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锁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0216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锁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后挡板(tailgate)双模式后挡板的控制系统。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用来控制安装在多用途运动车或车辆上的双模式后挡板的一种后挡板控制系统,并参照这些车辆进行描述。然而,应该理解到本发明可涉及到其它类似环境和应用中。
背景技术
后挡板,具体来说,双模式后挡板通常为人们所公知。例如,授予Coker的美国专利No.3,387,406揭示了一种用于客货两用车上的双模式后挡板。“双模式”是指两个方向或双模式后挡板可围绕其打开的两条枢轴线。通常地,双模式后挡板可选择地围绕一轴线沿第一翻下的方向打开,所述轴线大致平行于后挡板沿着其设置(例如,类似于传统的轻型货车的后挡板)的车辆后边缘。双模式后挡板还可选择地围绕另一轴线沿第二的侧到侧的方向打开,所述轴线大致平行于形成其中设置后挡板的开口的垂直边缘。
一般来说,双模式后挡板包括一将后挡板枢转地连接到车辆的双模式铰链,一沿第一方向与双模式铰链间隔开的第一铰链/锁组件,以及一沿第二方向与双模式铰链间隔开的第二铰链/锁组件。例如,双模式铰链定位在后挡板的左下角,第一铰链/锁组件定位在后挡板的左上角,而第二铰链/锁组件定位在后挡板的右下角。
当第一铰链/锁组件与车辆脱开时,后挡板以第一模式(例如,下翻模式)打开,其中,第二铰链/锁组件和双模式铰链合作,沿一第一轴线(例如,大致平行于其中设置后挡板的一开口的底边缘的一轴线)将后挡板可枢转地连接到车辆。当第二铰链/锁组件与车辆脱开时,后挡板以第二模式(例如,摆动打开模式)打开,其中,第一铰链/锁组件和双模式铰链互相合作,沿一第二轴线(例如,大致平行于其中设置后挡板的一开口的一垂直边缘的轴线)将后挡板可枢转地连接到车辆。通常地,一传统的锁组件设置在与双模式铰链对角或斜角相对的一的角内,以在后挡板处于一关闭位置时进一步将后挡板固定到车辆。
为了防止损坏车辆和后挡板,以及伤害到后挡板操作者,双模式后挡板最好防止同时以其两个模式进行操作,即,不允许第一和第二铰链/锁组件两个同时与车辆脱开。为此目的,传统的锁组件通常地要求一电子传感器来通信(communicate)锁组件的锁定或未锁定的状态。然后,可用所通信得的状态来确定是否应允许另一个锁组件被开锁。这种结构的一个问题在于,如果由安装锁组件的车辆提供的电力中断,则电子传感器会不能发挥功能。某些现有技术的锁组件不使用电子器件或电子传感器发挥功能,并用来确定是否允许另一个锁组件被开锁。然而,这些锁组件趋于相当复杂,需要额外数量的零件和/或包括通常难于制造的复杂的零件。此外,锁定组件本身通常不用来确定锁定组件的状态。因此,需要有简化的锁组件,其不使用电子器件即可发挥功能来通信其状态,以供确定是否应允许另一锁组件被开锁。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来有选择地将闩眼锁定到一车辆上的锁组件。具体来说,根据该方面,锁组件包括一锁本体,其形成一用来在其中接纳闩眼的锁本体凹陷。一掣爪(latch)可转动地安装在锁本体上,以便有选择地将闩眼锁定在锁本体凹陷内。掣爪可在一闩眼锁定在锁本体凹陷内的闩定位置和一闩眼可从锁本体凹陷内移出的未闩定位置之间运动。一棘轮可转动地安装在锁本体上邻近掣爪处,以便有选择地将掣爪锁定在闩定位置内。棘轮可在一接合位置和一脱开位置之间运动,在接合位置,棘轮将掣爪锁定在闩定位置,而在脱开位置,掣爪可在闩定位置和未闩定位置之间运动。棘轮(a)在将掣爪锁定在闩定位置而将闩眼锁定在锁本体凹陷内时,处于接合位置;(b)在掣爪处于以下位置之一时(i)未闩定位置,以及(ii)在闩定位置和未闩定位置之间可动,处于脱开位置。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锁组件,它用来有选择地将一后挡板锁定到安装在一车身上的闩眼并可围绕闩眼枢转地运动。具体来说,根据该方面,锁组件包括一锁本体,该锁本体安装在后挡板上并形成一用来有选择地接纳闩眼的锁本体凹陷。一掣爪可转动地安装在后挡板上并可在一闩定位置和一未闩定位置之间运动,在闩定位置,掣爪将闩眼锁定在锁本体凹陷内,而在未闩定位置,闩眼可从锁本体凹陷内移出。一棘轮可转动地安装在后挡板上并可在一接合位置和一脱开位置之间运动,在接合位置,棘轮将掣爪保持在闩定位置,而在脱开位置,掣爪可在闩定位置和未闩定位置之间运动。除非闩眼位于锁本体凹陷内且掣爪处于将闩眼锁定在锁本体凹陷内的闩定位置,棘轮保持在脱开的位置。
根据还有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双模式后挡板锁组件。具体来说,根据该方面,双模式后挡板锁组件包括一安装在一相关车辆上的闩眼。一锁本体安装在双模式后挡板上并具有一用来接纳闩眼的锁本体凹陷。一掣爪可转动地安装在锁本体上,以便有选择地将掣爪锁定在锁本体凹陷中。一棘轮可转动地安装在锁本体上,以便有选择地将掣爪锁定在一闩定位置,在该闩定位置,掣爪将闩眼锁定在锁本体凹陷内。闩眼在锁本体凹陷内的锁定状态或未锁定状态可由棘轮的位置确定。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各种部件和部件结构,以及各种步骤和步骤布置。诸附图仅是为了示出一个或多个优选的实施例,并不能认为限制本发明。
图1是一具有双模式后挡板的车辆的立体图,其双模式后挡板可打开到一下翻的第一位置或者一摆动打开的第二位置。
图2是车辆上的后挡板的后视图,示出一用来操作后挡板的后挡板控制系统(虚线)。
图3是车辆上的后挡板的后视图,示出处于下翻打开位置的后挡板。
图4是车辆上的后挡板的后视图,示出处于摆动打开位置的后挡板。
图5是沿图2的线5-5截取的一上手柄组件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2的线6-6截取的一下手柄组件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2的线7-7截取的一双模式铰链组件的俯视剖视图,示出处于关闭位置的铰链组件,其将后挡板可枢转地连接到车辆的车身上。
图8是图7的双模式铰链组件的局部侧向剖视图剖视图,后挡板显示为处于关闭位置。
图9是图7的双模式铰链组件的俯视剖视图,后挡板显示为处于摆动打开位置。
图10是图7的双模式铰链组件的侧向剖视图,后挡板显示为处于下翻位置。
图11是图7的双模式铰链组件的分解的组装图。
图12是沿图2的线12-12截取的第一铰链/锁组件的俯视剖视图,示出第一铰链/锁组件将后挡板可释放地和铰接地连接到车身,后挡板显示为一关闭位置。
图13是沿图12的线13-13截取的第一铰链/锁组件的侧向剖视图。
图14A是显示为闩定位置的图12的第一铰链/锁组件的示意图,后挡板显示为关闭位置。
图14B是显示为闩定位置的图12的第一铰链/锁组件的示意图,后挡板显示为摆动打开位置。
图14C是显示为未闩定位置的图12的第一铰链/锁组件的示意图,其中,后挡板朝向下翻位置运动。
图14D是显示为局部闩定位置的图12的第一铰链/锁组件的示意图,其中,后挡板从下翻位置朝向关闭位置运动。
图15是沿图2的线15-15截取的第二铰链/锁组件的侧视剖视图,示出第二铰链/锁组件将后挡板可释放地和铰接地连接到车身,后挡板显示为一关闭位置。
图16是沿图15的线16-16截取的第二铰链/锁组件的后向剖视图,示出处于闩定位置的第二铰链/锁组件,且后挡板处于关闭位置。
图17是显示处于闩定位置的图15的第二铰链/锁组件的侧向剖视图,后挡板显示为下翻位置。
图18是显示为未闩定位置的图15的第二铰链/锁组件的俯视剖视图,其中,后挡板朝向摆动打开位置运动。
图19A是显示为未闩定位置的图15的第二铰链/锁组件的侧视示意图,其中,后挡板朝向摆动打开位置运动。
图19B是图15的第二铰链/锁组件的后视示意图,示出一传感器杆机械地通信第二铰链/锁组件的未闩定位置。
图20A是显示为闩定位置的图15的第二铰链/锁组件的侧视示意图,其中,后挡板处于关闭位置。
图20B是图15的第二铰链/锁组件的后视示意图,示出一传感器杆机械地通信第二铰链/锁组件的闩定位置。
图21是沿图2的线21-21截取的锁定组件的侧向剖视图,示出锁定组件将后挡板可释放地连接到车身,后挡板显示为一关闭位置。
图22是沿图21的线22-22截取的锁定组件的后向剖视图。
图23A是显示为未闩定位置的图21的锁定组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23B是图21的锁定组件的后视示意图,示出一致动器杆运动而从车身脱开闩定锁定组件。
图24是一同步器的后视图,该同步器控制手柄组件、铰链/锁组件和锁定组件之间的机械通信。
图25是沿图24的线25-25截取的同步器的剖视图。
图26是沿图24的线26-26截取的同步器的剖视图。
图27是图24的同步器的前视图,后挡板显示为关闭位置。
图28是图24的同步器的前视示意图,后挡板显示为下翻位置。
图29是图24的同步器的前视示意图,后挡板显示为摆动打开位置。
图30是图24的同步器的前视示意图,后挡板显示为关闭位置,两个手柄同时地被拉。
图31是图24的同步器的前视示意图,显示第二铰链/锁组件未闩定和上手柄被拉。
图32是图24的同步器的前视示意图,显示第一铰链/锁组件未闩定和下手柄被拉。
