合:将上述0.4重量份有机硅与1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2,2’-偶氮二异丁腈、叔十二碳硫醇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得单体混合物,所述叔十二碳硫醇的使用量为0.1wt%,所述2,2’-偶氮二异丁腈的使用量为0.1wt%;(2)聚合反应:在反应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甲苯,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持回流状态,并向反应容器中匀速滴加单体混合物,在3小时内滴加完毕,然后调节反应物料至70℃,并保温1小时;(3)后处理:使用常压和减压蒸馏的方法蒸除溶剂,物料趁热倒入铝盘中,冷却,即得本发明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C4:改性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且有机硅和丙烯酸树脂的重量比为0.5:1,所述有机硅的结构式为CH2=CHSi(OCH3)3)所述丙烯酸树脂由40wt%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60wt%的丙烯酸丁酯制备得到。制备方法:(1)原料混合:将上述0.5重量份有机硅与1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2,2’-偶氮二异丁腈、叔十二碳硫醇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得单体混合物,所述叔十二碳硫醇的使用量为0.1wt%,所述2,2’-偶氮二异丁腈的使用量为0.1wt%;(2)聚合反应:在反应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甲苯,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持回流状态,并向反应容器中匀速滴加单体混合物,在3小时内滴加完毕,然后调节反应物料至70℃,并保温1小时;(3)后处理:使用常压和减压蒸馏的方法蒸除溶剂,物料趁热倒入铝盘中,冷却,即得本发明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C5:改性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且有机硅和丙烯酸树脂的重量比为0.1:1,所述有机硅的结构式为CH2=CHSi(OCH3)3)所述丙烯酸树脂由40wt%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60wt%的丙烯酸丁酯制备得到。制备方法:(1)原料混合:将上述0.1重量份有机硅与1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2,2’-偶氮二异丁腈、叔十二碳硫醇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得单体混合物,所述叔十二碳硫醇的使用量为0.1wt%,所述2,2’-偶氮二异丁腈的使用量为0.1wt%;(2)聚合反应:在反应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甲苯,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持回流状态,并向反应容器中匀速滴加单体混合物,在3小时内滴加完毕,然后调节反应物料至70℃,并保温1小时;(3)后处理:使用常压和减压蒸馏的方法蒸除溶剂,物料趁热倒入铝盘中,冷却,即得本发明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D1: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硅烷共聚物(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和硅烷的重量比为2:1,且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由磺化三胺、三胺和二酐按摩尔比0.1:0.9:1制备得到。)制备方法:(1)氨基封端超支化磺化聚酰亚胺的制备在干燥的三颈瓶中,依次加入0.1mmol的磺化三(4-氨基苯基)胺、0.9mmol的三(4-氨基苯基)胺、1mmol的均苯四甲酸酐、2mmol苯甲酸、2mL异喹啉以及200mL的二甲基亚砜。通氮气保护,5h后,升温至140℃反应4h,然后升温至180℃反应20h。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并将反应溶液倒入甲醇中,析出大量固体。将该固体用甲醇反复洗涤后,抽滤并将收集到的固体于真空烘箱中,50℃干燥10h得氨基封端超支化聚酰亚胺;(2)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硅烷共聚物在完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氨基封端超支化聚酰亚胺10重量份,环氧型硅烷偶联剂KH-5605重量份以及二甲基亚砜,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搅拌20min后,加热至80℃反应5h后,降至室温,把溶液倒入甲醇中,有沉淀析出;用甲醇反复洗涤去除溶剂后过滤后,于真空烘箱中50下烘干24h,即得硅烷改性超支化聚酰亚胺;D2: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硅烷共聚物(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和硅烷的重量比为6:1,且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由磺化三胺、三胺和二酐按摩尔比0.1:0.9:1制备得到)制备方法:(1)氨基封端超支化磺化聚酰亚胺的制备在干燥的三颈瓶中,依次加入0.1mmol的磺化三(4-氨基苯基)胺、0.9mmol的三(4-氨基苯基)胺和1mmol的均苯四甲酸酐、2mmol苯甲酸、2mL异喹啉以及200mL的二甲基亚砜。通氮气保护,5h后,升温至140℃反应4h,然后升温至180℃反应20h。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并将反应溶液倒入甲醇中,析出大量固体。