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83970发布日期:2018-10-16 20:51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伪反光膜,尤其涉及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反光膜是一种已制成薄膜可直接应用的逆反射材料,其可以有效地对入射光进行反射,从而提醒行人、司机当前的路面状况、物体轮廓等,因此常用于警示标贴等交通安全领域。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有时还需要在反光膜上做防伪标记,从而提高反光膜使用时的安全性。目前,一些厂家在反光膜上做防伪标记时,是通过激光的方式在反光膜的镀铝层上进行灼烧,则经过灼烧后的部分将变黑而使得该部分失去反光效果,从而实现防伪功能。但是这种激光防伪的方式会破坏反光膜的表观,且因激光防伪方式是在得到反光膜产品后再通过激光对反光膜进行处理,使得其防伪性能较差,容易被他人仿造修改,不符合现代安全性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反光膜表观易被破坏、防伪性能差,防伪标记易被仿造修改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及其制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包括从上至下的表层、胶黏剂层、阵列设置的玻璃微珠形成的玻璃微珠层、焦点层、金属层、压敏胶层、离型层,还包括隔离介质层,所述玻璃微珠层与所述隔离介质层通过胶黏剂层粘在所述表层下方,所述玻璃微珠层与所述隔离介质层处于同一层,所述焦点层覆盖于所述玻璃微珠层与所述隔离介质层下侧。

表层的作用在于对反光膜的表面进行保护,避免反光膜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磨损而影响防伪反光效果,胶黏剂层用于将玻璃微珠层、隔离介质层粘结在表层下方,玻璃微珠层用于反光,隔离介质层用于与玻璃微珠层配合形成防伪图案,并通过玻璃微珠层的反光,将防伪图案显现出来,焦点层用于加强反光强度,金属层用于将光线进行逆反射,压敏胶层用于将反光膜黏贴于物体表面,离型层用于黏贴于压敏胶层上,防止压敏胶层上沾上灰尘等其它杂物,降低压敏胶层的粘合力。

本发明将玻璃微珠层与隔离介质层设置于同一层,一方面在形成防伪图案的同时,不破坏反光膜的外观,另一方面,防伪图案形成于表层内部,也加大了破坏、仿造防伪图案的难度,提高防伪性能。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所述表层为耐候性的透明树脂层或透明聚酯薄膜层。

表层选用耐候性的透明树脂层在保证防伪图案清晰度的同时,强化反光膜的耐候性,延长反光膜在户外的使用年限,表层选用聚酯薄膜层在短时间内也能够在保证防伪图案清晰的同时,提高反光膜整体的硬度和手感,提高反光膜整体的耐候性及耐磨损性能。其中透明树脂可以选用含硅树脂或含氟树脂或氟硅树脂或pet或丙烯酸树脂,也可以选用其它合适的材料。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所述透明树脂层为有色的透明树脂层。

有色的透明树脂层能够将反光膜上附上不同的颜色,可以根据使用场所的不同选用不同的颜色,改善反光膜的视觉效果,保证防伪图案的多样化,提高防伪效果。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所述胶黏剂层为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

胶黏剂层选用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能够节约生产成本,同时能保证粘合力度,将玻璃微珠层、隔离介质层有效的同时粘结在表层下方,同时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所具有的的良好的透光性和耐候性能改善反光膜的防伪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所述胶黏剂层为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中的任一种与高透明颜料混合形成。

在胶黏剂层中混合高透明颜料,能够赋予反光膜更多的色彩,使得设置其中的防伪图案有更多的色彩,增大他人仿造的难度。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所述玻璃微珠层的折射率为1.91~2.23。

玻璃微珠层的折射率设置为1.91~2.23,能够保证其逆反射效果,同时在一定角度能够提高光线的反射强度,清晰的看到防伪图案。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玻璃微珠层中的玻璃微珠陷入所述胶黏剂层的深度为玻璃微珠粒径的50%~80%。

玻璃微珠的陷入深度为玻璃微珠粒的50%~80%能够在保证玻璃微珠在胶黏剂层中粘结稳定性的同时,有利于焦点层的涂布,从而有效的控制逆反射性能,提高玻璃微珠的反射效率。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所述隔离介质层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或氯醋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所述隔离介质层厚度为1微米~5微米。

隔离介质层的材质选用丙烯酸树脂或氯醋树脂或聚氨酯树脂,便于进行涂布操作,其固化特性有利于形成清晰的防伪图案,同时能与胶黏剂层、焦点层之间产生较好的附着力。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所述焦点层材质为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或双组分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或聚氯乙烯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或饱和聚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或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或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或醇酸树脂。

焦点层选用以上材质,能够使焦点层具有良好的耐候性、透光性和柔韧性,从而赋予反光膜更为优良的特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所述金属层材质为铝或银或含铟、锡、锌中任一种的氧化物或含铟、锡、锌中任一种的硫化物或氟化镁或氟化钙,所述金属层厚度为0.3微米-0.5微米。