图33是图24的同步器的前视示意图,显示传感器杆80、92断裂以及上和下手柄被拉。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参照诸附图,其中,视图只是用来示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参照图1,诸如双模式后挡板10的一关闭结构或组件显示为一车辆V的载重货厢(bed)12的一部件。在所示实施例中,车辆是一多用途运动车(SUT),但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会明白车辆V可以是具有一货厢的任何其它类型的车辆,例如,一轻型货车、多用途车或其它车辆。一般来说,货厢12包括一货厢底板14,该底板14具有在邻近三条边缘处向上延伸的多个壁16、18、20这些壁从而形成车辆V的车身的一部分。
双模式或双轴线后挡板10沿着货厢底板14的一敞开的后边缘28定位。具体来说,后挡板10在第一和第二侧壁16、20之间延伸,以便有选择地关闭载重货厢12的敞开端。后挡板10安装在车辆V上,能够围绕一第一轴线30(图2)枢转以在一关闭位置和一翻折打开位置(图3)之间运动。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轴线30大体水平并平行于货厢底板14的后边缘28,该后边缘28形成其中设置后挡板10的开口。后挡板10也能够围绕一第二轴线34(图2)枢转以在一关闭位置和一摆动打开位置(图4)之间运动。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轴线34大体垂直并平行于第一侧壁端38,该第一侧壁端也形成其中设置后挡板10的开口。第二轴线34大体垂直于第一轴线。
再参照图2-4,为了便于后挡板10的双模式动作,一双模式铰链组件40附连或安装在后挡板10上,位于或邻近后挡板的第一角,该第一角形成在后挡板10的底边缘32和第一侧边缘36的相交处。双模式铰链组件40沿着第一和第二轴线30、34将后挡板10可枢转地连接到车辆V。具体来说,双模式铰链组件40可枢转地连接到一突缘或柱子42,该突缘或柱子42延伸自和连接到邻近货厢底板14的后边缘28的第一侧壁端38,以便围绕第一轴线30运动或围绕第二轴线34运动。在一实施例中,双模式铰链组件与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第10/663,581号中所述的双模式铰链组件相同或类似,该申请于2003年9月16日提交,题为“带有一体的控制器的后挡板双模式铰链(Tailgate Dual Mode Hinge With Integrated Checker)”,本文援引该专利以供参考。
一第一铰链/锁组件44附连或安装到后挡板10,沿第一方向与铰链组件40隔开。具体来说,铰链/锁组件44安装在或邻近于后挡板的第二角处,该第二角形成在后挡板的第一侧边缘36和顶边缘46的相交处(图2中的左上角)。第一铰链/锁组件44在本文中也称之为第一锁组件,其有选择地闩定或锁定到第一铰链/锁闩眼(striker)48,以便可释放地将后挡板10锁定到车辆V。第一铰链/锁闩眼安装在铰链组件40上方的柱子42上。再参照图4,当以一铰链操作时,第一铰链/锁组件44与铰链组件40合作以沿着或围绕第二轴线34可枢转地支承后挡板10,并允许后挡板在后挡板关闭位置和摆动打开位置之间运动。
一第二铰链/锁组件50附连或安装到后挡板10,沿第二方向与铰链组件40隔开。具体来说,铰链/锁组件50安装在或邻近于后挡板的第三角处,该第三角形成在后挡板的底边缘32和第二侧边缘52的相交处(图2中的右下角)。第二铰链/锁组件50在本文中也称之为第二锁组件,其有选择地闩定或锁定到第二铰链/锁闩眼54(图4),以便可释放地将后挡板10锁定到车辆V。闩眼54安装在突缘或柱子56上,所述突缘或柱子56延伸自和连接到邻近货厢底板14的后边缘28的第二侧壁端58。再参照图3,第二铰链/锁组件50与铰链组件40合作以沿着或围绕第一轴线30可枢转地支承后挡板10,并允许后挡板在后挡板关闭位置和翻折打开或下翻位置之间运动。也可选择地设置一支承缆索60将后挡板10支承在下翻位置。支承缆索60邻近第一闩眼48处连接到突缘42,并连接到后挡板10的第一侧边缘36。
一锁定组件62,在本文中也称之为第三锁组件,其附连或安装到后挡板10,位于或邻近于后挡板的第四角,该第四角形成在后挡板的顶边缘46和第二侧边缘52的相交处(图2中的右上角)。锁定组件62有选择地闩定到锁定闩眼64,以便可释放地将后挡板10锁定到车辆V。闩眼64安装在突缘56上第二铰链/锁闩眼54上方。当第一铰链/锁组件44从第一铰链/锁闩眼48脱开闩定且锁定组件62从锁定闩眼64脱开闩定时,后挡板10可围绕轴线30朝向翻折打开的位置打开或打开到翻折打开的位置。当第二铰链/锁组件50从第二铰链/锁闩眼54脱开闩定而锁定组件62从锁定闩眼64脱开闩定时,后挡板10可围绕轴线34朝向摆动打开的位置打开或打开到摆动打开的位置。
后挡板10另外包括一第一或上手柄组件70和一第二或下手柄组件72。第一或上手柄组件70中心地安装在后挡板10上,以便在下翻模式中打开后挡板10。第二或下手柄组件72邻近后挡板10的底边缘32安装,以便在摆动打开模式中打开后挡板10。一后挡板同步器74安装在后挡板10内,以便机械地通信和协调手柄组件70、72,第一和第二铰链/锁组件44、50以及锁定组件62之间的操作。同步器74不需使用电力即可发挥功能,即使没有电力供应,例如,由于电池电能耗尽而可能发生的情形,也使后挡板10能照样操作。
具体来说,如将在下文中更加详细地描述的,上手柄组件70通过一杆76与同步器74通信,而下手柄组件72通过一缆索78与同步器74通信(杆76和缆索78在图2中示意地示出)。当上手柄组件70的一上手柄80被拉或通过杆82、84被致动(图2中示意地示出)时,同步器74有选择地允许手柄80从铰链/锁和锁定组件44、62对应的闩眼48、64开锁这两个组件。当下手柄组件72的一下手柄86被拉或通过杆84和致动器杆88被致动(图2中示意地示出)时,同步器74还有选择地允许手柄86从铰链/锁和锁定组件50、62对应的闩眼54、64开锁这两个组件。
为了防止损坏车辆V和/或后挡板10,以及防止可能伤害后挡板的使用者,阻止后挡板10同时地在其两个模式(摆动打开和下翻)下操作。如果后挡板10能够同时地在其两个模式中打开,则由于所有三个锁组件44、50、62被开锁,所以,后挡板仅通过铰链组件40连接到车辆V。为此目的,同步器74通过传感器杆90、92(图2中示意地示出)附加地与第一和第二铰链/锁组件44、50通信。根据从杆90、92接收到的通信,同步器74有选择地能在手柄组件70、72和第一铰链/锁组件44、第二铰链/锁组件50以及锁定组件62中的每一个之间保持通信。
具体来说,只要第一铰链/锁组件44已经从其闩眼48脱开闩定,就阻止第二铰链/锁组件50从其闩眼54脱开闩定。同样地,只要第二铰链/锁组件50已经从其闩眼54脱开闩定,就阻止第一铰链/锁组件44从其闩眼48脱开闩定。此外,防止第一和第二铰链/锁组件44、50同时地从其对应的闩眼48、54脱开闩定。因此,只要第一和第二铰链/锁组件中的一个从其闩眼脱开闩定,第一和第二铰链/锁组件44、50中的另一个就总是闩定在其闩眼48或54上。
参照图5,上手柄组件70的手柄80通过杆76与同步器74机械地通信。具体来说,手柄80安装在设置在后挡板10的外侧内的一凹陷96内。手柄80接合或固定地连接到一S形杠杆100的第一臂98,所述S形杠杆100在铰链102处可枢转地安装在后挡板10上。一铰接的连接104将杠杆100的第二臂106连接到杆76。杠杆100的中心部分108将第一臂98连接到第二臂106。如图所示,当拉动手柄80时,杠杆100可枢转地运动,从而使杠杆的下臂106下降。臂106的下降致使杆76沿箭头466的方向和大致向同步器74的方向运动。因此,当拉动时,手柄80的行程通过杆76朝向同步器运动或前进而通信到同步器74。
参照图6,下手柄组件72的手柄86通过缆索78与同步器74机械地通信。具体来说,手柄86安装在后挡板10的底边缘32附近。沿着底边缘32的一部分形成一凹陷区域110,而手柄86安装在其中。手柄86接合或固定地连接到一杠杆114的第一臂112,所述杠杆114在铰链116处可枢转地安装在后挡板10上。缆索78的一端附连到杠杆114的第二臂118。可设置一缆索安装器120,其允许缆索78穿过其滑动,以便引导缆索78靠近手柄组件72。第二臂118的转动致使缆索78受拉。因此,当手柄86被拉动时,通过从同步器74沿箭头490的方向拉动的缆索78将手柄86的行程通信到同步器74。
参照图7-11,根据所示的实施例,双模式铰链组件40包括一固定地安装在柱子42上的本体支架130。支架130包括一基部132和一对从基部延伸的间隔开的腿134、136。腿134、136通常相同或类似,并从基部132沿与其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支架130还包括多个形成在基部132内的安装孔138,它们接纳安装螺栓140以将支架130固定到车辆V的柱子42上。
铰链组件40还包括一后挡板支架142,其固定地安装到后挡板10上邻近其第一角处。支架142包括一形成有多个安装孔146的安装部分144,诸安装孔接纳螺栓148以将支架142固定到后挡板10。具体来说,安装部分144连接到后挡板的一框架部分150。在一实施例中,后挡板10包括框架部分150,其由冲压的金属板形成,蒙皮152和包覆层154附连到该框架。蒙皮152可制成大致与车辆V的外部匹配,而内部包覆层154则可以是加强的,以在后挡板10处于下翻位置时接受其上的载荷。例如,后挡板结构可以与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第10/663,183号中所述的后挡板相同或类似,该申请于2003年9月16日提交,题为“用于车辆后挡板的改进的框架结构(ImprovedFrame Structure for Vehicle Tailgate)”,本文特意援引该专利以供参考。支架142另外还包括一铰链部分156,该铰链部分156具有大致平行于安装部分144的一基部158以及从底部158沿大致与其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腿160、162。
