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门内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7345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门内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门内饰。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车辆用门内饰,公知有设有门兜(door pocket)的结构(下述专利文献I)。在下述专利文献I的车辆用门内饰中的车厢外侧的表面,且是在门兜(与专利文献I的门兜用开口相对应)的车辆后侧,配置有能够吸收侧方碰撞时的冲击的冲击吸收体(冲击吸收垫)。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 - 177517号公报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在门兜的车辆后方配置有冲击吸收体,因此无法向车辆后方延长门兜。即,由于限制了门兜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因此存在难以确保门兜的收纳空间的大小这样的问题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基于上述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冲击吸收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扩大门兜的收纳空间的车辆用门内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从车厢内侧安装于车辆用门板的车辆用门内饰,其特征在于,该车辆用门内饰包括内饰板和从车厢外侧安装于上述内饰板的门兜,上述门兜包括:底壁部,其构成该门兜的底部;相对壁部,其与上述内饰板的车厢外侧面相对配置;门兜立壁部,其从上述相对壁部的周端部向上述内饰板立起,该门兜的收纳空间至少由上述底壁部、上述相对壁部、上述门兜立壁部以及上述内饰板构成,而且,上述门兜包括第I延伸设置壁部和第2延伸设置壁部,该第I延伸设置壁部从上述门兜立壁部的上述内饰板侧的端部沿上述内饰板的上述车厢外侧面延伸设置,该第2延伸设置壁部从上述第I延伸设置壁部的延伸设置端向上述车辆用门板延伸设置,上述第2延伸设置壁部的上述车辆用门板侧的端面配置于比上述相对壁部的上述车辆用门板侧的面靠近上述车辆用门板的位置。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侧方碰撞时导致配置于车辆用门内饰(进而,门兜)的车厢外侧的车辆用门板向车厢内侧移动的情况下,车辆用门板与第2延伸设置壁部的车辆用门板侧的端面相抵接。由此,当第2延伸设置壁部的车辆用门板侧的端面被门板按压时,第2延伸设置壁部变形。由此,能够吸收侧方碰撞时的冲击。S卩,在本实用新型中,能够对门兜添加冲击吸收功能,也能够废除以往设置于车辆用门内饰的冲击吸收材料。因此,能够将门兜延伸至门内饰的车辆后部(以往,设有冲击吸收体的部位),能够进一步扩大该门兜的收纳空间。在此,第2延伸设置壁部的车辆用门板侧的端面配置于比相对壁部的车辆用门板侧的面靠近门板侧的位置。因此,在侧方碰撞时,车辆用门板在与相对壁部相抵接之前先与第2延伸设置壁部相抵接。由此,在侧方碰撞时,能够在较早的阶段进行冲击的吸收,能够进一步提高冲击吸收性能。而且,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设计阶段中适当地变更第2延伸设置壁部的结构,能够控制侧方碰撞时的第2延伸设置壁部的变形,也能够进行冲击吸收性能的调整。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可以是,车辆用门内饰具备连结上述第2延伸设置壁部与上述门兜立壁部的连结肋。在侧方碰撞时,若第2延伸设置壁部易于变形,则存在有因无法充分地吸收侧方碰撞时的冲击而导致冲击吸收性能下降的隐患。于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连结第2延伸设置壁部与后壁部的连结肋。由此,能够某种程度地抑制第2延伸设置壁部的变形,能够更加有效地吸收冲击。