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3555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缆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缆线连接结构。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 种将两个缆线轴向地彼此连接的缆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辆用座椅采用在发生车辆后侧碰撞时使头枕瞬时 地向前移动乂人而支撑就座乘客的头部的才几构。这里,在如上所 述的4吏头枕向前移动的^L构的已知示例中,使用了在发生车辆 后侧碰撞时适于在接收从就座乘客施加至座椅靠背的靠背负荷 时被牵引的操作缆线。
该操作缆线从头枕的内部延伸通过用作头枕的支撑杆的头 枕支柱,并且该操作缆线被配置在座椅靠背的内部。因此,在 头枕相对于座椅靠背可拆卸的情况下,需要的是,例如将操作 缆线分成操作缆线部分,以将缆线部分分开地预先配置在两个 部件中,并且在安装头枕时将操作缆线部分的端部连接在一起。
在这种连冲妻中,日本净争开2005—304565号7>才艮7>开了 ^ 口下 l支术在该技术中,配置有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使安装在座 椅靠背的上部的头枕升降,以调节头枕的安装高度。根据该文 献的公开,在座椅靠背内部配置有升降体,利用电动机作为驱 动源来驱动该升降体升降。此外,头枕支柱从座椅靠背的上部 侧插入升降体,以设置在其内,从而使头冲先以能够相对于座椅 靠背升降的方式被支撑。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本发明的 一 个目的是可以通过将头枕支柱插入座椅靠背以 将头枕支柱安装至升降体的操作来将分别被配置在头枕和座椅 靠背中的缆线部分的各连接端部彼此牢固地连接。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也就是,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缆线连接结构,用于将第一缆 线和第二缆线在轴向上彼此连接。两个缆线的轴向连接经由在
轴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的管状连接构件来实现。第 一缆线的连 接端部设置有在径向上向外突出的接合突起。第二缆线的连接 端部具有在轴向上延伸且能够在轴向上接收接合突起的接收 槽。第一缆线的连接端部从轴向一侧被插入连接构件的管内, 由此使接合突起沿着形成于连接构件的管壁的插入槽的构形在 轴向上被接收。该插入槽一皮构造成〗吏得其才妄收接合突起的轴向
终端沿一个周向方向弯曲;接合突起被插入到插入槽的终端位
到限制的状态。形成于第二缆线的连接端部的接收槽被构造成, 使得其接收接合突起的轴向终端部沿另一个周向方向弯曲,从 而与插入槽的构形相反。通过将第二缆线的连接端部从轴向另 一侧插入连接构件的管内,保持在管内的第一缆线的接合突起 沿着第二缆线的接收槽的构形在轴向上被接收。此外,当接合
突起被插入到沿另 一 个周向方向弯曲的接收槽的终端部时,接 合突起从连接构件的插入槽的终端部脱离,并且解除对接合突 起相对于连接构件的轴向运动的限制;此时,实现向接合突起 相对于第二缆线的轴向移动受到限制的状态的过渡。在接合突 起已到达第二缆线的接收槽的终端部使其轴向移动受到限制的 状态下,接合突起通过形成于连接构件的插入槽的在轴向上延 伸的槽构造被保持在接收槽的终端部。结果,两个缆线在轴向 上被彼此连接,并且在轴向上一体地移动和操作。该第一缆线被配置在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内。保持第一缆线的被插入管 状连接构件的管内的连接端部的管状连接构件被设置在以能够 相对于座椅靠背升降的方式被设置于升降体。用作头枕的支撑 杆的支柱被插入升降体,以安装至升降体,由此在升降体升降 时改变头枕的安装高度。第二缆线以从头枕内插入支柱的管内 的方式被配置。头枕的支柱从上方被插入座椅靠背,并且以被 插入与升降体一体地设置的连接构件的管内的状态被安装至升 降体,由此将两个缆线在轴向上彼此连接。
在本发明的构造中,随着第一缆线的连4妾端部-陂插入连^妻 构件的管内,设置在第一缆线的连接端部的接合突起沿着形成 于连接构件的插入槽的构造在轴向上被接收。此外,当接合突 起到达该插入槽的沿 一 个周向方向弯曲的终端位置时,第 一 缆 线被保持在其相对于连接构件的两个轴向上的移动被限制的状 态。此外,使第一缆线如此被保持,第二缆线的连接端部从轴 向另 一侧-波插入连接构件的管内,/人而被保持在插入槽的终端 部的接合突起沿着形成于第二缆线的接收槽的构造在轴向上被 接收。此外,随着第二缆线被进一步插入和移动,使接合突起 到达沿另 一 个周向方向弯曲的接收槽的终端部,从而使接合突 起从插入槽的终端部分离,并且解除对第一缆线相对于连接构 件的轴向移动的限制,使得第 一缆线在轴向上与第二缆线一体 地连接。此时,设置在第一缆线上的接合突起由在轴向上延伸 的插入槽的构造引导,以被置于使接合突起被保持在接收槽的 终端部的状态。结果,两个缆线被保持在它们在轴向上被一体 地彼此连接的状态,并且能够在两个缆线在轴向上连接在 一 起 的状态下在轴向上进一步插入和移动第二缆线。通过这种方式, 通过使两个缆线的连接端部在轴向上彼此重合的动作,设置在 第 一 缆线上的接合突起在形成在第二缆线的接收槽的沿周向方
6向弯曲的终端部处结合,由此能够将连接端部在轴向上以使得 它们不从彼此分离的方式牢固地4皮此连接。
第一缆线被配置在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内,以及第二缆 线以/人头才允的内部延伸的方式被配置,以穿过支柱的管。该支 柱/人上方插入座斗矛靠背,以由此^皮插入和安装至座^"靠背内的 升降体。结果,头枕在升降体做升降运动时头枕的安装高度相