铰链组件40还包括一转动件168,该转动件168可枢转地连接到本体支架130的以便围绕第一轴线30转动,并可枢转地连接到后挡板支架142以便围绕第二轴线34转动后挡板支架142和后挡板10。具体来说,一第一枢轴销或枢栓170将转动件168可转动地连接到本体支架130。转动件168形成一第一通孔172,它与分别形成在腿134、136内的通孔174、176对齐。销170通过对齐的通孔172、174、176而被接纳,以便沿第一轴线30将转动件168可转动地连接到支架130。
销170在其两端包括头部178以将销固定在腿134、136之间。一个头在组装前已形成在销上,而另一个头在组装过程中通过铆接形成。可供选择地,在销170和转动件168之间可径向地使用轴承180。水平销170允许转动件168、后挡板支架142和连接于其的后挡板10在后挡板10围绕第一轴线30枢转过程中相对于保持静止的本体支架130和车辆V转动。
一垂直的枢轴销或枢栓182可转动地连接转动件168和后挡板支架142。垂直销182被接纳在形成在转动件内的一第二通孔184和分别地形成在腿160、162内的一对对齐的通孔186、188内。与水平销178一样,垂直销182在其两端上包括头部178,以在腿160、162之间固定销182。同样,可供选择地,在销182和转动件168之间可径向地使用轴承180。销182允许后挡板支架142和连接于其的后挡板10在后挡板围绕第二轴线34枢转过程中相对于转动件168、本体支架130和车辆V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描述转动件168和支架130、142之间的可转动的连接。用于铰链中的这些类型的可转动连接,通常比其它类型的可转动连接更耐久、容易制造和容易安装。然而,也可构思其它可转动的连接,例如,可使用滚珠轴承型转动连接,并被认为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转动件168包括一本体部分190和一从本体部分190延伸的臂部分192。通孔184沿着本体部分190的纵向范围延伸通过本体部分190。通孔172沿着大致正交于沿通孔184形成的轴线的一定向延伸通过本体部分190,并偏离通孔184以使通孔172、184不相交。臂部分192沿大致垂直于沿两个通孔172、184形成的轴线的一方向延伸,并沿本体部分190的纵向范围且在大致邻近通孔172附连到本体部分190。
一凸轮轮廓板194通过接纳在形成在上腿内的通孔198内的铆钉196安装到上腿160。板194包括一凸轮面或边缘200,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指示的或控制的部位(indexedor checker location)202。如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为了与凸轮面200的啮合,一偏置件204固定于转动件168。具体来说,偏置件204是一C形扭转弹簧,其具有一细长部分206、一第一弧形部分208和一第二弧形部分212,第一弧形部分208带有一短部210,该短部沿平行于细长部分206的一定向从第一弧形部分208延伸,而第二弧形部分212带有另一短部214,该短部214沿平行于细长部分206的定向从地热弧形部分212延伸。
细长部分206被接纳在形成在可转动件臂部分192的一侧上的圆形槽216内。可供选择地,一半圆形轴承或套筒218可被接纳在槽216内,以便直接地接合扭转弹簧204。一固定板220安装到可转动件臂部分192,以将扭转弹簧204固定到槽206内。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固定板220包括一第一部分222和一安装部分224,前者抵靠或靠近扭转弹簧204安装,而后者被接纳在邻近槽216形成在臂部分192内的对应或匹配槽226内。此外,铆钉228被接纳在形成在板220和可转动件臂部分192内的通孔230、232内。可供选择地,一垫片234可接纳在固定板220与弹簧204接纳在其槽216内的可转动件168之间。
弹簧204的短部210定位成当后挡板10从摆动打开位置打开和/或关闭至摆动打开位置时,即围绕第一枢轴轴线30打开和/或关闭时,弹簧204的短部210被板194的凸轮面200啮合。具体来说,短部210包括一可转动地附连在其上的凸轮随动件236,其具有一大致圆形截面。随动件236定位在短部210上,以使当后挡板朝向或从摆动打开位置打开时,随动件236接合凸轮面200。在所示实施例中,凸轮面200大致平行于第一垂直轴线30。
随动件236包括径向突缘238,以便保持凸轮面200与随动件236对齐。随动件236和具有控制部位202的凸轮面200之间的啮合,在铰链组件40用于围绕第一轴线30枢转地打开后挡板10时,使铰链组件40具有一体的控制(checker)功能。如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认识到的,凸轮面200的形状可以这样做成凸轮面与扭转弹簧204的随动件236的接合(1)当后挡板10围绕第一枢轴轴线30打开/关闭时,将后挡板10推压入特定的预定或预选位置或控制点内,(2)将后挡板10保持在所述特定的预定位置之一内,直到一预定的力施加到后挡板10上来克服扭转弹簧204的推压力,和/或(3)限制后挡板10围绕第一枢轴轴线30迅捷或快速地打开和关闭。此外,应该认识到,也可使用不同于所示实施例的其它特定的控制结构,所有这样的结构都被认为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可用制造和组装相对容易和便宜的构件来组装成本文所述的双模式铰链组件40。例如,铰链组件40的诸构件可包括基本上是冲压和/或焊接的构件。此外,分别使用螺栓140、148来将本体支架130连接到车辆V和将后挡板支架142连接到后挡板10,这能相对容易地将后挡板组装到相关的车辆。与所有的或大部分的现有技术的后挡板相比,这使得后挡板可独立于车辆单独地进行组装,并在后挡板和车辆已经分部组装好之后,再将后挡板附连到车辆。
参照图12和13,第一铰链/锁组件44包括一闩定组件,其具有一锁本体250和一掣爪252。通过传统的紧固件(例如铆钉或螺栓254)将锁本体250固定到后挡板10,具体来说,固定到后挡板框架150,这样,当后挡板10处于关闭位置时,形成在锁本体内的一锁本体凹陷256与闩眼48对齐并能接纳闩眼48。锁本体250通常包括一第一壁250a、一与第一壁间隔的第二壁250b以及至少一个在第一和第二壁之间延伸的连接壁250c。凹陷256设置成穿过所述的至少一个连接壁250c并进入到壁250a、250b的部分内。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闩眼48可转动地安装在闩眼安装支架262的间隔开的臂258、260之间。支架262通过传统的紧固件,诸如铆钉或螺栓264,安装到车辆V的柱子42。支架262包括用来加强臂258、260的支承部分266、268。在所示实施例中,支承缆索60连接到下支承部分268。在一实施例中,闩眼48包括一头部270,其限制闩眼相对于臂258、260的轴向运动。轴承272、274径向地设置在闩眼48和臂258、260的部分之间,在诸臂内形成通孔以接纳闩眼。使用一固定环276在与头270相对的一端上进一步限制闩眼48的轴向运动。
当后挡板10处于关闭位置时,闩眼48被接纳在凹陷256内。一诸如橡胶之类的弹性材料的缓冲块278可设置在凹陷256内,用来衬垫或阻尼闩眼48和锁本体250之间的接合,特别是当后挡板10从下翻位置运动到关闭位置之后,闩眼48首先被接纳在凹陷256内时。掣爪252可转动地安装到锁本体250,以便有选择地闩定到闩眼48上,将闩眼锁定到锁本体250和锁本体凹陷256内,由此,将第一铰链/锁组件44锁定到闩眼48和车辆V的柱子42。掣爪252包括一用来接纳闩眼48的掣爪凹陷280,并可在闩定位置和未闩定位置之间运动。具体来说,如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当后挡板10从下翻位置运动到关闭位置而闩眼48被接纳在凹陷256、280内时,闩眼48致使掣爪252运动,具体来说,使掣爪252围绕闩眼48转动到闩定位置(图12中所示),在该位置中,掣爪将闩眼48锁定在锁本体250的锁本体凹陷256内。当掣爪252处于未闩定位置(图14C所示)时,闩眼48自由地移入和移出(即可移去)凹陷256、280。
铰链/锁组件44另外包括一掣爪偏置装置,诸如扭转弹簧282,其朝向未闩定位置沿一第一转动方向(图12中顺时针方向)可转动地推压掣爪252。一棘轮284可转动地安装在锁本体250上邻近掣爪252处,以便有选择地接合或锁定掣爪252并将掣爪保持在闩定位置。具体来说,掣爪252包括一掣子表面(catch surface)252a,其有选择地被形成在棘轮第一腿284b上的一相对的掣子表面284a接合。诸如扭转弹簧286之类的一棘轮偏置装置沿一第二转动方向(图12中的逆时针方向)朝向一已接合或正在接合位置转动地推压棘轮284,在所述位置中,相对的掣子表面284a被推压成与掣爪252接合。
棘轮284可在接合位置和脱开位置之间运动,在接合位置,棘轮将掣爪锁定在闩定位置内,而在脱开位置,掣爪可在闩定位置和未闩定位置之间运动。如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闩眼48在锁本体凹陷256内的锁定的或未锁定的状态或条件可由棘轮的位置(接合或脱开)确定。棘轮284包括一延伸部分284c,该延伸部分接合一阻挡288来限制棘轮沿第二转动方向的运动。当棘轮284处于脱开位置而允许掣爪在闩定位置和未闩定位置之间运动时,阻挡288还限制掣爪252沿第一转动方向的运动。
