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2340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座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座椅。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座椅,其在车辆 内部构成装载面和利用装载面方面具有改良的功能。
背景技术
德国专利DE 42 24 427 C2是一种具有座椅部分和靠背的车辆应急座 椅,该靠背在非使用位置中在折叠位置中在底板上构成了平整的覆盖了底 板凹部的装载面。此外,该靠背还具有靠背板,当应急座椅在非使用位置 中被折叠到车辆地板的凹腔内时,该靠背板的背面构成了覆盖了该凹腔的 装载面部分,其中该装载面部分通过在靠背的靠背板背面的上表面上固定 的桥接部分而被延长,所述桥接部分在其端部区域中覆盖了所述凹腔。德国专利DE 197 02 258 C2公开了一种具有至少一个座椅的座椅布置 方式,该座椅包括座椅部分和靠背部分,该座椅布置方式能够从用于乘客 乘坐的第一应用位置转换到构成基本平整的装载面的第二应用位置,其中 为了在装载面下方实现到装载空间的入口 ,所述靠背部分被构造成在其水 平的第二应用位置上能够向上摆动。法国专利FR 2 857 917 Al公开了一种座椅系统,在该座椅系统中靠背 安置在车辆地板内现有的空间中,并且具有可侧向摆出的活门的地板部分如此安置在靠背上,即所述空间通过在被移入的位置中的所述地板部分遮全rm 。欧洲专利EP1 142 750A2公开了一种车辆座椅布置方式,其具有三排前后布置的座椅行列,该车辆座椅的座椅行列由至少两个并排布置的、包 括座垫和靠背的座椅组装而成,其中,在第三排座椅行列的座椅中,座垫能够以18(T绕前置的摆动轴向前摆动,并且靠背能够以90。绕在靠背下
边缘处固定的摆动轴向前摆动。第三排座椅行列的座椅的座垫支承在台架 上,并且第三排座椅行列后方的装载空间底面相对于该台架被升高了这样 一个高度,所述高度是第二排座椅行列的座椅的靠背的厚度,由此在该靠 背被折叠后,其背面与装载空间底面齐平。另选的是,该装载空间可以被 如此实现,即该装载空间底面与台架表面齐平。在首先被提及的情况中整 体平整的装载底面是通过在车辆内自身不同地构成的地板高度来实现的, 而在后一种情况中装载底面在装载空间和第三排座椅行列的座椅之间具 有台阶形状的、阻碍装载过程的高度过渡区。此外,所有前述的车辆座椅的实施样式的共同之处在于在应用位置 中(即在其座椅面上容纳乘客的特定位置中,所述位置具有直立的靠背) 存在这样的危险,即小的或者中等大小的物体可能在刹车过程中从位于相 应的车辆座椅后侧的现有的装载空间到达座椅的下方。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其在车辆内部构成装载面和 利用装载面方面具有改良的功能。本发明任务根据独立权利要求l的特征来解决。对此来说,在具有座垫和靠背车辆座椅的情况下,其中,靠背被安装 成可在直立的应用位置和基本水平的装载位置之间摆动,并且在该靠背的 背面具有盖板,该盖板在所述装载位置被用作为装载底面,该靠背还具有 至少一个绕横跨于车辆纵轴方向延伸的摆动轴可摆动地安装的板材部分, 该板材部分被如此安装,即该板材部分在装载位置中在已安装状态下能够 构成坡面元件,所述坡面元件从通过盖板的背面构成的装载底面一直延伸 到承载梁。同时,该承载梁能够低于或者也可以高于由盖板构成的装载底 面,由此所述坡面元件在装载位置中相应地倾斜延伸。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也可以使得承载梁和装载底面位于一个平面上,由此坡面元件水平地延 伸。
板材部分在装载位置中构成了坡面元件,所述坡面元件延伸于承载梁 和通过盖板的背面构成的装载底面之间,由此在车辆的地板区域或者承载 梁区域和通过盖板构成的装载底面之间实现了可承载的过渡部分,同时可 利用的装载面被扩大了 ,所述装载面对于把物体从尾部一直推入到车辆座 椅或者靠背的背面上方来说从装载空间开始就没有阻碍物、台阶等。根据 本发明,这一点仅通过车辆座椅的实施样式而不必针对车辆的配合措施来 实现,于是在装载面的构成和利用方面灵活地实现了改进的功能,而不必 在车辆内专门不同地构造地板高度。坡面形状地延伸到通过盖板的背面构 成的装载底面的板材部分,同时提供了针对靠背的可靠保护,以防止来自 装载货物的损害。