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座位安全气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013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的制作方法
乘客座位安全气嚢技术领域[OOOl]本发明涉及包括根部和一对左和右安全气嚢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
技术背景
申请号为JP-A-2004-314933的日本专利申请描述了 一种包 括根部和一对左和右安全气嚢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所述根部容纳从 充气装置注入的气体。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囊连接到所述根部,并朝向 车辆后部展开以限制坐在乘客座位上的乘客的肩膀以及肩膀周围的部 分。
此外,申请号为JP-A-2004-314933的日本专利申请的实施方 式(图6和图8)描述了一种技术通过绳索将气体从充气装置注入其 中的底端室(根部)的底端部连接到左和右安全气嚢之间的凹部的最 深部上。通过设置所述绳索,减小了所述底端室的体积,从而所述底 端室较早膨胀,并且定位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之间的凹部的最深部。 相应地,当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展开时,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的姿 态稳定。
然而,在上述技术中,通过绳索将所述底端室的底端部筒单 地连接到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之间的凹部的最深部上。因此,需要进 行进一步地改进以稳定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展开的方向。
也就是,在上述技术中,因为将所述绳索的端部固定到所述 左和右安全气嚢之间的凹部的最深部的上边缘上(即,靠近车辆顶部 的边缘)。因此,气体集中地流入到所述底端室低于所述绳索的部分(即,所述根部的车辆后侧部)。相应地,所述底端室高于所述绳索的 部分(即,靠近挡风玻璃的所述根部的车辆前侧部)緩慢地膨胀。这 导致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展开方向的变化。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座椅安全气嚢,其能够进一步稳定所述 左和右安全气嚢展开的方向。
本发明的第 一个方案涉及一种乘客座位安全气嚢,其包括与 坐在乘客座位上的乘客的肩膀相应的左安全气嚢和右安全气嚢;以及 根部,所述根部容纳当充气装置工作时从所述充气装置注入的气体, 并且连接左安全气嚢根部和右安全气嚢根部。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 被折叠并储存在固定于仪表板内的安全气嚢容器中。当发生正面碰撞 时,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从形成于所述仪表板中的气嚢突出开口处 突出,并朝向所述乘客座位展开。条带将所述根部的底端部连接到连 接根部,所述连接根部位于所述左安全气嚢根部和所述右安全气嚢根 部之间。在侧视图中,从所述连接根部和所述条带之间的接合部到所 述气嚢突出开口的前边缘的周边长度大于或等于从所述连接根部和所 述条带之间的接合部到所述气嚢突出开口的后边缘的周边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当所述充气装置在正面碰撞的情况 下工作时,气体从所述充气装置注入,并且所述气体被供应到折叠并 储存在安全气嚢容器内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的根部。所述根部连接所 述左安全气嚢根部和所述右安全气嚢根部。因此,供应到所述根部的 气体流入到所述左安全气嚢和所述右安全气嚢。因此,所述乘客座位 安全气嚢从形成于所述仪表板中的气嚢突出开口处突出。然后,所述 左安全气嚢和所述右安全气嚢朝向所述乘客座位展开。所述左安全气 嚢容纳坐在所述乘客座位上的乘客的左肩。所述右安全气嚢容纳所述 乘客的右肩。两个安全气嚢容纳所述乘客身体的上部,从而使所述乘客身体的上部处于稳定状态。因此,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在正面碰撞 时吸收撞击,并且分散且减少从所述安全气嚢施加于乘客的负荷。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条带将所述根部的底端部连接到定位于 所述左安全气嚢根部和所述右安全气嚢根部之间的连接根部。因此, 能获得下列效果。[OOIO]也就是,如果没有提供所述条带,则所述根部将通过气体膨胀而具有球形形状。这将导致连接到所述根部上的所述左和右安全气 嚢展开的方向的变化。另外,当所述根部具有的球形形状越大时,展 开所述根部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因此,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将在所 述根部完成膨胀之前展开。这也将导致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展开的方 向的变化。相应地,所述条带将所述根部的底端部连接到定位于所述 左安全气嚢根部和所述右安全气嚢根部之间的连接根部。所述条带朝 向所述根部的底端部牵拉所述连接根部,从而减小所述根部的体积。 并且,因为所述条带牵拉所述接合部,所以所述根部具有通过堆叠两 个圆柱而获得的非球形形状的形状。因此,在侧视图中所述根部具有长侧(long side)。因为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沿着所述长侧展开,所以 能调整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展开的方向。因此,能够使所述根部较早 地膨胀,并且能够调整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展开的方向。结果,所述 左和右安全气嚢展开的方向被较早地稳定。[OOll]此外,在上述方案中,除了将所述条带设置在所述根部之外, 在所述侧视图中,从所述连接根部和所述条带之间的接合部到所述气 囊突出开口的前边缘的周边长度L2大于或等于从所述接合部到所述气 嚢突出开口的后边缘的周边长度L1。换句话说,所述条带的长度和所 述接合部的位置被设定,以使得周边长度L2大于或等于所述周边长度 Ll。因此,具有周边长度L2的根部的车辆前侧部比具有周边长度Ll 的根部的车辆后侧部更早地膨胀。所述车辆前侧部比所述车辆后侧部定位在更靠近车辆的前面的位置处。所述车辆后侧部比所述车辆前侧 部定位在更靠近车辆的后部的位置处。因此,所述车辆前侧部较早填 充挡风玻璃和仪表板之间的空间。结果,与条带被简单地设置在根部 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稳定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展开的方向。
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具有进一步稳定所述左和右安全气 嚢展开的方向的良好效果。
