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充放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2894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轮充放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放气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车轮充放气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时根据不同的道路状况和气候条件保持合适的轮胎气压,对车辆的经济性、安全性及轮胎本身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都有重大影响。特别是越野汽车,由于其通过的道路比较复杂,通过改变轮胎气压的大小,可以大大提高车辆的通过性和平顺性。这就要求在车辆上安装充放气装置,它能够根据需要自动对轮胎进行充放气。目前也有同类产品,如公开号为CN1394765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重型越野汽车的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其原理图见附图1。
充气时,气压冲击将电控气阀组中的轮胎压力调节阀打开,贮气筒的压缩空气经电控气阀组中高压电磁阀和常开电磁阀、旋转密封装置、车轮阀进入轮胎内进行充气。
放气时,打开电控阀组中低压电磁阀,关闭电控气阀组中高压电磁阀和常开电磁阀,贮气筒的压缩空气由电控气阀组中的调压阀调压后,经电控气阀组中低压电磁阀和常开阀,打开车轮阀,使轮胎处于放气状态。
测压时,电控气阀组中高压电磁阀打开,常开电磁阀和低压电磁阀关闭,从贮气筒来的高压脉冲气压经过管道、电控气阀组中高压电磁阀和常开电磁阀、旋转密封气室后进入轮胎阀,使轮胎阀打开并相互沟通,操作面板上的压力表显示压力。
保压时,电控气阀组中高压电磁阀和低电磁阀、轮台阀都处于闭锁状态,电控气阀组中常开电磁阀打开,使管道和密封气室内的气压与大气压平衡,旋转密封处于无压状态。
但是上述产品存在结构复杂、一旦旋转密封出现故障,整个电控气阀系统就无法正常工作,上述产品也没有自动报警、自动卸压功能,而且在操作时要进行多次重复操作,持续时间较长,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产品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车轮充放气系统,它解决了现有产品存在结构复杂、没有自动报警、自动卸压功能,而且在操作时要进行多次重复操作,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充气泵和控制电路,其特征是充气泵的出气口通过气管依次连接有电磁阀、安全阀、轮位电磁阀后与汽车桥位上的轮边阀连接,轮边阀与汽车轮胎相通,轮位电磁阀上装有控制仪表,在电磁阀和安全阀之间还装有放气电磁阀与大气相通。在所述轮位电磁阀与汽车桥位上的轮边阀之间装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可采用声、光报警器,优选发光二极管或蜂鸣器;所述轮位电磁阀有2--6个,它分别与2桥、3桥、四桥、五桥和6桥桥位上的轮边阀连接,优选2个轮位电磁阀和2组轮边阀(即一般所用的四轮车);所述轮边阀上还装有闭锁装置,闭锁装置包括与三通阀体连接的连接块,连接块的进气口与充气泵连接,三通阀体的一端装有带螺纹的闭锁块,另一端连接高压软管,高压软管与轮胎相连。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充气时,打开控制面板上的充气开关,再打开对应桥位(1桥、2桥、3桥、……)开关,充气泵的压缩空气即可进入轮胎进行充气。同时,控制面板上的压力表显示对应桥的气压值。
放气时,只需打开电源,再打开控制面板上的放气开关和对应桥位(1桥、2桥、3桥、……)开关,轮胎的气即可通过轮边阀、控制阀总成放入大气。同时,控制面板上的压力表显示对应桥的气压值。
测压时,只需打开电源,再打开充气电磁阀和对应的轮位(1桥、2桥、3桥、……)开关,控制面板上的压力表显示对应桥的气压值。
保压时,关闭控制阀总成中的充、放气电磁阀和轮位开关,轮胎即处于保压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增加了自动报警和自动卸压功能。在本系统中,驾驶员可以一边驾驶一边观测轮胎的压力,当轮胎压力超过规定值时自动卸压,保证轮胎气压不超过规定的范围。当轮胎气压太低时自动报警,提醒驾驶员要对轮胎进行充气。同时,在轮胎出现泄漏时,可以闭死轮边阀,保证轮胎气压不持续下降,且可以通过轮边阀的外接气门嘴对轮胎进行充气、放气和测压。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能好的优点。


图1为现有技术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闭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闭锁装置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充气泵和控制电路,充气泵1的出气口通过气管依次连接有电磁阀2、安全阀3、轮位电磁阀4后与汽车桥位上的轮边阀5连接,轮边阀5与汽车轮胎6相通,轮位电磁阀4上装有控制仪表10,在电磁阀2和安全阀3之间还装有放气电磁阀7与大气相通。在所述轮位电磁阀4与汽车桥位上的轮边阀5之间装有报警器8;所述报警器8优选蜂鸣器;所述轮位电磁阀4有四个,它分别与四组汽车桥位上的轮边阀5连接。如图4所示,轮边阀5上装有闭锁装置9,闭锁装置9包括与三通阀体9.1连接的连接块9.2,连接块9.2的I-I进气口与充气泵连接,三通阀体9.1的一端装有带螺纹的闭锁块9.3,另一端连接高压软管9.4,高压软管9.4与轮胎相连。在系统工作正常时,闭锁装置9处于打开状态,如图3中所示。在系统出现故障或轮边阀出现泄漏时,用手顺时针拧紧闭锁块9.3,此时轮胎的气不会泄露,轮边阀5处于闭死状态,如图4中所示。此时,可以通过手动方式对轮胎进行充气、放气和测压操作。充气时,将外接气源的气嘴连接至轮边阀的气门嘴9.5,即可进行充气操作。放气时,用气门嘴钥匙拧松气门嘴9.5中的气门芯即可进行放气操作。测压时,将压力表的气嘴与轮边阀上的气门嘴相连,压力表上显示的压力即为轮胎的压力。在结构上,采取了一可旋转结构,保证装配方便。连接块9.2与三通阀体9.1之间采用两销钉9.6连接,保证连接块9.2可在阀体9.1内旋转。装配时,首先用扳手将连接块9.2固定在轮毂上,然后旋转阀体9.1,保证高压软管9.3的II-II口与轮胎连接方便。