对于座椅靠背的高度能够被改变的方式被安装在座椅靠背的上 部位置。此时,在支柱在被插入设置在升降体上的管状连接构 件的管内的状态下被安装至升降体,以及,利用该支柱插入操 作,两缆线在轴向上^皮一体地连4妻至4皮此。通过这种方式,上 述缆线连接结构适用于车辆用座椅的头枕支柱被插入座椅靠背 以被安装至升降体的升降型头枕安装结构,从而分别被配置在 座椅靠背和头枕内的缆线部分的连接端部能够在轴向上被牢固
进一步,本发明可以采用如下构造在第一缆线和第二缆 线通过头枕支柱插入操作被在轴向上一体地彼此连接的状态 下,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随着支柱在插入方向上进一步移动被 操作以在相同的方向上一体地移动。此外,随着支柱从第一缆 线和第二缆线在轴向上被彼此连接的状态在插入方向上进 一 步
移动,支柱与升降体接合成一体。
在本发明的构造中,通过将头枕的支柱从上方插入座椅靠 背,两个缆线首先随着插入操作的进行在轴向上被彼此连接。 此外,之后,随着插入操作的进一步进行,支柱与升降体接合 并且被安装至升降体。通过这种方式,随着支柱插入操作的进 行,逐步地实现两个缆线的轴向连接和支柱安装到升降体,从 而能够将支柱通过插入支柱的单个动作安装至升降体,使两个 缆线在轴向上可靠地连接在一起。


图l是根据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座椅的构造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示出如何由操作缆线向上推动推杆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头枕支柱和操作缆线如何被插入升降体的装配
管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才企测装置在发生车辆后侧碰撞时的》文大立体图。 图5是升降装置的构造的正视图。 图6是头枕支撑部被保持在初始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7是头才允移动才几构的内部构造的沿图12中的线VII-VII截
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8是头枕支撑部在朝向头部移动时的侧视图。
图9是头枕支撑部在已经到达碰撞对应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10是头枕支撑部从石並撞对应位置向初始位置恢复时的侧视图。
图ll是头枕支撑部在朝向初始位置被引导时的侧视图。 图12是头枕移动机构的从图9中的箭头X11方向观察的示意图。
图13是支柱在其安装到升降体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接合突起如何通过支柱插入操作被接收在接收 槽内的示意图。
图15是示出接合突起如何通过支柱的进一步插入操作到达 接收槽的终端位置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支柱如何通过支柱的进一步插入操作与升降 体的装配管部接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实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l
首先,将参考图1至图16,对根据实施方式l的缆线连接结 构的构造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该实施方式的缆线连接结构 配备有用于将配置在车辆用座椅l的内部的两个缆线连接在一 起的构造。这里,图l是车辆用座椅l'的构造的示意性立体图。 车辆用座椅l由构成就座乘客用的靠背的座一t靠背2、构成就座 部的座垫3和头部 <奇靠的头纟光4组成。
在包括图l的附图中,为了清楚地示出座椅靠背2和头枕4 的内部结构,省略了表皮结构。/人头片允4的下部延伸的两个才奉 状支柱4B和4B分别被插入被设置在座椅靠背2的上面部的管 状支撑体2S和2S的管内,从而使头枕4安装至被配置在座椅靠 背2的内部且被安装在座椅靠背2的上部位置的升降装置7 0 。
结果,头枕4以能够在驱动升降装置70时改变头枕4相对于 座椅靠背2的安装高度的方式被安装。这里,支撑体2S和2S及 升降装置70被安装且被固定至构成座椅靠背2的骨架的靠背框 架2F的上框架Fu。上框架Fu在靠背框架2F的两个侧框架Fs和 Fs的上端部之间延伸,并且与两个侧框架Fs和Fs —体地连接。
如图5所示,升降装置70具有装配至构成升降装置70的基 部的板状基板71的升降体73。更具体地,基板71的上缘侧部通 过螺栓B被一体地紧固至以悬挂的方式设置在上框架Fu上的安 装板72。结果,基板71被一体地连接至靠背框架2F。
此外,升降体73被配置在基板71的前面侧,并且升降体73 的后面侧的部分可滑动地装配进引导部71G和71G,该引导部 71G和71G形成于基板71的两侧的缘部,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延 伸。结果,升降体73能够沿着引导部71G和71G的引导构造相对于基板71升降。
此外,在升降体73的两侧端部处, 一体地形成有管状装配 管部73S和73T,头#允4的支柱4B和4B能够被插入该管状装配管 部73S和73T,以进行安装。装配管部73S和73T被形成为具有 通孔的管,支柱4B和4B能够分别贯通所述通孔。此外,可挠性 锁定环R和R被装配且被安装至装配管部7 3 S和7 3 T的外周部。
更具体地,锁定环R和R分别被装配进切口孑L ( cutout hole) Sh和Th,该切口孔Sh和Th形成于位于装配管部73S和 73T的后面侧的壁部。结果,锁定环R和R通过它们的弹性力保 持在使它们被装配进装配管部73S和73T的管内的状态。如图 14至图16所示,当支柱4B和4B分别被插入装配管部73S和73T 的管内时,锁定环R和R被支柱4B和4B的锥状下端部推开,然 后弹性地进入形成在支柱4B和4B上的锁定槽Bk和Bk。
结果,锁定环R和R与支柱4B和4B接合,限制支柱4B和4B 在轴向上的插入/脱离移动。结果,支柱4B和4B被一体地安装 至升降体73,并且随着升降体73升降,能够改变头枕4的安装 高度。此外,再次参考图5,在升降体73和基板71之间,设置 扇形齿轮75,用于升降升降体73。
