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线连接装置及其于隔间结构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2764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缆线连接装置及其于隔间结构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缆线连接装置及其于隔间结构的应用,该缆线连接装置可在一个通讯系统中和其隔间结构的应用上提供多种电子通讯线路。特别是针对在通讯系统中,依据使用者的需求并藉由移动连接端口的位置,能透过电话或局部局域网络(LAN)的方式提供具选择性的电子通讯线路的缆线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室内配线系统是经由集线配备(如集线器HUB),使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依此形成网络系统。这种配线系统经由通讯缆线提供至每个工作站的电源动力以及通讯讯号(声音或数据)。声音讯号是经由电话传送,而数据讯号是经由局部局域网络(LAN)或计算机调制解调器传送。
由室内通讯缆线通常设置在隔间墙内或地毯/地板的下,配线系统一旦完成并开始提供通讯,便很难再更改系统的配置方式。虽然有些配线系统使用具有缆线的连接装置,但大多数的连接装置难以满足使用者欲重新配置室内配线系线的需求。因此在迁移配线系统和安装新的配置方式上,相当不便且昂贵。
为解决前述课题,已提出有多种相互连接装置和配线系统。例如美国专利号码第5,160,276号和第6,299,490号揭露了提供至单一工作站的声音和数据讯号的通讯缆线接头和配线系统配置。然而,这些发明由于固定数目的外接埠而难以变动工作站的配置方式,故存在有相当程度的不便利。从经济观点来看,因为每一个接头无视于需要与否,皆会提供一定数目的正常分支点,致使无法获得良好的连接装置与配线系统。如果为了扩充在特定位置的负载量而必须增加连接埠的数目,就需要用到额外的相互连接模块。
因此,最好能提供可允许讯号联机的配置具选择性或替换性的缆线连接装置和配线系统。
欲修改工作站的配置方式,仅须几分钟的时间,藉由简单地改变相关接头,来重新分配讯号配置,不需浪费以往在重新配置时常要用到的外加缆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前述不便,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新的机能性缆线接头,其具有支线接头,能有效配送讯号和数据至工作站。
另一目的及特征是在提供一种通讯缆线接头和配线装置,其包含有一第一接头和一第二接头,该第二接头与一个以上支线接头结合。
第一接头构成有复数排由第一端子排列而成的第一数组。第一端子在第一数组中所需数量是由通讯装置所决定。第二接头构成有复数排第二数组和至少一排支线数组,每一第二数组与支线数组是由至少一个第二端子所组成。排列每一数组的第一和第二端子分别具有相同数目和间距。第二接头较第一接头多出一个以上的数组,第一列和包含支线数组的第二数组形成复数排依等宽间距排列的横列,因此第一接头便可选择性地与第二接头连接,来变换电子线路联机。
既然第二接头较第一接头多出至少一排数组,即可因此改变连接位置。
本发明的利益是藉由选择性地决定第一和第二接头的联机位,可轻易决定在每一连接点中可用支线接头数量。
本发明的特征、优点可经由参考下面具体实施的说明并结合附图帮助理解。