在本发明的第一个方案中,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中的一个的体积可能大于位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 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中的另一个的体积。所述条带具有大体的梯形形 状,在所述梯形形状中车辆前侧基底长于车辆后侧上侧。所述车辆后 侧上侧相对于所述车辆前侧基底可能偏向位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外 侧的安全气嚢。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所述条带的左和右侧上的缝隙,将从 充气装置注入的气体供应到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因为根据本发明所 述条带具有大体的梯形形状,所以与所述条带具有例如矩形形状的情 况相比,在所述条带的左和右侧上的缝隙大。结果,所述根部的车辆 前侧部能较早膨胀。
此外,所述条带的车辆后侧上侧相对于车辆前侧基底偏向位 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的安全气嚢。因此,将气体供应到位于车 辆宽度方向内侧且具有较大体积的安全气嚢中的气体供应通道的面积 可能大于将气体供应到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且具有较小体积的安全 气嚢中的另一个气体供应通道的面积。因此,使具有不同体积的所述 左和右安全气嚢均匀地膨胀是可能的。
根据上述方案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具有所述根部能较早膨 胀以及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能均勻膨胀的良好效果。
在所述第一个方案中,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所述左和右 安全气嚢中的一个的体积可能大于位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所述 左和右安全气嚢中的另一个的体积。并且,气体供应孔可以形成于所 述条带中,通过所述气体供应孔将气体供应到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气体供应孔的开口面积彼此不同,并且所述开口 面积对应于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的体积。
根据上述方案,通过在所述条带左和右侧上的缝隙,将从充气装置注入的气体供应到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因为所述气体供应孔 形成于所述条带中,通过所述气体供应孔将气体供应到所述左和右安 全气囊,所以与所述条带具有例如矩形形状且不具有孔的情况相比, 所述根部的车辆前侧部能较早地膨胀。
此外,所述气体供应孔的开口面积彼此不同,并且所述开口 面积对应于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的体积。因此,使具有不同体积的所 述左和右安全气嚢均匀地膨胀是可能的。
根据上述方案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具有所述根部能较早膨 胀以及具有不同体积的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能均匀膨胀的良好效果。
在所述第一个方案中,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所述左和右 安全气嚢中的一个的体积可能大于位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所述 左和右安全气嚢中的另一个的体积。所述条带可以具有矩形形状,并 且气体供应孔可以形成于所述条带中,通过所述气体供应孔将气体供 应到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此外,与位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所述内侧 的所述安全气嚢相对应的所述气体供应孔的开口面积大于与位于所述 车辆宽度方向所述外侧的所述安全气嚢相对应的所述气体供应孔的开 口面积。
可以设定所述条带的长度和所述接合部的位置,以使得所述 膨胀的根部不接触挡风玻璃,并且当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完全展开时,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的上边缘在左和右两个位置处接触所述挡风 玻璃。
根据上述方案,设定所述条带的长度和所述接合部的位置, 以使得所述膨胀的根部不接触挡风玻璃。因此,能够避免在所述乘客 座位安全气囊膨胀的初期将较大的负荷施加到所述挡风玻璃的特定部 分的情形。
此外,设定所述条带的长度和所述接合部的位置,以使得所 述左和右安全气嚢的上边缘在左和右两个位置处接触所述挡风玻璃。 因此,能够稳定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展开的方向,并且稳定当乘客座 位安全气嚢完全展开时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的姿态。
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具有下列良好效果。即,能够避免将 较大的负荷施加到挡风玻璃的特定部分的情形。还能够进一步稳定所 述左和右安全气嚢展开的方向,以及在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囊展开后 的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的姿态。
在上述方案中,安全气嚢折叠部可以是通过将安全气嚢体折 叠形成的,当在所述车辆中提供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时,所述安全 气囊体的位置比所述根部更靠近车辆的后部;并且所述根部可以被松 弛以形成松弛部,当在所述车辆中提供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时,所 述根部的位置比所述安全气嚢体更靠近所述车辆的前部,并且所述松 弛部:^皮沿着所述安全气嚢折叠部竖立。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安全气囊折叠部可以主要是通过将所述 安全气嚢体巻起形成的。所述安全气嚢折叠部可以主要是通过将所述 安全气嚢体手风琴式折叠形成的。可选择地,所述安全气嚢折叠部可 以是通过以大体相同次数巻起所述安全气嚢体和手风琴式折叠所述安 全气嚢体形成的。
在上述方案中,可以将所述根部的顶端部朝着所述安全气囊折叠部手风琴式折叠一次。可选才,地,可以以大体的直角将所述根部 的顶端部朝着所述安全气嚢折叠部弯曲。
