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路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7093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路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良,旨在提供一利用刹车把手或刹车踏板的液压油(刹车油)的压力作 用控制油路分配的油路控制阀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沙地的柔软度与一般路面不同,因此可供于沙滩上骑乘的沙滩
车多为四个轮子的型态呈现,而让整体沙滩车能够获致较佳的稳定性; 也因为沙地较一般地面柔软,纵使摔落于沙地上所受到的伤害较小,使 得沙滩车除了可做为在沙地上骑乘的交通工具以外,更适合做为休闲娱 乐的器材。
然而,沙滩车四轮行驶的结构型态主要用以增加其在沙地上骑乘的 稳定性,却也因此使其车身行驶的灵活性大受限制,相对的也将使沙滩 车的动作表现更具难度,而将减低沙滩车的骑乘乐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沙滩车前后轮的刹车油 路控制装置改良,以期让沙滩车具有前轮可单独刹车或是前、后同步刹 车的动作效果,让整体沙滩车的操控更具变化性,而较能符合实际的骑 乘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油路控制阀,在一阀体上设有第一、 第二出油孔,以及第一、第二进油孔;其中,该阀体的第一、第二出油 孔之间设有一活塞,此活塞可分别受阀体第一、第二进油孔所输入的液 压油作用而移动,且其阀体在活塞的活动行程处设有第一旁通孔连接至 第一进油孔与第一出油孔之间,且其第一旁通孔透过活塞与阀体的间隙 相通;至于,第二进油孔与第二出油孔在阀体的内部相通,并且设有一 第二旁通孔连接于活塞的第二端面与第二进油孔之间,且该活塞分别在 靠近第二端面的位置处套设有油环。其中,阀体的笫一、第二出油孔之间设有一活塞,此活塞可分别受 阀体第一、第二进油孔所输入的液压油作用而移动,且其阀体在活塞的 活动行程处设有第一旁通孔连接至第 一进油孔与第 一出油孔之间,且其
第一旁通孔透过活塞与阀体的间隙相通;至于,第二进油孔与第二出油 孔在阀体的内部相通,并且设有一第二旁通孔连"l妄于活塞的第二端面与 第二进油孔之间;而可分别由第一、第二进油孔所输入的液压油作用而 让活塞相对应移动,进而达到控制液压油以第 一或第二出油孔输出的目 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让沙滩车具有前lfe"可单独刹车或是前、 后同步刹车的动作效果,让整体沙滩车的搡控更具变化性,而较能符合 实际的骑乘需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油路控制阀使用配置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液压油经由第一进油孔进入油路控制阀的状态 剖视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 一驱动机构启动后的液压油输送路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液压油经由第二进油孔进入油路控制阀的状态
闺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驱动机构启动后的液压油输送路径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第二驱动机构同时启动的液压油输送路径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油路控制阀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油路控制阀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油路控制阀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号i兌明
阀体IO 笫一出油孔ll 第二出油孔12 第一进油孔13 第二进油孔14 笫一旁通孔15 第二旁通孔16 容置空间17 第三出油孔18 活塞20弹性组件21
第二端面22 第二受控机构32 后轮34 推杆411
第二驱动机构42
输油管50
放气螺丝70
第一受控机构31 前轮33
第一驱动机构41 把手412
辅助驱动机构43
油环6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使贵审查员清楚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以及整体运作方式, 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首先,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油路控制阀在阀体10上设有 第一、第二出油孔ll、 12,以及第一、第二进油孔13、 14,此油路控制 阀的第一、第二出油孔ll、 12分别透过输油管50与第一、第二受控机构 31、 32构成连接,而其第一、第二进油管13、 14则分别透过输油管50与 第一、第二驱动机构41、 42构成连接。
其中,阀体10的第一、第二出油孔ll、 12之间设有一活塞20,此活 塞设于阀体的容置空间17中,并可分别受阀体10第一、第二进油孔13、 14所输入的液压油作用而移动,且其阀体10在活塞的活动行程处设有第 一旁通孔15连接至第一进油孔13与第一出油孔11之间,且其第一旁通孔 15透过活塞20与阀体10之间隙相通;至于,前述的第二进油孔14与第二 出油孔12在阀体10的内部相通,并且设有一第二旁通孔16连接于活塞20 的第二端面22与第二进油孔14之间,且其活塞20在靠近第二端面22的位 置处套设有油环60,以确定活塞20的移动方向;且该活塞20的活动行程 处设有弹性组件21,该弹性组件21设于活塞20与容置空间17的壁面间。
