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坐卧两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的座椅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坐卧两用座椅。
背景技术:
铁路客车、汽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座椅或卧铺,只具有单一的功能。也就是说, 现有的座椅,乘客只能坐着休息,不能躺下休息。卧铺只能躺着休息,虽然乘客在乘坐铁路客车时,卧铺车厢的下铺也可以供乘客坐着休息,但是,由于现有的卧铺没有靠背,且卧铺的床面与间壁墙呈90度角,因此,乘客坐在卧铺上休息会感觉疲劳,舒适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坐卧两用座椅,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座椅或卧铺功能单一的缺陷,能够实现坐卧两用,提高乘坐的舒适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坐卧两用座椅,包括卧铺、靠背、卧铺锁定装置和靠背锁定装置;所述卧铺包括铺体、卧铺安装座和铺轴;所述卧铺安装座通过安装在卧铺两端的墙体上实现对卧铺的支撑,所述铺轴一端嵌设在所述卧铺安装座内,另一端嵌设在所述铺体两端部;所述靠背的下端与所述卧铺的座位面的边沿部铰接;所述靠背与所述卧铺折合后,所述靠背位于所述卧铺的下部,所述靠背锁定装置锁合所述卧铺和靠背,所述卧铺锁定装置锁定所述卧铺;所述卧铺带动所述靠背翻转后,所述靠背位于所述卧铺的上部,所述卧铺锁定装置锁定所述卧铺,向上翻起打开所述靠背。优选地,所述坐卧两用座椅还包括头靠,所述头靠安装在所述靠背上方的位置,打开后的靠背的上边沿靠近所述头靠的下边沿。优选地,所述头靠包括弧形的头靠主体、头靠安装座、压缩空气弹簧和头靠锁杆;所述头靠安装座能够安装在墙体上实现对头靠的支撑,所述头靠安装座的下端部设有锁孔;所述头靠主体的上端部与所述头靠安装座的上端部铰接,所述压缩空气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头靠安装座靠近上端的位置铰接,所述压缩空气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头靠主体的下端部铰接;所述头靠锁杆包括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头靠安装座下端部的锁孔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头靠主体的中部铰接。优选地,所述靠背的上端部设有靠背压条,所述靠背打开后,所述第一连杆的下部挡住并压紧所述靠背压条。优选地,所述卧铺锁定装置包括滑动卡钩和两个固定锁钩;两个固定锁钩安装在所述铺体一端且沿所述铺轴对称设置;
所述滑动卡钩包括固定座、滑动体和第一压缩弹簧;所述固定座安装在墙体上,所述固定座的主体为板条结构,所述固定座的主体具有矩形凸台,所述矩形凸台的长度小于所述固定座的主体长度;所述滑动体的一端具有上下对称的上卡头和下卡头,所述滑动体的主体上开设有矩形滑槽,所述矩形凸台安装在矩形滑槽内且在矩形凸台的一端形成有弹簧槽,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安装在所述弹簧槽内;所述固定锁钩与所述滑动体上部或下部的卡头卡合。优选地,所述卧铺锁定装置还包括按钮;所述按钮安装在所述滑动体上且远离所述卡头的一端。优选地,所述坐卧两用座椅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在所述卧铺的座位面的边沿上,所述支撑座与所述靠背的下边沿铰接。优选地,所述靠背锁定装置包括安装座体、导向杆、凸轮手柄、限位卡轴和第二压缩弹簧;所述安装座体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安装座体上具有垂直交叉的水平盲孔和竖直通孔,所述限位卡轴水平安装在所述水平通孔内,所述导向杆垂直穿过所述竖直通孔深入至所述安装座体内;所述导向杆与限位卡轴连接;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安装在所述水平盲孔内,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水平盲孔的底面上,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靠背的下侧部安装有卡轴,所述卡轴上具有卡合平面;所述限位卡轴的后端与所述导向杆连接,所述限位卡轴的前端具有限位平面;所述限位平面与所述卡轴的卡合平面卡合;所述凸轮手柄与所述安装座体的下部铰接,所述凸轮手柄的凸轮部抵接在所述导向杆下部,所述导向杆能够在所述安装座体内的导向槽滑动。