扇形齿轮7 5的从图中观察的左侧端部由连接销P1可转动 地连接至基板71,在来自电动机74的驱动力的作用下,使扇形 齿轮75转动以对升降体73进行升降操作。更具体地,扇形齿轮 75通过插入从升降体73延伸进形成在扇形齿轮75的从图中观 察的右侧端部的操作臂75A的末端部的滑动销P2被连接。
滑动销P2被连接至滑动件(slide die ) 73K,该滑动件73K 被设置成在从图中观察的左右方向上相对于升降体73可滑动, 滑动销P2在厚度方向上贯通上述扇形齿轮75的操作臂75A,并 且滑动销P2被插入并延伸贯通形成于基板71的圆弧形长孔71H。结果,升降体73能够随着扇形齿轮75的转动在滑动销P2 在长孔71H的构造内可滑动的范围内被升降。
这里,扇形齿轮75具有在厚度方向上延伸贯通的圓弧形引 导孔75H。此外,从基板71 —体地突出的锁定销P3贯通引导孔 75H。结果,扇形齿轮75可在引导孔75H的端部抵接锁定销P3 的范围内转动。扇形齿轮75被设置成与由安装在基板71的后面 部的电动机74转动的小齿轮76啮合。
结果,随着电动机74被驱动转动,电动机74的驱动力被传 递至扇形齿轮75,以使扇形齿轮75转动。通常地,电动机74 被保持不动作,使扇形齿轮75保持停止转动。此外,通过操作 例如配置在车辆用座冲李l的侧部的开关(未示出),电动才几74在 正转和反转之间切换,使头枕4升降。
为了使头枕4能够在就座乘客的头部的后方位置接收就座 乘客的头部,头枕4通常地被保持在其纟皮安装的位置。然而, 当发生车辆后侧碰撞时,位于头枕4的前面侧的接收乘客的头 部的支撑板4A瞬时地朝向头部向前移动。也就是,当发生车辆 后侧石並撞时,仅头片允4的支撑部4A移动至就座乘客的头部的正 后方的位置,就座乘客的身体以从座椅靠背2和头枕4向前离开 的方式呈向前倾斜的姿势。
结果,能够在初始阶段防止头部在发生后侧碰撞时向后倾 斜,以由此减轻施加至颈部的负荷,由此防止鞭抽式损伤 (whiplash injury )。在发生车辆后侧石並撞时向前移动支撑部
发生后侧碰撞之前的通常状态,头枕移动机构10将支撑部4A保 持在初始姿势,限制支撑部4A向前移动,如图6所示。
这里,支撑部4A—直被设置在支撑部4A和与支柱4B和4B 一体地形成的头枕基部4C之间的拉伸弹簧16以使支撑部4A向前朝向头部移动的方式施力。从而,在发生后侧石並撞之前的通
常状态下,支撑部4A4氏抗着拉伸弹簧16的施力而纟皮保持在初始 位置。此外,在发生车辆后侧碰撞时,解除对支撑部4A的移动 的P艮制,从而头枕移动机构10通过拉伸弹簧16的施力的作用使 支撑部4A向前移动。
更具体地,头枕移动机构10使支撑部4A沿着形成于下述的 头枕基部4C的长孔11H和11H的构造向前和向上移动,从而使 支撑部4A移动至如图9所示的头部的正后方的位置(石並撞对应 位置)。这里,在支撑部4A已经被移动到碰撞对应位置的状态 下,即 -使头才允移动才几构IO接收由于在发生后侧碰:撞时头部向后 倾斜所产生的负荷时,头枕移动机构10也不会被推回。结果, 由保持在碰撞对应位置的支撑部4 A以稳定的方式接收就座乘 客的头部。
再次参考图1,通过推起被插入到头枕4的右手侧支柱4B的 管内的推杆50来实现解除支撑部4A的移动限制的操作。这里, 上述支柱4B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缆线。如图2所示,推杆 50的上端部被连接至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5,该4妻合/解除接合 构件15被设置为头枕移动机构IO用操作构件。
此外,推杆50的下端部被连接至被配置在座椅靠背2的内 部的操作缆线40的上端部。这里,操作缆线40对应于根据本发 明的第一缆线。如图4所示,操作缆线40的下端部被连接至被 配置在座椅靠背2的内部并且在车辆后侧碰撞时用作检测装置 的压力接受构件20;在发生后侧碰撞时,操作缆线40被向下牵 引。
此外,如图2所示,当操作缆线40的下端部被牵引时,操 作力反过来一皮传递至其上端部,推起推杆50。此外,当推杆50 由此如图中所看到地被推起时,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5被推动且沿图中所观察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解除对支撑部4A移动的限制。
置的构造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在座椅靠背2内且在中间部, 配置有在宽度方向延伸的弯曲棒形式的压力接受构件20。压力 接受构件20的从图中观察的右侧端部由座本亇靠背2的右手侧框 架Fs可转动地支撑。
此外,压力4妻受构件20的乂人图中观察的左侧端部经由转动 阻尼器(rotary damper) 30的媒介作用而由左手侧框架Fs可 转动地支撑。压力接受构件2 0的位于宽度方向上的中间的部分 被形成为接收就座乘客的靠背负荷的压力接收部21。压力接收 部21/人从图中观察的右侧端向下弯曲,并且与其转动中心偏
结果,压力接受构件20接收归因于就座乘客的靠背负荷的 向后推动运动,该推动运动作为利用压力接受构件20的两个端 部作为支点的推动/转动运动。这里,扭力弹簧20S被设置在压 力4妻受构件20的/人图中^见察的右侧端部和侧才匡架Fs之间。扭力 弹簧20S被设置成预先被施力的状态,使压力接受构件20转动, 以向前4,出压力4妻收部21 。
结果,压力接受构件2 0通常地被保持在压力接受构件2 0使 压力接收部21压靠被设置于座椅靠背2的靠背面的緩沖垫(未 示出)的姿态。此外,连接至压力接受构件20的从图中观察的 左侧端的阻尼器30是公知的转动阻尼器结构。也就是,在阻尼 器30中,转轴31被插入筒状构造的壳体32中,使转轴31和壳体 32以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组装在一起。
转轴31具有形成于其从图中观察的右侧端的连接臂31A, 并且压力接受构件20的/人图中观察的左侧端部:帔一体地连4妾至连接臂31A。此外,转轴31的从图中观察的左侧端部由左手 侧框架Fs可转动地支撑。结果,壳体32由转轴31相对于侧框架 Fs可转动地支撑。此外,壳体32在其外周面部具有操作臂32A, 在该操作臂32A上钩有下述的操作缆线40的内构件41的下端部。