在上述方案中,安全气囊折叠部可以主要是通过将所述左和 右安全气囊巻起形成的,当在所述车辆中提供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 时,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囊的位置比所述根部更靠近车辆的后部;所述 根部可以被松弛以形成松弛部,当在所述车辆中提供所述乘客座位安 全气嚢时,所述根部的位置比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更靠近所述车辆的 前部;所述松弛部可以被沿着主要通过将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囊巻起而 形成的所述安全气嚢折叠部竖立;并且所述松弛部的顶端部被手风琴 式折叠。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安全气嚢折叠部主要是通过将所述左和 右安全气嚢巻起形成的,当在所述车辆中提供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 时,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的位置比所述根部更靠近车辆的后部;所述 根部被松弛以形成松弛部,所述根部的位置比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更 靠近所述车辆的前部;并且所述松弛部被沿着主要通过将所述左和右 安全气嚢巻起而形成的所述安全气囊折叠部竖立。因此,从所述充气 装置注入的气体与流入巻起的左和右安全气嚢中相比,更容易流入形 成根部的所述松弛部。因此,所述根部比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更早地 膨胀和展开。并且,在这时,连接所述左安全气嚢根部和右安全气囊 根部的根部形成"壁"。因此,能够非常有效地稳定所述左和右安全气 嚢朝向乘客座位膨胀和展开的方向。
此外,通过手风琴式折叠形成所述根部的松弛部的顶端部, 即使所述松弛部的高度大于主要通过将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巻起而形 成的所述安全气嚢折叠部的高度,所述根部也能快速膨胀且展开。也 就是,当折叠所述安全气囊体时,所述根部被松弛以形成松弛部,在侧视图中,所述根部的松弛部可能稍长。因此,当所述松弛部被沿着 所述安全气嚢折叠部竖立时,所述顶端部可能突出超过所述安全气嚢 折叠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手风琴式折叠所述松弛部的顶端部,不 会阻止所述根部快速地膨胀和展开。
根据上述方案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具有所述根部能快速膨胀和展开的良好效果。


根据下面结合附图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 和/或进一步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在所述附图中相同 或相应的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并且其中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展开的纵 向横截面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的水平横截面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从乘客侧观看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的立体图;图4为包括设置在车辆中的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乘客座位安全 气嚢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囊装置的纵向横截面视图;图5为示出从车辆外侧观看的图1所示的展开的乘客座位安全气 嚢外观的立体图;图6A到6C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装 置的工作的视图;以及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条带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图1到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每个实施方 式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在图1到图7中,箭头FR表示车辆的前方, 箭头UP表示车辆的上方,以及箭头IN表示车辆宽度方向的车辆内侧。I.乘客座位安全气嚢装置10的整体构造
图4为示出设置在车辆中的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乘客座 位安全气嚢装置10的纵向横截面视图。图5为示出工作的乘客座位安 全气嚢装置IO的立体图。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装置10设置在 仪表板12的顶壁部12A下面靠近乘客座位的位置处。乘客座位安全气 嚢装置10包括安全气嚢组件14和安全气囊展开盖16。功能部件存储 在所述安全气嚢组件14中。所述安全气嚢展开盖16关闭在安全气囊 组件14上端的开口。
所述安全气嚢展开盖16设置在仪表板12的顶壁部12A的 后侧上。安全气嚢展开盖16包括一对回转部16A和16B;以及一对腿 部16C和16D。回转部16A和16B分别朝向车辆的前方和后方转动。 所述腿部16C从回转部16A的后侧大体朝向车辆底部延伸。所述腿部 16D从回转部16B的后侧大体朝向车辆底部延伸。开口 20形成于每个 腿部16C和16D中。所述回转部16A和16B分别通过4交《连16E和16F 连接到腿部16C和16D。在平面图中大体具有H形的撕裂线18设置 在安全气嚢展开盖16中。所述撕裂线18不可见。当大于或等于预定 值的所述安全气囊的膨胀压力施加到所述撕裂线18上时,所述撕裂线 18被撕裂,从而所述回转部16A和16B分别朝向车辆的前方和后方转 动。
所述安全气嚢组件14包括具有大体的盒子形状的安全气囊 容器22。所述安全气嚢容器22由诸如仪表板加强件的加强构件(未示 出)通过托架支撑。具有钩子形状的卡合部24设置在安全气嚢容器22的前壁和后壁中的每个上。所述腿部16C和16D的开口 20与所述卡 合部24卡合,从而使所述安全气嚢展开盖16安装到安全气嚢容器22 上。
凹进部分26形成于安全气嚢容器22的下壁22A在前后方 向的中心处,所述凹进部分26是朝向车辆底部突出的部分。所述凹进 部分26具有半圓横截面。具有大体的圆柱形形状的充气装置28容置 在所述凹进部分26中。折叠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容置在所述充气 装置28之上。当充气装置28注入气体时,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 膨胀而打开安全气嚢展开盖16。因此,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朝向坐在 乘客座位上的乘客膨胀。
在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的根部48 (稍后描述)中形成 有开口。通过所述开口向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供应气体。金属保持器 36安装在所述开口的内侧。保持器36包括外周36A和在外周36A内 侧的主体36B。所述外周36A具有大体的矩形框架形状。所述主体36B 具有中空的半圆柱形形状。所述充气装置28的上半部安装在主体36B 内。从保持器36的外周36A朝向车辆底部突出的螺栓38被拧入到螺 母40中。结果,所述保持器36固定到所述安全气嚢容器22的下壁22A 上,并且所述充气装置28固定到所述下壁22A的凹进部分26上。多 个开口 42形成于保持器36的主体36B中。因此,所述保持器36用作 调整气流的扩散器。
多个气体注入口 (未图示出)以预定位置形成于充气装置 28外周壁的预定位置处。当前方安全气嚢传感器和中央安全气嚢传感 器(两者都未示出)检测到正面碰撞时,安全气嚢ECU (未示出)操 作所述充气装置28以通过所述气体注入口注入气体。所述前方安全气 嚢传感器设置在车辆前部预定位置处。所述中央安全气嚢传感器设置 在所述车辆的中央部。述通过从充气装置28注入的气体而膨胀的乘 客座位安全气嚢32的结构。