金属层的厚度设置在0.3微米-0.5微米之间,金属层所具有的光学性能、柔韧性能最佳。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所述压敏胶层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所述压敏胶层厚度为30微米~50微米。

丙烯酸树脂涂膜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耐光性能、耐热性能、耐候性能,耐化学品性及耐腐蚀等性能佳,易于加工,将压敏胶层厚度设置为30微米~50微米,能够在保证反光膜有足够大的粘合力度的前提下,减小压敏胶层的厚度,从而减小反光膜的粘合强度和反光膜的厚度。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所述离型层为离型纸或者离型膜。

离型纸或离型膜易于撕开,便于使用,且离型纸或离型膜易于覆盖在压敏胶层表面,加工难度、加工成本较低。

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一pet,在pet未电晕面涂布树脂并形成表层,然后经烘箱干燥,干燥温度为60-165℃,干燥时间为5-10分钟,干燥后所述表层的厚度为10微米-70微米;

(2)在表层表面涂布胶黏剂从而形成胶黏剂层,涂布间隙为80微米-150微米,涂布后对胶黏剂层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0℃-125℃,干燥时间为2分钟-3分钟;

(3)将干燥好的胶黏剂层的胶面通过特氟龙防粘辊展平,再经过带有模具辊的涂布装置,所述模具辊表面阵列设置有小孔,所述小孔阵列排列成图形,将模具辊部分浸入胶水的胶槽中,然后转动模具辊并在转动过程中用刮刀将模具辊表面的胶水去除,将模具辊表面小孔中的胶水转移到胶黏剂层上,然后放入温度为60℃-105℃的烘箱中干燥10秒-30秒或放入uv固化装置瞬间固化,形成隔离介质层;

(4)通过植珠装置将玻璃微珠转移到胶黏剂层上,然后放入烘箱中对玻璃微珠进行沉降,沉降后形成玻璃微珠层,所述玻璃微珠层与隔离介质层位于同一层,其中烘箱温度为60℃-105℃,烘箱干燥时间为30秒-50秒;

(5)通过吸尘装置去除隔离介质层上附着的残留玻璃微珠,然后放入烘箱中对胶黏剂层进行固化,其中烘箱温度为100℃-155℃,烘箱干燥时间为3分钟-5分钟;

(6)通过涂布机在所述玻璃微珠层、隔离介质层表面涂布树脂形成焦点层,涂布间隙为80微米-250微米,涂布后对焦点层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0℃-165℃,干燥时间为6分钟-12分钟;

(7)将步骤(6)得到的产品进行真空镀铝,在焦点层表面形成金属层;

(8)取一离型纸或离型膜形成离型层,在离型层表面涂布压敏胶并形成压敏胶层,将所述离型层通过压敏胶层与所述金属层粘合,得到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

步骤(1)的作用是涂布出表层,为后续的涂层打下基础,步骤(2)的作用是在表层上涂布出胶黏剂层,涂布间隙设置为80微米-150微米,能够将胶黏剂层的厚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大化胶黏剂层的粘结效果,步骤(3)中的特氟龙防粘辊能够防止胶黏剂层发生粘黏,影响后续防伪图案的加工,步骤(3)模具辊的作用是通过向设置于模具辊表面的小孔中注入胶水,再将小孔中的胶水转移固化,形成隔离介质层,步骤(4)的作用是将玻璃微珠转移到胶黏剂层上并与隔离介质层处于同一层,使得隔离介质层上的图案能够通过玻璃微珠层的光线反射实现可视化,烘箱温度设置为60℃-105℃,烘箱干燥时间为30秒-50秒,能够将玻璃微珠稳固的粘结于胶黏剂层上,同时又不影响胶黏剂层及隔离介质层状态的稳定性。步骤(5)的目的是清除未粘结于胶黏剂层上的隔离介质层或由静电吸附的玻璃微珠,提高反光膜的加工效率和防伪图案的清晰度,同时固化胶黏剂层,提高玻璃微珠层、隔离介质层与胶黏剂层连接的稳固性。步骤(6)的作用是形成焦点层,提高玻璃微珠层的反射强度,步骤(7)的作用是形成金属层,提高玻光线的反射强度,步骤(8)的作用是形成压敏胶层与离型层,使得反光膜具有能够粘贴于物体表面的粘贴面,在粘贴时,使用者只需要撕下离型层即可,使用方便快捷。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的制作方法,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0微米-80微米。

选择粒径为20微米-80微米的玻璃微珠,玻璃微珠层的反射效果能够使反光膜具有较好的防伪效果。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的制作方法,所述模具辊表面阵列设置的小孔形成文字或图案。