棘轮的一第二腿284d包括一销284e,该销从第二腿中延伸并定位成与一对可转动地安装的杠杆接合,该对杠杆包括致动器杠杆290和传感器杠杆292。致动器杠杆290可转动地安装到锁本体250,其第一腿290a邻近销284e定位以便与其接合,其第二腿290b可枢转地连接到致动器杆82,由此将致动器杆82可转动地连接到锁本体250。类似地,传感器杠杆292可转动地安装到锁本体250,其第一腿292a邻近销284e定位以便与其接合,其第二腿292b可枢转地连接到传感器杆90,由此将传感器杆90可转动地连接到锁本体25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腿292a形成一接纳销284e的槽292c,以使传感器杆292适于随棘轮284作对应运动。或者,不同于腿290a,第一腿292a可构造没有一槽并定位在销284e的相对侧上。在这样一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可设置诸如扭转弹簧之类的一偏置装置来沿第一转动方向可转动地推压传感器杆292,以保持腿292a和销284e之间的接合,这可确保杠杆292的位置与棘轮284的位置对应。
参照图14A,后挡板10显示为处于关闭位置,第一铰链/锁组件44显示为处于一闩定或锁定位置。在这些位置中,闩眼48被接纳在锁本体凹陷256内,而掣爪252处于闩定的位置,由此,将闩眼锁定在凹陷256内,并将闩眼48可释放地连接到锁本体250,这也将安装有闩眼48的车身可释放地连接到安装有锁本体250的后挡板10,尽管掣爪252被朝向未闩定位置推压,但掣爪通过处于接合位置的棘轮284而被保持在闩定的位置。当将掣爪252锁定在闩定位置而将闩眼48锁定在锁本体凹陷256内时,棘轮284处于接合位置。尤其是,当棘轮处于接合位置时,棘轮的相对的掣子表面284a接合掣爪的掣子表面252a而将掣爪保持在闩定的位置。
当棘轮284处于接合位置时,销284e致使传感器杠杆292沿第一方向朝向传感器杠杆的第一位置转动,传感器杠杆第一位置对应于掣爪252的闩定位置和棘轮284的接合位置。在传感器杠杆第一位置中,传感器杆90朝向或向同步器74的方向运动(如箭头508所示)到对应于棘轮接合位置的一传感器杆第一位置。再参照图14B,当闩眼48锁定到锁本体250时,后挡板10朝向摆动打开位置运动或运动到摆动打开位置。尽管朝向摆动打开位置打开,但锁本体250围绕闩眼48枢转,而掣爪252保持在闩定位置,以将闩眼48固定在锁本体凹陷256内。同样地,棘轮284保持在接合位置,而传感器杠杆292保持在传感器杠杆第一位置内,其中,通过杆90沿箭头508的方向处于一向前的位置,传感器杆90与同步器74机械地通信。
再参照图14C,为了从闩眼48开锁第一铰链/锁组件44,同步器74沿第一方向(箭头472所示)拉动致动器杆82,这可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致动器杠杆290。腿290a接合和移动销284e而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棘轮284。销284e的运动致使销接合传感器杠杆292的腿292a,由此,沿第二转动方向将传感器杠杆292移动到对应于棘轮脱开位置的一传感器杠杆第二位置,其中,通过杆90处于一缩回的位置(箭头478所示),传感器杆90与同步器74机械地通信。
棘轮284克服弹簧286的推压力沿第一转动位置运动到脱开的位置,在该位置中作为掣爪252障碍物的相对的掣子表面284a移开。当棘轮284处于脱开的位置时,弹簧282将掣爪252移动到开锁第一铰链/锁组件44的未闩定的位置,并允许从锁本体凹陷256中移出闩眼48。具体来说,当掣爪252朝向未闩定位置运动时,掣爪252从锁本体凹陷256中强制移动闩眼48,这致使后挡板10至少部分地朝向下翻位置运动(如图14C中所示)。通过接合掣爪的第一腿252b,阻挡288限制掣爪252沿第一转动方向的运动。因此,阻挡288将掣爪252保持在未闩定位置。
只要棘轮284保持在脱开位置,传感器杠杆292就保持在传感器杠杆第二位置而杆90保持在缩回的位置。因此,当棘轮284处于脱开位置时,传感器杆90通过保持在缩回位置而继续机械地通知同步器74铰链/锁组件44是开锁的。直到掣爪252重新闩定到闩眼48上,棘轮284由于其轮廓或形状而保持在脱开的位置。因此,当掣爪处于未闩定位置和/或掣爪可在闩定位置和未闩定位置之间运动时,棘轮284保持在脱开的位置。仅当掣爪处于闩定位置时,棘轮284处于接合位置。具体来说,再参照图14D,当闩眼48初始地接纳或移入锁本体凹陷256内,且掣爪凹陷280致使闩眼沿第二转动方向克服弹簧282的推压力朝向闩定位置部分地转动掣爪时,棘轮284保持在脱开位置。
弹簧286推压棘轮284,具体来说,推压腿284b进入到掣爪252内,但直到掣爪转动到闩定位置(示于图14A中)后,棘轮的相对掣子表面284a才接合掣爪的掣子表面252a。当掣子表面252a最终通过相对的掣子表面284a(即,掣爪252处于闩定位置)时,棘轮284运动至接合位置以将掣爪保持在闩定位置。当棘轮284处于接合位置时,销284e转动传感器杠杆292返回到第一传感器杠杆位置,其中,传感器杆90运动返回到向前的位置,机械地通信第一铰链/锁组件44的锁定状态。
因此,铰链/锁组件44,尤其是使用在铰链/锁组件44内的棘轮284的形状,使棘轮284能用来通信铰链/锁组件44的状态,即锁定的或未锁定的状态。棘轮284的形状和锁本体250的结构允许棘轮的位置直接对应于铰链/锁组件44的状态。当闩眼48通过掣爪252锁定到锁本体250时,棘轮处于接合位置。当闩眼48从锁本体250中开锁时,棘轮处于脱开位置并保持在那里,直到锁本体250重新锁定到闩眼48。杠杆292和杆90将棘轮的位置及因此也将铰链/锁组件44的状态通信到同步器74。
参照图15-18,第二铰链/锁组件50包括一具有一锁本体302和一掣爪304的闩定组件。锁本体302通过传统的紧固件,例如铆钉或螺栓306固定到后挡板10,具体来说,固定到后挡板框架150,以致当后挡板10处于关闭位置时(示于图15中),形成在锁本体内的锁本体凹陷308对齐于闩眼54并能接纳闩眼54。锁本体302通常包括一第一壁302a、一与第一壁间隔的第二壁302b以及在第一和第二壁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连接壁302c。凹陷308设置成穿过所述的至少一个连接壁302c并进入壁302a、302b的部分内。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闩眼54可转动地安装在闩眼安装支架314的间隔开的臂310、312之间。支架314通过诸如螺栓316之类的传统的紧固件安装到车辆V的柱子56。在大部分的方面,根据所示的实施例,闩眼54类似于闩眼48。例如,闩眼54包括一头部318、围绕闩眼54环形地设置的轴承320、322以及固定环324。当后挡板10处于关闭位置时,闩眼54被接纳在凹陷308内。一类似于缓冲块278的缓冲块326可设置在凹陷308内。
掣爪304可转动地安装到锁本体302,以便有选择地闩定到闩眼54上而将闩眼锁定到锁本体302和锁本体凹陷308内,由此,将第二铰链/锁组件50锁定到闩眼54和车辆V的柱子56。掣爪304包括一掣爪凹陷328用来接纳闩眼54,并可在一闩定位置和一未闩定位置之间运动。具体来说,如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当后挡板从摆动打开位置运动到关闭位置(图18中显示为摆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且闩眼54被接纳在凹陷308、328内时,闩眼54致使掣爪304运动,具体来说,使掣爪304围绕闩眼54转动到闩定位置(如图15所示),在该位置中,掣爪将闩眼54锁定在锁本体302的锁本体凹陷308内。当掣爪304处于为闩定位置(如图19A所示)时,闩眼54可自由地移入和移出(即可移去的)凹陷308、328。
第二铰链/锁组件50另外包括一掣爪偏置装置,诸如扭转弹簧330,其朝向未闩定位置沿第二转动方向(图15中逆时针方向)可转动地推压掣爪304。一棘轮332可转动地安装在锁本体302上邻近掣爪304处,以便有选择地接合或锁定掣爪304并将掣爪保持在闩定位置。具体来说,掣爪304包括一掣子表面304a,其有选择地被形成在棘轮第一腿332b上的一相对的掣子表面332a接合。诸如扭转弹簧334之类的一棘轮偏置装置沿一第一转动方向(图15中的顺时针方向)朝向一已接合或正在接合位置转动地推压棘轮332,在所述位置中,相对的掣子表面332a被推压成与掣爪304接合。棘轮332可在接合位置和一脱开位置之间可运动,在接合位置,棘轮将掣爪304锁定在闩定位置,而在脱开位置,掣爪可在闩定位置和未闩定位置之间运动。如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闩眼48在锁本体凹陷256内的锁定或未锁定的状态可由棘轮的位置(接合或脱开)确定。形状基本上类似于第一铰链/锁组件的棘轮284的棘轮332包括一延伸部分332c,该延伸部分接合一阻挡336以限制棘轮沿第一转动方向的运动。当棘轮332处于脱开位置而允许掣爪在闩定位置和未闩定位置之间运动时,该阻挡336还限制掣爪304沿第二转动方向的运动。
棘轮的一第二腿332d包括一销332e,该销从第二腿中延伸并定位成与一可转动地安装的连接杠杆338接合。具体来说,销332e被接纳在形成在连接杠杆的第一腿338b内的一凹陷338a内。杠杆338包括一定位成接合一对杠杆的第二腿338c,该对杠杆包括致动杠杆342和传感器杠杆344,它们可转动地安装和大致正交于连接杠杆338定向。具体来说,连接杠杆338围绕一大致平行于第一轴线的一轴线转动,并且杠杆342、344定位成大致平行于开口或后挡板10所设置于其中的平面。杠杆338还包括一钩形部分338d,其定位在传感器杠杆344的、不同于第二腿338c的一相对侧上。钩形部分338d和第二腿338c一起形成杠杆338的一C形部分,该C形部分形成其中可设置传感器杠杆344的一凹陷338e。杠杆344捕获在C形部分338c、338d内可致使传感器杠杆344随杠杆338运动。