图1本发明缆线接头在提供通讯系统中的电子联机前的前视图;图2a本发明缆线接头在提供通讯系统中的电子联机前的立体图;图2b本发明缆线接头提供通讯系统中的电子联机的立体图;图3本发明缆线接头提供线路L1至L4的电子联机的前视图;图4本发明缆线接头提供线路L2至L4及支线接头P1的电子联机的前视图;图5本发明缆线接头提供线路L3至L4及支线接头P1与P2的电子联机的前视图;图6本发明缆线接头藉由多个具支线接头P1、P2、P3的模块通讯缆线单元提供电子联机所做应用的示意图;图7本发明另一应用在墙壁隔间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达到前述目标,本发明介绍一种新颖缆线连接装置,包含有一第一接头,其形成有复数排具有第一端子的第一数组;一第二接头,其形成有复数排具有第二端子的第二数组和至少一排支线数组。每一数组所分布的第二端子数与每一数组所分布的第一端子数相同,依此,第一接头的第一数组与第二接头的第二数组能相互配对,以提供适当的电子联机。但是,第二接头的数组至少多出第一接头的数组一排以上。因为第二接头所多出来的数组,第一接头即可藉由垂直调动位置,选择性地连接第二接头。依此,在第二接头中尚未被选择的联机接头则仍处于「虚拟」模式中的备用状态。
每一个位于缆线一端的第二数组与位于缆线另一端相对应的第一数组连接。每一个支线数组7和相应支线接头3连接。
第一接头10是依具有支线数组7的第二接头5来决定其位置,以提供需求的通讯联机。关于这点,若是选择了支线数组7的数目,使支线数组7可供使用,则在第二接头5中相同数目的未被选择的数组将不会与第一接头10的第一数组11连接,而仍会处在虚拟模式中的备用状态。
参考图1,揭示一种用以在通讯系统中提供多种电子联机的缆线接头。一设置于第一缆线2近端的第一接头10,其构成有多排第一联机数组,该第一联机数组具有复数只插头或阳端子11并形成特定排列;一设置在第二缆线1近端的第二接头5,其构成有多排具有支线数组的第二数组;为提供适当的联机,每一数组的联机端子具有相同数目和排列方式。因为第二接头5包含有至少一排支线数组,故第二接头较第一接头至少多出一排数组。第二联机端子为插孔或阴端子6。第一接头10能藉由垂直调动位置以变换电子联机状态,来选择第二接头5的联机。由于第二接头5中联机数组所多出来的数目,第一接头可以垂直的调整位置或上下滑动。一般而言,多条具有第一和第二接头的通讯缆线是用来将数据和讯号从集线器(HUB)传递到工作站。
通常,在一配线系统中可使用多个缆线连接单元。在此,前面的缆线单元的第一接头会和后面的缆线单元的第二接头相配对。
在此列举示范构造以说明典型的接头,其包含有一具有四组第一连接数组的第一接头10和一第二接头5,该第二接头5具有四组数量和第一接头的数组相同的第二联机数组并多出两组支线联机数组7。因为第二接头5有六组数组—较第一接头10多出两组数组—第一接头10即可以因此改变与第二接头5的连接位置。
图2a与图2b为通讯系统中的缆线接头提供电子联机前/后的立体图。
输出第一接头10具有复数排由阳性终端插头11a所组成的输出第一联机数组11;输入第二接头5具有复数排由阴性终端插孔6a所组成的输入第二联机数组6和至少一排支线数组7。输入第二接头其输入联机数组形成复数只阴性终端插孔6a,具有和输出数组11的阳性终端插头11a相同的数目和排列方式。这里,输出接头10可以为阴性终端插孔6a,而输入接头5则可为阳性终端插头11a;反之亦可。在这个例子中,输出接头10为使用八只阳性终端插头11a,而输入接头5为使用八只阴性终端插孔6a。就电话联机而言,输出接头10为具有四只阳性终端插头1 1a,而输入接头5具有四只阴性终端插孔6a。阴阳端子6a,11a数量乃依所使用的联机装置改变。如上面所讨论,输入接头5形成有较输出接头10至少多出一组的联机数组6,具有至少一排联机支线数组7。因为在输入接头5中所多出来的联机数组6,输出接头10即可垂直调动位置或上下滑动,以选择性地变更电子联机。此时,在输入接头5中未被选择的数组便不能传送数据或讯号,而维持在虚拟模式中的备用状态。
当输出接头10与输入接头5连接时,从输入接头5其外壳的顶端置入输出接头10,并设置在适当的位置,以使所需的电子联机有效。然后,输入和输出接头5、10彼此紧靠在一起,以适当地结合插头11a和插孔6a。