模具辊表面阵列设置的小孔形成文字或图案,在加工时需要将小孔中浸入胶水,再将小孔中的胶水转移固化,就能够加工出防伪文字或防伪图案,更加方便快捷,图案加工也更为精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包括从上至下的表层1、胶黏剂层2、阵列设置的玻璃微珠形成的玻璃微珠层3、焦点层5、金属层6、压敏胶层7、离型层8,还包括隔离介质层4,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通过胶黏剂层2粘在所述表层1下方,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处于同一层,所述焦点层5覆盖于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下侧。

作为优选,所述表层1为耐候性的透明树脂层或透明聚酯薄膜层。

作为优选,所述透明树脂层为有色的透明树脂层。

作为优选,所述胶黏剂层2为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胶黏剂层2为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中的任一种与高透明颜料混合形成。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微珠层3的折射率为1.91。

作为优选,玻璃微珠层3中的玻璃微珠陷入所述胶黏剂层2的深度为玻璃微珠粒径的50%。

作为优选,所述隔离介质层4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或氯醋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所述隔离介质层4厚度为1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焦点层5材质为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或双组分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或聚氯乙烯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或饱和聚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或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或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或醇酸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层6材质为铝或银或含铟、锡、锌中任一种的氧化物或含铟、锡、锌中任一种的硫化物或氟化镁或氟化钙,所述金属层6厚度为0.3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压敏胶层7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所述压敏胶层7厚度为30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离型层8为离型纸或者离型膜。

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一pet,在pet未电晕面涂布树脂并形成表层1,然后经烘箱干燥,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10分钟,干燥后所述表层1的厚度为10微米;

(2)在表层1表面涂布胶黏剂从而形成胶黏剂层2,涂布间隙为80微米,涂布后对胶黏剂层2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3分钟;

(3)将干燥好的胶黏剂层2的胶面通过特氟龙防粘辊展平,再经过带有模具辊的涂布装置,所述模具辊表面阵列设置有小孔,所述小孔阵列排列成图形,将模具辊部分浸入胶水的胶槽中,然后转动模具辊并在转动过程中用刮刀将模具辊表面的胶水去除,将模具辊表面小孔中的胶水转移到胶黏剂层2上,然后放入温度为60℃的烘箱中干燥30秒,或放入uv固化装置瞬间固化,形成隔离介质层4;

(4)通过植珠装置将玻璃微珠转移到胶黏剂层2上,然后放入烘箱中对玻璃微珠进行沉降,沉降后形成玻璃微珠层3,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隔离介质层4位于同一层,其中烘箱温度为60℃,烘箱干燥时间为50秒;

(5)通过吸尘装置去除隔离介质层4上附着的残留玻璃微珠,然后放入烘箱中对胶黏剂层2进行固化,其中烘箱温度为100℃,烘箱干燥时间为5分钟;

(6)通过涂布机在所述玻璃微珠层3、隔离介质层4表面涂布树脂形成焦点层5,涂布间隙为80微米,涂布后对焦点层5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12分钟;

(7)将步骤(6)得到的产品进行真空镀铝,在焦点层5表面形成金属层6;

(8)取一离型纸或离型膜形成离型层8,在离型层8表面涂布压敏胶并形成压敏胶层7,将所述离型层8通过压敏胶层7与所述金属层6粘合,得到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0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模具辊表面阵列设置的小孔形成文字或图案。

实施例2

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包括从上至下的表层1、胶黏剂层2、阵列设置的玻璃微珠形成的玻璃微珠层3、焦点层5、金属层6、压敏胶层7、离型层8,还包括隔离介质层4,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通过胶黏剂层2粘在所述表层1下方,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处于同一层,所述焦点层5覆盖于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下侧。

作为优选,所述表层1为耐候性的透明树脂层或透明聚酯薄膜层。

作为优选,所述透明树脂层为有色的透明树脂层。

作为优选,所述胶黏剂层2为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胶黏剂层2为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中的任一种与高透明颜料混合形成。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微珠层3的折射率为2.07。

作为优选,玻璃微珠层3中的玻璃微珠陷入所述胶黏剂层2的深度为玻璃微珠粒径的65%。

作为优选,所述隔离介质层4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或氯醋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所述隔离介质层4厚度为1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焦点层5材质为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或双组分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或聚氯乙烯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或饱和聚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或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或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或醇酸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层6材质为铝或银或含铟、锡、锌中任一种的氧化物或含铟、锡、锌中任一种的硫化物或氟化镁或氟化钙,所述金属层6厚度为0.3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压敏胶层7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所述压敏胶层7厚度为30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离型层8为离型纸或者离型膜。

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一pet,在pet未电晕面涂布树脂并形成表层1,然后经烘箱干燥,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10分钟,干燥后所述表层1的厚度为10微米;

(2)在表层1表面涂布胶黏剂从而形成胶黏剂层2,涂布间隙为115微米,涂布后对胶黏剂层2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92.5℃,干燥时间为2.5分钟;