优选地,所述卧铺安装座的轴孔为方形孔;所述卧铺两端的内部具有沿卧铺长度方向的轴套;所述铺轴包括铺轴主体和端头;所述端头为方体结构,所述铺轴主体为圆柱结构, 所述端头与所述卧铺安装座的方形孔配合;所述铺轴主体与所述轴套配合且能在所述轴套内转动。优选地,所述靠背的两侧安装有扶手,所述扶手的一端与靠背的侧边活动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坐卧两用座椅,卧铺通过铺轴实现翻转,卧铺锁定装置可以将卧铺锁定在两个功能状态,并且靠背能够折合、翻转并锁定,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坐卧两用座椅,能够实现卧铺功能和座位功能,为乘客提供两种选择,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坐卧两用座椅的侧视图;图2为图1中的坐卧两用座椅在座位功能状态下的主视图;图3为图1中的坐卧两用座椅在卧铺功能状态下的主视图;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头靠在压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头靠在翻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滑动卡钩的主视图;图7为图6中的滑动卡钩的侧视图;图8为图6中的滑动体的主视图;
图9为图8中的滑动体的侧视图;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卧铺锁定装置的一种锁定状态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卧铺锁定装置的另一种锁定状态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靠背锁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卧铺;13-铺轴;21-卡销;32-固定锁钩;313-第一压缩弹簧;42-导向杆;45-第二压缩弹簧;52-头靠安装座;6-扶手。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3,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坐卧两用座椅的侧视图;图2为图1 中的坐卧两用座椅在座位功能状态下的主视图;图3为图1中的坐卧两用座椅在卧铺功能状态下的主视图。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坐卧两用座椅包括卧铺1、靠背2、卧铺锁定3装置和靠背锁定装置4。卧铺1包括铺体11、卧铺安装座12和铺轴13 ;卧铺安装座12通过安装在卧铺1 两端的墙体上实现对卧铺1的支撑,铺轴13 —端嵌设在卧铺安装座12内,另一端嵌设在铺体11两端部。靠背2的下端与卧铺1的座位面的边沿部铰接;靠背2与卧铺1折合后,靠背2位于卧铺1的下部,靠背锁定装置4锁合卧铺1和靠背2,卧铺锁定装置3锁定卧铺1,该坐卧两用座椅作为卧铺使用。卧铺1带动靠背2翻转后,靠背2位于卧铺1的上部,卧铺锁定装置3锁定卧铺1, 向上翻起打开靠背2,该坐卧两用座椅作为座椅使用。在本实施例中,铺体11由型材骨架构成,铺体11的一面为软包材料的卧铺面,供乘客躺卧休息。铺体11的另一面为软包材料的座位面,供乘客坐着休息。在铺体11的座位面上靠近边沿的位置安装有支撑座14,支撑座14的下端与铺体11的边沿固定连接,支撑座14的上端与靠背2的下边沿铰接,靠背2能够绕铰接轴转动,实现靠背2的向上翻起或与铺体11扣合。打开后的靠背2的倚靠面与卧铺2的卧铺面的夹角大于90度。铺轴13与卧铺安装座12和铺体11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卧铺安装座12为具有轴孔的板状体结构,铺轴13的一端与卧铺安装座12上的轴孔活动配合,铺轴13的另一
6