另外,采用这样的设有连结肋的结构,通过在设计时调整连结肋的结构(例如,肋的长度、形状等),能够容易地调整第2延伸设置壁部的变形的难易度,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整冲击吸收性能。另外,可以是,上述第2延伸设置壁部具有:壁部主体部,其从上述第I延伸设置壁部向车厢外侧延伸;弯曲部,其从上述壁部主体部的延伸设置端起延伸,以与上述车辆用门板相对配置的方式相对于上述壁部主体部弯曲;立起设置肋,其从上述壁部主体部立起设置,并与上述弯曲部相连结。通过具有这样的立起设置肋,能够某种程度地抑制壁部主体部和弯曲部的变形,能够更加有效地吸收冲击。另外,通过在设计时调整立起设置肋的结构(例如,肋的长度、形状等),能够容易地调整第2延伸设置壁部的变形的难易度,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整冲击吸收性能。另外,可以是,在上述第I延伸设置壁部设有安装于上述内饰板的安装部。通过将第I延伸设置壁部安装于内饰板,能够更加可靠地相对于内饰板对第I延伸设置壁部、进而对从第I延伸设置壁部延伸设置的第2延伸设置壁部进行定位。由此,能够抑制侧方碰撞时导致第2延伸设置壁部的位置产生偏移的情况,能够更加可靠地在内饰板的预定的位置处吸收冲击。另外,可以是,上述内饰板具有内饰主体部和内饰立壁部,该内饰主体部与上述车辆用门板相对配置,该内饰立壁部从上述内饰主体部的周端部向车厢外侧立起,上述第2延伸设置壁部与上述内饰立壁部相对配置。在侧方碰撞时,若第2延伸设置壁部易于变形,则存在有因无法充分地吸收侧方碰撞时的冲击而导致冲击吸收性能下降的隐患。于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第2延伸设置壁部为与内饰立壁部相对配置的结构。由此,当第2延伸设置壁部向内饰立壁部侧变形时,通过使第2延伸设置壁部与内饰立壁部相抵接,能够某种程度地抑制第2延伸设置壁部的变形,能够更加有效地吸 收侧方碰撞时的冲击。另外,可以是,上述内饰板具有内饰主体部和内饰立壁部,该内饰主体部与上述车辆用门板相对配置,该内饰立壁部从上述内饰主体部的周端部向车厢外侧立起设置,上述壁部主体部与上述内饰立壁部相对配置,上述立起设置肋从上述壁部主体部向上述内饰立壁部立起设置。在侧方碰撞时,若第2延伸设置壁部易于变形,则存在有因无法充分地吸收侧方碰撞时的冲击而导致冲击吸收性能下降的隐患。于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立起设置肋采用向内饰立壁部立起设置的结构。采用这样的结构,当在侧方碰撞时第2延伸设置壁部向内饰立壁部侧变形时,立起设置肋与内饰板的立壁部相抵接。由此,能够某种程度地抑制第2延伸设置壁部的变形,能够更加有效地吸收侧方碰撞时的冲击。另外,采用这样的使立起设置肋与内饰立壁部相抵接的结构,例如,与使第2延伸设置壁部的表面与内饰立壁部直接抵接的结构相比,通过调节立起设置肋的高度使抵接变得更加容易。另外,可以是,上述第2延伸设置壁部配置于与落座的乘客的腰部相对的部位。采用这样的结构,在侧方碰撞时,能够保护乘客的腰部。另外,可以是,上述门兜进还包括分隔壁部,该分隔壁部将上述收纳空间分隔为配置于车辆前方的车辆前方空间和相对于上述车辆前方空间配置于车辆后方及上方的车辆后方空间,上述分隔壁部呈长条状,并夹在上述相对壁部与上述内饰板之间,并且该分隔壁部以长度方向上的车辆前侧的一端部相对于车辆后侧的另一端部配置于相同高度或较高的位置的方式延伸设置。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将门兜安装于内饰板的情况下,在车辆的侧方碰撞时,通过使夹设于相对壁部与内饰板之间的分隔壁部变形(例如,弯曲),能够进一步吸收作用于乘客的冲击。而且,通过使能够吸收作用于乘客的冲击的分隔壁部配置为例如与乘客的腿部相对,还能够在车辆侧方碰撞时保护乘客的腿部,也能够扩大冲击吸收范围。另外,可以是,上述车辆后方空间向车辆前方开口,上述分隔壁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以随着从上述底壁部朝向车辆前方而上升倾斜的方式突出。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沿车辆前后方向配置分隔壁部,例如,在将门兜安装于内饰板的下部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保护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乘客的腿部(特别是大腿部)。另外,通过将分隔壁部沿车辆前后方向配置,能够将分隔壁部的上表面用作车辆后方空间的底面。而且,采用分隔壁部随着朝向车辆前方而上升倾斜的结构,在将收纳物载置于分隔壁部的上表面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收纳物从向车辆前方开口的车辆后方空间飞出的情况。
