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脚踏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8232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脚踏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梯子,尤其涉及一种车用脚踏梯。
背景技术
为了对厢式车辆的顶部设备进行安装、维修和取用,往往采用脚踏梯。现有的车用脚踏梯存在占用安装空间较大和易滑等缺点,尤其在阴雨天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因而存在改进现有车用脚踏梯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小、使用安全的简易式车用脚踏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用脚踏梯包括本体件,其被固定到厢体系统;脚踏件,其包括位于中间的踏脚部和位于踏脚部两侧支撑该踏脚部的侧部,其后端与所述本体件相联。在一实施例中,本体件包括面板部和两个侧部,每一侧部设有至少一个孔,两侧部的相应孔的中心对准;脚踏件后端设有槽口 ;脚踏梯还包括联接件,联接件的直径小于所述本体件侧部相应孔的直径,使得该联接件能穿过本体件两侧部的相应孔并在孔中转动,该联接件被接纳于脚踏件后端的槽口中,致使脚踏件通过联接件可枢转地联接于本体件。优选本体件由钢板整体制成,将所述本体件分为三部分,其中间部分为面板部,该面板部的两侧为侧边部,所述面板部的宽度与脚踏件踏脚部的宽度相应,从所述面板部的两边分别将该本体部的侧边沿面板部的横向朝前弯折形成为所述侧部。优选脚踏件也由钢板整体制成,将所述脚踏件分为三部分,其中间部分为踏脚部,该踏脚部的宽度与本体件面板部的宽度相应,从所述踏脚部的两边分别将该脚踏件的侧部沿踏脚部的横向朝前弯折形成为所述侧部。优选本体件通过铆钉被固定到厢体系统。此外脚踏件的踏脚部上还可设有防滑结构。优选该防滑结构为防滑孔。优选脚踏件的槽口为长圆孔。与现有脚踏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即,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防滑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踏梯的展开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脚踏梯的正面图,图中示出了脚踏梯的收回状态;图3是图1所示脚踏梯的展开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2和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构造的脚踏梯包括被其被固定连接到厢体系统(未示出)的本体件1、脚踏件2和联接件3。为了清楚起见,在本说明书中采用了表述空间相对位置的词语如“上”、“下”、“上部”、“下部”、“前”、“后”、“前端”、“后端”等,用以描述附图中一个部件与另一部件的相互关系,其中,“上”、“下”、“上部”和“下部”是相对于本体件I的竖直方向而言的,在本体件I的横向中心线以上称为“上”、或“上部”,在其横向中心线以下称为“下”或“下部”;“前”和“后”是相对于脚踏件2的伸展方向而言的,沿脚踏件2的伸展方向的方向为“前”或“前端”,相反方向为“后”或“后端”。本体件I包括面板部和两个侧部,每一侧部设有至少一个孔,两侧部的相应孔的中心对准。本体件I的面板部和两个侧部可以由彼此独立的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整体形成。本体件I可由如金属、木材、塑料等材料制成。优选由金属板材构成,更为优选的是由钢板整体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本体件I由钢板制成,可将本体件I分为三部分,其中间部分为面板部,该面板部的两侧为侧边部,面板部的宽度与脚踏件2的踏脚部的宽度相应,从面板部的两边分别将本体部I的侧边部沿面板部的横向(即,宽度方向)朝前弯折形成为侧部。联接件3的直径略小于本体件I两侧的孔的直径,使得联接件3能穿过两侧的相应孔并在孔中转动。优选联接件3呈圆柱形。脚踏件2包括踏脚部和两个支撑踏脚部的侧部,脚踏件2的踏脚部和侧部可以由彼此独立的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整体形成。在未使用时,脚踏件2被接纳于本体件I的两侦U部之间。脚踏件2也可由如金属、木材、塑料等材料制成。优选由金属板材构成,更为优选的是由钢板制成。在本实施例中,脚踏件2由钢板制成,将所述脚踏件2分为三部分,其中间部分为踏脚部,该踏脚部的宽度与本体件I的面板部的宽度相应,从所述踏脚部的两边分别将脚踏件2的侧部沿踏脚部的横向(即,宽度方向)向下弯折形成为所述侧部。脚踏件2通过联接件3可枢转地联接于本体件I。本体件I的两弯折侧部之间的宽度略大于脚踏件2的宽度,以便展开和收回脚踏件2。所述槽口可以为任何形状,只要脚踏件2能绕联接件3枢转即可。在本实施例中,该槽口呈长圆孔形状。联接件3例如可以呈圆柱形,其直径略小于本体件I两侧的孔的直径。联接件3穿过两侧的相应孔,并可在孔中转动。借助联接件3脚踏件2可枢转地联接于本体件I上。所述孔的中心连线离底面的高度取决于脚踏件2的长度,该高度应能确保脚踏件2的前端与底面接触。为了调节脚踏件2的前端与底面接触点的位置,本体件I的两个侧部上可以相应设有多个中心分别对准的孔。可以以任何方式将本体件I固定连接到厢体系统,例如焊接、粘结或铆接。