11-铺体;12-卧铺安装座14-支撑座;2-靠背;3-卧铺锁定装置;31-滑动卡钩;311-固定座;312-滑动体;4-靠背锁定装置;41-安装座体;43-凸轮手柄;44-限位卡轴;5-头靠;51-头靠主体;53-压缩空气弹簧;54-头靠锁杆端与铺体11两端固定连接,铺体11可以随铺轴13在卧铺安装座12的安装孔内转动,进而实现铺体11的180度旋转。另外,还可以将铺轴13的一端固定在卧铺安装座12上,铺体 11两端具有轴套,铺轴13的另一端与铺体11两端的轴套活动配合,进而铺体11可以绕铺轴13转动,同样能够实现铺体11的180度旋转。卧铺锁定装置3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采用两个挂钩的方式将卧铺1锁定,坐卧两用座椅提供卧铺功能时,一个挂钩挂设在卧铺上的挂圈上,将卧铺1固定。当坐卧两用座椅提供座位功能时,打开挂钩,卧铺1翻转180度后,另一个挂钩挂设在挂圈上,将卧铺1固定。靠背锁定装置4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多种功能,例如,靠背锁定装置4可以在靠背2与卧铺1扣合时,将靠背2与卧铺1锁定为一体,靠背2翻转至卧铺1下部时,可以避免靠背2在重力的作用下打开。另外,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在靠背2打开时,将靠背2与卧铺1锁定固定,避免靠背2向卧铺1倾倒。靠背锁定装置4的具体结构也可以有多种方式,如采用挂钩的方式将靠背2和卧铺1锁定,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坐卧两用座椅作为在铁路客车的下铺使用时,一个卧铺安装座12 安装在外侧的顺墙10上,另一个卧铺安装座12安装在内侧的侧墙20上,铺体11两端的铺轴13分别安装在卧铺安装座12上。下面结合附图1-3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坐卧两用座椅的坐卧两用功能的转换过程当乘客需要躺卧休息时,如图2所示,该坐卧两用座椅提供卧铺功能,卧铺锁定装置3锁定卧铺1,卧铺1的卧铺面朝上,靠背2与卧铺1扣合且位于卧铺1的下部,靠背锁定装置4将靠背2与卧铺1锁合。乘客躺卧在铺体11的卧铺面上休息。当乘客需要坐着休息,该坐卧两用座椅提供座位功能,如图3所示,打开卧铺锁定装置3,然后翻转卧铺1,卧铺1带动靠背2旋转180度,使得卧铺1的卧铺面朝下,靠背2 翻转至卧铺1的上部,卧铺锁定装置3将卧铺1锁定。打开靠背锁定装置4,向上翻转靠背2,靠背2倚靠在间壁墙30上,靠背2的倚靠面与卧铺1的座位面的夹角大于90度,为了使乘客的乘坐更舒服,该夹角可以设置成100 度-110度,靠背2的依靠面可以设计成人体脊柱形状的弧面。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坐卧两用座椅,卧铺1通过铺轴13实现翻转,卧铺锁定装置3可以将卧铺1锁定在两个功能状态,并且靠背2能够折合、翻转并锁定,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坐卧两用座椅,能够实现卧铺功能和座位功能,为乘客提供两种选择,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坐卧两用座椅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对该坐卧两用座椅作进一步的改进,下面结合
坐卧两用座椅的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参考图4和图5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头靠在压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 为图4中的头靠在翻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和5所示,坐卧两用座椅还包括头靠5,头靠5安装在靠背2上方的位置, 打开后的靠背2的上边沿靠近头靠5的下边沿。头靠5可以采用常用的头靠结构,为提高乘客坐着休息的舒适性。进一步地,头靠5包括弧形的头靠主体51、头靠安装座52、压缩空气弹簧53和头靠锁杆M。头靠安装座52能够安装在墙体上实现对头靠5的支撑,头靠安装座52的下端部设有锁孔。具体地,头靠安装座52安装在间壁墙30上(图1-3中所示),头靠主体51的上端部与头靠安装座52的上端部铰接,压缩空气弹簧53的一端与头靠安装座靠近上端的位置铰接,压缩空气弹簧53的另一端与头靠主体51的下端部铰接;头靠锁杆M包括铰接的第一连杆541和第二连杆M2,第一连杆541与头靠安装座52下端部的锁孔滑动配合,第二连杆542与头靠主体51的中部铰接。当坐卧两用座椅提供座位功能时,如图4所示,第一连杆541在锁孔内滑动,调节头靠锁杆M并将头靠主体51卡住,同时压缩空气弹簧53调整到平衡状态,压缩空气弹簧 53与第一连杆541实现对头靠主体51的锁定。