在例子中,输出接头10具有四排具八只阳性终端插头11a的输出联机数组11;而输入接头5具有六排具八只阴性终端插孔6a的输入联机数组6。
在每一排数组中的阳性终端插头11a及阴性终端插孔6a皆具有相同间距和排列方式,以彼此相互结合配对。每一横列,亦即第一和第二接头10、5的每一排第一和第二联机数组皆彼此依等宽间距排列,以互相配对。藉此,当上下变换第一接头10一行间隔时,第一接头10便能配合第二接头5。支线数组则和支线接头连接。
一旦第一接头10从第二接头5的顶端置入,即可适当地定位在所需的电子联机位置上。之后,第一和第二接头10、5则紧靠在一起并可纵向滑动,以彼此互相结合衔接。
在第一和第二接头10、5皆适当地互相衔接之后,可向下旋紧二对固定件8以固定两接头10、5,维持良好的电子联机。
第二接头5构造上提供有一可容纳第一接头10的空间;一对设置在框架两侧至底边的导引带5a;以及四固定件8a和螺固孔8b,以将第一接头10保持在适当位置上。第二接头5内部的二边墙具有一组设有固定间隔的突出限制件,每一限制件和阴性终端插孔6a对齐在同一水平线上。
第一接头10其结构上形成为一抽屉造形,在其两侧至底边设有一对与第二接头5一对导引带5a相配合的滑带。第二接头5顶端开口较第一接头10略宽,第二接头5的顶端开口亦较第一接头10的抽屉造形略厚。第一接头10滑带的底边具有一组间隔固定的缺口,每一缺口与阳性终端插头11a排列在同一水平线上。当第一接头10从第二接头5外壳的顶端置入时,第一接头10两滑带边缘的缺口会与第二接头的突出限制件相扣以适当地对齐位置。第一插头10可置入第二接头5依固定间距向下滑动并停止在所需电子联机的正确位置。一旦第一接头10依所需电子联机定位,第一和第二接头10、5会紧靠在一起并依垂直方向上下滑动直到彼此适当地衔接。之后,旋上固定件8以保持联机并防止接头松脱。
另一种联机方式是第一接头10面向第二接头5,两接头彼此依相反方向旋转,直到第一接头10的第一联机数组11与第二接头5的第二联机数组6配合在适当位置。然后,第一和第二接头10、5紧靠在一起以适当地相互结合插头11a和插孔6a。依此方式,第一接头10的第一联机数组11及第二接头5的第二联机数组6须呈放射状排列。
图3~图5为通讯系统中电子联机的一些特殊排列。
如图3所示,第一接头10的第一数组其中四排直接与第二接头5的第二数组的数组线路L1~L4连接。支线接头P1、P2为不可使用,所有讯号和数据皆下行经由已连接的数组线路L1~L4通过。
如图4所示,第一接头10向下调动一行间隔的位置,以提供电子联机的不同位置。第一接头10经由第二接头5的第二数组L2~L4及一排支线数组7这四排线路连接第二接头。在这个方法中,第一接头连接第二接头5的三排线路和一排支线数组7,以使一支线接头P1可使用并中断与第二接头5的线路L1的联机。因此联机中断的线路L1将不再自上行接收数据和讯号,并将维持在虚拟模式的备用状态。
如图5所示,第一接头10向下调动两行间隔的位置以提供电子联机的另一不同位置。第一接头10连接第二接头5的第二数组L3~L4的第三和第四线路和两排支线数组7。支线接头P1、P2在第二接头5联机中断的第一和第二线路L1、L2的牺牲下都是可以使用的。依此,联机中断的线路L1、L2将不再自上行接收数据和讯号,而是维持在虚拟模式的备用状态。
图6为利用本发明来连接多个通讯模块缆线单元1、2的实际应用。在例子中,因为联机中断的线路L1~L3,使得支线接头P1~P3呈可用状态。在每个接合点上可使用的支线接头P的数量是视所需工作站的数量而定,并由改变第一和第二接头两者间的联机位置来调整和控制。
最后,图7为本发明中最需要的配线连接系统。通讯缆线单元1、2穿过隔间墙15装设以配置工作站的联机方式。依照前一缆线单元的输出接头与下一缆线单元的输入接头相连接的规则,将复数个模块通讯缆线单元装设在一起,以提供在接合点上所需的分支线数量,该接合点乃取决于连接至工作站的可用支线接头所需的数目。在每一接合点上,可用支线接头需求数量则和联机中断的线路相同,而联机中断的线路已不自上行接收数据和讯号,乃维持在虚拟模式的备用状态。