如图1到图3所示,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包括左安全 气嚢44、右安全气囊46和根部48。所述左安全气嚢44在坐在乘客座 位上的乘客前面和左侧膨胀,从而使左安全气嚢44主要容纳所述乘客 的左肩。所述右安全气嚢46在所述乘客前面和右侧膨胀,从而使右安 全气嚢46主要容纳所述乘客的右肩。根部48连接左安全气嚢44的根 部(即,左安全气嚢根部)和右安全气嚢46的根部(即,右安全气嚢 根部)。
在侧视图中,形成左安全气嚢44和右安全气嚢46中的每一 个,以使得长度在车辆高度方向上从前端向后端增长。位于车辆宽度 方向内侧的右安全气嚢46的体积大于位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左 安全气嚢44的体积。此外,通风孔50邻近左安全气嚢44和右安全气 嚢46中每一个的外部的中央形成(参见图3)。当所述左安全气嚢44 和右安全气嚢46容纳乘客时,通过通风孔50释放气体,从而减小所 述安全气嚢内部的压力。
当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膨胀时,左安全气嚢44内部的大体 中央处接触右安全气嚢46内部的大体中央处(参见图2)。在正面碰撞 时,当乘客由于惯性朝向车辆前方移动,进而由乘客将负荷施加到左 安全气嚢44和右安全气嚢46的后端时,这防止所述左安全气嚢44和 右安全气嚢46在其中央位置处弯曲。
由布制成的带状嵌板(tie panel) 52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将左 安全气嚢44的后端和右安全气嚢46的后端连接起来(参见图2 )。当 从乘客侧观看时,所述带状嵌板52具有矩形形状。所述带状嵌板52 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并在这样的范围内当在正面碰撞时乘客由于惯性 朝向车辆前方移动时,所述带状嵌板52能容纳所述乘客的胸部。因此,在正面碰撞时带状嵌板52柔和地容纳所述乘客的胸部。如上所述,当左安全气嚢44和右安全气嚢46膨胀时,左安全气嚢44的内部接触右 安全气嚢46的内部,这减小带状嵌板52后侧上的空间54 (参见图2 和图3 )。这防止所述乘客的胸部过度地陷入左安全气嚢44和右安全气 嚢46之间。在广义上,所述带状嵌板52是一种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将 左安全气嚢44的后端和右安全气嚢46的后端连接起来的构件。
如上所述,根部48连接左安全气嚢44的根部(左安全气嚢 根部)和右安全气嚢46的根部(右安全气嚢根部)。也就是,左安全 气嚢44和右安全气囊46共同具有根部48。当充气装置48将气体注入 到根部48中时,以下述方式折叠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膨胀。
安全气嚢折叠部62主要是通过将左和右安全气囊44和46 巻起形成的(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安全气嚢折叠部62是通过手风 琴式折叠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 —次,并且巻起左和右安全气囊44 和46两次而形成的)。并且,所述根部48 #^^弛以形成+〉弛部49,所 述松弛部49被沿着所述安全气嚢折叠部62竖立。如图4所示,乘客 座位安全气嚢32容置在安全气嚢容器22中,从而使安全气嚢折叠部 62的位置比根部48更靠近所述车辆的后部,并且当在所述车辆中提供 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时,所述根部48的位置比所述安全气嚢折 叠部62更靠近所述车辆的前部。此外,松弛部49的顶端部49A被朝 着所述安全气嚢折叠部62手风琴式折叠(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所 述顶端部49A纟皮手风琴折叠一次)。
如上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包括左安全气嚢44和右安 全气嚢46,并且带状嵌板52连接左安全气嚢44部和右安全气嚢的顶 端部。因此,当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中的每一个在车辆中展开时, 作为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下部和上部的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中的 每一个的部分朝着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中的每一个的中央折叠,从而使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中的每一个具有长条形状。然后,在 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彼此重叠之后,在纵向方向上的乘客座位安 全气嚢32的端部(即,靠近带状嵌板52的端部)朝着松弛部49巻起。 然后,在松弛部49被延伸之后,松弛部49被沿着安全气囊折叠部62 竖立。所述松弛部49的整个长度稍大于安全气嚢折叠部62的高度。 因此,突出超过安全气嚢折叠部62的顶端部49A朝着安全气嚢折叠部 62 (即,朝着车辆后部)手风琴式折叠一次。
在本实施方式中,条带70设置在上述根部48中。所述条带 70调整根部48的膨胀。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条带70。
如图1到图3所示,条带70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织物构件。 所述条带70具有大体的梯形形状。
条带70的前端部70A (参见图1 )被缝合到根部48的前端 部48B的内侧(参见图1 ),从而使所述前端部70A与前端部48B的内 侧重叠。通过上述保持器36,将条带70的前端部70A和根部48的前 端部48B固定到安全气嚢容器22的下壁22A上j艮部48的前端部48B 相当于根据本发明的"根部的底端部"。条带70的后端部70B (参见 图1和图2 )被缝合到位于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的根部之间(即, 在左安全气嚢根部和右安全气嚢根部之间)的连接根部48C上。所述 连接根部48C是根部48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提供条带70,则所述连 接根部48C将膨胀以具有球形形状。因此,所述条带70在大体对角线 的方向上将根部48的底端部48B连接到连接根部48C上,所述连接根 部48C位于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的根部之间(即,在左安全气嚢 根部和右安全气嚢根部之间)。
在示出包括条带70的展开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的平面图 中,条带70具有大体的梯形形状。车辆前侧基底70C (参见图l和图 2)大于车辆后侧上侧70D (参见图1和图2)。车辆前侧基底70C比车辆后侧上侧70D更靠近车辆的前部。车辆后侧上侧70D比车辆前侧 基底70C更靠近车辆的后部。如从上述结合附图l的结构描述中明显 可见的,条带70的车辆前侧基底70C是通过由保持器36的外周36A 的前侧边缘向后折叠条带70形成的。车辆后侧上侧70D是条带70的 后端部70B的边缘,其被缝合到连接根部48C。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l所示,在示出展开的乘客座 位安全气嚢32的侧视图中,从接合部(点A)到所述气嚢突出开口 60 的前边缘(点B )的周边长度L2大于或等于从接合部(点A)到所述 气嚢突出开口 60的后边缘(点C)的周边长度L1。所述接合部(点A) 是所述连接根部48C连接到条带70的后端部70B的部分。当安全气嚢 展开盖16打开时,气嚢突出开口 60形成于仪表板12内。换句话说, 设定条带70的长度和接合部(点A)的位置,从而使所述周边长度L2 大于或等于周边长度L1。