(3)将干燥好的胶黏剂层2的胶面通过特氟龙防粘辊展平,再经过带有模具辊的涂布装置,所述模具辊表面阵列设置有小孔,所述小孔阵列排列成图形,将模具辊部分浸入胶水的胶槽中,然后转动模具辊并在转动过程中用刮刀将模具辊表面的胶水去除,将模具辊表面小孔中的胶水转移到胶黏剂层2上,然后放入温度为82.5℃的烘箱中干燥20秒,或放入uv固化装置瞬间固化,形成隔离介质层4;

(4)通过植珠装置将玻璃微珠转移到胶黏剂层2上,然后放入烘箱中对玻璃微珠进行沉降,沉降后形成玻璃微珠层3,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隔离介质层4位于同一层,其中烘箱温度为60℃,烘箱干燥时间为50秒;

(5)通过吸尘装置去除隔离介质层4上附着的残留玻璃微珠,然后放入烘箱中对胶黏剂层2进行固化,其中烘箱温度为127.5℃,烘箱干燥时间为4分钟;

(6)通过涂布机在所述玻璃微珠层3、隔离介质层4表面涂布树脂形成焦点层5,涂布间隙为165微米,涂布后对焦点层5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112.5℃,干燥时间为9分钟;

(7)将步骤6得到的产品进行真空镀铝,在焦点层5表面形成金属层6;

(8)取一离型纸或离型膜形成离型层8,在离型层8表面涂布压敏胶并形成压敏胶层7,将所述离型层8通过压敏胶层7与所述金属层6粘合,得到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50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模具辊表面阵列设置的小孔形成文字或图案。

实施例3

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包括从上至下的表层1、胶黏剂层2、阵列设置的玻璃微珠形成的玻璃微珠层3、焦点层5、金属层6、压敏胶层7、离型层8,还包括隔离介质层4,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通过胶黏剂层2粘在所述表层1下方,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处于同一层,所述焦点层5覆盖于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下侧。

作为优选,所述表层1为耐候性的透明树脂层或透明聚酯薄膜层。

作为优选,所述透明树脂层为有色的透明树脂层。

作为优选,所述胶黏剂层2为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胶黏剂层2为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中的任一种与高透明颜料混合形成。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微珠层3的折射率为2.23。

作为优选,玻璃微珠层3中的玻璃微珠陷入所述胶黏剂层2的深度为玻璃微珠粒径的80%。

作为优选,所述隔离介质层4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或氯醋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所述隔离介质层4厚度为1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焦点层5材质为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或双组分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或聚氯乙烯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或饱和聚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或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或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或醇酸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层6材质为铝或银或含铟、锡、锌中任一种的氧化物或含铟、锡、锌中任一种的硫化物或氟化镁或氟化钙,所述金属层6厚度为0.3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压敏胶层7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所述压敏胶层7厚度为30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离型层8为离型纸或者离型膜。

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一pet,在pet未电晕面涂布树脂并形成表层1,然后经烘箱干燥,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10分钟,干燥后所述表层1的厚度为10微米;

(2)在表层1表面涂布胶黏剂从而形成胶黏剂层2,涂布间隙为150微米,涂布后对胶黏剂层2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125℃,干燥时间为2分钟;

(3)将干燥好的胶黏剂层2的胶面通过特氟龙防粘辊展平,再经过带有模具辊的涂布装置,所述模具辊表面阵列设置有小孔,所述小孔阵列排列成图形,将模具辊部分浸入胶水的胶槽中,然后转动模具辊并在转动过程中用刮刀将模具辊表面的胶水去除,将模具辊表面小孔中的胶水转移到胶黏剂层2上,然后放入温度为105℃的烘箱中干燥10秒,或放入uv固化装置瞬间固化,形成隔离介质层4;

(4)通过植珠装置将玻璃微珠转移到胶黏剂层2上,然后放入烘箱中对玻璃微珠进行沉降,沉降后形成玻璃微珠层3,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隔离介质层4位于同一层,其中烘箱温度为60℃,烘箱干燥时间为50秒;

(5)通过吸尘装置去除隔离介质层4上附着的残留玻璃微珠,然后放入烘箱中对胶黏剂层2进行固化,其中烘箱温度为155℃,烘箱干燥时间为3分钟;

(6)通过涂布机在所述玻璃微珠层3、隔离介质层4表面涂布树脂形成焦点层5,涂布间隙为250微米,涂布后对焦点层5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165℃,干燥时间为6分钟;

(7)将步骤6得到的产品进行真空镀铝,在焦点层5表面形成金属层6;

(8)取一离型纸或离型膜形成离型层8,在离型层8表面涂布压敏胶并形成压敏胶层7,将所述离型层8通过压敏胶层7与所述金属层6粘合,得到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80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模具辊表面阵列设置的小孔形成文字或图案。