壳体32的操作臂32A抵接被设置在侧框架Fs上的安装支架 60的止动件62 ,由此限制操作臂32A在抵接止动件62的方向上 的移动。壳体32的内部以密封状态填充如硅油等粘性流体。结 果,对于使转轴31相对于壳体32转动动动,在转轴31和壳体32 之间贝武予与寿争动速度相对应的粘滞阻力(viscous drag)。
该粘滞戈力^皮施加在转轴31和壳体32之间;转轴31的转动 速度越高,粘滞曳力越大,转动速度越低,粘滞曳力越小。此 外,在施加的粘滞曳力大的情况下,转轴31的动力纟皮容易地传 递至壳体32;在施加的粘滞曳力小的情况下,很难将转轴31的 动力传递至壳体32。当就座乘客做出倚靠座椅靠背2的动作时, 如上构造的压力接受构件20和阻尼器30动作如下。
首先,在发生车辆后侧碰撞之前的正常状态,当就座乘客 倚靠座椅靠背2时,压力接受构件20在接收就座乘客的行为时 被推动并且以较緩和的速度向后转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转轴31以较緩和的速度相对于壳体3 2转动,从而所施加的粘滞 曳力小,转轴31在壳体32内空转,使转轴31的转动力不被传递 至壳体32。
然而,由于发生车辆后侧碰撞,当就座乘客带有一定动量 与座椅靠背2碰撞时,压力接受构件20接收强有力的运动,并 且^^皮推动且较急速地向后转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转轴31 以较高速度做相对转动,从而施加的上述粘滞曳力大,壳体32 接收从转轴31传递的动力,以与转轴31 —起转动。结果,壳体32以向下拉操作缆线40的钩在操作臂32A的内 构件41的下端部的方式执行牵引操作。此外,如图2所示,当 操作缆线40的内构件41的下端部被牵引时,该操作力被传递至 内构件41的上端部,推才干50^皮向上推动。
接着,对操作力从操作缆线40传递至推杆50的方式进行说 明。这里,操作缆线40是双重结构,其中,线状内构件41插入 可挠性管状外构件42中,该线状内构件41的可挠性高于外构件 42的可挠性。如图3所示,操作缆线40被配线至座椅靠背2的构 造的内部,且内构件41的下端部被钩在上述阻尼器30的操作臂 32A。
此外,外构件42的下端部被钩在被设置在从图中观察的左 手侧框架Fs上的安装支架60的外安装部61上。结果,在发生车 辆后侧碰撞时,才喿作缆线被牵引,使得内构件41的下端部被拉 出外构件42的下端部。如图2和图3所示,操作缆线40的上端部 从下方,皮插入上述升降体73的一个装配管部73S,从而组件以 从上方插入装配管部73S的支柱4B的管内的推杆50允许推动 操作的方式起作用。
更具体地,如图3所示,操作缆线40被构造成,使得形成 在内构件41的上端部的T状接合突起41P和41P贯通形成于外 构件42的上端侧周壁的长孔42S和42S在径向上向外突出。结 果,内构件41能够在T状接合突起41P和41P能在长孔42S和 4 2 S内移动的范围内相对于外构件4 2在轴向上移动。
接合突起41P和41P及长孔42S和42S分别形成于内构件 41和外构件42的轴对称的两个周向位置。此外,外构件42的上 端部形成有头部42H, /人而结束管状端部构造。如图13所示, 如上构造的操作缆线40的上端部从下方被插入装配管部73S的 管内,使得上端部以从装配管部73S悬挂的方式被暂时地保持。此外,在该悬挂状态下,支柱4B从上方被插入装配管部73S 的管内,从而能够使操作缆线40实现从装配管部73悬置的状态 过渡到从支柱4B悬挂的状态。此外,通过由此将操作缆线40 置于从支柱4 B悬挂的状态,用于牵引操作缆线4 0的下端部的操 作力能够被转换并且作为推动操作力被传递至支柱4B内部的 推杆50。
参考图3,将对上述构造进行详细的说明首先,装配管 部73S的周壁具有从其下端部在轴向上向上延伸的缝状插入槽 Sd和Sd。插入槽Sd和Sd以轴对称的方式形成在装配管部73S 的两个周向位置,形成于操作缆线40的内构件41的接合突起 41P和41P由槽状构造接收,并且在轴向上通过该槽状构造。
这里,插入槽Sd和Sd的从图中观察的上端侧的接收接合突 起41P和41P的终端部被构造成在周向上一皮弯曲至从图中观察 的左右侧。更具体地,在从图中观察的前侧的由实线指示的插 入槽Sd的终端部-波构造成弯曲至从图中观察的左侧。此外,在 后侧由虚线指示的插入槽S d的终端部#皮构造成以相对于前侧 的插入槽Sd呈轴对称的方式弯曲至从图中观察的右侧。
周向弯曲的插入槽Sd和Sd的终端部被构造成落在水平线 以下。结果,插至插入槽Sd和Sd的终端位置的接合突起41P和 41P(操作缆线40)以稳定的方式被保持如下状态接合突起 41P和41P以其不会由于其自身的重量而落下的方式从装配管 部73S悬挂。
设置在内构件41的上端部的接合突起41P和41P被置入插 入槽Sd和Sd的内部,在这种状态下,操作缆线40通过(在轴向 上)向上前进而被进一步插入装配管部73S的管内。此外,当 接合突起41P和41P到达插入槽S d和S d的轴向上的终端位置 时,操作缆线40遵循终端部的弯曲构造而在周向上转动。结果,如图13所示,接合突起41P和41P到达插入槽Sd和 Sd的在周向上弯曲的终端位置,并且操作缆线40从装配管部 73S悬挂。此外,如图13所示,从上方插入装配管部73S的管 内的支柱4B在其周壁具有从其下端部在轴向上向上延伸的缝 状接收槽Bd和Bd。接收槽Bd和Bd形成于支柱4B的彼此轴对称 的两个周向位置。
通过将支柱4B从上方插入装配管部73S的管内,接收槽bd 和Bd在它们的槽构造内接收悬挂在装配管部73S的管内的操作 缆线40的内构件41的接合突起41P和41P。此外,通过从接合 突起41P和41P被接收的状态进一步插入支柱4B,接合突起41P 和41P沿着接收槽Bd和Bd的构造被(在轴向上)向上插入。
这里,在图中上侧示出的接收接合突起41P和41P的接收槽 Bd和Bd的终端构造被构造成,在与上述形成在装配管部73S上 的插入槽Sd和Sd的弯曲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在周向上弯曲。周向 弯曲的接收槽Bd和Bd被构造成从轴向舒緩地向水平方向弯 曲。结果,由于使支柱4B插入装配管部73S的管内的操作力中 的轴向力,装配管部73S的管内的接合突起41P和41P顺利地被 接收至接收槽Bd和Bd的终端位置,接合突起41P和41P在该终 端位置处指向水平方向。