根据本发明而设计的板材部分的另一个重要优点在于,该板材部分在 优选实施方式中由于其可摆动的布置方式沿着靠背的靠背下边缘在应用 位置中能够占据这样一个位置(或者优选是自动占据),在该位置中该板 材部分从靠背或者安装在该靠背上的盖板悬挂下来,并且根据不同的尺寸 在位于车辆座椅后方的装载空间和车辆座椅下方的区域之间构成了部分 的或者完整的阻隔部,由此能够避免小的或者中等大小的物体在刹车过程 中不会到达车辆座椅的下方。总的来说,根据本发明而设计的板材部分由 此具有双重功能,即一方面是装载辅助功能(在靠背的装载位置中)和另 一方面是阻隔功能(在靠背的应用位置中)。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为了在靠背的应用位置中构成完整的阻隔 部,板材部分如此确定尺寸,即该板材部分在靠背的直立的应用位置中与 车辆地板产生接触。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板材部分基本沿着车辆座椅的整 个宽度延伸。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板材部分能够绕横跨于车辆纵轴 方向延伸的摆动轴可摆动地铰接在盖板上,其中,所述摆动轴处于所述靠 背的下边缘区域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板材部分如此安装,即当靠背从 应用位置摆动到装载位置的过程中,该板材部分过渡到其自身构成坡面形 状的装载面的位置中。在给定情况下,这一点通过事先解除固定装置来实 现(例如通过拉拔释放带)。通过这种自动的定位实现了特别简单的手动 操作,此外由于板材部分的可摆动特性车辆座椅的可调节性自身不会受到 消极影响。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板材部分如此安装,即当靠背从 装载位置摆动到直立的应用位置的过程中,该板材部分自身过渡到这样的 位置中,在该位置中,该板材部分在车辆座椅后侧的装载区域和车辆座椅 的下侧区域之间构成了部分的或者完整的阻隔部。由此也实现了特别简单 的手动操作。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板材部分关于盖板能够沿两个方 向摆动,也就是说在板材部分和盖板之间能够产生角度,它既可以不于 也可以不于180。。优选的是,板材部分关于盖板能够在一个角度范围内 摆动,所述角度范围至少包括O。到270°的范围。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设计了固定装置(例如以紧固带或 者释放带形式),借助该固定装置板材部分的姿态能被固定到至少一个位 置中。由此能够提高板材位置的稳定性,特别是在作为阻隔部的功能中和 /或作为作为坡面形状上升的装载面的功能中。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车辆中的座椅布置方式,该车辆具有至少一个符 合本发明的车辆座椅,以及一种配备了这种座椅布置方式的车辆。说明书以及从属权利要求中还包括本发明的其他构造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阐述。附图中图l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根据优选实施方式处于直立的应用 位置中的车辆座椅的透视图2示出了处于装载位置的、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的座椅布置 方式的节选部分;图3是示意性透视图,图4是侧视图,它们示出了根据图1和图2的车辆 座椅的被完整地展开的盖板装置;图5以剖面图连同车辆地板和承载梁共同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处于装 载位置的车辆座椅;并且图6是对应于图5的剖面图,其中车辆座椅处于直立的应用位置中。附图标记 1车辆座椅2座垫 3靠背 4盖板装置 5盖板6第三板材部分7第一板材部分8第二板材部分9第四板材部分10座椅行列11、 lla、 12、 12a座椅13、 14、 15铰链装置16承载梁17地板区域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优选实施方式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l。