进一步地,可以在靠背2的上端部设有靠背压条,靠背2打开后,第一连杆Ml的下部与靠背压条卡住。具体地,当坐卧两用座椅从卧铺功能向座位功能调整时,如图5所示,先向上搬起头靠主体51,再向上翻转靠背2,将靠背2倚靠在间壁墙30上,然后向下翻转头靠主体51, 第二连杆542带动第一连杆541在锁孔内向下滑动,第一连杆541的下端部从锁孔伸出后, 插卡到靠背2的靠背压条上,将靠背2锁定。压缩空气弹簧53的工作过程为,当头靠主体51处于放下状态时,压缩空气弹簧53 处于压缩状态,使头主体靠紧贴靠背2,同时第一连杆541与靠背2的靠背压条卡住,锁定靠背;当向上翻转头靠主体51时,当头靠主体51旋转15度-20度角时,压缩空气弹簧3被压缩到全程的最大压缩量后开始伸长,当头靠主体51旋转到30度-35度角时,压缩空气弹簧 53达到不被压缩的状态而平衡,实现对头靠主体51的固定。参考图6-11,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滑动卡钩的主视图;图7为图6中的滑动卡钩的侧视图;图8为图6中的滑动体的主视图;图9为图8中的滑动体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卧铺锁定装置的一种锁定状态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卧铺锁定装置的另一种锁定状态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卧铺锁定装置4具体包括滑动卡钩31和两个固定锁钩32 ;两个固定锁钩32安装在铺体11 一端且沿铺轴13对称设置。如图6和7所示,滑动卡钩31包括固定座311、滑动体312和第一压缩弹簧313。 固定座311安装在顺墙10上,固定座311的主体3111为板条结构。如图8和9所示,固定座311的主体3111上具有矩形凸台3112,矩形凸台3112的长度小于固定座311的主体3111的长度。滑动体312的一端具有上下对称的卡头3121,滑动体312的主体上开设有矩形滑槽3122,矩形凸台3112安装在矩形滑槽3122内且在矩形凸台3112的一端形成有弹簧槽, 第一压缩弹簧313安装在弹簧槽内,滑动体312的另一端通过挡片314将矩形滑槽3122封
至
ΓΤΠ ο如图10所示,当坐卧两用座椅提供座位功能时,安装在卧铺1 一端部的一个固定锁钩32与滑动卡钩31下部的卡头3121卡合,将卧铺1固定。如图11所述,当坐卧两用座椅提供卧铺功能时,将靠背2向下翻转并与卧铺1的座位面贴合,通过靠背锁定装置4将靠背2与卧铺1锁定后,按动滑动体312的前端部,第一压缩弹簧313压缩,滑动体312沿固定座311的矩形凸台3112滑动,滑动体312的卡头 3121与固定锁钩32分离。然后将卧铺1翻转180度,卧铺1 一端部的另一个固定锁钩32与滑动体312上部的卡头3121接触,卡头3121受力压缩第一压缩弹簧313,当固定锁钩32与卡头3121卡合后,第一压缩弹簧313回弹,将卧铺1固定。本实施例提供的卧铺锁定装置3,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对卧铺1的锁定,并且锁定
牢固可靠。需要说明是,两个固定锁钩32的钩口可以朝向卧铺1的上方,也朝向卧铺1的下方,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在卧铺1调整时,卧铺1的翻转方向不同,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卧铺锁定装置3还包括按钮315 ;按钮315安装在滑动体213上且远离卡头 3121 一端,通过按动按钮315实现上述操作。此外,坐卧两用座椅还包括支撑座14 ;支撑座14固定在卧铺1的座位面的边沿上,支撑座14与所述靠背2的下边沿铰接。参考图12,图12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靠背锁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靠背锁定装置4包括安装座体41、导向杆42、凸轮手柄43、限位卡轴44和第二压缩弹簧45。安装座体41与支撑座14连接,安装座体41上具有垂直交叉的水平盲孔和竖直通孔,限位卡轴44水平安装在水平通孔内,导向杆42垂直穿过所述竖直通孔深入至所述安装座体41内;所述导向杆42与限位卡轴44连接。第二压缩弹簧45安装在水平盲孔内,第二压缩弹簧45的一端抵接在水平盲孔的底面上,第二压缩弹簧45的另一端抵接在导向杆42上;靠背2的下侧部安装有卡销21,卡销21上具有卡合平面。限位卡轴44的后端与导向杆42连接,限位卡轴44的前端具有限位平面;限位平面与卡销21的卡合平面卡合;凸轮手柄43与安装座体41的下部铰接,凸轮手柄43的凸轮部抵接在导向杆42下部,导向杆42能够在安装座体41内的导向槽411滑动。