由此,如图14和图15所示,通过将支柱4B/人上方插入装配 管部73S的管内,接合突起41P和41P在由形成于支柱4B的接收 槽Bd和Bd的弯曲构造引导的状态下在周向上转动。结果,从 接合突起41P和41P被保持在插入槽Sd和Sd的终端位置的状 态,接合突起41P和41P被拉回以脱离该状态。
此外,接合突起41P和41P在由接收槽Bd和Bd的弯曲构造 引导的状态下到达接收槽Bd和Bd的终端位置,从而接合突起 41P和41P被拉回到插入槽Sd和Sd在轴向上延伸的部分。结果,在接合突起41P和41P相对于支柱4 B的轴向移动被限制的状态 下,实现从接合突起41P和41P在其轴向移动被限制的悬挂在装 配管部73S内的状态过渡到的接合突起41P和41P从支柱4B悬
挂的状态。
结果,接合突起41P和41P相对于装配管部73S的轴向移动 的限制被解除,并且使接合突起41P和41P进入接合突起41P和 41P相对于支柱4B的轴向移动受限制的状态。此时,接合突起 41P和41P位于插入槽Sd和Sd在轴向延伸的部分,使得接合突 起41P和41P在周向上的运动受限制。结果,接合突起41P和41P 由插入槽Sd和Sd的在轴向上延伸的槽构造引导,并且被保持在 接收槽Bd和Bd的终端位置。
结果,操作缆线40的内构件41和支柱4B在轴向上被一体地 彼此连接,并且能够在轴向上相对于装配管部73S —体地移动。 内构件41和支柱4B的该轴向连4妄在支柱4B与安装至装配管部 73S的锁定环R接合之前在插入位置实现。在内构件41和支柱 4B一皮轴向地;波此连4妄的状态下,如上所述支柱4B的进一 步插入 运动是可能的。
由此,如图16所示,通过在轴向连接状态下进一步插入支 柱4 B,能够在保持上述轴向连接状态的情况下使锁定环R与支 柱4B接合,从而将支柱4B安装至升降体73。也就是,通过插 入支柱4B的单个动作,能够可靠地完成内构件41和支柱4B的 轴向连接,然后将支柱4B安装至升降体73。
通过将支柱4B的下端部和内构件41的上端部通过插入支 柱4 B的操作;波此轴向地连接,操作缆线4 0的外构件4 2的头部 42H从下方被插入支柱4B的管内。结果,插入且被配置在支柱 4B内的推杆50的下端部和外构件42的头部42H在轴向上彼此 接近地配置。具体而言,在两者之间形成孩么小间隙,/人而当插入支柱4B 时,推杆50不可能误推动外构件42的头部42H。此外,在外构 件42的头部42H和推杆50的下端部在轴向上被;波此接近地配 置的状态,归因于从下端侧牵引操作缆线40的操作力能够由外 构件42的头部42H转换且作为推动操作力#皮传递至推杆50,使 得两者4皮此轴向连4妻。
接着,对头枕移动才几构IO进行说明。尽管图6至图12示出 了头枕移动机构10的结构,图9最佳示出了头枕移动机构10的 各部分的构造,因此参考该图对头枕移动一几构IO的各部分的构 造进行说明。头纟先移动4几构1(^皮设置成使得支撑部4A被连接至 头枕基部4C,并且头枕移动机构10具有在宽度方向上设置的一 对连接杆(connection link) 12和12、支撑构件13和13、钩 14和14、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5、拉伸弹簧16和杆构件17和17。
这里,头枕基部4C由合成树脂形成,头枕基部4C由板状后 面部11B、底面部11D、侧面部11S和11S及上面部11U组成为
端缘向前延伸。此外,侧面部11S和11S被形成为立在头枕基部 4C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此外,上面部11U被形成为将两个侧 面部IIS和IIS的上纟彖连接在 一起。
这里,图12是从图9的箭头XII的方向观察的头枕的视图, 即头枕4的从斜下方观察的前视图。如图中所示,在头枕4的两 个侧面部11S和11S之间,以与侧面部11S平行的方式形成多个 板状立肋11R,用于加强头枕基部4C。支柱4B和4B的上端部淨皮 插入头枕基部4C的底面部11D,以一体地固定至底面部11D。
支柱4B和4B被形成为管状构造并且被固定在适当位置,其 上端的开口部露在底面部11D的上表面侧。此外,两个侧面部 11S和11S具有以在厚度方向上贯通两个侧面部11S和11S延伸的方式形成的波状长孔11H。长孔11H和11H在其下端部H0和 HO与上端部H3和H3之间具有第 一止动槽H1和第二止动槽 H2,第一止动槽H1和第二止动槽H2以波状形式以台阶的方式 向后(从图中观察向右)凹进。
接着,再次参考图9, 一对连接杆12是由合成树脂形成, 并且被设置为将头枕基部4 C和支撑部4 A ;f皮此连接的连接构件。 连4妻杆12在宽度方向上并排配置,它们的端部连4妻至头枕基部 4 C的近上端部和支撑部4 A的后面侧部。
更具体地,连接杆12和12的后端部由以延伸贯通头枕基部 4C的两个侧面部IIS和11S的方式设置的连接轴12A可转动地 支撑。这里,如图12所示,连接杆12和12的后端部被配置在两 个侧面部IIS和IIS及位于两个侧面^!11S和IIS的内侧的肋 11R和11R之间。此外,连接杆12和12由在两个侧面部11S和 11S之间延伸的连接轴12 A可转动地支撑。
此外,再次参考图9,连接杆12和12的前端部由在支撑部 4A的后面侧的位置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连4妻轴12B可转动地支 撑。连接轴12A和12B被配置成彼此平行。连接杆12和12绕可 转动地支撑连接杆12和12的后端部的连接轴12A沿从图中观察 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连接杆12和12抵接头枕基部4C的上 面部11U,并且限制连接杆12和12的顺时针转动。
接着, 一对支撑构件13和13以从支撑部4A的后面侧向后延 伸的方式与支撑部4A—体地形成。支撑构件13和13在支撑部 4A的宽度方向并排配置。这里,支撑部4A被形成为弯曲板,该 弯曲板的前面侧通过合成树脂的一体成型而被弯曲。支撑部4A 的后面侧 一体地形成有用于可转动地支撑连接轴12B的部分及 支撑构件13和13。