本发明不限定于特 定的座椅布置方式,而是基本可应用于具有任意数量座椅或者任意座椅布 置方式的任意车辆。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1具有座垫2、靠背3以及盖板装置4,该盖板装 置4根据图1安装于靠背3的背面,并且正如在图3中最佳地示出的那样,该 盖板装置4包括多个彼此相邻的详细描述的板材部分,所述板材部分与固 定板或者盖板5连接,其中正如图1所示所述盖板5固定安装在靠背3的背面。根据图3盖板装置4具有分别横跨于车辆纵轴方向相临设置的第一板 材部分7和第二板材部分8,所述第一板材部分7和第二板材部分8分别绕横 跨于车辆纵轴方向延伸的摆动轴B可摆动地安装在第三板材部分6上。为了 根据各种座椅行列10的座椅11和12的设定而实现尽可能优化的装载面,根 据本发明板材部分7和8的布置方式能够相应地匹配于盖板装置4。板材部 分7和8在第三板材部分6上的可摆动的铰接可以借助任意合适的铰链装置 实现,其中在图4的侧视图中能够辨认铰链装置13的位置,所述铰链装置 13用于第一板材部分7可摆动地铰接到第三板材部分6。如图3所示,第三 板材部分6就其自身而言绕同样横跨于车辆纵轴方向延伸的摆动轴A可摆 动地安装在盖板5上,该盖板5根据图1固定在靠背3的靠背上边缘的区域 内。根据图1和图3,沿着盖板5的相对设定的边缘,第四板材部分9绕同样 横跨于车辆纵轴方向延伸的摆动轴C可摆动地安装在盖板5上。该板材部分 也能够另选地可摆动地铰接在靠背3上(未示出)。第三板材部分6和第四 板材部分9与盖板5的可摆动的铰接再次借助任意合适的铰链装置14和15 来实现,所述铰链装置14和15的位置也在图4的侧视图中有所表示。在图2的布置方式中,车辆座椅l处于(根据图l在其应用位置包括直 立的靠背3)装载位置,为此在该实施例中座垫2绕横跨于车辆纵轴方向延 伸的、在沿行驶方向前置的座垫边缘延伸的摆动轴向前摆动了大约180。, 并且由此靠背3向前翻转到水平位置上。当然本发明不限于包括可摆动的 座垫2的座椅实施方式,而是也能够例如通过各种设计方式来实现,在这 些设计方式中用于生成装载位置的座垫基本停留在其应用位置上,并且在 翻转中仅靠背向前平铺在其上(如图2所示座椅行列10的座椅11和座椅 12)。 根据图2,第四板材部分9沿着靠背3的靠背下边缘能够如此可摆动地 安装即该第四板材部分9在装载位置中构成了装载面,所述装载面从车 辆地板到通过盖板5的背面构成的装载底面基本呈坡面形状地上升,由此 在车辆的地板区域和通过盖板5构成的装载底面之间实现可承载的过渡部 分。当靠背3从根据图2的装载位置摆动到图1所示的直立的应用位置的过 程中,第四板材部分9自身过渡到这样一个位置中,在该位置中所述第四 板材部分9基本向下悬挂到车辆地板,并且根据图l构成了位于座椅l后侧 的装载空间和座椅l下方区域之间的基本完整的阻隔部,于是以这种方式 避免了小的或者中等大小的物品在车辆刹车过程中进入到座椅l的下方。优选设计一种(未示出)例如以释放带形式设计的固定装置,第四板 材部分9借助该释放带可固定在装载位置中和/或应用功能中,其中该固定 能够通过简单地拉拔释放带来解除,结果板材部分9在靠背摆动时可以自 动进入到相应的构成阻隔部或者坡面形状的装载面的位置的另一个位置 中(装载位置或者应用位置),或者仅受到重力影响地占据该位置。图5和图6结合车辆的承载梁16示出前述的座椅布置方式,即以直立状 态(图6)和装载状态(图5)示出。如图中所示,尾部侧的承载梁16相对 于前置的车辆地板区域17被构造的更高一些;原则上来说,即使存在车辆 地板的相应的高度差,其也能够完全由板材部分9补偿。在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承载梁16低于通过盖板5构成的装载底 面,由此在装载状态中板材部分9朝向尾部方向向下倾斜。承载梁高于装 载底面也是可以的,由此得到了相反的倾斜。此外,承载梁16和装载底面 也能够以相同水平面布置。当然,本发明不限于具体的实施例所示的由多个板材部分构成的盖板 装置4的车辆座椅的构造方式。与此相反为了达到根据本发明的效果,下 述情况就是足够的即,在靠背3的靠背下边缘的区域内(在第四实施例) 板材部分9被可摆动地安装,以使得在装载位置中从车辆地板直到通过盖 板5的背面构成的装载底面形成坡面形状上升的装载面。
权利要求