将该固体用甲醇反复洗涤后,抽滤并将收集到的固体于真空烘箱中,50℃干燥10h得氨基封端超支化聚酰亚胺;(2)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硅烷共聚物在完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氨基封端超支化聚酰亚胺6重量份,环氧型硅烷偶联剂KH-5601重量份以及二甲基亚砜,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搅拌20min后,加热至80℃反应5h后,降至室温,把溶液倒入甲醇中,有沉淀析出;用甲醇反复洗涤去除溶剂后过滤后,于真空烘箱中50下烘干24h,即得硅烷改性超支化聚酰亚胺;D3: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硅烷共聚物(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和硅烷的重量比为3.5:1,且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由磺化三胺、三胺和二酐按摩尔比0.1:0.9:1制备得到)制备方法:(1)氨基封端超支化磺化聚酰亚胺的制备在干燥的三颈瓶中,依次加入0.1mmol的磺化三(4-氨基苯基)胺、0.9mmol的三(4-氨基苯基)胺和1mmol的均苯四甲酸酐、2mmol苯甲酸、2mL异喹啉以及200mL的二甲基亚砜。通氮气保护,5h后,升温至140℃反应4h,然后升温至180℃反应20h。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并将反应溶液倒入甲醇中,析出大量固体。将该固体用甲醇反复洗涤后,抽滤并将收集到的固体于真空烘箱中,50℃干燥10h得氨基封端超支化聚酰亚胺;(2)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硅烷共聚物在完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氨基封端超支化聚酰亚胺7重量份,环氧型硅烷偶联剂KH-5602重量份以及二甲基亚砜,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搅拌20min后,加热至80℃反应5h后,降至室温,把溶液倒入甲醇中,有沉淀析出;用甲醇反复洗涤去除溶剂后过滤后,于真空烘箱中50下烘干24h,即得硅烷改性超支化聚酰亚胺;D4: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硅烷共聚物(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和硅烷的重量比为3.5:1,且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由磺化三胺、三胺和二酐按摩尔比0.2:0.8:1制备得到)(1)氨基封端超支化磺化聚酰亚胺的制备在干燥的三颈瓶中,依次加入0.2mmol的磺化三(4-氨基苯基)胺、0.8mmol的三(4-氨基苯基)胺和1mmol的均苯四甲酸酐、2mmol苯甲酸、2mL异喹啉以及200mL的二甲基亚砜。通氮气保护,5h后,升温至140℃反应4h,然后升温至180℃反应20h。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并将反应溶液倒入甲醇中,析出大量固体。将该固体用甲醇反复洗涤后,抽滤并将收集到的固体于真空烘箱中,50℃干燥10h得氨基封端超支化聚酰亚胺;(2)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硅烷共聚物在完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氨基封端超支化聚酰亚胺3.5重量份,环氧型硅烷偶联剂KH-5601重量份以及二甲基亚砜,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搅拌20min后,加热至80℃反应5h后,降至室温,把溶液倒入甲醇中,有沉淀析出;用甲醇反复洗涤去除溶剂后过滤后,于真空烘箱中50下烘干24h,即得硅烷改性超支化聚酰亚胺;D5: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硅烷共聚物(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和硅烷的重量比为3.5:1,且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由磺化三胺、三胺和二酐按摩尔比0.3:0.7:1.1制备得到)(1)氨基封端超支化磺化聚酰亚胺的制备在干燥的三颈瓶中,依次加入0.3mmol的磺化2,4,6-三氨基吡啶、0.7mmol的2,4,6-三氨基吡啶、1.1mmol的二酐为均苯四甲酸酐、2mmol苯甲酸、2mL异喹啉以及200mL的二甲基亚砜。通氮气保护,5h后,升温至140℃反应4h,然后升温至180℃反应20h。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并将反应溶液倒入甲醇中,析出大量固体。将该固体用甲醇反复洗涤后,抽滤并将收集到的固体于真空烘箱中,50℃干燥10h得氨基封端超支化聚酰亚胺;(2)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硅烷共聚物在完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氨基封端超支化聚酰亚胺7重量份,环氧型硅烷偶联剂KH-5602重量份以及二甲基亚砜,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搅拌20min后,加热至80℃反应5h后,降至室温,把溶液倒入甲醇中,有沉淀析出;用甲醇反复洗涤去除溶剂后过滤后,于真空烘箱中50下烘干24h,即得硅烷改性超支化聚酰亚胺;D6:超支化聚芳酰胺-硅烷共聚物(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和硅烷的重量比为3.5:1,且超支化磺化聚芳酰胺由三胺和二酐按摩尔比1:1.1制备得到)(1)氨基封端超支化聚酰亚胺的制备在干燥的三颈瓶中,依次加入1mmol的2,4,6-三氨基吡啶、1.1mmol的二酐为均苯四甲酸酐、2mmol苯甲酸、2mL异喹啉以及200mL的二甲基亚砜。