支撑构件13和13的后端部通过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连接轴13A^皮此连^妄。更具体地,如图12所示,支撑构件13和13的 后端部被配置在^f皮配置在支撑构件13和13的外侧的肋IIR和 11R以及被配置在支撑构件13和13的内侧的肋11R和11R之间。 此外,将支撑构件13和13的后端部彼此连接的连接轴13 A被配 置成平行于上述连接轴12 A和连接轴12 B 。
连接轴13A被设置成其端部插入到形成于头枕基部4C的 两个侧面部11S和11S的长孔11H和11H中。结果,连接轴13A 能够仅在长孔IIH和IIH的孔构造的范围内在前后方向和上下 方向上移动。形成在两个侧面部11S和11S之间的肋11R (参见 图12 )被构造成不与在长孔11H和11H内移动的连接轴13A干 涉。
接着,如图7所示, 一对钩14和14^皮形成为大致凸轮状构 造,并且在靠近头枕基部4C的下端的位置处在宽度方向上被并 排配置。钩14和14被设置为用于将在长孔11H和11H内移动的 连接轴13A限制到初始位置的限制构件。更具体地,如图12所 示,钩14和14一皮配置在两个侧面部IIS和IIS及位于两个侧面 部11S和11S的内侧的肋11R和11R之间,并且钩14和14由在两 个侧面部IIS和11S及4立于两个侧面部IIS和IIS的内侧的肋 IIR和IIR之间延伸的连接轴14A和14A可转动地支撑。
此外,再次参考图7,每个钩14和14的外周面的两个部分 均设置有在径向上向外突出的爪形状的上颚部14B和下颚部 14C。结果,在径向上向内凹进的凹部形成在上颚部14B和14B 及下顎部14C和14C之间。在上颚部14B和下颚部14C之间的凹 部容纳上述连接轴13A。这里,连接轴14A和14A被配置成与连 接轴12 A和12 B以及连接轴13 A平行。
此外,扭力弹簧14S和14S分别被设置在钩14和14与头神光基 部4C之间。扭力弹簧14S和14S被安装成被预先施力的状态,对钩14和14施加从图7的位置沿从图中观察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的 力。此外,钩14和14在其外周缘部具有台阶状凹进构造的锁定 槽14D。
设置在下述的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5上的 一对接合臂部 15C和15C分别与锁定槽14D和14D接合。结果,钩14和14的由 于施力作用的逆时针转动被保持限制。由此,在限制钩14和14 的逆时针转动的状态下,如上构造的钩14和14保持在连4妄轴 13A被锁定至长孔11H和11H的下端部H0和H0的状态,同时连 接轴13 A被容纳在上颚部14 B和14 B及下颚部14 C和14 C的凹部 内。
这里,如图6所示,连接轴13A通常地由在连接轴13A和连 接轴12A之间伸展的拉伸弹簧16施力以被引向连接轴12A,并 且被沿着长孔11H和11H的构造朝向上端部H3和H3施力。由 此,连接轴13A通常地抵抗着拉伸弹簧16的施力由钩14和14保 持锁定至长孔11H和11H的下端部H0和H0 (初始位置)。
此外,再次参考图7,接合臂部15C和15C被沿逆时针方向 转动,解除钩14和14与接合臂部15C和15C的接合,从而在扭 力弹簧14S和14S的施力的作用下,钩14和14沿/人图中观察的 逆时针方向转动。结果,如图7的虚线所指示的,钩14和14使 上颚部14B和14B移出长孔11H和11H,并且从下方推起下颚部 14C和14C以使它们呈现在长孔11H和11H中露出的姿态。
结果,解除由钩14和14对连接轴13A的锁定,如图8和图9 所示,连接轴13A在拉伸弹簧16的施力的作用下沿着长孔11H和 IIH的构造向前且向上移动。此外,结果,支撑部4A在连接杆 12和12转动的同时相对于头斥允基部4C向前和向上移动。
这里,再次参考图7,限制钩14和14的逆时针转动的接合臂 部15C和15C以能够与钩14和14接合的方式在宽度方向上并排配置。更具体地,如图12所示,接合臂部15C和15C与钩14和14 类似地配置在两个侧面部11S和11S及位于两个侧面部IIS和 IIS的内侧的肋11R和11R之间。此外,接合臂部15C和15C由贯 通两个侧面部11S和11S且在两个侧面部11S和11S之间延伸的 连接轴15B可转动地支撑。
连接轴15B与接合臂部15C和15C —体地连接,并且相对于 两个侧面部11S和11S被可转动地支撑。连接轴15B以平行于连 接轴12A和12B及连接轴13A的方式被配置。此夕卜,在一个接合 臂部15C和头4光基部4C之间设置扭力弹簧15S。扭力弹簧15S年皮 安装成预先^皮施力的状态,如图7所示,向4妻合臂部15C和15C 施力,以4吏接合臂部15C和15C沿从图中观察的顺时针方向转 动。
结果,接合臂部15C和15C通常地被保持在接合臂部15C和 15C压靠着钩14和14的外周面部且接合臂部15C和15C的末端部 分别与钩14和14的台阶状凹进的锁定槽14D接合的状态。在接 合臂部15C和15C与锁定槽14D和14D接合的状态下,两者彼此 抵接,相互地限制它们的受力转动。
此外,再次参考图6,由上述推杆50转动的操作臂部15A 被一体地连接至被连接至接合臂部15C和15C的连接轴15B的 端部。在发生车辆后侧碰撞时,当推杆50被向上推动时,使操 作臂部15A沿从图中观察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结果,如图7所示, 操作臂部15A使接合臂部15C和15C在相同的方向上转动,以解 除接合臂部15C和15C与钩14和14的接合。
结果,解除支撑部4A保持在初始位置的状态,在拉伸弹簧 16的施力作用下,使支撑部4A向前且向上移动。如图9所示, 当连接轴13A到达长孔11H和11H的上端部H3和H3时,限制支 撑部4A的向前和向上移动并使其停止。此外,在支撑部4A的移动被停止的状态下,即使接收来自就座乘客的头部的负荷,支
撑部4A也不会被推回。
也就是,当连接轴13A到达长孔11H和11H的上端部H3和 H 3时,连接至支撑部4 A的连接杆12和12抵接头枕基部4 C的上 面部11U,限制支撑部4 A的沿从图中观察的顺时针方向的转 动。在支撑部4A的转动被限制的状态下,施加向后推动支撑部 4A的力,连接杆12和12接收力的作用,以压靠头枕基部4C的 上面部11U。