致动器杠杆342包括一邻近第二腿338c定位的第一腿342a,以与杠杆338接合。杠杆342还包括一可枢转地连接到致动器杆88的第二腿342b。传感器杠杆344的一第一腿344a邻近第二腿338c定位,以便接合和位于凹陷338e内,其第二腿344b可枢转地连接到传感器杆92。如图所示,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杠杆的第二腿338c设置在腿342a、344a之间。可供选择地,弯折的部分346设置在杠杆的腿342a、344a上,以便缓冲腿338c和杠杆342、344之间的接合。在通过传感器杆92作用的弹簧456(图27)的作用下,传感器杠杆344沿第一转动方向被可转动地推压成与连接杠杆338接合。
特别地参照图15和16,后挡板10显示为处于关闭位置,第二铰链/锁组件50显示为处于一闩定或锁定位置。在这些位置中,闩眼54被接纳在锁本体凹陷308内,且掣爪304处于闩定的位置,由此,将闩眼锁定在凹陷308内,并将闩眼54可释放地连接到锁本体302,这也将安装有闩眼54的车身可释放地连接到安装有锁本体302的后挡板10。尽管掣爪304被朝向未闩定位置推压,但掣爪通过处于接合位置的棘轮332而被保持在闩定的位置。当掣爪304锁定在闩定位置而将闩眼54锁定在锁本体凹陷308内时,棘轮332处于接合位置。尤其是,当棘轮处于接合位置时,棘轮的相对的掣子表面332a接合掣爪的掣子表面304a而将掣爪保持在闩定的位置。
当棘轮332处于接合位置时,销332e致使连接杠杆338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以使连接杠杆的第二腿338c和钩形部分338d沿第一转动方向将传感器杠杆344转动到一传感器杠杆第一位置,该位置对应于掣爪304的闩定位置和棘轮332的接合位置。在传感器杠杆第一位置中,传感器杆92朝向或向同步器74的方向(如箭头510所示)运动到对应于棘轮接合位置的一传感器杆第一位置。参照图17,当闩眼54锁定到锁本体302时,后挡板10朝向下翻位置运动或运动到下翻位置。尽管朝向下翻位置打开,但锁本体302围绕闩眼54枢转,且掣爪304保持在闩定位置,以将闩眼54固定在锁本体凹陷308内。同样地,棘轮332保持在接合位置,而传感器杠杆344保持在传感器杠杆第一位置内,其中,通过杆92沿箭头510的方向处于一第一或向前的位置(图16),传感器杆92与同步器74机械地通信。
再参照图19A和19B,为了从闩眼54开锁第二铰链/锁组件50,同步器74沿第一方向(箭头496所示)拉动致动器杆88,这可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致动器杠杆342。腿342a接合和使连接杠杆338沿第一转动方向运动,连接杠杆338又接合和使销332e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棘轮332。致动器杆88引起的连接杠杆338的运动,具体来说是腿338c的运动,致使腿338c接合传感器杠杆344的腿344a,由此,沿第二转动方向将传感器杠杆移动到对应于棘轮脱开位置的一传感器杠杆第二位置,其中,通过杆92处于沿箭头500方向的一缩回的位置,传感器杆92与同步器74机械地通信。
棘轮332克服弹簧334的推力沿第二转动方向运动到脱开的位置,在该位置作为掣爪304障碍物的相对的掣子表面332a移开。当棘轮332处于脱开的位置时,弹簧330将掣爪304移动到开锁第二铰链/锁组件50的未闩定的位置,并允许从锁本体凹陷308中移出闩眼54。具体来说,当掣爪304朝向未闩定位置运动时,掣爪304从锁本体凹陷308中强制移动闩眼54,这致使后挡板10至少部分地朝向摆动打开位置运动(如图19A中所示)。通过接合掣爪的第一腿304b,阻挡336限制掣爪304沿第二转动方向的运动。因此,阻挡366将掣爪304保持在未闩定位置。
如果棘轮332保持在脱开位置,则传感器杠杆344保持在传感器杠杆第二位置而杆92保持在缩回的位置。因此,当棘轮332处于脱开位置时,传感器杆92通过保持在缩回位置而继续机械地通知同步器74第二铰链/锁组件50是开锁的。直到掣爪304重新闩定到闩眼54上,棘轮332由于其轮廓或形状而保持在脱开的位置。因此,当掣爪处于未闩定位置和/或掣爪可在闩定位置和未闩定位置之间运动时,棘轮332保持在脱开的位置。仅当掣爪处于闩定位置时,棘轮284处于接合位置。具体来说,再参照图20A和20B,当闩眼54初始地接纳或移入锁本体凹陷308内,且掣爪凹陷328致使闩眼54沿第二转动方向克服弹簧330b的推压力朝向闩定位置部分地转动掣爪时,棘轮保持在脱开位置。
弹簧334推压棘轮332,具体来说,推压腿332b进入到掣爪内,但直到掣爪转动到闩定位置(示于图15中)后,棘轮的相对掣子表面332a才接合掣爪的掣子表面304a。当掣子表面304a最终通过相对的掣子表面332a(即,掣爪304处于闩定位置)时,棘轮332运动至接合位置以将掣爪保持在闩定位置。当棘轮332处于接合位置时,销332e结合弹簧340致使连接杠杆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以使连接杠杆腿338c朝向致动器杠杆342运动,该制动器杠杆沿第一转动方向缩回。当连接杠杆腿338c沿第一转动方向运动时,传感器杠杆344也沿第一转动方向运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如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传感器杆92被弹簧456(图27)沿箭头500的方向推压,弹簧推压传感器杠杆344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到第一传感器杠杆位置。传感器杠杆344沿第一转动方向的推压确保腿344a也保持与连接杠杆腿338c接合。在另一实施例中,连接杠杆的第二腿338c被一C形腿替代,该腿形成一接纳传感器杠杆腿344a的凹陷。因此,连接杠杆沿第一或第二转动方向的运动都具有将传感器杠杆运动到一对应位置的作用。
参照图21和22,锁定组件62包括一具有一锁本体350和一掣爪352的闩定组件。锁本体350通过传统的紧固件(诸如铆钉或螺栓354)固定到后挡板10,具体来说,固定到后挡板框架150,以致当后挡板10处于关闭位置时,形成在锁本体内的锁本体凹陷356对齐于闩眼64并能接纳闩眼64。锁本体350通常包括一第一壁350a、一与第一壁间隔的第二壁350b,以及在第一和第二壁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连接壁350c。凹陷356设置成穿过所述的至少一个连接壁350c并进入壁350a、350b的部分内。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闩眼64呈大致的U形,并用与U形闩眼64的端部一体形成的合适的径向突缘360安装到一支架358。支架358通过诸如铆钉或螺栓362之类的传统的紧固件安装到车辆V的柱子56。当后挡板10处于关闭位置时,闩眼64被接纳在凹陷356内。一类似于缓冲块278和326的缓冲块364可设置在凹陷356内。掣爪352通过铆钉365可转动地安装在锁本体350上,以便有选择地闩定到闩眼64上从而将闩眼锁定到锁本体350,由此,将锁定组件62锁定到闩眼64和车辆V的柱子56。
掣爪352包括一用来接纳闩眼64的掣爪凹陷366。具体来说,如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当后挡板从摆动打开位置或下翻位置运动到关闭位置且闩眼64被接纳在凹陷356、366内时,闩眼64致使掣爪352运动,具体来说,使掣爪352围绕闩眼64转动到闩定位置(图21中所示),在该位置中,掣爪将闩眼64锁定在锁本体350内。当掣爪352处于未闩定位置(图23A所示)时,闩眼64自由地移入和移出凹陷356、366。
锁定组件62还包括一偏置装置,诸如扭转弹簧368,其朝向未闩定位置沿第一转动方向(图21中顺时针方向)可转动地推压掣爪352。一棘轮370可转动地安装到锁本体350上邻近掣爪352处,以便有选择地接合掣爪352和将掣爪保持在闩定位置。具体来说,掣爪352包括一掣子表面352a,其有选择地被形成在棘轮370上的一相对的掣子表面370a接合。诸如扭转弹簧372的另一偏置装置沿第二转动方向(图21中的逆时针方向)朝向一正在接合位置转动地推压棘轮370,在该位置中,相对的掣子表面370a被推压成与掣爪352接合。棘轮370包括一延伸部分370b,它接合一阻挡374以限制棘轮沿第二转动方向的运动。当棘轮370处于脱开位置而允许掣爪352在闩定位置和未闩定位置之间运动时,所述的至少一个连接壁350c限制掣爪352沿第一转动方向的运动。
当后挡板处于关闭位置而锁定组件62处于闩定或锁定位置时,闩眼64被接纳在锁本体凹陷356内,而掣爪352处于闩定位置,由此,将闩眼锁定在凹陷356内并将闩眼64可释放地连接到锁本体350,这也将安装有闩眼64的车身可释放地连接到安装有锁本体350的后挡板。尽管掣爪352被推压向未闩定位置,但通过处于接合位置的棘轮370掣爪被保持在闩定的位置。尤其是,棘轮的相对的掣子表面370a接合掣爪的掣子表面352a,以将掣爪保持在闩定位置。
再参照图23A和23B,为了从闩眼64开锁锁定组件62,同步器74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致动器杠杆376的、箭头476所示的方向拉动致动器杆84(图23B中的逆时针方向)。杠杆376可枢转地安装在突缘378上,以使杠杆376大致地垂直于掣爪352和棘轮370并大致地平行于后挡板10。杠杆376具有一可枢转地连接到杆84上的第一腿376a,杠杆376沿第二转动方向的运动致使杠杆的第二腿376b接合棘轮370和克服弹簧372的推压作用沿第一转动方向将棘轮370转动到脱开的位置,在该位置中,作为掣爪352障碍物的相对的掣子表面370a移开。当棘轮370处于脱开的位置时,弹簧368将掣爪352移动到开锁锁定组件62的未闩定的位置,并允许从锁本体350中移出闩眼64。具体来说,当掣爪352朝向未闩定位置移动时,掣爪352从锁本体凹陷356中强制移动闩眼64,这致使后挡板10至少部分地朝向打开位置(即,摆动打开位置或下翻位置)之一运动。通过接合掣爪的第一腿352b,锁本体壁350c限制掣爪352沿第一转动方向的运动。