充气时,由电泵1提供气源,将控制面板上的开关扳至充气档位,打开相应桥位开关,则气源提供的气通过充气电磁阀2通道、安全阀3、轮位电磁阀4通道和轮边阀5进入轮胎6,完成充气操作。在充气时,控制面板上的压力表一直显示相应桥位轮胎压力。
放气时,打开控制面板上的放气电磁阀7和轮位电磁阀4,轮胎的气压通过轮边阀5、轮位电磁阀4通道、安全阀3和放气电磁阀7通道放入大气。在放气时,控制面板上的压力表一直显示相应桥位轮胎压力。
测压时,打开控制面板上的相应桥位轮位电磁阀4,面板上的压力表显示相应桥位轮胎压力。
保压时,关闭充气电磁阀2、放气电磁阀7和所有的轮位电磁阀,整车轮胎即处于保压状态。
以上是对各桥位轮胎进行单独的充气、放气。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整车所有轮胎进行充气和放气。充气时,打开控制面板上的充气电磁阀2,打开所有的轮位开关,即可实现对所有的轮胎进行充气。放气时,打开放气电磁阀7和所有的轮位开关,即可实现对所有的轮胎进行放气。
在轮胎压力超过规定的限度时,轮胎的气通过安全阀3自动排向大气,保证轮胎的压力。
在行驶过程中,当出现轮胎压力很低时,则系统中的蜂鸣器8自动报警。
在行驶过程中,当出现轮胎漏气现象时,可以闭死轮边阀上闭锁装置9,保证轮胎压力不下降。
测压在汽车行驶前,打开车上电源,再打开控制面板上的相应桥位开关,观察控制面板上的压力表显示,看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充气当观察轮胎压力比规定的压力值低时,启动发动机,将控制面板中的开关扳至充气,同时打开相应桥位轮位开关,观察面板上的压力表显示。当压力表显示数值达到规定的压力值时,关闭充气电磁阀和相应桥位轮位开关即可。
放气当观察轮胎压力比规定的压力值高时,打开控制面板上的放气电磁阀和相应桥位轮位开关,观察面板上的压力表显示。当压力表显示数值达到规定的压力值时,关闭放气电磁阀和相应桥位轮位开关即可。
保压当完成上述操作后,关闭控制面板上开关扳至“停”,整车即处于保压状态。
当整车中有一个轮胎的压力高于安全阀规定的压力值时,不需要驾驶员操作,轮胎的气压即可通过安全阀排入大气。
当整车中有一个轮胎的压力低于系统规定的压力值时,蜂鸣器自动发出声音进行报警,驾驶员即可对轮胎进行检测,对轮胎进行充气。
当需要对整车进行充气时,打开控制面板上的充气开关和所有轮位开关即可。
当需要对整车进行放气时,打开控制面板上的放气开关和所有轮位开关即可。
很明显,本实用新型根据不同车辆的不同需求,可以采用2个轮位电磁阀和2组轮边阀或6个轮位电磁阀和6组轮边阀。
权利要求1.一种车轮充放气系统,它包括充气泵和控制电路,其特征是充气泵的出气口通过气管依次连接有电磁阀、安全阀、轮位电磁阀后与汽车桥位上的轮边阀连接,轮边阀与汽车轮胎相通,轮位电磁阀上装有控制仪表,在电磁阀和安全阀之间还装有放气电磁阀与大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车轮充放气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轮位电磁阀与汽车桥位上的轮边阀之间装有报警器。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车轮充放气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轮位电磁阀有2-6个,它分别与2-6组汽车桥位上的轮边阀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车轮充放气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报警器为发光二极管或蜂鸣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种车轮充放气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轮边阀上装有闭锁装置,闭锁装置包括与三通阀体连接的连接块,连接块的进气口与充气泵连接,三通阀体的一端装有带螺纹的闭锁块,另一端连接高压软管,高压软管与轮胎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放气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车轮充放气系统。它包括充气泵和控制电路,其特征是充气泵的出气口通过气管依次连接有电磁阀、安全阀、轮位电磁阀后与汽车桥位上的轮边阀连接,轮边阀与汽车轮胎相通,轮位电磁阀上装有控制仪表,在电磁阀和安全阀之间还装有放气电磁阀与大气相通。它解决了现有产品存在结构复杂、没有自动报警、自动卸压功能,而且在操作时要进行多次重复操作,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能好的优点。
文档编号B60C23/00GK2858342SQ200520098800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7日
发明者杨小朋, 郭晓宇, 戴移风, 艾蕾, 袁伟 申请人:国营险峰机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