实施例4

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包括从上至下的表层1、胶黏剂层2、阵列设置的玻璃微珠形成的玻璃微珠层3、焦点层5、金属层6、压敏胶层7、离型层8,还包括隔离介质层4,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通过胶黏剂层2粘在所述表层1下方,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处于同一层,所述焦点层5覆盖于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下侧。

作为优选,所述表层1为耐候性的透明树脂层或透明聚酯薄膜层。

作为优选,所述透明树脂层为有色的透明树脂层。

作为优选,所述胶黏剂层2为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胶黏剂层2为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中的任一种与高透明颜料混合形成。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微珠层3的折射率为1.91。

作为优选,玻璃微珠层3中的玻璃微珠陷入所述胶黏剂层2的深度为玻璃微珠粒径的50%。

作为优选,所述隔离介质层4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或氯醋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所述隔离介质层4厚度为3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焦点层5材质为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或双组分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或聚氯乙烯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或饱和聚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或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或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或醇酸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层6材质为铝或银或含铟、锡、锌中任一种的氧化物或含铟、锡、锌中任一种的硫化物或氟化镁或氟化钙,所述金属层6厚度为0.4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压敏胶层7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所述压敏胶层7厚度为40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离型层8为离型纸或者离型膜。

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一pet,在pet未电晕面涂布树脂并形成表层1,然后经烘箱干燥,干燥温度为112.5℃,干燥时间为7.5分钟,干燥后所述表层1的厚度为40微米;

(2)在表层1表面涂布胶黏剂从而形成胶黏剂层2,涂布间隙为150微米,涂布后对胶黏剂层2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3分钟;

(3)将干燥好的胶黏剂层2的胶面通过特氟龙防粘辊展平,再经过带有模具辊的涂布装置,所述模具辊表面阵列设置有小孔,所述小孔阵列排列成图形,将模具辊部分浸入胶水的胶槽中,然后转动模具辊并在转动过程中用刮刀将模具辊表面的胶水去除,将模具辊表面小孔中的胶水转移到胶黏剂层2上,然后放入温度为60℃的烘箱中干燥30秒,或放入uv固化装置瞬间固化,形成隔离介质层4;

(4)通过植珠装置将玻璃微珠转移到胶黏剂层2上,然后放入烘箱中对玻璃微珠进行沉降,沉降后形成玻璃微珠层3,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隔离介质层4位于同一层,其中烘箱温度为82.5℃,烘箱干燥时间为40秒;

(5)通过吸尘装置去除隔离介质层4上附着的残留玻璃微珠,然后放入烘箱中对胶黏剂层2进行固化,其中烘箱温度为100℃,烘箱干燥时间为5分钟;

(6)通过涂布机在所述玻璃微珠层3、隔离介质层4表面涂布树脂形成焦点层5,涂布间隙为80微米,涂布后对焦点层5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12分钟;

(7)将步骤6得到的产品进行真空镀铝,在焦点层5表面形成金属层6;

(8)取一离型纸或离型膜形成离型层8,在离型层8表面涂布压敏胶并形成压敏胶层7,将所述离型层8通过压敏胶层7与所述金属层6粘合,得到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0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模具辊表面阵列设置的小孔形成文字或图案。

实施例5

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包括从上至下的表层1、胶黏剂层2、阵列设置的玻璃微珠形成的玻璃微珠层3、焦点层5、金属层6、压敏胶层7、离型层8,还包括隔离介质层4,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通过胶黏剂层2粘在所述表层1下方,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处于同一层,所述焦点层5覆盖于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下侧。

作为优选,所述表层1为耐候性的透明树脂层或透明聚酯薄膜层。

作为优选,所述透明树脂层为有色的透明树脂层。

作为优选,所述胶黏剂层2为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胶黏剂层2为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中的任一种与高透明颜料混合形成。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微珠层3的折射率为2.07。

作为优选,玻璃微珠层3中的玻璃微珠陷入所述胶黏剂层2的深度为玻璃微珠粒径的65%。

作为优选,所述隔离介质层4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或氯醋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所述隔离介质层4厚度为3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焦点层5材质为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或双组分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或聚氯乙烯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或饱和聚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或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或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或醇酸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层6材质为铝或银或含铟、锡、锌中任一种的氧化物或含铟、锡、锌中任一种的硫化物或氟化镁或氟化钙,所述金属层6厚度为0.4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压敏胶层7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所述压敏胶层7厚度为40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离型层8为离型纸或者离型膜。

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一pet,在pet未电晕面涂布树脂并形成表层1,然后经烘箱干燥,干燥温度为112.5℃,干燥时间为7.5分钟,干燥后所述表层1的厚度为40微米;

(2)在表层1表面涂布胶黏剂从而形成胶黏剂层2,涂布间隙为150微米,涂布后对胶黏剂层2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92.5℃,干燥时间为2.5分钟;