并且,如图2所示,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右安全气囊 46的体积大于位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左安全气囊44的体积。因 此,在示出展开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的侧视图中,所述条带70的 车辆后侧上侧70D相对于所述车辆前侧基底70C偏向位于车辆宽度方 向的外侧的左安全气嚢44。因此,在示出正在展开的乘客座位安全气 嚢32的平面图中,气体供应通道71A的开口面积大于气体供应通道 71B的开口面积。所述气体供应通道71A具有大体的直角三角形形状, 并且形成于安全气嚢容器22的内斜线70E侧上。所述气体供应通道 71B形成于安全气嚢容器22的外斜线70F侧上。当条带70的形状从 由双点划线所示的形状变为由斜线表示的形状时,缝隙72和74形成 于内斜线70E侧上和外斜线70F侧上。当条带70在平面上展开时,所 述条带70具有由所述双点划线所示的形状。当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 通过气体膨胀时,所述条带70具有由所述斜线所示的形状。在所述内 侧上的缝隙72的面积大于在外侧上的缝隙74的面积。
此外,如图1所示,在示出完全展开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 32的侧视图中,设定条带70的长度以及在条带70与连接根部48C之 间的接合部(点A)的位置,从而使得膨胀的根部48不接触挡风玻璃 56,并且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的上边缘在左和右两个位置处与所 述挡风玻璃56 4妾触。当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正^皮展开时,左和右安 全气嚢44和46中的每一个在由图1的线"P"所示的位置处接触挡风 玻璃56。换句话说,当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正在被展开时,左和右安 全气嚢44和46中的每一个的大的区域不接触挡风玻璃56,也就是, 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不处于图1所示的状态。而是,乘客座位安全气 嚢32处于图6C所示的状态。II.效果
接下来,将描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获得的效果。
首先,将总结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装置10 的全部效果。当所述前方安全气囊传感器和中央安全气嚢传感器(两 者都未示出)检测到正面碰撞时,所述安全气嚢ECU (未图示出)操 作充气装置28,从而通过形成于充气装置28外周壁中的多个气体注入 口将气体注入。在起扩散器作用的保持器36调整注入的气体的流量之 后,所述气体流入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中。
因此,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膨胀。当乘客座位安全气囊32 内侧的压力达到预定值时,安全气嚢展开盖16沿着撕裂线18被撕裂, 并且安全气囊展开盖16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打开。在所述安全气嚢展 开盖16打开后,在仪表板的上壁12A中形成气嚢突出开口 60,并且 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朝着挡风玻璃56突出。当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 完全展开时,左安全气嚢44主要容纳坐在乘客座位上的乘客的左肩。 右安全气嚢46主要容纳乘客的右肩。此外,带状嵌板52主要容纳乘 客的胸部。结果,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保护乘客免受正面碰撞的冲击。另外,在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开始展开后,乘客座位安全气嚢 32在诸如肩膀的多个部位处立即容纳乘客,并且能分散施加于乘客的 负荷。因此,施加于所述乘客的负荷被减小。
将结合附图描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装置10的操作。在乘客 座位安全气嚢装置10工作之前,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处于图6A 所示的状态。在该状态中,在安全气嚢容器22中,安全气嚢折叠部62 的位置比松弛部49更靠近车辆的后部。所述安全气嚢折叠部62形成 左安全气嚢44和右安全气嚢46,并占据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的大部 分。并且,在安全气嚢容器22中,所述松弛部49被沿着安全气囊折 叠部62竖立,并且其位置比安全气嚢折叠部62更靠近车辆的前方。 所述松弛部49形成连接左安全气嚢44的根部(左安全气嚢根部)和 右安全气嚢46的^f艮部(右安全气嚢^^艮部)的^f艮部48。
在乘客座位安全气嚢装置IO于该状态下工作之后,所述气 体需要时间流入到安全气嚢折叠部62中,如图6B所示,所述安全气 嚢折叠部62是通过将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巻起两次且将左和右安 全气嚢44和46手风琴式折叠一次形成的。也就是,所述安全气嚢折 叠部62不容易展开。因此,所述气体集中地流入到在大体车辆高度方 向上竖立的松弛部49中,在所述松弛部49中气体容易流动。结果, 所述松弛部49立即膨胀。在这时,在气体沖撞到具有大体梯形形状的 条带70的下表面之后,所述气体通过形成于条带70的左和右侧上的 缝隙72和74流到条带70的上表面。结果,所述松弛部49膨胀。也 就是,松弛部49朝着车辆顶部(即,在由图6B中的箭头"A"所示 的方向)突出,形成所述根部48。然而,条带70拉动根部48的连接 根部48C以阻止根部48变为球形。因此,所述根部48不接触挡风玻 璃56。
因为所述根部48朝着车辆大体的顶部快速膨胀和展开,所 以由所述气体充分伸展的"壁"形成在靠近车辆前方的位置的安全气 嚢展开区域中。然后,如图6C所示,所述安全气嚢折叠部62通过来 自所述"壁"的反作用力展开,并且安全气嚢折叠部62朝着坐在乘客 座位上的乘客(即,在由图6C中的箭头"B"所示的方向)展开。因 此,形成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在此过程中,所述安全气嚢 44和46的上边缘在左和右两个位置处接触挡风玻璃56,以稳定所述 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的姿态。
接下来,将描述所述条带70的效果。
