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头枕的靠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9455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头枕的靠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靠背,该靠背具有能够调节至较高位置的头枕,所述头枕具有头部部分和用于头部部分的支承件,该支承件被引导成可在靠背中移动,并可从使用区域移动至下部非使用位置,使用区域由上部使用位置和下部使用位置来界定,而在所述下部非使用位置中,靠背由干涉结构阻挡而防止使用。
背景技术
在这种类型的靠背中,法律上要求头枕的高度能够调节至与用户的高度匹配的高度。特别是,当为后座时,这限制了驾驶员的向后视野。因此,法律上还要求头枕能够超过下部使用位置向下移动至非使用位置,在非使用位置中,将自动形成干涉结构。该干涉结构用于在头枕处于低于下部使用位置的位置时防止使用用于倚靠的靠背。例如,在靠背的倚靠表面中的中断(例如升高)将形成干涉结构,所述中断防止用户舒服地靠在靠背上。因此,干涉结构也是头枕位于下部使用位置以下的指示。DE102004027385DE介绍了一种所述类型的靠背,其中,为了通过头部部分来形成低于下部使用位置的干涉结构,以铰接方式相互连接的两个填塞部分以复杂的方式部署在靠背的倚靠表面外,并相互布置成角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开始部分中所述类型的靠背,它的干涉结构能够以可靠和并不复杂的方式来形成。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在附加从属权利要求中介绍了优选的改进形式。所述目的已经实现,其中,当头枕运动至下部非使用位置时支承件触发干涉结构。头部部分的支承件在功能上需要机械稳定的设计,并且以机械稳定的方式在靠背中引导。因此,它与头部部分(所述头部部分通常进行填塞)相比具有更大强度和更低柔性。由于在功能上需要在靠背中稳定地引导头枕的支承件,因此提供了使得支承件离开上部使用位置进入非使用位置的限定的运动路径或移动路径。因此,支承件能够相应地限定, 并且能够可靠地作用在干涉结构上。与通过填塞头部部分来致动干涉结构的触发(如现有技术中所述)相比,支承件和干涉结构能够形成机械上基本更稳定的系统。为了形成干涉结构,一部件能够被带到干涉位置,其中,所述部件例如超过靠背的倚靠表面凸出,使得防止用户正确地使用所述倚靠表面或者舒服和无干涉地倚靠在所述倚靠表面上。用户的倚靠通常通过用户的“躯干线”来限定,其中,用户在正确使用的过程中将他的背部抵靠靠背,使得背部以平面方式支承在靠背上。通过干涉结构,例如成沿长度方向离开倚靠表面的升高部分或过长段的形式,用户的躯干线(其中,用户通过干涉结构支承在靠背上)能够沿长度方向枢转一定角度,使得用户(例如他的背部,从骨盆至头部)进一步与靠背间隔开,且最多通过使得他的背部严重弯曲而与头部部分接触。根据规格,该角度可以大于或等于10°。当为紧凑型车辆时,特别需要能够减小靠背在非使用位置中的尺寸,使得它能够折叠,而不会使得头枕撞上前座的靠背或者甚至卡住。因此,支承件能够在它的运动路径的一 点处(或者优选是通过它的运动路径的限定段,该段设计为致动路径)可靠和可重复地与干涉结构的指定部件或多个指定部件(成干涉路径的形式)动态连接,以使得这些部件能够通过干涉路径而从正常位置到达形成干涉结构的干涉位置。干涉结构的触发能够通过头枕在下部使用位置和下部非使用位置之间的移动路径的至少一个路径段来形成。此外,如后面进一步所述,在头枕的非使用位置中, 干涉结构能够通过支承件的动态作用而以稳定的方式保持在干涉位置。支承件能够具有支承连杆,支承连杆具有至少一个细长支承元件,支承元件优选是弓I导成可在竖直位置在靠背中移动。支承元件可以是管形外形。为了触发干涉结构,可以在支承件和干涉结构之间提供连接系统。