另外,可以是,上述分隔壁部从上述相对壁部向上述内饰板立起设置,在上述分隔壁部设有能够安装于上述内饰板的安装部。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具备安装部,能够将分隔壁部可靠地固定于内饰板。由此,在侧方碰撞时,能够抑制从相对壁部立起设置的分隔壁部相对于相对壁部倾倒的情况,其结果,能够可靠地使分隔壁部弯曲,能够进一步提高冲击吸收性能。另外,可以是,上述门兜立壁部是构成上述车辆后方空间并从上述分隔壁部的车辆后侧的端部向上方延伸的后壁部。采用这样的结构,在以沿乘客的腿部配置分隔壁部的方式配置门兜的情况下,后壁部在乘客的腰部附近并且沿腰部的高度方向配置。由此,通过在侧方碰撞时使后壁部变形(例如,弯曲),能够吸收作用于乘客的腰部的冲击。另外,可以是,上述门兜还包括上壁部,该上壁部构成上述车辆后方空间,并从上述后壁部的上端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采用这样的结构,在以沿乘客的腿部配置分隔壁部的方式配置门兜的情况下,上壁部沿乘客的腿部配置。由此,在侧方碰撞时,上壁部变形(例如弯曲),其结果,能够与分隔壁部一起更加可靠地保护乘客的腿部。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冲击吸收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扩大门兜的收纳空间的车辆用门内饰。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门内饰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门内饰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门兜的主视图。图4是从车厢外侧(背侧)观察图3时的门兜的立体图。图5是从车厢外侧(背侧)观察图3时的门兜的后视图。图6是表示图3的门兜的剖视图(与在图2和图3的A — A线剖切而得到的图相对应)。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门兜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门内饰(车辆用门内饰);11、门内板(车辆用门板);12、内饰板;12A、内饰主体部;12A1、内饰板的车厢外侧面;12B、内饰立壁部;30、130、门兜;31、底壁部;33、相对壁部;33A、相对壁部的车厢外侧的面(门板侧的面);35、分隔壁部;36、安装片(分隔壁部的安装部);37、后壁部(门兜立壁部);39、上壁部;50、第I延伸设置壁部;50E、安装孔(第I延伸设置壁部的安装部);51 、第2延伸设置壁部;51A、第2延伸设置壁部的车厢外侧的端面(门板侧的端面);51B、第2延伸设置壁部的车辆后侧的面;52A、壁部主体部;52B、弯曲部;53、连结肋;55、立起设置肋;S1、收纳空间;S2、车辆前方空间;S3、车辆后方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I利用图1 图6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图1是表示设有本实施方式的门兜30的门内饰10 (车辆用门内饰)的立体图。门内饰10从车厢内侧安装于构成车辆用门板的门内板11 (参照图6),从而构成车门。如图1所示,门内饰10构成为以内饰板12为主体。内饰板12例如由聚丙烯等合成树脂材料等构成。另外,内饰板12的材质并不限定于合成树脂材料,例如,也可以使用混合了木质类材料与合成树脂的材料等。内饰板12具有内饰主体部12A和内饰立壁部,该内饰主体部12A呈大致平面状,且与门内板11相对配置,该内饰立壁部从内饰主体部12A的外周缘向门内板11侧(车厢外侧)立起。另外,以覆盖内饰板12的表面的方式粘贴有表皮材料(未图示)。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内饰板12的内饰立壁部中的、从内饰主体部12A的车辆后侧的周端部向车厢外侧立起设置的部分称作内饰立壁部12B。