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9686发布日期:2019-08-17 01:5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粘合剂
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轮胎粘合的粘合剂需要综合考虑轮胎在使用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以及粘合剂自身的粘附效果。考虑到轮胎在行驶过程中,其粘附部位会随着轮胎的行驶而发生持续不断的、反复变形,当需要在轮胎内部进行粘附时,需要考虑其粘附的牢固性以及耐久性问题。在现有技术中,轮胎常用的粘合剂其粘附性能差,在轮胎内表面粘附如噪音吸收体时,使用很短的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噪音吸收体发生脱落的情况,而且,常用的粘合剂其流动性要么过大、要么过小,均不便于粘附操作,因此,为解决粘合剂粘附效果差以及粘附操作不便的问题,急需一种能同时满足以上两种使用需求的粘合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粘合剂,所述粘合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混炼胶168.55phr粘合树脂25-40phr汽油250-450phr其中所述混炼胶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丁基橡胶100phrn66050phr其他体系18.55phr。粘合剂的组成成分包括混炼胶、粘合树脂以及汽油,并且将混炼胶、粘合树脂以及汽油的质量分数比控制在混炼胶:粘合树脂:汽油=1:0.15-0.24:1.48-2.67的范围内,即采用100phr的丁基橡胶、50phr的n660、18.55phr的其他体系、25-40phr的粘合树脂以及250-450phr的汽油按照一定的投入顺序、通过一定设备进行制备,最终制成粘附效果良好的粘合剂,满足使用需求。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丁基橡胶为卤化丁基橡胶、且所述卤化丁基橡胶为氯化丁基橡胶或溴化丁基橡胶中的一种以上。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其他体系包括活性剂、硫化剂、促进剂以及防焦剂。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粘合树脂为碳氢树脂、萜稀树脂以及茚树脂中的一种以上。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汽油为93号汽油、97号汽油以及120号汽油中的一种。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粘合剂在室温下的粘度为20000-40000厘泊。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权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m1段混炼胶(1)启动密炼机进行预热,再取50phrn660的2/3与100phr丁基橡胶的全部投入已预热的密炼机中,密炼机的上顶栓压60s、再提上顶栓10s;(2)再加入50phrn660剩下的1/3,密炼机的上顶栓压30s、再提上顶栓10s;(3)最后上顶栓压90s或温度达到145℃时,排胶,得到m1段混炼胶;s2、制备m2段混炼胶(1)将冷却之后的m1段混炼胶投入开炼机中包辊;(2)加入18.55phr的其他体系材料与开炼机中的m1段混炼胶混合均匀;(3)调整开炼机的辊距,出片备用,得到m2段混炼胶;s3、制得粘合剂(1)称取250-450phr的汽油与25-40phr的粘合树脂、剪取m2段混炼胶后依次投入容器中,浸泡至材料完全溶解后,得到粘合剂;(2)将得到的粘合剂密闭保存、并放置于阴凉区域。按照制备m1段混炼胶、制备m2段混炼胶以及制得粘合剂的连续过程,并按照一定顺序、一定量依次加入各原料进行加工制备,整个加工制备过程连续不间断,提高了粘合剂的制备效率。将50phrn660分两次投入,并使得第一次投入的量为第二次投入的量的两倍,确保n660与丁基橡胶之间混合均匀,得到质量较好的制备m1段混炼胶;将粘合树脂放在制得粘合剂的s3阶段再投入,可有效避免粘合剂先加入后出现胶料粘辊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粘合剂制备的质量。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1的(1)中,在投入n660与丁基橡胶之前,需要将密炼机的转速调整为40r/min。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2的(1)中,m1段混炼胶投入开炼机之前需冷却4小时以上;所述步骤s2的(3)中,开炼机的辊距需调至0.5-2mm。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3的(1)中,汽油、粘合树脂以及m2段混炼胶依次投入容器后,需浸泡24小时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混炼胶、粘合树脂以及汽油并严格控制其质量分数比在混炼胶:粘合树脂:汽油=1:0.15-0.24:1.48-2.67的范围内,可确保制得的粘合剂流动性适宜、在室温下的粘度在20000-40000厘泊之间,并且制得的粘合剂在使用时所需的固化时间适宜、粘附效果好,能够满足使用需求;(2)通过调整粘合树脂的放置顺序,使得粘合树脂在制得粘合剂的步骤s3中再放入,不仅制得的粘合剂流动性适宜、在室温下的粘度适宜,粘合剂在使用时所需的固化时间也适宜,粘附效果好;还解决了制备粘合剂出现的胶料粘辊、操作不顺等问题,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便于操作,大大提高了粘合剂的制备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粘合剂,所述粘合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混炼胶168.55phr粘合树脂25-40phr汽油250-450phr其中所述混炼胶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丁基橡胶100phrn66050phr其他体系18.55phr。