该连接系统能够构造成将支承件的运动路径中的、设计为致动路径的段以干涉路径的形式传递给干涉结构的各部件,各部件能够通过干涉路径而从正常位置运动至形成干涉结构的干涉位置。干涉路径能够包括沿长度方向垂直离开靠背的前部倚靠表面的至少一个路径分量。优选地, 至少当头枕相对于它的竖直调节处于使用区域中时,连接系统完全结合在靠背中。连接系统可以设计为传动装置,例如齿传动装置和带传动装置。作为可选形式,连接系统可以设计为以楔状方式起作用和具有斜平面的系统,支承件和/或干涉结构的各部件沿该斜平面滑动,以便将致动路径转换成干涉路径,同时形成干涉结构。在靠背的优选实施例中,连接系统能够设计为具有盘形凸轮的凸轮机构。盘形凸轮能够围绕旋转轴线可旋转地安装,旋转轴线垂直于头枕的竖直调节方向,并平行于靠背的倚靠表面。优选地,盘形凸轮能够具有两个弯曲侧表面。这两个弯曲侧表面能够沿盘形凸轮的旋转轴线方向延伸。它们能够相对于旋转轴线沿周向布置。支承件能够通过沿盘形凸轮的一个弯曲侧表面滑动或滚转而沿竖直调节方向动态地起作用。优选地,盘形凸轮的另一弯曲侧表面能够直接动态地作用在部件上,使得该部件在干涉路径上运动。盘形凸轮能够设计为三角形盘形凸轮。在靠背的同样优选实施例中,连接系统能够具有杠杆结构,该杠杆结构能够动态地作用在干涉结构上。这种类型的杠杆结构能够以机械上并不复杂的方式来构成和安装, 并且能够以机械上可靠的方式来传递力。此外,力能够以结构上简单的方式逐渐增加。优选地,杠杆结构直接或者通过施加力而作用在干涉结构上。优选地,干涉路径大于头枕的移动路径的路径段。优选地,至少在干涉结构的正常位置中,杠杆结构完全结合在靠背中。为了形成干涉结构,例如能够提供附加部件,例如螺栓、销、辊或弓形弯曲件,附加部分在头枕运动至非使用位置时在干涉位置中至少部分地凸出超过倚靠表面。优选地,靠背的倚靠表面和/或靠背的内饰的子部分提供干涉结构。子部分能够设计成使得它能够从正常位置移动至干涉位置,在正常位置中,子部分结合在倚靠表面中,在干涉位置中,子部分至少部分地沿离开倚靠表面的长度方向凸出超过倚靠表面。杠杆结构能够具有倾斜杠杆,倾斜杠杆安装成可绕与竖直调节方向垂直且与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一枢轴轴线枢转。用于倾斜杠杆的安装件能够固定在提供的引导件本体上, 用于在靠背中引导支承件。倾斜杠杆能够具有动力臂,动力臂能够与支承元件动态地连接并且优选地是以至少在头枕的移动路径的、在下部使用位置和下部非使用位置之间的路径段上保持松弛的方式连接。倾斜杠杆能够具有工作臂,用于将力传递给干涉结构,工作臂优选地设计成比动力臂长。因此,致动路径能够通过成放大形式的杠杆结构来转变成干涉路径。此外,工作臂能够至少在头枕的移动路径的路径段上与干涉结构或用于形成干涉结构的部件动态地连接并且优选地是以保持松弛的方式连接。工作臂和动力臂能够包围大于零的角度。该角度可以大于60°,优选地大于 75°,理想的是至少为大约90°。在90°的角度时,在头枕降低的过程中的移动路径的 路径段能够转变成沿长度方向远离倚靠表面延伸的干涉路径。支承元件或管形外形能够具有下端,优选地在下部使用位置下面保持松弛的所述下端作用在倾斜杠杆的动力臂的上侧。在头枕在下部使用位置下面降低的过程中,在倾斜杠杆首先与支承元件接触的时刻,倾斜杠杆能够布置在第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中,动力臂布置成与竖直调节方向至少近似垂直或者成锐角。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力并不作用在干涉结构上,干涉结构的各部件处于正常位置,而当支承元件或管形外形向下降低时,倾斜杠杆能够通过它的动力臂被向下按压而枢转经过在大于0°和小于90°的范围内的枢转角度至第二位置,优选是经过大约60°至80°。在该第二位置中,负载臂能够布置成至少实际上垂直于竖直调节方向。在倾斜杠杆的第二位置中,各部件离开靠背运动或枢转至形成干涉结构的干涉位置。