由此,即使当支撑部4A接收上述推力时,支撑部4A也不会 在沿/人图中^见察的逆时针方向#:推回,并且在石並撞对应位置4妻 收就座乘客的头部。此外,如图8所示,在支撑部4A向前移动 的途中,即使支撑部4A被就座乘客的头部推动,支撑部4A也不 会被推回。也就是,在支撑部4A的向前移动的途中,施加使连 接杆13A被向后推动的力,连接轴13A进入长孔11H和11H的以 台阶形式向后凹进(从图中观察向右)形成的第一止动槽H1 和H1或第二止动槽H2和H2。
结果,向后推回连接轴13A的移动纟皮限制,且支撑部4A华皮 保持在向前移动途中的某中间位置。因此,即使当支撑部4A在 其到达碰撞对应位置之前的某中间位置时,也能够由支撑部4A 接收就座乘客的头部。图8示出连接轴13A进入第二止动槽H2 和H2的状态。
这里,再次参考图6,由臂状构件形成的一对杆构件17和 17被配置于头枕基部4C。杆构件17和17在宽度方向上被并排 配置,杆构件17和17的后端部由头枕基部4C可转动地支撑。更 具体地,如图12所示,杆构件17和17的后端部被配置在被配置 在杆构件17和17的两外侧的肋11R和11R及被配置在杆构件17 和17的内侧的肋11R和11R之间,并且由在3皮配置在杆构件17和17的两外侧的肋11R和11R及被配置在杆构件17和17的内侧 的肋11R和IIR之间延伸的连接轴17A和17A可转动地支撑。
此外,扭力弹簧17S和17S分别被设置在杆构件17和17及 头枕基部4C之间。如图6所示,扭力弹簧17S和17S绕连接轴 17A和17A巻绕,扭力弹簧17S和17S的一端钩在杆构件17和17 上,另 一端钩在头枕基部4C上。结果,在杆构件17和17的自由 状态下,斥干构件17和17被保持在由扭力弹簧17S和17S的弹簧力 的作用而4吏杆构件17和17暴露到长孔11H和11H的状态。
匙状(spoon-shaped ).接收部17B分别形成在杆构件17和17 的暴露到长孔11H和11H的从图中观察的左手侧的末端部。如图 8所示,当连4妾轴13A在长孔11H和11H内乂人下端部H0和H0向上 移动时,由连接轴13A推开接收部17B和17B,以将接收部17B 从长孔11H和11H推出。
然而,如图9所示,当连接轴13A到达长3L11H和11H的上 端部H3和H3时,接收部17B和17B在扭力弹簧17S和17S的弹簧 作用下返回到接收部17B和17B暴露到长孔11H和11H的状态。 此外,如图IO所示,当连4妻轴13A在长孔11H和IIH内乂人上端部 H3和H3向下移动时,接收部17B和17B能够通过其匙状末端捕 获连接轴13A。
此外,爿Mv该状态起,当连接轴13A进一步向下移动时,在 由接收部17B和17B捕获连接轴13A的状态下,杆构件17和17被 推动并且沿从图中观察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结果,如图ll所示, 在连接釉1 3 A在从接收部17 B和17 B分离开之前^^皮杆构件17和17 引导和移动的状态下,连4妾轴13A被转移到下端部HO和HO附近 的位置。
通过这种方式,当连接轴13A从上端部H3和H3在长孔11H 和11H内向下移动时,连4矣轴13A在由杆构件17和17引导的状态下被顺利地转移到下端部H0和H0,使得连接轴13A可以不进入第一止动槽H1和H1或第二止动槽H2和H2。此外,因为连接轴13A被操作成压向长孔11H和11H的下端部H0和H0,因此,连接轴13A在向下压钩14和14的暴露至下端部H0和H0的下颚部14C和14 C的状态下到达下端部H 0和H 0 。
结果,如图7所示,钩14和14被推动并且沿从图中观察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获得钩14和14的上颚部14B和14B转动到连接轴13A的上侧的姿态。此外,当获得上述姿态时,钩14和14与接合臂部15C和15C接合,且再次实现锁定,使连接轴13A保持在初始位置。结果,支撑部4A^皮再次返回且保持在其向前移动之6勺淨刀^台o
4妻着,将对使用该实施方式的方法进行说明。参考图l,在发生车辆后侧碰撞之前的通常状态下,车辆用座椅1处于头枕4的支撑部4A保持在初始姿势的状态。此外,当发生车辆后侧碰撞时,压力接收构件2 0被来自倚靠座椅靠背2的就座乘客的靠背负荷向后推动,且该操作力经由操作缆线40和推杆50传递,以使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5转动。
结果,解除支撑部4A保持处于初始位置的状态,如图9所示,支撑部4A在拉伸弹簧16的施力的作用下移动至图中所示的石並撞对应位置。此外,由于就座乘客的头部在后侧石並^童时在动量作用下向后倾杀+,因此,头部从后方3皮已经移动到》並撞对应位置的支撑部4A接收。
通过这种方式,在该实施方式的缆线连接结构中,通过将支柱4B插入到升降体的装配管部73S的管内的动作,设置在操作缆线40的内构件41 (第一缆线)上的接合突起41P和41P能够接合形成于一个支柱4B(第二缆线)的接收槽Bd和Bd的周向弯曲的终端部。结果,缆线的分别配置在座椅靠背2和升降型的头
26枕4内的连接端部能够在轴向上被彼此牢固地连接,从而使其不 4皮jt匕分离。
此外,随着支柱4B插入操作的进行,逐步地实现支柱4B 到升降体73的上述轴连接和安装,从而能够通过插入支柱4B的 单个动作将支柱4B安装至升降体73,使内构件41和支柱4B在 轴向上可靠地连接在一起。
已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i兌明,本发明还可以以各 种其^也方式实施。例如,如在日本特开2005-104259号7^4艮等文 献中公开的那样,还能够将头枕移动机构构造成使得头枕的支 撑部在向前的方向移动直接对应于两个缆线通过缆线操作移动 的量。
此外,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缆线是通过支柱自身 形成的,还能够在该支柱的管内配置单独的缆线。此外,形成 在升降体的装配管部的插入槽可以被构造成在周向上緩和地弯