通氮气保护,5h后,升温至140℃反应4h,然后升温至180℃反应20h。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并将反应溶液倒入甲醇中,析出大量固体。将该固体用甲醇反复洗涤后,抽滤并将收集到的固体于真空烘箱中,50℃干燥10h得氨基封端超支化聚酰亚胺;(2)超支化聚芳酰胺-硅烷共聚物在完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氨基封端超支化聚酰亚胺7重量份,环氧型硅烷偶联剂KH-5602重量份以及二甲基亚砜,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搅拌20min后,加热至80℃反应5h后,降至室温,把溶液倒入甲醇中,有沉淀析出;用甲醇反复洗涤去除溶剂后过滤后,于真空烘箱中50下烘干24h,即得硅烷改性超支化聚酰亚胺;E1:相容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阴离子表活牌号:P60,供应商为广州邹阳化工有限公司;E2:相容剂(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活所述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使用E1006,供应商为海安石化公司。E3:相容剂(十七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非离子表活所述十七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使用AEO-9,供应商为广州市创玥化工有限公司。F1:增粘剂(结构式为R1-R2-R3-R4-R5,R1为长链碳,R2磺酸基团,无R3-R5基团),所述增粘剂为正十六烷基磺酸钠,型号:70,厂商为郑州冠达化工产品有限公司;F2:增粘剂(结构式为R1-R2-R3-R4-R5,R1为含氟基团,R2季铵盐基团,无R3-R5基团),所述增粘剂为全氟辛基季铵盐,合成步骤如下:F3:增粘剂(结构式为R1-R2-R3-R4-R5,R1=R5为碳原子数为8的长链碳,R2=R4为季铵盐基团,R3为碳原子数为6的长碳链),所述增粘剂的合成步骤如下:所述N,N-二甲基正辛胺的CAS号为7378-99-6。F4:增粘剂(结构式为R1-R2-R3-R4-R5,R1=R5为含氟基团,R2=R4为季铵盐基团,R3为长碳链),所述增粘剂的合成步骤如下:F5:增粘剂(结构式为R1-R2-R3-R4-R5,R1=R5为含氟基团,R2=R4为季铵盐基团,R3为含苯环的基团),所述制备步骤如F4,除将己二胺替换为2,2'(1,4-亚苯基)二乙胺,所述2,2'(1,4-亚苯基)二乙胺的CAS号为7423-50-9,购于湖北武汉两天生化有限公司。G1:水所述水为二次蒸馏过的蒸馏水。表1实施例设置性能测试:1、涂料外观采用GB9278-1988标准测试;2、成膜性稳定性分别采用HG/T2458-1993标准测试;3、耐表面磨损性:使用平面磨损试验机以1Kgf的荷重用6号帆布对成形后的各片材的表面进行磨擦,测定直到产生划痕的次数。而且,用下述的基准进行评价。○:5000次以上△:2000次以上~低于5000次×:低于2000次;4、耐油性评价:在成形后的各片材的比啊面以2cm半径涂覆牛油,在80℃氛围下放置5天后,除去牛油。而且,通过棋盘格玻璃纸带对牛油的涂覆面进行剥离试验,用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良好×:不良5、密合性评价:将涂料组合物涂布于片材之上,130℃下5分钟、250℃下60分钟使其热风干燥,使干燥后的厚度为15±5μm,获得层叠体。根据使用玻璃纸胶带的划格试验,从而评价涂料组合物的涂膜的密合性。测试标准:JISK5600-5-6:1999.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条件下,在由上述的层叠体的涂料组合物所组成的涂膜层上,以1mm间隔形成10mm×10mm的计100mm2的十字交叉切割方格,目视观察玻璃纸胶带玻璃后残留的涂膜的外观。○:方格的数目完全残留的情况;△:方格的数量残留为小于100个且80个以上的情况;×:方格的数量仅残留小于80个的情况;6、粘合性评价:评价标准:JIS-K5400将得到的层合聚酯薄膜置于下述(1)~(3)的各条件后,依据标准,使用间隙间隔为1mm的切割导轨切除贯通被膜层并达到基材薄膜的100个栅格状的切纹。随后,将透明粘结胶带粘帖在栅格状的切割面上,用橡皮擦进行擦拭,从而使之完全附着之后,以90°的剥离角度快速剥离,随后观察剥离面,并按下述的标准对粘合性进行了评价:粘合性试验条件:(1)常态粘合性:23℃/相对湿度65%、24小时;(2)湿润粘合性:60℃/相对湿度90%、100小时;(3)耐湿热粘合性:60℃/相对湿度90%、300小时;粘合性评价标准:◎:剥离面积小于5%○:剥离面积在5%以上,小于15%△:剥离面积在15%以上,小于20%×:剥离面积在20%以上。7、耐汽油性将直径4cm的聚丙烯制环装置在各涂膜面,进而覆盖开有5mm孔的盖,并进行压接,用滴液吸移管从该孔加入10ml的汽油,用玻璃纸带堵塞孔。在室温下放置4小时后,除去汽油,目视涂膜的外观,如下进行评价。结果所示:○:无异常;×:膨胀,发现剥离。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与不含有改性丙烯酸树脂、超支化磺化聚酰亚胺-硅烷共聚物和增粘剂相比,具有很强的耐油、耐摩、成膜性、粘合性和致密性。前述的实例仅是说明性的,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征的一些特征。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设想的尽可能广的范围,且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组合的选择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因此,申请人的用意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不被说明本发明的特征的示例的选择限制。而且在科技上的进步将形成由于语言表达的不准确的原因而未被目前考虑的可能的等同物或子替换,且这些变化也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被解释为被所附的权利要求覆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