靠背的倚靠表面或者内饰的子部分能够布置成绕第二枢轴轴线向倚靠表面外枢转一定角度,该第二枢轴轴线至少近似平行于倚靠表面且平行于第一枢轴轴线。第二枢轴轴线能够布置在子部分的下侧。所述角度能够为大约10°。支承元件或管形外形的下端能够倒圆或者斜切以形成斜平面。因此,下端能够更容易沿倾斜杠杆滑动。斜平面能够指向倾斜杠杆。动力杠杆能够具有用于支承元件的接合表面。在下部使用位置中,所述接合表面的指向能够至少具有沿移动方向和朝着填塞部分的较大方向分量。为了更牢固地使得支承元件与倾斜杠杆连接,接合表面能够设计成比支承元件的横截面更大。甚至在到达非使用位置之前,干涉结构就能够完全移动至它的干涉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倾斜杠杆能够通过使它的动力臂相对于竖直调节方向横向地且优选保持松弛地抵靠在支承元件上,而保持在倾斜杠杆的第二位置中,在该第二位置中,倾斜杠杆使得干涉结构保持在它的干涉位置。在第二位置中,倾斜杠杆能够借助展开的干涉结构的自重而通过它的动力臂横向压靠在支承元件上。支承连杆能够具有两个支承元件,这两个支承元件布置成至少近似平行地相互间隔开,并且引导成可沿竖直调节方向在靠背中移动。优选地,支承元件处于一个平面中,该平面布置成至少近似平行于倚靠表面,或者该平面布置成垂直于长度方向。此外,杠杆结构能够具有至少两个相同作用的倾斜杠杆。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支承元件都能够分配倾斜杠杆。当头枕沿非使用位置的方向移动超过它的下部使用位置时,支承元件能够在下侧动态地作用在分配给它的倾斜杠杆上。倾斜杠杆的工作臂能够通过横向腹板而相互固定连接, 优选地是成一体,所述横向腹板形成有弓形弯曲件。因此,工作臂在干涉结构上的同步接合能够以结构简单的方式来获得。


下面将参考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来更详细地介绍本发明。附图中图1表示了具有靠背的车辆座 椅的俯视透视图,其中,头枕处于下部非使用位置;图2表示了根据图1的车辆座椅的透视图,但是头枕处于下部使用位置;图3表示了根据图2的车辆座椅的纵剖图;图4表示了根据图1的车辆座椅的纵剖图;图5表示了根据图4的细节VI的放大图;图6a和6b表示了靠背的部分透视图,其中,头枕分别处于下部使用位置和下部非使用位置;以及图7表示了具有折叠的靠背的车辆座椅的俯视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至7在多个视图和部分视图中表示了用于车辆(这里未示出)的、具有靠背2 的车辆座椅1。靠背2具有头枕3,头枕3能够调节至较高位置,并且具有头部部分4和用于头部部分4的支承件5,该支承件5被引导成可在靠背2中移动。能够调节至较高位置的头枕3能够从由上部使用位置和下部使用位置所界定的使用区域移动至下部非使用位置。 在图2、3和6a中,头枕3都处于下部使用位置。在图l、4、5、6b和7中,头枕3都处于下部非使用位置。下部非使用位置的特征在于靠背2通过干涉结构6而阻止靠背2由用户(这里未示出)正确使用。因此,如图1和2中清楚所示,靠背2的内饰8的子部分7能够从正常位置(图2)移动至干涉位置(图1),在正常位置中,子部分7结合在靠背2的倚靠表面 9中,在干涉位置中,子部分7沿离开倚靠表面9的长度方向χ展开,以便凸出超过倚靠表面 9。根据本发明,支承件5在头枕3移动至下部非使用位置时触发干涉结构6。在这里所示的示例实施例中,支承件5通过杠杆结构10而动态地作用在干涉结构 6的端部侧。这里,支承件5具有支承连杆11,支承连杆11具有两个管形支承元件12,这两个管形支承元件12布置成相互平行地间隔开。支承元件12引导成可在锚固于靠背2中的引导件13内在靠背2中沿竖直调节方向h移动。当沿非使用位置的方向离开下部使用位置时,各支承元件12在下端14处动态地接合在倾斜杠杆16的动力臂15上,倾斜杠杆16布置成可绕与竖直调节方向h垂直且与倚靠表面9基本平行的第一枢轴轴线si枢转。倾斜杠杆16具有工作臂17,这里,工作臂17布置成与动力臂15近似成90°角。 