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乘员约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2341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乘员约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约束车辆乘员头部的车辆乘员约束装置,具体涉 及具有在车辆的侧面碰撞、侧翻时等情况下沿着侧门的窗户等膨胀的 气囊的车辆乘员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约束车辆乘员头部的气囊,有如下构成的气囊其配置 在车辆室内的顶部和侧面部的交叉角部附近,并通过从气体导入口导 入的气体沿着侧门的窗户等膨胀。该气囊有时被称为帘式气囊。
在设置具有该帘式气囊的车辆乘员约束装置的车辆中,在车辆发 生侧面碰撞或侧翻时等情况下,该帘式气囊沿着车辆室内的侧面例如 车门、车柱等向车体下方膨胀,以约束乘员的头部。
在日本特开2003-95052号公报公开如下内容将该帘式气囊的后 端侧中沿着后柱的部分向车室外侧折叠后,沿着前后方向的多个折痕 进行折皱状折叠。
根据上述顺序折叠的气囊,由于将后端侧向车室外侧折叠后,进 行折皱状折叠,因而折叠后的气囊的该后端侧中的车室内、车室外方 向的厚度陡然变大。
作为另一帘式气囊后端侧的折叠结构,如图4所示,考虑将帘式 气囊的细长的折叠体的后端侧lr向下侧折叠的结构。其中,图4的2A、 2B、 2C、 2D分别表示车体的A柱、B柱、C柱、D柱,3表示上边梁, 4表示气体发生器(充气机)。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的大致的剖视图,5表示后角窗玻璃,6表示D柱装饰。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3 — 95052号公报
如图4所示,在将帘式气囊1的折叠体的后端侧lr向下侧折叠而 形成2级重叠状的情况下,气囊1展开时该后端侧lr与D柱装饰6发 生干扰,有时成为如图5所示的帘式气囊1的正常展开位置展开时的 顺利的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乘员约束装置,能够顺利地进行 气囊的后端侧的展开。
本发明的车辆乘员约束装置,具有沿着车辆侧面部的车窗周缘的 上边缘侧设置的折叠状态的气囊和用于使该气囊膨胀的充气机,其特 征在于,该气囊的车辆后端侧向上侧折叠成多层。
该折叠体的后端侧可以上下折叠成三层。
上述气囊也可以配置成使其后端侧沿着D柱展开。


图la、图lb及图lc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车辆乘员约束装置中的气 囊折叠顺序的侧视图。
图2a、图2b及图2c是气囊的折叠顺序的说明图。
图3是具有气囊的车辆室内的侧视图。
图4是现有例的说明图。
图5是图4的V-V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车辆乘员约束装置中,气囊后端侧向上侧折叠多次, 优选的是折叠成上下三层重叠,防止气囊后端侧与D柱装饰等发生干 扰,使该后端侧顺利地展开。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la、图lb及图lc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车辆乘员约束装置中的气 囊折叠顺序的侧视图;图2a、图2b、图2c是气囊的折叠顺序的说明图; 图3是具有气囊的车辆室内的侧视图。其中,以下说明中的"前后" 与车体的前后一致。
如图3所示,与上述图4相同地,搭载该车辆乘员约束装置的车 辆的车体具有A柱 D柱2A 2D以及上边梁3等。在D柱2D上安 装有D柱装饰6 (在图3中省略图示)。沿着车体顶部设有车顶衬层 (省略图示)。
该车辆乘员约束装置,具有细长地折叠的帘式气囊1和用于使该 气囊l膨胀的充气机4。
气囊1,从A柱2A的上部附近经由上边梁3延伸至D柱2D的上 部附近。气囊l为下述部件使多张基布重叠并由缝合线IO缝合,以 形成膨胀部11和一部分的非膨胀部12,从充气机4经由设在气囊1的 上部的气体导入口 13将导入气体该膨胀部11。
各膨胀部11从气囊1的上部延伸至下部。
从该气囊1隔开规定间隔地突出设置有多个耳状的突片14,该突 片14通过螺钉、铆钉等紧固件(省略图示)紧固在上边梁3上。该气 囊i具有能够在膨胀时从A柱2A附近到D柱2D附近大致覆盖整个侧 窗开口的大小。该气囊1,如图2a所示地在平坦地延展的状态下将最后端侧lm 向前侧折叠后,如图2b所示地将该最后端lm的大部分折叠以使最末 端的耳部14向后方突出,接着根据图2b的前后方向折叠线20以锯齿 形进行多次(例如10至30次)折皱状折叠,如图2c所示地成为细长 的一次折叠体。利用可断裂的带子等约束该一次折叠体而保持形状。
如图la、图lb所示,该细长的一次气囊1的折叠体的后端侧lr, 首先向前上方折叠一次,接着如图lb、图lc所示,将折叠后的部分的 前端侧再次向后上方折叠。由此,气囊1的后端侧在上侧共折叠成3 层,成为最终折叠体。即,该一次折叠体的后端侧lr首先向前上方折 叠1次而形成第一折叠体,接着该一次折叠体在其中部向后上方折叠1 次而形成第二折叠体,由此构成气囊的最终折叠体。利用带子等可断 裂的部件约束该折叠成三层的后端侧lr而保持形状。
如上进行折叠而将后端侧lr上下折叠成三层的气囊1安装在车体 上。该气囊l被车顶衬层覆盖。
在这样构成的车辆乘员约束装置中,在车辆的侧面碰撞时、侧翻 时等情况下充气机4动作,气囊1开始膨胀。该气囊1挤开车顶衬层 的同时向车室内膨胀,接着沿着车室侧面膨胀展开。
在该车辆乘员约束装置中,气囊1的后端侧lr向上侧折叠2次而 成为三层折叠状,该后端侧lr不与D柱装饰发生干扰地顺利展开。并 且,即使在第3列座椅的乘员采取不正确位置而靠近车窗的情况下, 该气囊1的后端侧lr不受该乘员的头部的影响而顺利地在乘员和车体 侧面之间展开。
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只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本发明并不限于 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充气机的数量也可以是1个或3个以上。另外,本申请基于2005年n月4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 特愿2005-321097),并援引其全部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乘员约束装置,具有沿着车辆侧面部的车窗周缘的上边缘侧设置的处于折叠状态的气囊和用于使所述气囊膨胀的至少一个充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车辆后端侧向上方折叠成多层而重叠。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 叠体的后端侧上下折叠成三层。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 囊配置成其后端侧沿着D柱展开。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 囊沿着前后方向折叠线多次以锯齿形进行折皱状折叠而形成一次折叠 体,所述一次折叠体的后端侧向上侧折叠成多层。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可 断裂的部件约束所述一次折叠体而保持形状。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 断裂的部件为带子。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 次折叠体的后端侧首先向前上方折叠1次而形成第一折叠体,接着所 述一次折叠体在其中部向后上方折叠1次而形成第二折叠体。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可 断裂的部件约束折叠成多层的部分而保持形状。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车辆乘员约束装置,其帘式气囊的后端侧能够顺利地展开。沿着上边梁(3)安装有气囊(1)的折叠体,能够通过充气机(4)进行膨胀。细长的气囊(1)的折叠体的后端侧(1r),首先向前上方折叠一次,接着将折叠后的部分的前端侧再次向后上方折叠。由此,气囊(1)的后端侧在上侧共折叠成三层。
文档编号B60R21/20GK101300158SQ20068004102
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4日
发明者梅田秀树, 西川贵士, 酒井康也, 黑柳辉治 申请人:高田株式会社;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