(3)将干燥好的胶黏剂层2的胶面通过特氟龙防粘辊展平,再经过带有模具辊的涂布装置,所述模具辊表面阵列设置有小孔,所述小孔阵列排列成图形,将模具辊部分浸入胶水的胶槽中,然后转动模具辊并在转动过程中用刮刀将模具辊表面的胶水去除,将模具辊表面小孔中的胶水转移到胶黏剂层2上,然后放入温度为82.5℃的烘箱中干燥20秒,或放入uv固化装置瞬间固化,形成隔离介质层4;

(4)通过植珠装置将玻璃微珠转移到胶黏剂层2上,然后放入烘箱中对玻璃微珠进行沉降,沉降后形成玻璃微珠层3,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隔离介质层4位于同一层,其中烘箱温度为82.5℃,烘箱干燥时间为40秒;

(5)通过吸尘装置去除隔离介质层4上附着的残留玻璃微珠,然后放入烘箱中对胶黏剂层2进行固化,其中烘箱温度为127.5℃,烘箱干燥时间为4分钟;

(6)通过涂布机在所述玻璃微珠层3、隔离介质层4表面涂布树脂形成焦点层5,涂布间隙为165微米,涂布后对焦点层5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112.5℃,干燥时间为9分钟;

(7)将步骤6得到的产品进行真空镀铝,在焦点层5表面形成金属层6;

(8)取一离型纸或离型膜形成离型层8,在离型层8表面涂布压敏胶并形成压敏胶层7,将所述离型层8通过压敏胶层7与所述金属层6粘合,得到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50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模具辊表面阵列设置的小孔形成文字或图案。

实施例6

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包括从上至下的表层1、胶黏剂层2、阵列设置的玻璃微珠形成的玻璃微珠层3、焦点层5、金属层6、压敏胶层7、离型层8,还包括隔离介质层4,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通过胶黏剂层2粘在所述表层1下方,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处于同一层,所述焦点层5覆盖于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下侧。

作为优选,所述表层1为耐候性的透明树脂层或透明聚酯薄膜层。

作为优选,所述透明树脂层为有色的透明树脂层。

作为优选,所述胶黏剂层2为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胶黏剂层2为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中的任一种与高透明颜料混合形成。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微珠层3的折射率为2.23。

作为优选,玻璃微珠层3中的玻璃微珠陷入所述胶黏剂层2的深度为玻璃微珠粒径的80%。

作为优选,所述隔离介质层4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或氯醋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所述隔离介质层4厚度为3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焦点层5材质为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或双组分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或聚氯乙烯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或饱和聚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或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或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或醇酸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层6材质为铝或银或含铟、锡、锌中任一种的氧化物或含铟、锡、锌中任一种的硫化物或氟化镁或氟化钙,所述金属层6厚度为0.4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压敏胶层7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所述压敏胶层7厚度为40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离型层8为离型纸或者离型膜。

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一pet,在pet未电晕面涂布树脂并形成表层1,然后经烘箱干燥,干燥温度为112.5℃,干燥时间为7.5分钟,干燥后所述表层1的厚度为40微米;

(2)在表层1表面涂布胶黏剂从而形成胶黏剂层2,涂布间隙为150微米,涂布后对胶黏剂层2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125℃,干燥时间为2分钟;

(3)将干燥好的胶黏剂层2的胶面通过特氟龙防粘辊展平,再经过带有模具辊的涂布装置,所述模具辊表面阵列设置有小孔,所述小孔阵列排列成图形,将模具辊部分浸入胶水的胶槽中,然后转动模具辊并在转动过程中用刮刀将模具辊表面的胶水去除,将模具辊表面小孔中的胶水转移到胶黏剂层2上,然后放入温度为105℃的烘箱中干燥10秒,或放入uv固化装置瞬间固化,形成隔离介质层4;

(4)通过植珠装置将玻璃微珠转移到胶黏剂层2上,然后放入烘箱中对玻璃微珠进行沉降,沉降后形成玻璃微珠层3,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隔离介质层4位于同一层,其中烘箱温度为82.5℃,烘箱干燥时间为40秒;

(5)通过吸尘装置去除隔离介质层4上附着的残留玻璃微珠,然后放入烘箱中对胶黏剂层2进行固化,其中烘箱温度为155℃,烘箱干燥时间为3分钟;

(6)通过涂布机在所述玻璃微珠层3、隔离介质层4表面涂布树脂形成焦点层5,涂布间隙为250微米,涂布后对焦点层5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165℃,干燥时间为6分钟;

(7)将步骤6得到的产品进行真空镀铝,在焦点层5表面形成金属层6;

(8)取一离型纸或离型膜形成离型层8,在离型层8表面涂布压敏胶并形成压敏胶层7,将所述离型层8通过压敏胶层7与所述金属层6粘合,得到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80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模具辊表面阵列设置的小孔形成文字或图案。