所述丁基橡胶为卤化丁基橡胶、且所述卤化丁基橡胶为氯化丁基橡胶或溴化丁基橡胶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其他体系包括活性剂、硫化剂、促进剂以及防焦剂。所述粘合树脂为碳氢树脂、萜稀树脂以及茚树脂中的一种以上。所述汽油为93号汽油、97号汽油以及120号汽油中的一种;汽油优先选用120号汽油。所述粘合剂在室温下的粘度为20000-40000厘泊。具体参见如下表1:表1注:○--流动性适宜,●--流动性小,◎--流动性大由以上表1可知:(1)根据实施例1-3可看出:采用本申请的原材料按照一定质量分数制备得到的粘合剂,所得粘合剂的粘度、流动性以及固化时间均适宜,粘附效果好;(2)对比实施例1与对比例1可看出,仅仅对比例1中的粘合树脂的份数多于实施例1,对比例1中其他原材料的份数均与实施例1相同,但所得粘合剂的粘度过高、流动性差,粘附效果差;(3)对比实施例3与对比例2可看出,仅仅对比例2中粘合树脂的份数少于实施例3,对比例2中其他原材料的份数均与实施例3相同,但所得粘合剂的粘度过低,粘附效果差;(4)对比实施例3与对比例3可看出,仅仅对比例3汽油的份数少于实施例3,对比例3中其他原材料均与实施例3相同,但所得粘合剂的粘度过高、流动性差,粘附效果差;(5)对比实施例3与对比例4可看出,仅仅对比例4中的汽油份数多于实施例3,对比例4中其他原材料均与实施例3相同,但所得粘合剂的粘度过低、流动性过大、所需固化时间长、粘附效果差。通过以上实施例1-3与对比例1-4的对比可知,采用混炼胶、粘合树脂以及汽油并严格控制其质量分数比在混炼胶:粘合树脂:汽油=1:0.15-0.24:1.48-2.67的范围内,可确保制得的粘合剂流动性适宜、在室温下的粘度在20000-40000厘泊之间,并且制得的粘合剂在使用时所需的固化时间适宜、粘附效果好。实施例二一种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m1段混炼胶(1)启动密炼机进行预热,再取50phrn660的2/3与100phr丁基橡胶的全部投入已预热的密炼机中,密炼机的上顶栓压60s、再提上顶栓10s;所述步骤s1的(1)中,在投入n660与丁基橡胶之前,需要将密炼机的转速调整为40r/min。(2)再加入50phrn660剩下的1/3,密炼机的上顶栓压30s、再提上顶栓10s;(3)最后上顶栓压90s或温度达到145℃时,排胶,得到m1段混炼胶;在称取n660以及丁基橡胶之前,先启动密炼机进行预热,在密炼机预热的过程中可进行n660以及丁基橡胶的称取与配比,合理规划制备m1段混炼胶的时间,大大节约了总体用时,提高了制备m1段混炼胶的效率,进而提高了制备粘合剂的效率。在投入n660与丁基橡胶之前,需要将密炼机的转速调整为40r/min,通过将密炼机的转速调整为40r/min,可保证50phrn660的2/3与100phr丁基橡胶的全部的混合均匀性,得到质量优异的m1段混炼胶。s2、制备m2段混炼胶(1)将冷却之后的m1段混炼胶投入开炼机中包辊;所述步骤s2的(1)中,m1段混炼胶投入开炼机之前需冷却4小时以上;(2)加入18.55phr的其他体系材料与开炼机中的m1段混炼胶混合均匀;(3)调整开炼机的辊距,出片备用,得到m2段混炼胶;所述步骤s2的(3)中,开炼机的辊距需调至0.5-2mm。m1段混炼胶在投入开炼机中之前冷却4小时以上,可确保m1段混炼胶冷却彻底,避免m1段混炼胶所带的余温影响制得的m2段混炼胶的质量。在出片之前,将开炼机的辊距调整至0.5-2mm,辊距大小适宜,保证了出片的质量。s3、制得粘合剂(1)称取250-450phr的汽油与25-40phr的粘合树脂、剪取m2段混炼胶后依次投入容器中,浸泡至材料完全溶解后,得到粘合剂;(2)将得到的粘合剂密闭保存、并放置于阴凉区域。所述步骤s3的(1)中,汽油、粘合树脂以及m2段混炼胶依次投入容器后,需浸泡24小时以上。将250-450phr的汽油、25-40phr的粘合树脂以及剪取的m2段混炼胶依次投入容器中,浸泡24小时以上,即可使得原材料完全溶解,得到粘合剂;得到粘合剂以后,可将粘合剂进行密闭保存,并将得到的粘合剂放置于阴凉区域,使得粘合剂保存时间久、粘附效果好。当将粘合树脂提前加入时,具体参见下表2:表2实施例1对比例5m1混炼胶丁基橡胶+n660丁基橡胶+n660+粘合树脂m2混炼胶m1混炼胶+其他体系m1混炼胶+其他体系粘合剂m2混炼胶+粘合树脂+汽油m2混炼胶+汽油对比表1和表2中的实施例1与表2中的对比例5可知:对比例中的原材料种类及其份数均与实施例1相同,但是将粘合树脂在制备m1混炼胶时便加入,即在加入50phrn660剩下的1/3的同时,将35phr的粘合树脂一并加入密炼机中,其他操作步骤及操作要求均与实施例1相同。在采用对比例5制备粘合剂时,步骤s1制备的m1混炼胶在排胶后出现胶料粘辊的工艺问题,并且步骤s2制备的m2混炼胶在开炼机中会导致开炼机工作困难,出现操作不顺利等问题。通过调整粘合树脂的放置顺序,使得粘合树脂在制得粘合剂的步骤s3中再放入,不仅制得的粘合剂流动性适宜、在室温下的粘度适宜,粘合剂在使用时所需的固化时间也适宜,粘附效果好;还解决了制备粘合剂出现的胶料粘辊、操作不顺等问题,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便于操作,大大提高了粘合剂的制备效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