当靠背2与卧铺1扣合后,第二压缩弹簧45将推力作用在导向杆42上,导向杆42 推动限位卡轴44,使得限位卡轴44的限位平面与靠背2上的卡轴21的卡合平面卡合,将靠背2固定,坐卧两用座椅实现卧铺功能。当需要向上翻转靠背2时,转动凸轮手柄44,凸轮手柄44上的凸轮部作用在导向杆42上,推动导向杆42在安装座体41的导向槽411内滑动,同时压缩第二压缩弹簧45,导向杆42带动限位卡轴44运动,使得限位卡轴44的限位平面与靠背2上的卡销21的分离, 此时可以向上翻转靠背2,坐卧两用座椅实现座位功能。限位卡轴44在第二压缩弹簧45和导向杆42的作用下处于伸出状态,当需要将靠背2与卧铺1锁合时,靠背2上的卡销21的卡合平面与限位卡轴44上的限位平面卡合,锁紧靠背2。本实施例提供靠背锁定装置4,通过搬动凸轮手柄43便可操作靠背锁定装置4,调整快速简便。在上述实施例中,卧铺安装座12的轴孔为方形孔;卧铺1两端的内部具有沿卧铺 1长度方向的轴套;铺轴13包括铺轴主体和端头;端头为方体结构,铺轴主体为圆柱结构,端头与卧铺安装座12的方形孔配合;铺轴主体与轴套配合且能在轴套内转动。当翻转卧铺 1时,铺轴13不动,卧铺1绕铺轴13转动。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靠背2的两侧安装有扶手6,扶手6的一端与靠背2的侧边活动连接,当靠背2打开时,将扶手6打开垂直于靠背2,当靠背2与卧铺1扣合时,将扶手 6转至与靠背2平行的位置,扶手6能够实现锁定。通过安装扶手6,可以提高乘坐的舒适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靠背2可以安装一个,也可以并排安装两个或多个,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靠背2的数量。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坐卧两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卧铺、靠背、卧铺锁定装置和靠背锁定装置;所述卧铺包括铺体、卧铺安装座和铺轴;所述卧铺安装座通过安装在卧铺两端的墙体上实现对卧铺的支撑,所述铺轴一端嵌设在所述卧铺安装座内,另一端嵌设在所述铺体两端部;所述靠背的下端与所述卧铺的座位面的边沿部铰接;所述靠背与所述卧铺折合后,所述靠背位于所述卧铺的下部,所述靠背锁定装置锁合所述卧铺和靠背,所述卧铺锁定装置锁定所述卧铺;所述卧铺带动所述靠背翻转后,所述靠背位于所述卧铺的上部,所述卧铺锁定装置锁定所述卧铺,向上翻起打开所述靠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卧两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卧两用座椅还包括头靠, 所述头靠安装在所述靠背上方的位置,打开后的靠背的上边沿靠近所述头靠的下边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卧两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靠包括弧形的头靠主体、 头靠安装座、压缩空气弹簧和头靠锁杆;所述头靠安装座能够安装在墙体上实现对头靠的支撑,所述头靠安装座的下端部设有锁孔;所述头靠主体的上端部与所述头靠安装座的上端部铰接,所述压缩空气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头靠安装座靠近上端的位置铰接,所述压缩空气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头靠主体的下端部铰接;所述头靠锁杆包括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头靠安装座下端部的锁孔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头靠主体的中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卧两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的上端部设有靠背压条,所述靠背打开后,所述第一连杆的下部挡住并压紧所述靠背压条。