实施例7

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包括从上至下的表层1、胶黏剂层2、阵列设置的玻璃微珠形成的玻璃微珠层3、焦点层5、金属层6、压敏胶层7、离型层8,还包括隔离介质层4,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通过胶黏剂层2粘在所述表层1下方,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处于同一层,所述焦点层5覆盖于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下侧。

作为优选,所述表层1为耐候性的透明树脂层或透明聚酯薄膜层。

作为优选,所述透明树脂层为有色的透明树脂层。

作为优选,所述胶黏剂层2为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胶黏剂层2为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中的任一种与高透明颜料混合形成。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微珠层3的折射率为1.91。

作为优选,玻璃微珠层3中的玻璃微珠陷入所述胶黏剂层2的深度为玻璃微珠粒径的50%。

作为优选,所述隔离介质层4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或氯醋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所述隔离介质层4厚度为5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焦点层5材质为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或双组分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或聚氯乙烯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或饱和聚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或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或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或醇酸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层6材质为铝或银或含铟、锡、锌中任一种的氧化物或含铟、锡、锌中任一种的硫化物或氟化镁或氟化钙,所述金属层6厚度为0.5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压敏胶层7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所述压敏胶层7厚度为50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离型层8为离型纸或者离型膜。

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一pet,在pet未电晕面涂布树脂并形成表层1,然后经烘箱干燥,干燥温度为165℃,干燥时间为5分钟,干燥后所述表层1的厚度为70微米;

(2)在表层1表面涂布胶黏剂从而形成胶黏剂层2,涂布间隙为150微米,涂布后对胶黏剂层2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3分钟;

(3)将干燥好的胶黏剂层2的胶面通过特氟龙防粘辊展平,再经过带有模具辊的涂布装置,所述模具辊表面阵列设置有小孔,所述小孔阵列排列成图形,将模具辊部分浸入胶水的胶槽中,然后转动模具辊并在转动过程中用刮刀将模具辊表面的胶水去除,将模具辊表面小孔中的胶水转移到胶黏剂层2上,然后放入温度为60℃的烘箱中干燥30秒,或放入uv固化装置瞬间固化,形成隔离介质层4;

(4)通过植珠装置将玻璃微珠转移到胶黏剂层2上,然后放入烘箱中对玻璃微珠进行沉降,沉降后形成玻璃微珠层3,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隔离介质层4位于同一层,其中烘箱温度为105℃,烘箱干燥时间为30秒;

(5)通过吸尘装置去除隔离介质层4上附着的残留玻璃微珠,然后放入烘箱中对胶黏剂层2进行固化,其中烘箱温度为100℃,烘箱干燥时间为5分钟;

(6)通过涂布机在所述玻璃微珠层3、隔离介质层4表面涂布树脂形成焦点层5,涂布间隙为80微米,涂布后对焦点层5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12分钟;

(7)将步骤6得到的产品进行真空镀铝,在焦点层5表面形成金属层6;

(8)取一离型纸或离型膜形成离型层8,在离型层8表面涂布压敏胶并形成压敏胶层7,将所述离型层8通过压敏胶层7与所述金属层6粘合,得到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0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模具辊表面阵列设置的小孔形成文字或图案。

实施例8

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包括从上至下的表层1、胶黏剂层2、阵列设置的玻璃微珠形成的玻璃微珠层3、焦点层5、金属层6、压敏胶层7、离型层8,还包括隔离介质层4,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通过胶黏剂层2粘在所述表层1下方,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处于同一层,所述焦点层5覆盖于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下侧。

作为优选,所述表层1为耐候性的透明树脂层或透明聚酯薄膜层。

作为优选,所述透明树脂层为有色的透明树脂层。

作为优选,所述胶黏剂层2为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胶黏剂层2为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中的任一种与高透明颜料混合形成。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微珠层3的折射率为2.07。

作为优选,玻璃微珠层3中的玻璃微珠陷入所述胶黏剂层2的深度为玻璃微珠粒径的65%。

作为优选,所述隔离介质层4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或氯醋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所述隔离介质层4厚度为5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焦点层5材质为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或双组分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或聚氯乙烯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或饱和聚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或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或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或醇酸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层6材质为铝或银或含铟、锡、锌中任一种的氧化物或含铟、锡、锌中任一种的硫化物或氟化镁或氟化钙,所述金属层6厚度为0.5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压敏胶层7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所述压敏胶层7厚度为50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离型层8为离型纸或者离型膜。

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一pet,在pet未电晕面涂布树脂并形成表层1,然后经烘箱干燥,干燥温度为165℃,干燥时间为5分钟,干燥后所述表层1的厚度为70微米;

(2)在表层1表面涂布胶黏剂从而形成胶黏剂层2,涂布间隙为150微米,涂布后对胶黏剂层2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92.5℃,干燥时间为2.5分钟;