如果没有设置所述条带70,则所述根部48将通过气体膨胀 以具有球形形状。这将导致连接到根部48上的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 46展开方向的变化。另外,当具有球形形状的根部48越大时,膨胀所 述根部48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因此,在所述根部48完成膨胀之前, 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将展开。这也将导致所述左和右安全气 嚢44和46展开方向的变化。
因此,所述条带70将根部48的底端部48B连接到连接才艮部 48C,所述连接根部48C位于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的根部(即,右 安全气嚢根部和左安全气嚢根部)之间。所述条带70朝着根部48的 底端部48B拉动连接才艮部48C,由此减小所述才艮部48的体积。并且, 因为所述条带70拉动所述连接根部48C,所以所述根部48具有通过 堆叠两个圓柱获得的形状(即,在侧视图中所述根部48具有大体的心 形形状),而不是球形形状。因此,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在根 部48的两个部分突出的方向展开。这调整了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 和46展开的方向。因此,能够较早的膨胀所述根部48,并且调整所述 左和右安全气囊44和46展开的方向。结果,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 和46展开的方向被较早地稳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条带70设置在#>部48中。并且,在 侧视图中,从所述接合部(点A)到所述气嚢突出开口 60的前边缘(点 B)的周边长度L2大于或等于从接合部(点A)到所述气囊突出开口 60的后边缘(点C )的周边长度Ll。所述接合部(点A )是将所述连 接根部48C连接到条带70的部分。换句话说,设定条带70的长度和 接合部(点A)的位置,从而使所述周边长度L2大于或等于周边长度 Ll。因此,具有周边长度L2的所述根部48的车辆前侧部比具有周边 长度L1的所述根部48的车辆后侧部更早地膨胀。因此,所述车辆前 侧部较早填充挡风玻璃56和仪表板12之间的空间。
也就是,如上所述,因为所述条带70拉动连接根部48C, 所以在侧视图中所述根部48具有大体的心形形状。因此,所述左和右 安全气嚢44和46在根部48的两个部分突出的方向上展开。如果与本 发明不同,所述周边长度L1大于周边长度L2,则根部48的下部将快 速膨胀,并且所述根部48的上部将緩慢膨胀。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根 部48将不能很好地起到展开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的所述"壁" 的作用。这将导致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囊44和46展开方向的变化。因 此,如果所述根部48通过条带70而变形,致使周边长度L1大于周边 长度L2,则将不会获得巨大的效果。因此,设定周边长度L1和L2使 得周边长度L2大于或等于周边长度L1是非常有效的。通过设定周边 长度L1和L2使得周边长度L2大于或等于周边长度Ll,所述根部48 变形,并且通过使用条带70拉动连接根部48C使所述根部48被压紧, 气体被引入到根部48的上部(即,高于条带70的部分)以便立即膨 胀该部分,并且所述"壁"快速形成于挡风玻璃56与所述左和右安全 气嚢44和46之间以产生反作用力。
因此,与将所述条带简单地设置在根部48内的情况相比,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能进一步稳定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展开 的方向。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条带70的左和右侧上的缝 隙74和72,将从充气装置28注入的气体供应到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囊 44和46。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所述条带70具有大体的梯形形状, 所以与所述条带70具有诸如矩形形状的情况相比,所述根部48的车 辆前侧部分能较早地膨胀。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条带70的车辆后侧上侧70D 相对于所述车辆前侧基底70C偏向位于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的左安全 气嚢44。因此,所述气体供应通道71A (包括缝隙72)的面积大于所 述气体供应通道71B (包括缝隙74)的面积。通过气体供应通道71A, 气体被供应到右安全气嚢46,所述右安全气嚢46的体积比左安全气囊 44的体积大,且位于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上。通过气体供应通道71B, 气体被供应到左安全气嚢44,所述左安全气嚢44的体积比右安全气囊 46的体积小,且位于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上。因此,能够使具有不同 体积的左和右安全气囊44和46均匀地膨胀。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 使根部48较早地膨胀是可能的,并且使具有不同体积的所述左和右安 全气囊44和46均勾地膨胀是可能的。
另外,通过调整条带70的车辆后侧上侧70D相对于车辆前 侧基底70C偏移的量,以及所述条带70的长度,能容易地将左和右安 全气囊44和46的展开速度调整至预定速度。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条带70的长度和接合部(点 A)的位置,以使得膨胀的根部48不接触挡风玻璃56。因此,能够避 免在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膨胀的初期将较大的负荷施加到所述挡 风玻璃56的特定部分的情形。
此外,设定条带70的长度和接合部(点A)的位置,以使 得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的上边缘在左和右两个位置处接触挡 风玻璃56。因此,稳定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展开的方向是可能的。并且,当乘客座位安全气囊32完全展开时,能够稳定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的姿态。如上所述,如图6C所示,在所述根部 48膨胀之后,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中的每一个的上边缘在由 相对靠近根部48的线"P"所示的位置处接触挡风玻璃56。也就是, 在该阶段,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的上边缘在右和左两个位置 处接触挡风玻璃56。这对稳定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展开方向 是非常有效的。
因此,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能够避免将较大的负荷施加到所 述挡风玻璃56的特定部分的情形。并且,还能够进一步稳定所述左和 右安全气嚢44和46展开的方向,以及在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 展开后的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的姿态。