参照图24-27,同步器74显示为处于静止或后挡板关闭位置,在该位置中,各个组件44、50、62锁定到其对应的闩眼,且没有手柄80、86被拉或致动。同步器74包括多个连接到后挡板的杠杆以便在手柄组件70、72以及铰链/锁和锁定组件44、50、62之间协调操作。具体来说,同步器74包括(1)第一组杠杆402,其连接到致动器杆82、传感器杆92和手柄杆76,以及(2)第二组杠杆404,其连接到致动器杆84、88、传感器杆90和手柄缆索78。杠杆组402、404可转动地连接到一安装支架406,它通过诸如铆钉或螺栓408之类的合适的紧固件固定到后挡板10。因此,杠杆组402、404可转动地安装在后挡板10上。支架406包括一突缘部分410,其具有一安装在其上的缆索支承件412,以便支承缆索78和将缆索78导向入同步器74内。
第一组杠杆402包括一可枢转地连接到上手柄杆76的第一或上手柄杠杆414,这样,当手柄80运动时,杠杆414运动。杠杆414通过枢轴件416可枢转地安装在支架406上。第一组402还包括一第一铰链/锁致动杠杆418和一第二铰链/锁传感器杠杆420。邻近于上手柄杠杆414的致动杠杆418具有一第一臂418a,其可枢转地连接到致动器杆82并通过枢轴件416可枢转地安装在支架406。如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上手柄80可使致动杠杆418有选择地运动,并且致动杠杆418连接到第一铰链/锁组件44,这样,当手柄80足够地使杠杆418运动时,杠杆418开锁第一铰链/锁组件。传感器杠杆420可枢转地连接到传感器杆92并通过一枢轴件422可枢转地安装在支架406上。具体来说,传感器杠杆420可枢转地连接到支架406的一L形部分或突缘424。一销杠杆426在邻近第一端426a处可枢转地连接到传感器杠杆的第一腿420a,并在邻近第二端426b处连接到致动杠杆418。一第二腿420b可枢转地连接到传感器杆92。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销杠杆426包括一426c销,该销穿过传感器杠杆420被接纳,以便将销杠杆426可转动地连接到传感器杠杆420。销杠杆的第二端426b包括另一销426d,其延伸通过形成在致动杠杆418的第二臂418b内的一孔或槽428。销426d包括径向部分或延伸部432,它们防止销从槽428中轴向地拉出。销426d还延伸穿过形成在支架406内的一开口433。如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销426d有选择地定位以与上手柄杠杆414的一第一臂414b的接合部分414a接合。
第二组杠杆404包括一可枢转地连接到缆索78的下手柄杠杆434,这样,当手柄86运动时,杠杆434运动。杠杆434通过枢轴件436可枢转地安装在支架406。第二组404还包括一第二铰链/锁致动杠杆438、一第一铰链/锁传感器杠杆440和一锁定组件致动器杠杆442。邻近于下手柄杠杆434的致动杠杆438包括一第一臂438a,其可枢转地连接到致动器杆88并且其自身通过枢轴件436可枢转地安装在支架406上。如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由下手柄86使致动杠杆438有选择地运动,并且制动杠杆438连接到第二铰链/锁组件50,这样,当手柄86使杠杆438足够地运动时,杠杆438开锁第二铰链/锁组件。传感器杠杆440可枢转地连接到传感器杆90并通过一枢轴件444可枢转地安装在支架406上。具体来说,传感器杠杆440可枢转地连接到支架406的一L形部分或突缘446。一销杠杆448在邻近第一端448a处可枢转地连接到传感器杠杆440的第一腿440a,并在邻近第二端438b处连接到致动杠杆438。一第二腿440b可枢转地连接到传感器杆90。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销杠杆448包括一销448c,该销448c通过传感器杠杆440被接纳,以便可转动地将销杠杆448连接到传感器杠杆440。销杠杆448的第二端448b包括另一销448d,其延伸通过形成在致动器杠杆438的第二臂438b内的一孔或槽450。销448d包括径向部分或延伸部452,它们防止销从槽450中轴向地拉出。如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销448d可有选择地定位成与下手柄杠杆434的一第一臂434b的接合部分434a接合。锁定组件杠杆442包括一可枢转地连接到杆84的第一臂442a。
如本技术领域内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的,可设置多个弹簧来沿第一或第二转动方向偏置或推压若干个杠杆。诸弹簧仅示于图27中且只是示意地表示。所有示意地表示的弹簧显示为第一端连接到杠杆之一,而第二端连接到一示意地表示的固定件上(其可以是支架406或后挡板10的某些其它构件,例如,框架150)。本技术领域内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也可使用其它偏置装置来代替所示的弹簧,例如包括其它的弹簧(诸如扭转弹簧)、相对于重力的特殊杠杆的定向等,所有这样的其它装置都被认为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具体来说,多个弹簧包括一弹簧454,其连接到第一铰链/锁组件的致动杠杆418并推压杠杆沿第二转动方向(图27中的逆时针方向)围绕枢轴件416转动。另一弹簧456连接到第二铰链/锁组件的传感器杠杆420并推压杠杆420沿第二转动方向围绕枢轴件422转动。弹簧458连接到下手柄杠杆434并推压杠杆434沿第一转动方向(图27中的顺时针方向)围绕枢轴件436转动。弹簧460连接到第一铰链/锁组件的传感器杠杆440并推压杠杆440沿第一转动方向围绕枢轴件444转动。弹簧462连接到锁定组件杠杆442并推压杠杆442沿第一转动方向围绕枢轴件436转动。
如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图28-32示出协调和机械地通信手柄组件70、72和锁组件44、50、62的同步器74的操作。根据第一和第二铰链/锁组件44、50的状态或位置,就如传感器杆90、92所通信的那样,同步器74有选择地在(1)上手柄组件70和第一铰链/锁和锁定组件44、62之间,以及(2)下手柄组件72和第二铰链/锁和锁定组件之间形成通信和不形成通信。具体来说,如果第一和第二铰链/锁组件44、50都闩定到其对应的闩眼48、54上,则传感器杆90、92将组件44、50的对应的闩定位置机械地通信到同步器74,然后,同步器使手柄组件70、72中的任一个能进行操作以打开后挡板10。
如果第一铰链/锁组件44从闩眼48中脱开闩定或开锁,则传感器杆90将组件44的未闩定位置机械地通信到同步器74,然后,同步器使下手柄组件72不能打开或开闩组件50、62。相反,如果第一铰链/锁组件44被闩定或锁定,则传感器杆90将组件44的闩定位置机械地通信到同步器74,该同步器使下手柄组件72能打开或开闩组件50、62。如果第二铰链/锁组件50从闩眼54中脱开闩定或开锁,则传感器杆92将组件50的未闩定位置机械地通信到同步器74,然后,同步器使上手柄组件70不能打开或开闩组件44、62。相反,如果第二铰链/锁组件50被闩定或锁定,则传感器杆92将组件50的闩定位置机械地通信到同步器74,该同步器使上手柄组件70能打开或开闩组件44、62。同步器74还防止手柄组件70、72两者同时地操作而同时地释放所有组件44、50、62。当手柄组件70、72不能操作和开闩组件44、50、62时,手柄80、86仍可自由运动。
在操作中,当拉动上手柄80(图2)时,其行程通过杆76通信到同步器74。参照图28,上手柄80的拉动致使杆76朝向同步器74沿箭头466的方向运动,由此,沿第一转动方向或箭头468方向转动上手柄杠杆414。如果当手柄80被拉时第二铰链/锁组件50处于锁定或闩定位置,则同步器74将杆76的行程连接到杆82、84,这开锁组件44、62并使后挡板10能朝向下翻位置打开。具体来说,假设后挡板10关闭且所有的组件44、50、62被锁定(即,同步器74从图24-27中所示的静止位置起始),则杠杆414沿箭头468的方向的转动致使接合臂414a接合和强制移动处于第一位置的销426d。由于销426d被接纳在槽428内,所以销426d被接合臂414a作用的强制运动导致第一铰链/锁致动杠杆418克服弹簧454的推压力沿第一转动方向(由箭头470代表)转动。
杠杆418沿箭头470的方向的转动沿箭头472的方向朝向同步器拉动杆82,如上所述,这就开闩或开锁第一铰链/锁组件44。杠杆418沿箭头470的方向的转动也导致具有一第一接合部分418d的杠杆418的第三臂418c接合和强制移动锁定组件杠杆442的第二臂442b(具体来说,第二臂的一接合部分442c),由此,克服弹簧462的推压作用沿第二转动方向(由箭头474表示)转动杠杆442。杠杆442沿箭头474的方向的转动沿箭头476的方向朝向同步器拉动杆84,如上所述,这开闩或开锁锁定组件62。
当第一铰链/锁组件44开锁时,如上所述,由于在第一铰链/锁组件处于一开锁状态时的杠杆292的运动(图12),传感器杆90运动到其缩回的位置(箭头478表示)。杆90的拉动导致传感器杠杆440克服弹簧460的推压作用沿第二转动方向(箭头480表示)转动,这致使销杠杆448随同销448d沿着槽450沿箭头482的方向运动到一第二位置。如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销448d沿槽450远离下手柄杠杆434的接合部分434a的运动,脱开下手柄86或使其不能用于开锁组件50、62。
