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汽车制动阀活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778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式汽车制动阀活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具体为一种一体式汽车制动阀活塞。
2、随着活塞的细颈的圆锥形面逐渐向下移动,锥形面与阀口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小,阀口两侧的气压差越来越大,其结果一方面增加了气体对活塞向下移动的阻力也使制动费力;另一方面减小了气体的流通,使出气口的气压降低影响制动效果,使车停不下来,可能会造成严重事故。
3、顶杆座与活塞间的弹性物使顶杆的制动力不能有效地传递到活塞上,特别是当该弹性物的弹力变小时更为明显,影响制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套、活塞。活塞位于外套内,两者滑动配合;所述的外套为圆筒形,在其内壁有一沿圆周的凹槽,其内有卡簧,在外套的外壁有沿圆周的密封凹槽;所述的活塞一端有一细颈,在另一端有一轴向的顶杆孔,在该顶杆孔的底端至细颈端的轴心有一细通孔,在该活塞的外沿靠近有顶杆孔的一端有沿圆周的位移凹槽,所述的外套上的卡簧位于该位移凹槽内。在活塞另一端的外沿有沿圆周的密封凹槽,在其内有密封圈。
所述外套外壁的密封凹槽有两条,分别靠近外套的两端。
所述活塞外沿的密封凹槽有两条,均布在位移凹槽与有细颈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不改变原有制动阀阀体结构的情况下,采用一个过渡的外套及其内的活塞,减小了活塞端面的面积,使其在制动时所受的压力大大减小;另外由于将活塞内端的细颈的圆锥面改为圆柱,这样就使其在制动的全程都不会影响阀口通道,使制动气体顺畅地通过,不会增加制动的阻力;再者,将顶杆座与活塞改为一体式结构,既减化结构,也使制动更加轻便,更加有效。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套12、活塞13。活塞13位于外套12内,两者滑动配合;所述的外套12为圆筒形,在其内壁有一沿圆周的凹槽14,其内有卡簧15,在外套12的外壁有两条沿圆周的密封凹槽16;所述的活塞13一端有一细颈5,在另一端有一轴向的顶杆孔17,在该顶杆孔17的底端至细颈5端的轴心有一细通孔18,在该活塞13的外沿靠近有顶杆孔17的一端有沿圆周的位移凹槽19,所述的外套12上的卡簧15位于该位移凹槽19内。在活塞13的另一端外沿有两条沿圆周的密封凹槽20,在其内有密封圈21。
图中的虚线表示汽车制动阀的阀体2的剖面图,它与本实用新型构成制动阀整体。从图2中看出,活塞13的截面积比现有技术活塞1的截面积减小了外套截面的面积。当制动时制动气体对活塞13截面的压强也减小了相应的倍数,司机在制动时就很省力。另外,一体式的活塞13也使制动更灵便。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改装在153型、145型、乘龙王牌车和解放牌卡车的制动阀上。能够使其在重载时刹车非常灵敏和轻便。
权利要求1.一种一体式汽车制动阀活塞,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活塞,活塞位于外套内,两者滑动配合;所述的外套为圆筒形,在其内壁有一沿圆周的凹槽,其内有卡簧,在外套的外壁有沿圆周的密封凹槽;所述的活塞一端有一细颈,在另一端有一轴向的顶杆孔,在该顶杆孔的底端至细颈端的轴心有一细通孔,在该活塞的外沿靠近有顶杆孔的一端有沿圆周的位移凹槽,所述的外套上的卡簧位于该位移凹槽内,在活塞的另一端的外沿有沿圆周的密封凹槽,在其内有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汽车制动阀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外壁的密封凹槽有两条,分别靠近外套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汽车制动阀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外沿的密封凹槽有两条,均布在位移凹槽与有细颈端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一体式汽车制动阀活塞,包括外套、活塞,活塞位于外套内,两者滑动配合;所述的外套为圆筒形,在其内壁有一沿圆周的凹槽,其内有卡簧,在外套的外壁有沿圆周的密封凹槽;所述的活塞一端有一细颈,在另一端有一轴向的顶杆孔。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原有制动阀阀体结构的情况下,采用一个过渡的外套及其内的活塞,减小了活塞端面的面积,使其在制动时所受的压力大大减小;另外由于将活塞内端的细颈的圆锥面改为圆柱,这样就使其在制动的全程都不会影响阀口通道,使制动气体顺畅地通过,不会增加制动的阻力;再者,将顶杆座与活塞改为一体式结构,既减化结构,也使制动更加轻便,更加有效。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改装在153型、145型,乘龙王牌车和解放牌卡车的制动阀上。
文档编号B60T15/06GK2495518SQ0125957
公开日2002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7日
发明者顾世迁, 张应彪 申请人:顾世迁, 张应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