(3)将干燥好的胶黏剂层2的胶面通过特氟龙防粘辊展平,再经过带有模具辊的涂布装置,所述模具辊表面阵列设置有小孔,所述小孔阵列排列成图形,将模具辊部分浸入胶水的胶槽中,然后转动模具辊并在转动过程中用刮刀将模具辊表面的胶水去除,将模具辊表面小孔中的胶水转移到胶黏剂层2上,然后放入温度为82.5℃的烘箱中干燥20秒,或放入uv固化装置瞬间固化,形成隔离介质层4;

(4)通过植珠装置将玻璃微珠转移到胶黏剂层2上,然后放入烘箱中对玻璃微珠进行沉降,沉降后形成玻璃微珠层3,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隔离介质层4位于同一层,其中烘箱温度为105℃,烘箱干燥时间为30秒;

(5)通过吸尘装置去除隔离介质层4上附着的残留玻璃微珠,然后放入烘箱中对胶黏剂层2进行固化,其中烘箱温度为127.5℃,烘箱干燥时间为4分钟;

(6)通过涂布机在所述玻璃微珠层3、隔离介质层4表面涂布树脂形成焦点层5,涂布间隙为165微米,涂布后对焦点层5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112.5℃,干燥时间为9分钟;

(7)将步骤6得到的产品进行真空镀铝,在焦点层5表面形成金属层6;

(8)取一离型纸或离型膜形成离型层8,在离型层8表面涂布压敏胶并形成压敏胶层7,将所述离型层8通过压敏胶层7与所述金属层6粘合,得到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50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模具辊表面阵列设置的小孔形成文字或图案。

实施例9

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包括从上至下的表层1、胶黏剂层2、阵列设置的玻璃微珠形成的玻璃微珠层3、焦点层5、金属层6、压敏胶层7、离型层8,还包括隔离介质层4,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通过胶黏剂层2粘在所述表层1下方,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处于同一层,所述焦点层5覆盖于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所述隔离介质层4下侧。

作为优选,所述表层1为耐候性的透明树脂层或透明聚酯薄膜层。

作为优选,所述透明树脂层为有色的透明树脂层。

作为优选,所述胶黏剂层2为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胶黏剂层2为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中的任一种与高透明颜料混合形成。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微珠层3的折射率为2.23。

作为优选,玻璃微珠层3中的玻璃微珠陷入所述胶黏剂层2的深度为玻璃微珠粒径的80%。

作为优选,所述隔离介质层4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或氯醋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所述隔离介质层4厚度为5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焦点层5材质为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或双组分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或聚氯乙烯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或饱和聚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或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或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或氯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或醇酸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层6材质为铝或银或含铟、锡、锌中任一种的氧化物或含铟、锡、锌中任一种的硫化物或氟化镁或氟化钙,所述金属层6厚度为0.5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压敏胶层7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所述压敏胶层7厚度为50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离型层8为离型纸或者离型膜。

一种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一pet,在pet未电晕面涂布树脂并形成表层1,然后经烘箱干燥,干燥温度为165℃,干燥时间为5分钟,干燥后所述表层1的厚度为70微米;

(2)在表层1表面涂布胶黏剂从而形成胶黏剂层2,涂布间隙为150微米,涂布后对胶黏剂层2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125℃,干燥时间为2分钟;

(3)将干燥好的胶黏剂层2的胶面通过特氟龙防粘辊展平,再经过带有模具辊的涂布装置,所述模具辊表面阵列设置有小孔,所述小孔阵列排列成图形,将模具辊部分浸入胶水的胶槽中,然后转动模具辊并在转动过程中用刮刀将模具辊表面的胶水去除,将模具辊表面小孔中的胶水转移到胶黏剂层2上,然后放入温度为105℃的烘箱中干燥10秒,或放入uv固化装置瞬间固化,形成隔离介质层4;

(4)通过植珠装置将玻璃微珠转移到胶黏剂层2上,然后放入烘箱中对玻璃微珠进行沉降,沉降后形成玻璃微珠层3,所述玻璃微珠层3与隔离介质层4位于同一层,其中烘箱温度为105℃,烘箱干燥时间为30秒;

(5)通过吸尘装置去除隔离介质层4上附着的残留玻璃微珠,然后放入烘箱中对胶黏剂层2进行固化,其中烘箱温度为155℃,烘箱干燥时间为3分钟;

(6)通过涂布机在所述玻璃微珠层3、隔离介质层4表面涂布树脂形成焦点层5,涂布间隙为250微米,涂布后对焦点层5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165℃,干燥时间为6分钟;

(7)将步骤6得到的产品进行真空镀铝,在焦点层5表面形成金属层6;

(8)取一离型纸或离型膜形成离型层8,在离型层8表面涂布压敏胶并形成压敏胶层7,将所述离型层8通过压敏胶层7与所述金属层6粘合,得到镂空防伪玻璃微珠型反光膜。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80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模具辊表面阵列设置的小孔形成文字或图案。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