参照图29,当下手柄86(图2)被拉时,其行程通过缆索78通信到同步器74。具体来说,下手柄86的拉动致使缆索78远离同步器74沿箭头490的方向运动,由此,沿第二转动方向或箭头492方向转动下手柄杠杆434。如果当手柄80被拉动时第二铰链/锁组件50处于开锁或脱开闩定位置,则同步器74不将杆76的行程连接到杆82、84,阻止上手柄80打开后挡板10。具体来说,假设后挡板10关闭且所有的部件44、50、62被锁定(即,同步器74从其静止位置起始),杠杆434沿箭头492的方向的转动致使接合臂434a接合和强制移动处于第一位置的销448d。由于销448d被接纳在槽450内,所以,销448d被接合臂434a作用的强制运动导致第二铰链/锁致动杠杆438沿第二转动方向(由箭头494代表)转动。
杠杆438沿箭头494的方向的转动沿箭头496的方向朝向同步器拉动杆88,如上所述,这开闩或开锁第二铰链/锁组件50。杠杆438沿箭头494的方向的转动还导致接合部分438c接合杠杆442的第一臂442b的一第二接合部分442d,由此,克服弹簧462的推力沿第二转动方向(由箭头498表示)转动杠杆442,这沿箭头476的方向拉动杆84以开锁或开闩锁定组件62。
当第二铰链/锁组件50开锁时,如上所述,由于在第二铰链/锁组件处于一开锁状态时的杠杆344的运动(图16),传感器杆92运动到其缩回的位置(箭头500表示)。杆92的拉动导致传感器杠杆420克服弹簧456的推压作用沿第一转动方向(箭头502表示)转动,这致使销杠杆426随同销426d沿着槽428沿箭头504的方向运动到一第二位置。如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销426d沿槽428远离上手柄杠杆414的接合部分414a的运动脱开上手柄80或使其不能用于开锁组件44、62。
参照图30,同步器74构造成防止手柄80、86同时地开锁第一和第二铰链/锁组件44、50。一般来说,即使想要同时拉动两个手柄80、86,手柄80、86中的一个也会在手柄80、86的另一个之前将其行程通信到同步器74。只要手柄80、86中的一个在手柄80、86中的另一个之前将其行程通信到同步器74,则最后通信其行程的手柄将脱开或不能作用且无法开锁其原本可开锁的组件。如果两个手柄80、86同时地将其行程通信到同步器74,则第一组402和第二组杠杆404之间的接合可防止任一手柄操作,从而不允许任一手柄开锁任一组件44、50、62。
例如,当上手柄80被拉动时,杆76沿箭头466的方向运动,这沿箭头468的方向转动上手柄杠杆414。如果几乎在相同时间拉动下手柄86,则缆索78沿箭头490的方向运动,这沿箭头492的方向转动下手柄杠杆434。如果杠杆414、434在同时转动,则它们对应的接合部分414a、434a同时地接合对应的销426d、448d。如上所述,部分414a、438a作用引起的销426d、448d的运动分别致使杠杆418、438沿箭头470、494的方向转动,即,杠杆418沿图30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而杠杆438沿图30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不是充分的转动(即,可同时地发生杠杆414、434的某些转动,但不是充分的转动)来拉动杆82、88和开锁铰链/锁组件44、50,或者足够地转动以接合和转动杠杆442(以拉动杆84),而是同时地转动的杠杆418、438彼此接合和阻碍,使两个手柄80、86都不能操作任何一个组件44、50、62。具体来说,杠杆418、438的第三接合部分418e、438e彼此接合,并防止两个杠杆进一步转动。
如果当手柄80被拉时第二铰链/锁组件50处于开锁或未闩定位置,则同步器74不将杆76的行程连接到杆82、84,而阻止上手柄80打开后挡板10或使其不能打开后挡板10。然而,即使在阻止上手柄80打开后挡板时,上手柄80也仍然可运动(只是未有效地操作)。具体来说,如参照图29所描述的,当第二铰链/锁组件50开锁时,销426d沿着槽428远离接合部分414a运动到第二位置。另外参照图31,当销426d运动远离接合部分414a时,仍允许上手柄80运动,其行程(用箭头466表示)仍通过杆76通信到同步器。然而,上手柄杠杆414的转动不导致第一铰链/锁组件44开锁(图31中,第二铰链/锁组件50和锁定组件62假定为开锁)。
如图31所示,杠杆414如箭头468所示的转动不导致任何其它杠杆转动。接合部分414a通过销426d运动,但不接合或强制移动销426d。因此,手柄80可运动,而其行程仍通信到同步器74,但同步器不将由拉动手柄80造成的杠杆414的运动与第一铰链/锁杠杆418相连接。只有当传感器杆92返回到正常位置,这将销426d返回到其邻近接合部分414a的接合位置,手柄80才变得可操作以打开第一铰链/锁组件44。当然,只有当第二铰链/锁组件50重新闩定或锁定时,传感器杆92才返回到正常位置。
如果当手柄86被拉动时第一铰链/锁组件44处于开锁或未闩定位置,则同步器74不将缆索78的行程连接到杆84、88,而阻止下手柄86打开后挡板10。然而,即使在阻止上手柄80打开后挡板时,下手柄86也仍然可运动(只是未有效地操作)。具体来说,如参照图28所描述的,当第一铰链/锁组件44开锁时,销448d沿着槽450远离接合部分434a地运动。另外参照图32,当销448d运动远离接合部分434a时,仍允许下手柄86运动,其行程(用箭头490表示)仍通过缆索78通信到同步器。然而,下手柄杠杆434的转动不导致第二铰链/锁组件50开锁(图32中,第一铰链/锁组件44和锁定组件62假定为开锁)。
如图32所示,杠杆434如箭头492所示的转动不导致任何其它杠杆转动。接合部分434a通过销448d运动,但不接合或强制移动销448d。因此,手柄86可运动,而其行程仍通信到同步器74,但同步器不将由拉动手柄86造成的杠杆434的运动与第二铰链/锁组件50相连接。只有当传感器杆90返回到正常位置,这将销448d返回到其邻近接合部分434a的接合位置,手柄86才变得可操作以打开第二铰链/锁组件50。当然,只有当第一铰链/锁组件44重新闩定或锁定时,传感器杆90才返回到正常位置。
参照图33,同步器74包括一失效保护的结构特征,在传感器杆90、92中的一个或两个失效或断裂或分别与锁定组件44、50和/或同步器74断开连接的情形中,该结构特征可使第一和第二手柄80、86失效。具体来说,如果传感器杆92断裂,如图33所示,则同步器74不将杆76的行程连接到致动器杆82、84,而阻止上手柄80打开后挡板10或使其不能打开后挡板10。具体来说,如果杆92失效,则弹簧456沿如箭头506所示的第二转动方向(图33中逆时针方向)转动杠杆420,并通过销杠杆426沿箭头508的方向将销426d移动到第三位置(图33中所示的位置)。在第三位置中,销426d沿着槽428,从第一位置沿与当销运动至第二位置时销所移动的相反方向运动远离接合部分414a。当销426d运动远离接合部分414a且处于在第三位置时,仍允许上手柄80运动,其由箭头466所示的行程通过杆76仍通信到同步器74。然而,如箭头468所示的杠杆414的转动不导致开锁第一铰链/锁组件44。如图所示,杠杆414的转动致使接合部分414a通过销426d而运动,但不强制接合或移动销426d。
同样地,如果传感器杆90断裂,如图33所示,则同步器74不将杆78的行程连接到致动器杆84、88,而阻止下手柄86打开后挡板10或使其不能打开后挡板10。具体来说,如果杆90失效,则弹簧460沿如箭头510所示的第一转动方向(图33中顺时针方向)转动杠杆440,并通过销杠杆448沿箭头512的方向将销448d移动到一第三位置(图33中所示的位置)。在第三位置中,销448d沿着槽450,从第一位置沿与当销运动至第二位置时销所移动的相反方向运动远离接合部分434a。当销448d运动远离接合部分434a且处于第三位置,仍允许下手柄86的运动,其由箭头490所示的行程通过缆索78仍通信到同步器74。然而,如箭头492所示的杠杆434的转动不导致开锁第二铰链/锁组件50。如图所示,杠杆434的转动致使接合部分434a通过销448d而移动,但不强制接合或移动销448d。
已参照诸实施例描述了示范的实施例。显然,阅读和理解上述详细描述后,人们会想到各种修改和变化。只要如此的修改和变化落入附后权利要求书或其等效的范围内,则示范的实施例应认为包括所有如此的修改和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用来有选择地将一闩眼锁定到一车辆上的锁组件,锁组件包括一锁本体,它形成一用来在其中接纳闩眼的锁本体凹陷;一掣爪,它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锁本体上,以便有选择地将闩眼锁定在所述锁本体凹陷内,所述掣爪可在一闩眼锁定在所述锁本体凹陷内的闩定位置和所述闩眼可从所述锁本体凹陷内移出的未闩定位置之间运动;一棘轮,它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锁本体上邻近所述掣爪处,以便有选择地将所述掣爪锁定在所述闩定位置内,所述棘轮可在一接合位置和一脱开位置之间运动,在接合位置,所述棘轮将所述掣爪锁定在所述闩定位置,而在脱开位置,所述掣爪可在所述闩定位置和所述未闩定位置之间运动,所述棘轮(a)在将所述掣爪锁定在所述闩定位置而将闩眼锁定在所述锁本体凹陷内时,处于所述接合位置;(b)在所述掣爪处于以下位置之一时(i)所述未闩定位置,以及(ii)在所述闩定位置和所述未闩定位置之间可动,处于所述脱开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掣爪包括一掣子表面,而所述棘轮包括一相对的掣子表面,当所述相对的掣子表面接合所述掣子表面时,所述棘轮处于所述接合位置,由此,将所述掣爪保持在所述闩定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掣爪偏置装置,它推压所述掣爪沿一第一转动方向朝向所述未闩定位置转动;以及一棘轮偏置装置,它推压所述棘轮沿一第二转动方向朝向所述接合位置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