如果采取焊接或粘结方式将本体件I固定连接到厢体系统,则可以省去连接件4。为便于安装和拆卸,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用铆钉连接的方式将本体件I固定连接到厢体系统。在这种情况下,连接件4为铆钉。为了防滑,脚踏件2的踏脚部上可以设有防滑结构。如图3所示,防滑结构优选为设于脚踏件2的踏脚部上的防滑孔。当然,也可以设置其他防滑结构,例如使踏脚部凹凸不平或呈波状等。使用时,可以先向上拉起脚踏件2,使联接件3与脚踏件2后端的长圆孔的下端圆弧相切,此时脚踏件2与本体件I解除限位,处于可活动状态。然后,将脚踏件2绕联接件3朝前转动,转动到脚踏件2与本体件I成90°,此时脚踏件2处于工作时的极限位置,脚踏件2的前端与底面接触,脚踏件不能运动,即可使用。使用完毕后,将脚踏件2绕联接件3朝后转动,转动到脚踏件2与本体件I平行,此时可将脚踏件2置于未工作的极限位置,脚踏件2被接纳于本体件I的两侧部之间。不言而喻,以上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范围的前提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作出多种变换和改型,这些变换和改型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脚踏梯,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件,其被固定到厢体系统; 脚踏件,其包括位于中间的踏脚部和位于踏脚部两侧支撑该踏脚部的侧部,其后端与所述本体件相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脚踏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件包括面板部和两个侧部,每一侧部设有至少一个孔,两侧部的相应孔的中心对准;所述脚踏件后端设有槽口 ;该脚踏梯还包括联接件,此联接件的直径小于所述本体件侧部相应孔的直径,使得该联接件能穿过所述本体件两侧部的相应孔并在孔中转动,该联接件被接纳于所述脚踏件后端的槽口中,致使所述脚踏件通过联接件可枢转地联接于所述本体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脚踏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件由钢板整体制成,将所述本体件分为三部分,其中间部分为面板部,该面板部的两侧为侧边部,所述面板部的宽度与脚踏件踏脚部的宽度相应,从所述面板部的两边分别将该本体部的侧边部沿面板部的横向朝前弯折形成为所述侧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用脚踏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件由钢板整体制成,将所述脚踏件分为三部分,其中间部分为踏脚部,该踏脚部的宽度与本体件面板部的宽度相应,从所述踏脚部的两边分别将该脚踏件的侧部沿踏脚部的横向向下弯折形成为所述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脚踏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件通过铆钉被固定到厢体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用脚踏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件的踏脚部上设有防滑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脚踏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件的踏脚部上设有防滑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脚踏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为防滑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脚踏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为防滑孔。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脚踏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件的槽口为长圆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脚踏梯,其包括被固定到厢体系统的本体件、脚踏件和联接件。本体件包括面板部和两个侧部,每一侧部设有至少一个孔,两侧部的相应孔的中心对准;脚踏件后端设有槽口;联接件的直径略小于本体件侧部相应孔的直径,使得该联接件能穿过本体件两侧部的相应孔并在孔中转动,该联接件被接纳于脚踏件后端的槽口中,致使所述脚踏件通过联接件可枢转地联接于所述本体件。这种车用脚踏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小、使用安全。本实用新型脚踏梯适用于使用人员对厢式车顶部设备的安装、维修与取用。
文档编号B60R3/02GK202944258SQ201220417590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1日
发明者张亚雄 申请人:北京三兴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