1. 一种具有座垫(2)和靠背(3)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靠背(3)被安装为可在直立的应用位置和基本水平的装载位置之间摆动,并且在所述靠背(3)的背面具有盖板(5),所述盖板(5)在所述装载位置中构成了装载底面,其中,至少一个绕横跨于车辆纵轴方向延伸的摆动轴(C)可摆动的板材部分(9)铰接在所述盖板(5)的延长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部分(9)如此可摆动地布置,即在所述装载位置中所述板材部分(9)能够在承载梁(16)和通过所述盖板(5)构成的所述装载底面之间构成延伸的坡面元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部分(9) 可摆动地铰接在所述盖板(5)上,其中,所述摆动轴(C)处于所述靠背(3)的下边缘区域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部分 (9)在所述靠背(3)的直立的应用位置中能够在所述车辆座椅(1)后侧的装载区域和所述车辆座椅(1)的下侧区域之间构成部分的或者完整 的阻隔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 部分(9)如此确定尺寸,即所述板材部分(9)在所述靠背(3)的直立 的应用位置中在已安装状态下在车辆内与车辆地板产生接触。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 述板材部分(9)基本沿着所述车辆座椅(1)的整个宽度延伸。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 板材部分(9)如此安装,即当所述靠背(3)从所述应用位置摆动到所述 装载位置的过程中,该板材部分(9)自身过渡到构成坡面元件的位置中。
7. 根据权利要求3至6之一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 部分(9)如此安装,即当所述靠背(3)从所述装载位置摆动到所述直立 的应用位置的过程中,该板材部分(9)自身过渡到这样的位置中,在该位置中,所述板材部分(9)在所述车辆座椅(1)后侧的装载区域和所述 车辆座椅(1)的下侧区域之间构成了部分的或者完整的阻隔部。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 板材部分(9)关于所述盖板(5)可以在至少包括0°到270°范围的角 度范围内摆动。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设计 了固定装置,借助所述固定装置能够把所述板材部分(9)的姿态固定在 至少一个位置中。
10. —种车辆中的座椅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布置方式具 有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1)。
11. 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辆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布置方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座垫(2)和靠背(3)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靠背(3)被安装为可在直立的应用位置和基本水平的装载位置之间摆动,并且在该靠背(3)的背面具有盖板(5),该盖板(5)在所述装载位置被用作为装载底面,该靠背(3)还具有至少一个绕横跨于车辆纵轴方向延伸的摆动轴(C)可摆动地安装的板材部分(9)。所述板材部分(9)如此安装,即该板材部分(9)在装载位置中能够构成从承载梁直到通过盖板(5)的背面构成的装载底面延伸的坡面。同时,所述板材部分在靠背(3)的直立的应用位置中能够在车辆座椅(1)后侧的装载区域和车辆座椅(1)下侧区域之间构成部分的或者完整的阻隔部。
文档编号B60N2/36GK101400544SQ200680040995
公开日2009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30日
发明者安德鲁·威尔迪, 尼古勒·施瓦茨, 罗伯特·索莫尚 申请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