两个倾斜杠杆16的工作臂17通过横向腹板18而相互连接成一体,横向腹板18形成有弓形弯曲件19。因此,当通过降低支承元件12而使得支承元件12接合时,两个倾斜杠杆16 通过弓形弯曲件19而同步枢转并且一起作用在内饰8的子部分7上。在这种情况下,倾斜杠杆16从第一位置向下和向前枢转大约90°的第一枢转角度β 1至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中,各相应地分配的支承元件12在下部使用位置中对于倾斜杠杆16的运动无效,并且保持松弛而作用在倾斜杠杆16的动力臂15的上侧。在第二位置,子部分7绕第二枢轴轴线s2 沿长度方向χ展开大约10°的第二枢转角度β 2,以凸出超过倚靠表面9至干涉位置的方式离开倚靠表面9。这里,第二枢轴轴线s2布置在子部分7的下侧。例如,图2表示了附加头部部分20,在头枕3相对于头部部分4和靠背2之间的竖直调节方向h伸出时,附加头部部分20布置成至少部分地桥接在头部部分4和靠背2之间的间隙21。由图4和5中显然可知,在头枕3的下部非使用位置中,附加头部部分20以使它布置在头部部分4和靠背2之间的方式与头部部分4推至一起,各自具有类似的弯曲纵向剖面轮廓的头部部分4和附加头部部分20相互抵靠。如图中示意所示,附加头部部分 20布置在支承元件12上,并且在头部部分4伸出时伸出。因 此,在下部非使用位置,头部部分4向下降低至使得它基本布置在倚靠表面9的前部,并且相对于长度方向X实际上完全结合在靠背2的内饰8中。因此,驾驶员的向后视野实际上不会受到本发明靠背2的头枕3的阻碍。此外,靠背2以这样的方式沿竖直调节方向h减小相对于其长度的尺寸,即如图7 中示意所示,向下折叠成抵靠车辆座椅1的座位部分22的靠背2与头枕3的头部部分4 一起只是稍微水平凸出超过座位部分22。即使在具有较小乘客车厢的车辆中,这也能够防止布置在后座中的本发明靠背1在向下折叠成抵靠后座的座位部分22时可能撞上相关前座或者楔入前座中,这在图中没有示意性地示出,而是只能够从图7中暗示地推断出来。这里,干涉结构6设计成使得靠背2能够向下折叠而展开的垫部分7不会阻碍靠背2的所述向下折叠。附图标记列表1 车辆座椅2 靠背3 头枕4 头部部分5 支承件6 干涉结构7 子部分8 内饰9 倚靠表面10 杠杆结构11 支承连杆12 支承元件13 引导件14 端部15 动力臂16 倾斜杠杆17 工作臂18 横向腹板19 弓形弯曲件20 附加头部部分21 间隙22 座位部分b 致动路径
h竖直调节方向si第一枢轴轴线w干涉路径s2 第二枢轴轴线w干涉路径χ长度方向q横向方向β 1第一枢转角度β 2第二枢转角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辆的靠背O),其具有能够调节至较高位置的头枕(3),所述头枕(3)具有头部部分(4)和用于所述头部部分(4)的支承件(5),所述支承件被引导成能够在所述靠背O)中移动,并且所述头枕能够从使用区域移动至下部非使用位置,所述使用区域由上部使用位置和下部使用位置界定,在所述下部非使用位置中,所述靠背( 通过干涉结构 (6)而被阻止使用,其中,当所述头枕C3)移动至所述下部非使用位置时,所述支承件(5)触发所述干涉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O),其中所述支承件(5)通过提供的杠杆结构(10)而动态地作用在所述干涉结构(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O),其中所述头枕(3)的在下部使用位置和所述下部非使用位置之间的移动路径的至少一个路径段能够通过用于触发所述干涉结构(6)的所述杠杆结构(10)而转变成干涉路径(w),所述干涉路径(w)具有沿长度方向(χ)垂直离开所述靠背O)的前部倚靠表面(9)的至少一个路径分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靠背0),其中所述支承件( 