曲使其终端部指向上。由于这种构造,接合突起能够通过在轴 向上直地插入操作缆线的简单操作被顺利地插入到插入槽的终 端位置,从而不需要周向地转动操作缆线,从而有助于操作。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由于插入槽的终端部指向上,因此,暂 时地保持的操作缆线易于脱落。
此外,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插入槽被形成为升降体的 装配管部的周壁上的通孔,但是插入槽也可以形成为装配管部
的内周壁的凹部。此外,设置在操作缆线的内构件上的接合突 起和与接合突起接合的插入槽和接收槽可以形成在 一 个或三个 以上的周向位置。此外,如在现有技术部分所提到的专利文献 曰本特开2005-304565号公报公开的那样,,升降装置还可以与 车辆用座椅的前后方向的滑动移动同步地一皮升降。在这种结构 中,如上述文献中7>开的那样,当例如高个乘客就座在车辆用座椅时,能够与使车辆用座椅向后滑动以增大脚置空间的移动 同步地增加头枕的高度,以使头部支撑位置适合就座乘客的体 型。
此外,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头才允通过支柱的插入冲喿作^皮 一体地安装至升降体,还能够将头枕构造成能够相对于升降装 置自由地插入和拔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执行将支柱从升降 体的装配管部拔出的操作,操作缆线的内构件和支柱的轴向连 接能够通过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反的动作来解除,且使头枕从座 椅靠背分离,使内构件再次返回至内构件在装配管部的管内悬 挂的暂时保持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缆线连接结构,用于将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在轴向上彼此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缆线和所述第二缆线的轴向连接经由轴向移动受到限制的管状连接构件来实现;所述第一缆线的连接端部设置有在径向上向外突出的接合突起;所述第二缆线的连接端部形成有轴向延伸且能够在轴向上接收所述接合突起的接收槽;所述第一缆线的所述连接端部从轴向一侧被插入所述连接构件的管内,由此使所述接合突起沿着形成于所述连接构件的管壁的插入槽的构形在轴向上被接收;接收所述接合突起的所述插入槽的轴向终端部被构造成沿一个周向方向弯曲;所述接合突起被插入所述插入槽的所述终端部,由此被保持成限制所述接合突起相对于所述连接构件在轴向的双方向上的移动;所述第二缆线的所述连接端部包括接收所述接合突起的接收槽,所述接收槽的轴向终端部被构造成沿与所述插入槽弯曲的周向方向相反的另一个周向方向弯曲;所述第二缆线的所述连接端部从轴向另一侧被插入所述连接构件的管内,由此使被保持在所述管内的所述第一缆线的所述接合突起沿着所述第二缆线的所述接收槽的构形被接收;所述接合突起被插入至所述接收槽的沿所述另一个周向方向弯曲的终端部,由此使所述接合突起从所述连接构件的所述插入槽的所述终端部脱离,以解除对所述接合突起相对于所述连接构件的轴向移动的限制,实现向所述接合突起相对于所述第二缆线的轴向移动受到限制的状态的过渡;在所述接合突起已到达所述第二缆线的所述接收槽的所述终端部以限制所述接合突起的轴向移动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缆线和所述第二缆线在轴向上被彼此连接、在轴向上一体地移动且一体地操作,由于形成于所述连接构件的所述插入槽的在轴向上延伸的槽构形,所述接合突起被保持在所述接收槽的所述终端部;所述第一缆线被配置在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内;用于保持所述第一缆线的被插入所述管状连接构件的管内的所述连接端部的所述管状连接构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升降的方式被设置于升降体;用作头枕用支撑体的支柱被插入并且被安装至所述升降体,由此能够在所述升降体升降时改变所述头枕的安装高度;所述第二缆线以从所述头枕内插入所述支柱的管内的方式被配置;所述头枕的所述支柱在被插入与所述升降体一体地设置的所述连接构件的管内的同时从上方被插入所述座椅靠背,以被安装至所述升降体,由此将所述第一缆线和所述第二缆线在轴向上彼此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缆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缆线和所述第二缆线通过插入所述头枕的所述 支柱的操作被在轴向上 一体地彼此连接的状态下,所述第 一 缆 线和所述第二缆线随着所述支柱在插入方向上进一步移动在相 同的方向上一体地移动和操作;随着所述支柱从所述第 一缆线和所述第二缆线在轴向上被彼此连接的状态在所述插入方向上进一步移动,所述支柱与所 述升降体接合成一体。
全文摘要
内构件(41)的连接端部设置有接合突起(41P、41P),支柱(4B)的连接端部设置有能够在轴向上接收接合突起的接收槽(Bd、Bd)。通过将操作缆线(40)插入升降体(73)的装配管部(73S)的管内,接合突起(41P、41P)在轴向上被接收在插入槽(Sd、Sd)内,并且被暂时地保持在插入槽的沿一个周向方向弯曲的终端部。当将支柱(4B)插入装配管部(73)的管内时,接合突起(41P、41P)被接收在接收槽(Bd、Bd)内,并且被转移至接收槽的沿另一个周向方向弯曲的终端部。通过该操作,实现操作缆线(40)从支柱(4B)悬挂的轴向连接状态,头枕(4)被安装至升降体(73),以能够相对于座椅靠背(2)升降。
文档编号B60N2/42GK101687471SQ20078005350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7日
发明者佐佐木笃树, 西浦武史 申请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