此外,安全气嚢折叠部62主要是通过将所述左和右安全气 嚢44和46巻起形成的,根部48被松弛以形成松弛部,并且所述松弛 部被沿着安全气嚢折叠部62竖立。当在所述车辆中提供所述乘客座位 安全气嚢32时,所述安全气嚢折叠部62的位置比根部48更靠近车辆 后部,并且所述根部48的位置比所述安全气嚢折叠部62更靠近所述 车辆的前部。因此,从充气装置28注入的气体流入到形成#^部48的 松弛部49中比流入到安全气嚢折叠部62中更容易。因此,所述根部 48比安全气嚢折叠部62更早地膨胀和展开。并且,在此时,连接所述 左和右安全气囊44和46的根部(即,左安全气嚢根部和右安全气嚢 根部)的根部48形成所述"壁"。结果,能够非常有效地稳定所述左 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朝着乘客座位膨胀和展开的方向。
此外,通过手风琴式折叠形成根部48的松弛部49的顶端部 49A,即使+>弛部49的高度大于所述折叠的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 的高度,也能快速地膨胀和展开根部48。也就是,当安全气嚢体被折 叠时,所述根部48被松弛以形成松弛部49,在侧视图中根部48的松25弛部49稍长。因此,当所述松弛部49被沿着安全气嚢折叠部62竖立 时,所述顶端部49A可以突出超过安全气囊折叠部62。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手风琴式折叠所述松弛部49的顶端部49A,不妨碍所述根部48 快速地膨胀和展开。
因此,通过使用发明的方法折叠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乘客座位 安全气嚢32,所述根部48能快速地膨胀和展开。
最近,与传统车辆相比,已经设计出了这样的车辆,使得在 挡风玻璃56和仪表板12的上壁部12A之间的角度非常小。在这样的 车辆模型中,在给定方向以高精度展开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32是非 常有用的。III. 其它实施方式
如图7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平面图中条带80具有矩 形形状。因为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右安全气嚢46的体积大于位于 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左安全气嚢44的体积,所以在内侧的条带80 的气体供应孔82的开口面积大于在外侧的条带80的气体供应孔84的 开口面积。
因此,同样在该实施方式中,使具有不同体积的所述左和右 安全气嚢44和46均匀地膨胀是可能的。因此,能够使所述根部48较 早地膨胀,并使具有不同体积的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均匀地膨胀。
另外,通过调整气体供应孔82和84的开口面积,能容易地 将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展开的速度调整到预定速度。IV. 所述实施方式的补充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安全气嚢折叠部62主要是通过巻 起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形成的。然而,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 所述安全气嚢折叠部62主要是通过手风琴式折叠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囊 44和46形成的情况,以及所述安全气嚢折叠部是通过以大体相同次数 巻起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和手风琴式折叠所述左和右安全气 嚢44和46而形成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松弛部49的顶端部49A一皮朝着所 述安全气嚢折叠部62手风琴式折叠。然而,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所述 松弛部49的顶端部49A以大体的直角朝着所述安全气嚢折叠部62弯 曲,而不是手风琴式折叠的情况,以及所述松弛部49的顶端部49A笔 直延伸,而不是弯曲的情况。
将描述所述手风琴式折叠和巻起之间的区别。短语"手风琴 式折叠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表示将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 和46在一个方向上折叠180度一次,然后在相反方向折叠180度。短 语"巻起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和46"表示将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 44和46在一个方向折叠180度一次,然后在相同方向折叠180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定条带70的长度和接合部(点A) 的位置,以使得周边长度L2大于或等于周边长度Ll。然而,更优选 地,设定条带70的长度和接合部(点A)的位置,以使得周边长度L2 大于周边长度L1。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条带70在平面图中具有大 体的梯形形状,并且所述条带80在平面图中具有矩形形状。然而,所 述条带的平面形状并不局限于这两种形状。也就是,所述条带可以具 有其它形状。当使用不具有开口的条带时,所述条带的形状类似于条 带70的大体梯形的形状是合适的。当使用具有开口的条带时,所述条 带的形状类似于条带80的矩形形状是合适的。
虽然结合本发明的示范性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明意图覆盖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另外,虽然所述示范性的实施方式 各种构件以示范性的多种结合和配置示出,但是包括更多、更少或者 仅一个构件的结合和配置也落入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乘客座位安全气囊,其包括与坐在乘客座位上的乘客的肩膀相应的左安全气囊(44)和右安全气囊(46);以及根部(48),其容纳当充气装置(28)工作时从所述充气装置(28)注入的气体,并且连接左安全气囊根部和右安全气囊根部;其中,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囊被折叠并储存在固定于仪表板(12)内的安全气囊容器(22)中;并且当发生正面碰撞时,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囊从形成于所述仪表板(12)中的气囊突出开口(60)处突出,并朝向所述乘客座位展开,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囊包括条带(70),其将所述根部(48)的底端部(48B)连接到连接根部(48C),所述连接根部(48C)位于所述左安全气囊根部和所述右安全气囊根部之间,其中在侧视图中,从所述连接根部(48C)和所述条带(70)之间的接合部(点A)到所述气囊突出开口(60)的前边缘(点B)的周边长度(L2)大于或等于从所述连接根部(48C)和所述条带(70)之间的接合部(点A)到所述气囊突出开口(60)的后边缘(点C)的周边长度(L1)。