具有支承连杆(11),所述支承连杆具有至少一个细长支承元件(12),所述至少一个细长支承元件被引导成能够沿竖直调节方向(h)在所述靠背O)中移动,并且在所述移动路径的所述路径段上动态地作用在所述杠杆结构(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靠背O),其中所述杠杆结构(11)具有倾斜杠杆(16),所述倾斜杠杆安装成能够绕相对于所述竖直调节方向(h)成横向的第一枢轴轴线(si)枢转,并且具有动力臂(15)和工作臂(17),所述动力臂和工作臂布置为相对于彼此成大于零度的角度,至少在所述头枕(3)的所述移动路径的所述路径段上,所述动力臂(1 与所述支承元件(12)动态地连接,并且所述工作臂(17)与所述干涉结构(6)动态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靠背O),其中所述动力臂(15)和所述工作臂(17)包围至少大约90°的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5和6所述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1 具有下端(14), 所述下端在所述下部使用位置下面保持松弛,并且作用在所述倾斜杠杆(16)的所述动力臂(15)的上侧上,所述动力臂(15)在第一位置布置成与所述竖直调节方向(h)至少大致垂直,并且通过所述倾斜杠杆(16)枢转大约在大于0°和小于90°的范围内的第一枢转角度(β 1)而向下和向前按压至第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和6所述的靠背,其中所述支承连杆(11)具有两个支承元件(12), 所述两个支承元件布置成平行地间隔开,并且被引导成能够沿竖直调节方向在所述靠背中移动,并且设置有两个相同作用的倾斜杠杆(16),这两个倾斜杠杆的工作臂(17)通过横向腹板(18)而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横向腹板(18)形成有弓形弯曲件(19),并且这两个倾斜杠杆的动力臂(15)各自分配给一支承元件(12)。
9.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靠背,其中,为了形成所述干涉结构(6),所述靠背O)的前部倚靠表面(9)或所述靠背O)的内饰(8)的子部分(7)能够从倚靠位置移动至干涉位置,在所述倚靠位置中,所述子部分(7)结合在所述倚靠表面(9)或所述内饰 (8)中,在所述干涉位置中,所述子部分(7)沿离开所述前部倚靠表面(9)的长度方向(χ) 至少部分地凸出超过所述前部倚靠表面(9)。
10.根据权利要求5和8所述的靠背,其中所述子部分(7)是所述靠背的填塞部分,为了形成所述干涉结构(6),所述子部分(7)能够绕与所述倚靠平面(9)和所述第一枢轴轴线(si)至少大致平行的第二枢轴轴线(s2)而向所述倚靠表面(9)外枢转,所述第二枢轴 轴线(s2)布置在所述子部分(7)的下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靠背(2),它具有能够调节至较高位置的头枕(3),头枕(3)具有头部部分(4)和用于头部部分(4)的支承件(5),支承件被引导成可在靠背中移动,并且头枕可从使用区域移动至下部非使用位置,使用区域由上部使用位置和下部使用位置来界定,在下部非使用位置中,靠背(2)通过干涉结构(6)而被阻止使用。为了能够以可靠且并不复杂的方式形成干涉结构(6),提出了当头枕(3)移动至下部非使用位置时支承件(5)触发干涉结构(6)。
文档编号B60N2/48GK102442229SQ201110288639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4日
发明者M·罗曼 申请人: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