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坐卧两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卧铺锁定装置包括滑动卡钩和两个固定锁钩;两个固定锁钩安装在所述铺体一端且沿所述铺轴对称设置;所述滑动卡钩包括固定座、滑动体和第一压缩弹簧;所述固定座安装在墙体上,所述固定座的主体为板条结构,所述固定座的主体具有矩形凸台,所述矩形凸台的长度小于所述固定座的主体长度;所述滑动体的一端具有上下对称的卡头,所述滑动体的主体上开设有矩形滑槽,所述矩形凸台安装在矩形滑槽内且在矩形凸台的一端形成有弹簧槽,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安装在所述弹簧槽内;所述固定锁钩与所述滑动体上部或下部的卡头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坐卧两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卧铺锁定装置还包括按钮;所述按钮安装在所述滑动体上且远离所述卡头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坐卧两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卧两用座椅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在所述卧铺的座位面的边沿上,所述支撑座与所述靠背的下边沿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坐卧两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锁定装置包括安装座体、导向杆、凸轮手柄、限位卡轴和第二压缩弹簧;所述安装座体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安装座体上具有垂直交叉的水平盲孔和竖直通孔,所述限位卡轴水平安装在所述水平通孔内,所述导向杆垂直穿过所述竖直通孔深入至所述安装座体内;所述导向杆与限位卡轴连接;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安装在所述水平盲孔内,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水平盲孔的底面上,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导向杆上; 所述靠背的下侧部安装有卡销,所述卡轴上具有卡合平面;所述限位卡轴的后端与所述导向杆连接,所述限位卡销的前端具有限位平面;所述限位平面与所述卡销的卡合平面卡合;所述凸轮手柄与所述安装座体的下部铰接,所述凸轮手柄的凸轮部抵接在所述导向杆下部,所述导向杆能够在所述安装座体内的导向槽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坐卧两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卧铺安装座的轴孔为方形孔;所述卧铺两端的内部具有沿卧铺长度方向的轴套;所述铺轴包括铺轴主体和端头;所述端头为方体结构,所述铺轴主体为圆柱结构,所述端头与所述卧铺安装座的方形孔配合;所述铺轴主体与所述轴套配合且能在所述轴套内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坐卧两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的两侧安装有扶手,所述扶手的一端与靠背的侧边活动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坐卧两用座椅,包括卧铺、靠背、卧铺锁定装置和靠背锁定装置;卧铺包括铺体、卧铺安装座和铺轴;卧铺安装座通过安装在卧铺两端的墙体上实现对卧铺的支撑,铺轴一端嵌设在卧铺安装座内,另一端嵌设在铺体两端部;靠背的下端与卧铺的座位面的边沿部铰接;靠背与卧铺折合后,靠背位于卧铺的下部,靠背锁定装置锁合卧铺和靠背,卧铺锁定装置锁定卧铺;卧铺带动靠背翻转后,靠背位于卧铺的上部,卧铺锁定装置锁定卧铺,向上翻起打开靠背。本发明提供的坐卧两用座椅,能够实现卧铺功能和座位功能,为乘客提供两种选择,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文档编号B60N2/34GK102490629SQ201110360038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4日
发明者刘慧军, 孙兆金, 康洪军, 张丽荣, 熊力, 陈煜 申请人: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