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其中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 46)中一个 的体积大于位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 46)中另一个的体积;并且所述条带(70)具有大体的梯形形状,在所述梯形形状中车辆前 侧基底(70C )长于车辆后侧上侧(70D ),并且所述车辆后侧上侧(70D ) 相对于所述车辆前侧基底(70C)偏向位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所述外 侧的所述安全气嚢(44, 46)。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其中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 46)中一个 的体积大于位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 46)中另一个的体积;并且气体供应孔(82, 84)形成于所述条带(70)中,通过所述气体 供应孔(82, 84)将气体供应到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 46),所述 气体供应孔(82, 84 )的开口面积彼此不同,并且所述开口面积对应 于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 46)的体积。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其中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 46)中一个 的体积大于位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 46)中另一个的体积;并且所述条带(80)具有矩形形状,气体供应孔(82, 84)形成于所 述条带(80)中,通过所述气体供应孔(82, 84)将气体供应到所述 左和右安全气嚢(44, 46),并且对应于位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所述内 侧的所述安全气嚢(44, 46)的所述气体供应孔(82, 84)的开口面 积大于对应于位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所述外侧的所述安全气嚢(44, 46 )的所述气体供应孔(82, 84 )的开口面积。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其中设定所述条带(70, 80)的长度和所述接合部(点A)的位置, 以使得膨胀的所述根部(48)不接触挡风玻璃(56),并且当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囊完全展开时,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46)的上边缘在左和右两个位置处与所述挡风玻璃(56)接触。
6、 如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其中安全气嚢折叠部(62)是通过折叠安全气嚢体(44, 46)形成的, 当在车辆中提供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时,所述安全气嚢主体(44, 46)的位置比所述根部(48)更靠近车辆的后部;以及所述根部(48)被松弛以形成松弛部(49),当在车辆中提供所述 乘客座位安全气嚢时,所述根部(48)的位置比所述安全气嚢体(44, 46)更靠近车辆的前部,并且所述松弛部(49)被沿着所述安全气嚢 折叠部(62)竖立。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其中所述安全气嚢折 叠部(62)主要是通过将所述安全气嚢体(44, 46)巻起形成的。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其中所述安全气嚢折 叠部(62)主要是通过将所述安全气嚢体(44, 46)手风琴式折叠形 成的。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其中所述安全气囊折 叠部(62)是通过以大体相同次数巻起所述安全气嚢体(44, 46)和 手风琴式折叠所述安全气嚢体(44, 46)形成的。
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其中所述根部(48) 的顶端部(49A)被朝着所述安全气囊折叠部(62 )手风琴式折叠一次。
11、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其中所述根部(48) 的顶端部(49A)以大体的直角朝着所述安全气嚢折叠部(62)弯曲。
12、 如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客座位安全气嚢,其中安全气嚢折叠部(62)主要是通过将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囊(44, 46) 巻起形成的,当在所述车辆中提供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时,所述左 和右安全气嚢(44, 46)的位置比所述根部(48)更靠近车辆的后部; 所述根部(48)被松弛以形成所述松弛部(49),当在所述车辆中提供 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时,所述根部(48)的位置比所述左和右安全 气嚢(44, 46)更靠近车辆的前部;所述松弛部(49)被沿着主要通 过将所述左和右安全气嚢(44, 46)巻起而形成的所述安全气嚢折叠 部(62)竖立;并且所述+〉弛部(49)的顶端部(49A);故手风琴式折 叠。
13、 一种乘客座位安全气嚢,其被折叠并储存在固定于仪表板内 的安全气嚢容器中,并且当发生正面碰撞时,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囊 从形成于所述仪表板中的气嚢突出开口处突出,并朝向乘客座位展开, 所述乘客座位安全气嚢包括与坐在所述乘客座位上的乘客的肩膀相应的左安全气嚢和右安全根部,其容纳当充气装置工作时从充气装置注入的气体,并且连 接左安全气嚢根部和右安全气嚢根部;以及条带,其将所述根部的底端部连接到连接根部,所述连接根部位 于所述左安全气嚢根部和所述右安全气嚢根部之间,其中在侧视图中, 从所述连接根部和所述条带之间的接合部到所述气嚢突出开口的前边 缘的周边长度大于或等于从所述连接根部和所述条带之间的所述接合 部到所述气囊突出开口的后边缘的周边长度。
全文摘要
一种乘客座位安全气囊(32),其包括左安全气囊(44)、右安全气囊(46)和根部(48)。条带(70)设置在根部(48)内,当乘客座位安全气囊装置(10)工作时所述根部(48)通过从充气装置(28)注入的气体而膨胀。所述条带(70)将所述根部(48)的底端部(48B)连接到连接根部(48C)。此外,设置所述条带(70),以使得在示出膨胀的根部(48)的侧视图中在前侧上的周边长度(L2)大于或等于在后侧上的周边长度(L1)。
文档编号B60R21/233GK101253075SQ200680031777
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9日
发明者山田诚之, 平井悟, 深渡瀬修, 竹中研一, 铃木慎哉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关东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