于实施时,整体油路控制阀可应用在四轮沙滩车的刹车把手、刹车 踏板与前、后轮之间,成为沙滩车前后轮的刹车油路分配装置,以让沙 滩车得以透过刹车把手或刹车踏板的驱动而控制前、后轮的刹车动作; 如图2及图3所示,此时,沙滩车两个前轮的刹车机构即为阀体10第一出油孔11所连接的第一受控机构31,沙滩车两个后4仑的刹车机构即为阀体 10第二出油孔12所连接的第二受控机构34;至于,沙滩车右边的剎车把 手即为与阀体10第一进油孔13连接的第一驱动才几构41,沙滩车的刹车踏 板则为与阀体10第二进油孔14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42,而其沙滩车左边 的刹车把手则为 一 直接与两个后轮的刹车机构相连接的辅助驱动机构 43。
据以,当沙滩车右边的刹车把手(即图式中的第一驱动机构41)启 动时,刹车把手(第一驱动机构41 )的液压油自阀体10的第一进油孑U3、 第一旁通孔15以及第一出油孔11输送至沙滩车两个前轮的刹车机构(即 图式中的第一受控机构31)处,此时活塞20受第一进油孔13输入的液压 油的压力作用而朝向第二旁通孔16的方向移动,令油环60及活塞20的第 二端面22将第二旁通孔16封闭,藉以阻断液压油进入沙滩车两个后轮的 剎车机构(即图式中的第二受控机构32),故仅能让沙滩车两个前轮具有 刹车效果。
反之,当沙滩车的刹车踏板(即图式中的第二驱动机构42)启动时, 如图4及图5所示,刹车踏板(第二驱动机构42)的液压油直接由阀体IO 的第二进油孔14以及第二出油孔12进入沙滩车两个后轮的刹车机构(即 图式中的第二受控机构32)处,且刹车踏板(第二驱动机构42)的部分 液压油会推动活塞20,使活塞20的第二端面22与第二旁通孔16脱离,使 活塞20往第一出油孔11移动,且令液压油自第一出油孔ll输送至沙滩车 两个前轮的刹车机构(第一受控机构31)处,而沙滩车两个前轮以及两 个后轮同时具有刹车效果。
再者,如图6所示,当沙滩车的刹车把手(第一驱动机构41)以及刹 车踏板(第二驱动机构42)同时启动时,沙滩车两个前轮以及两个后轮 则同时具有刹车效果;至于,图1所示的辅助驱动^L构43 (即为沙滩车左 边的刹车把手)直接与沙滩车两个后轮的刹车机构(第二受控机构32) 连接,而可直接控制沙滩车两个后轮的刹车动作。如此,沙滩车前后轮 的刹车油路分配装置即具有可让前轮单独刹车或是前、后同步刹车的动 作效果,让整体沙滩车的操控更具变化性,而较能符合实际的骑乘需求。另外,该第二出油孔12中可设置有放气螺丝70,如图7所示,使油路 控制阀中的气体可迅速地且轻易地被抽出。
再者,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油路控制阀的第三实施例,该油路控 制阀进一 步设有 一第三出油孔18 ,该第三出油孔18由第 一旁通孔15与该 第一进油孔13连通;当然,该第二出油孔12中亦可设置有放气螺丝70, 如图9的第四实施例所示。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较佳可行的油路控制阀结构,爰依法 提呈新型专利的申请;然而,以上的实施说明及图式所示,为本实用新 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是以,举凡与本实用新型的 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的,均应属本实用新型的创设目的及申 请专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油路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在一阀体上设有第一、第二出油孔,以及第一、第二进油孔;其中,该阀体的第一、第二出油孔之间设有一活塞,此活塞可分别受阀体第一、第二进油孔所输入的液压油作用而移动,且其阀体在活塞的活动行程处设有第一旁通孔连接至第一进油孔与第一出油孔之间,且其第一旁通孔透过活塞与阀体的间隙相通;至于,第二进油孔与第二出油孔在阀体的内部相通,并且设有一第二旁通孔连接于活塞的第二端面与第二进油孔之间,且该活塞分别在靠近第二端面的位置处套设有油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路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该油路控制阀的 第一、第二出油孔分别透过输油管与第一、第二受控机构构成连接,而 该第一、第二进油管则分别透过输油管与第一、第二驱动^L构构成连接。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油路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该阀体中设有一容 置空间以供容置活塞,以及活塞的活动行程。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路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该活塞的活动行 程处设有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设于活塞与容置空间的壁面间。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路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该油路控制阀进 一步设有一第三出油孔,该第三出油孔由第 一旁通孔与该第 一进油孔连 通。
6、 如权利要求1或5项所述的油路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出 油孔中设置有放气螺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油路控制阀,用于四轮沙滩车前后轮之间的刹车油路控制阀;在阀体的第一、第二出油孔之间设有一活塞,此活塞可分别受阀体第一、第二进油孔所输入的液压油作用而移动,且其阀体在活塞的活动行程处设有第一旁通孔连接至第一进油孔与第一出油孔之间,且其第一旁通孔透过活塞与阀体的间隙相通;至于,第二进油孔与第二出油孔在阀体的内部相通,并且设有一第二旁通孔连接于活塞的第二端面与第二进油孔之间;而可分别由第一、第二进油孔所输入的液压油作用而让活塞相对应移动,进而达到控制液压油以第一或第二出油孔输出的目的。
文档编号B60T17/00GK201367021SQ20092000403
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3日
发明者余新湶 申请人:亨通国际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