掣爪偏置装置和所述棘轮偏置装置是扭转弹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组件,其特征在于,闩眼进入所述锁本体凹陷内的运动克服所述掣爪偏置装置的所述推压作用沿所述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所述掣爪,这允许所述棘轮被推压入所述接合位置内,在该位置中,所述棘轮的一相对掣子表面运动入所述掣爪内并接合所述掣爪的一掣子表面,以将所述掣爪锁定在所述闩定位置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致动器杆,它转动地连接到所述锁本体并构造成当所述致动器杆沿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棘轮从所述接合位置运动到所述脱开位置;以及一传感器杆,它转动地连接到所述锁本体并构造成所述传感器杆在对应于所述棘轮接合位置的一第一位置和对应于所述棘轮脱开位置的一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致动器杠杆,它转动地安装到所述锁本体,所述致动器杠杆具有一第一腿,当所述致动器杆运动时第一腿定位成接合所述棘轮,以使所述棘轮从所述接合位置运动到所述脱开位置,所述致动器杠杆还具有一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致动器杆的第二腿;以及一传感器杠杆,它转动地安装到所述锁本体,所述传感器杠杆具有一第一腿,当所述棘轮运动至所述脱开位置时第一腿定位成被所述棘轮接合,以使所述传感器杆运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所述传感器杠杆还具有一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致动器杆的第二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包括一销,它接合所述传感器杠杆的第一腿,并被所述致动器杠杆的第一腿接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杠杆的第一腿形成一用来接纳所述销的凹陷,当所述棘轮运动时,所述销使所述传感器杠杆运动,这样,当所述棘轮处于所述接合位置时,所述传感器杠杆运动到一传感器杠杆第一位置,而当所述棘轮处于所述脱开位置时,所述传感器杠杆运动到一传感器杠杆第二位置。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杆和所述传感器杆连接到一同步器,所述传感器杆在所述传感器杆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机械地通知闩眼锁定在所述锁本体凹陷内;在所述传感器杆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则机械地通知所述闩眼没有锁定在所述锁本体凹陷内,当一连接到所述同步器的手柄被致动时,所述致动器杆通过所述同步器有选择地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本体安装在一关闭件上,而闩眼安装在一车身上,所述关闭件有选择地锁定到车身。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件是一后挡板,而闩眼安装在形成载重货厢的一敞开端的所述车身的一部分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板是一双模式后挡板,当所述掣爪将闩眼锁定在所述锁本体凹陷内且所述后挡板围绕一由闩眼形成的轴线打开时,所述锁本体围绕闩眼可枢转地运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致动器杆,它用来有选择地使所述棘轮从所述接合位置运动到所述脱开位置,这使所述掣爪从从所述闩定位置运动到所述未闩定位置;一传感器杆,它用来机械地通信所述棘轮的所述接合位置和所述脱开位置之一;以及至少一个杠杆,它们连接到所述致动器和所述传感器杆并与所述棘轮接合,当所述致动器杆沿一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至少一个杠杆使所述棘轮从所述接合位置运动到所述脱开位置,当所述致动器杆使所述棘轮运动到所述脱开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杠杆使所述传感器杆运动到一对应于所述棘轮脱开位置的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杠杆包括一致动器杠杆,它具有一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致动器杆的第一腿和一第二腿;一传感器杠杆,它具有一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致动器杆的第一腿和一第二腿;以及一连接杠杆,它大致垂直于所述致动器和所述传感器杠杆,所述连接杠杆具有(i)设置在所述致动器杠杆第二腿和所述传感器杠杆第二腿之间的一第一腿,以及(ii)一与所述棘轮上的一销接合的第二腿。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杠杆的第一腿具有一部分,该部分至少局部地包围所述传感器杠杆,以使所述传感器杠杆随所述连接杠杆运动。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杠杆被可转动地推压到与所述连接杠杆第一腿接合。
18.一种锁组件,它用来有选择地将一后挡板锁定到安装在一车身上的闩眼并可围绕闩眼可枢转地运动,所述锁组件包括一锁本体,它安装在后挡板上并形成一用来有选择地接纳闩眼的锁本体凹陷;一掣爪,它可转动地安装在后挡板上并可在一闩定位置和一未闩定位置之间运动,在闩定位置,所述掣爪将闩眼锁定在所述锁本体凹陷内,而在未闩定位置,所述闩眼可从所述锁本体凹陷内移出;以及一棘轮,它可转动地安装在后挡板上并可在一接合位置和一脱开位置之间运动,在接合位置,所述棘轮将所述掣爪保持在所述闩定位置,而在脱开位置,所述掣爪可在所述闩定位置和所述未闩定位置之间运动,除非闩眼位于所述锁本体凹陷内且所述掣爪处于将闩眼锁定在所述锁本体凹陷内的所述闩定位置,所述棘轮保持在所述脱开的位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掣爪包括一掣子表面,而所述棘轮包括一相对的掣子表面,当所述相对的掣子表面接合所述掣子表面时,所述棘轮处于所述接合位置,由此,将所述掣爪保持在所述闩定位置。
20.一种双模式后挡板锁组件,该组件包括一闩眼,它安装在一相关车辆上;一锁本体,它安装在一双模式后挡板上,并具有一用于接纳所述闩眼的锁本体凹陷;一掣爪,它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锁本体上,以便有选择地将所述闩眼锁定在所述锁本体凹陷内;一棘轮,它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锁本体上,以便有选择地将所述掣爪锁定在闩定位置,在该位置中,所述掣爪将所述闩眼锁定在所述锁本体凹陷内,所述闩眼在所述锁本体凹陷内的锁定状态或未锁定状态可由所述棘轮的位置确定。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双模式后挡板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包括一接合位置和一脱开位置,在接合位置中,所述棘轮将所述掣爪保持在所述闩定的位置,在脱开位置中,所述掣爪可在所述闩定位置和所述未闩定位置之间运动,除非所述闩眼处于所述锁本体凹陷内且所述掣爪处于将所述闩眼锁定在所述锁本体凹陷内的所述闩定位置,所述棘轮保持在脱开的位置,这指示所述闩眼在所述锁本体凹陷内处于所述未锁定的状态。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双模式后挡板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包括一接合位置和一脱开位置,所述棘轮在所述接合位置和所述脱开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接合位置,所述棘轮将所述掣爪锁定在所述闩定的位置,而在所述脱开位置,所述掣爪可在所述闩定位置和所述未闩定位置之间运动,所示棘轮(a)在将所述掣爪锁定在所述闩定位置而将闩眼锁定在所述锁本体凹陷内时,处于所述接合位置;(b)在所述掣爪处于以下位置之一时(i)所述未闩定位置,以及(ii)在所述闩定位置和所述未闩定位置之间可动,处于所述脱开位置。
全文摘要
一种用来有选择地将闩眼锁定到车辆上的锁组件,该锁组件包括一锁本体,其形成一用来在其中接纳闩眼的锁本体凹陷。一掣爪可转动地安装在锁本体上,以便有选择地将闩眼锁定在锁本体凹陷内。掣爪可在闩眼锁定在锁本体凹陷内的闩定位置和闩眼可从锁本体凹陷内移出的未闩定位置之间运动。一棘轮可转动地安装锁本体上邻近掣爪处,以便有选择地将掣爪锁定在闩定位置内。棘轮可在接合位置和脱开位置之间运动,在接合位置,棘轮将掣爪锁定在闩定位置,而在脱开位置,掣爪可在闩定位置和未闩定位置之间运动。棘轮在将掣爪锁定在闩定位置而将闩眼锁定在锁本体凹陷内时处于接合位置;在掣爪处于未闩定位置或在闩定位置和未闩定位置之间可动时处于脱开位置。
文档编号B60J5/10GK1782313SQ20051008186
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30日
发明者M·普赖特, S·西勒, 北山贤一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