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湿式桥终传动的制动器冷却液循环流通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006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实现湿式桥终传动的制动器冷却液循环流通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中湿式桥进行散热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湿式桥终传动的制动器冷却液循环流通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大部分轮式装载机湿式桥轮毂和桥包内齿轮油通过自然对流方式进行循环,通过循环油液将工作时轮边制动器产生的热量带到桥包处散热,但因湿式桥内部零件间隙小,桥包和轮毂之间的齿轮油因结构限制循环不畅,降低了冷却速度。少部分在轮边支承轴上增加了油液通路的湿式桥,如附图2所示,桥包内油液通过油液通路E后不能充分和轮毂内油液进行混合就又通过轮边支承轴和半轴间隙流回桥包,冷却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加大桥包和轮毂间循环油量,从而提高湿式桥制动器冷却速度的实现湿式桥终传动的制动器冷却液循环流通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在位于减速器滚子轴承位置的桥包上开有出油孔;在两侧的轮边支承轴上开有通油孔,所述通油孔的进油口位于轮边支承轴和桥壳连接处的外圆柱面上,出油口在轴承套所处的位置连通轮毂的内腔;在轮毂上开有油液通路,该油液通路位于两处轴承安装面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桥包上开的出油孔中心水平高度不低于差速器滚子轴承中最低滚子轴线的水平高度。进一步的:所述的油液通路为至少两个,是以轮毂旋转中心线为轴呈等角度分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预留了散热装置外部接口,同时对原湿式桥零件改进增加内部通路,加大桥包和轮毂间循环油量,从而提高湿式桥制动器冷却速度。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现有湿式桥内部油液通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位于减速器滚子轴承6位置的桥包7上开有出油孔A ;在两侧的轮边支承轴4上开有通油孔,所述通油孔的进油口 B位于轮边支承轴4和桥壳连接处的外圆柱面上,出油口 C在轴承套2所处的位置连通轮毂3的内腔;在轮毂3上开有油液通路D,该油液通路D位于两处轴承安装面之间。所述桥包7上开的出油孔A中心水平高度不低于减速器滚子轴承6中最低滚子轴线的水平高度。[0013]轮毂3内部支撑增加径向油液通路D,新增油液通路D为4个,以轮毂3旋转中心线为轴呈等角度分布,位于两处轴承安装面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油液循环过程为:桥包7油液经外接散热装置从进油口 B进入、从出油口 C流到两侧轮边支承轴4,通过轴承套2、轮毂3内部支撑处的油液通路D与轮毂3内油液混合,混合后油液通过内齿轮支承架I弹簧孔进入半轴5与轮边支承轴4间隙,最后流回桥包7,从出油孔A流到外接散热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实现湿式桥终传动的制动器冷却液循环流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减速器滚子轴承(6)位置的桥包(7)上开有出油孔(A);在两侧的轮边支承轴(4)上开有通油孔,所述通油孔的进油口(B)位于轮边支承轴(4)和桥壳连接处的外圆柱面上,出油口(C)在轴承套(2 )所处的位置连通轮毂(3 )的内腔;在轮毂(3 )上开有油液通路(D),该油液通路(D)位于两处轴承安装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湿式桥终传动的制动器冷却液循环流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包(7)上开的出油孔(A)中心水平高度不低于减速器滚子轴承(6)中最低滚子轴线的水平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湿式桥终传动的制动器冷却液循环流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液通路(D)为至少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湿式桥终传动的制动器冷却液循环流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液通路(D)是以轮毂(3)旋转中心线为轴呈等角度分布。
专利摘要一种实现湿式桥终传动的制动器冷却液循环流通的装置。其特点是在位于减速器滚子轴承位置的桥包上开有出油孔;在两侧的轮边支承轴上开有通油孔,所述通油孔的进油口位于轮边支承轴和桥壳连接处的外圆柱面上,出油口在轴承套所处的位置连通轮毂的内腔;在轮毂上开有油液通路,该油液通路位于两处轴承安装面之间;所述桥包上开的出油孔中心水平高度不低于减速器滚子轴承中最低滚子轴线的水平高度。其优点是预留了散热装置外部接口,同时对原湿式桥零件改进增加内部通路,加大桥包和轮毂间循环油量,从而提高湿式桥制动器冷却速度。
文档编号B60T5/00GK203063922SQ20122048312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
发明者叶勤, 张剑锋, 梁兴华, 初长祥 申请人: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