本发明虽已如上所述具有最佳设计,仍可依所揭露的精神及范畴做进一步的修改。本发明因此包含有任何运用其基本原则所做的变化、运用或改写。此外,本发明也包含在本发明所属或后述申请专利范围内的技巧中而得知或习用的技术所得的揭露而做的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缆线接头,为在通讯系统中提供具变化性电子联机,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第一接头(10),形成有提供电子联机的复数排第一数组(11),每一第一数组(11)是由至少一只第一端子(11a)所组成,一第二接头(5),形成有复数排第二数组(6)和至少一排支线数组(7),每一第二数组(6)和支线数组(7)是由至少一只第二端子(6a)所组成,第一、第二及支线数组的第一端子(11a)和第二端子(6a)分别具有相同的数量、间距和分布格局,且所述第一接头(10)的第一数组(11)与第二接头(5)的第二及支线数组(6,7)形成有复数行排列着相同间距的横列,依此,所述第一接头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接头(5)连接以变换电子联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接头,其中所述第一接头(10)置入所述第二接头(5)并在其间滑动,以藉由位置的调动来提供所需电子联机;所述第一端子(11a)和所述第二端子(6a)分别为阳性和阴性,反之亦可,以彼此衔接结合;以及一维持良好电子联机的固定件。
3.一种模块通讯缆线单元,其具有装置在墙壁隔间系统中的第一与第二接头,模块通讯缆线单元包含有一第一接头,形成有复数排提供电子联机的第一数组,每一第一数组由第一端子组成,一第二接头,形成有复数排第二数组和至少一排支线数组,每一第二数组和支线数组由第二端子组成,所述第二接头所提供的数组至少多出第一接头一排,在每一第一、第二及支线数组的第一及第二端子具有相同数量、间距及排列形式,所述第一接头的第一数组与第二接头的第二及支线数组形成有复数行排列着相同间距的横列,依此,所述第一接头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以变换电子联机;复数个模块通讯缆线单元,其装设依前一缆线单元的第一接头与下一模块通讯缆线单元的第二接头的规则进行连接,以提供在每一接合点上的可用支线接头所需数量,所述接合点取决于工作站所需数量及在虚拟模式中备用状态的联机中断线路其对应数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通讯缆线单元,其中在复数个模块通讯缆线单元之间是由每一隔间装设位置上的接合点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提供通讯网路之缆线接头,包含有一第一接头(1),其形成有复数排具第一端子(11a)之第一数组(11);一第二接头(5)其形成有复数排具第二端子(6a)之第二数组(6)和至少一列具第二端子(6a)之支线数组(7)。第一和第二端子(6a,11a)是由相同数量、间距及排列方式组成,第一和第二数组(6,11)及支线数组(7)由复数排间距成等宽排列的横列组成。第二接头(5)较第一接头(10)多出至少一排数组,依此,第一接头(10)可选择性地与第二接头(5)的第二数组(6)和支线数组(7)连接,以变换电子连接。多个模块通讯缆线单元依照前一缆线单元其第一接头与下一缆线单元其第二接头相连接的规则设置。在每一个接合点上即可以视所需工作站数量来提供可用支线接头之所需数量。
文档编号H01R13/514GK1647320SQ03808406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5日
发明者李宰旭 申请人:李宰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