在门内饰10设有扬声器格栅16、内侧拉手收纳部17及门兜30等。另外,门内饰10具有呈向车厢内侧突出的形状的扶手部19。另外,在图1和图2中,以透视内饰板12的方式示出包括门兜30在内的门内饰10的一部分构成零件。接着,说明门兜30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门兜30安装于内饰板12的内饰主体部12A的车厢外侧的表面上,且配置于扶手部19的下方和扬声器格栅16的车辆后方。门兜30例如由合成树脂材料等构成,并如图3所示,以沿内饰板12的外周缘的形状的方式延伸。具体地说,当从正面观察时,门兜30呈随着朝向车辆后方而向上方延伸的形状。如图3所示,门兜30包括:底壁部31,其构成底部;相对壁部33 (参照图6),其与内饰板12的内饰主体部12A的车厢外侧面相对配置;分隔壁部35,其与底壁部31的车辆后端部相连结;后壁部37,其与分隔壁部35的车辆后端部相连结;以及上壁部39,其与后壁部37的上端部相连结。底壁部31在车辆前侧的部分处具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部32,在车辆后侧的部分处呈随着朝向车辆后侧而上升倾斜的形状。另外,前壁部41从底壁部31的车辆前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底壁部31、后壁部37、上壁部39、前壁部41分别从相对壁部33的周端部向内饰板12的内饰主体部12A立起设置。由此,利用底壁部31、后壁部37、上壁部39、前壁部41、相对壁部33以及内饰板12的内饰主体部12A构成门兜30的收纳空间SI。另外,相对壁部33构成门兜30的内壁部(车厢外侧的壁部)。在从正面观察时的门兜30的外周缘形成有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43。在该凸缘部43形成有向外侧延伸的多个安装片部45。在安装片部45贯通形成有用于将门兜30安装于内饰主体部12A的安装孔45A。如图6所示,从内饰主体部12A的背面突出设置的安装突起14贯穿该安装孔45A。贯穿安装孔45A的安装突起14例如利用热铆接等固定方法固定于安装片部45。由于分隔壁部35将收纳空间SI分隔为车辆前方空间S2与车辆后方空间S3,因此当从正面观察时呈向下方并且向车辆后方开口的大致字母U形。分隔壁部35从相对壁部33向内饰主体部12A的背面立起设置。换言之,分隔壁部35夹设于相对壁部33与内饰主体部12A之间。另外,分隔壁部35以随着从底壁部31的后端部朝向车辆前方而上升倾斜的方式突出。换言之,分隔壁部35呈长条状,且以该分隔壁部35的长度方向上的车辆前侧的一端部(车辆前端部)相对于该分隔壁部35的车辆后侧的另一端部(车辆后端部)配置于较高的位置的方式延伸设置。由此,车辆后方空间S3形成为相对于车辆前方空间S2配置于车辆后方和上方,分隔壁部35的上表面35A作为车辆后方空间S3的底面而构成。车辆前方空间S2向上方开口,车辆后方空间S3向车辆前方开口。然后,如图1和图6所示,在内饰主体部12A的、与车辆前方空间S2的开口端和车辆后方空间S3的开口端相对应的部位贯通形成有开口部13。由此,能够通过开口部13将物品从车厢内侧分别收纳于车辆前方空间S2和车辆后方空间S3内。如图3所示,在分隔壁部35的车厢内侧的端部设有安装面部36(分隔壁部的安装部)。具体地说,安装面部36设 置于由构成分隔壁部35的各壁部所包围的部分,该分隔壁部35呈字母U形。换言之,通过在分隔壁部35的车厢内侧的端部设置安装面部36,分隔壁部35不向车厢内侧开口而是向车厢外侧开口。在安装面部36贯通形成有贯通孔36A。如图5所示,从内饰主体部12A的背面突出设置的安装突起15A贯穿该贯通孔36A。贯穿于贯通孔36A的安装突起15A例如利用热铆接等固定手段固定于安装面部36。另外,在图5中,以双点划线表示热铆接的状态下的安装突起15A的顶端部。如图2所示,分隔壁部35设置于与落座的状态下的乘客20 (以双点划线表示)的腿部20A相对的部位,并沿腿部20A的延伸设置方向延伸。另外,后壁部37从分隔壁部35的车辆后端部向上方和车辆后方延伸。由此,后壁部37配置为沿落座的状态下的乘客20的腰部(和背骨的下部)的高度方向延伸。另外,如图6所示,后壁部37设为以从相对壁部33的周端部(车辆后端部)向内饰板12 (内饰主体部12A)立起的方式立起设置的立壁部(门兜立壁部)。另外,上壁部39从后壁部37的上端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由此,上壁部39配置为沿落座的状态下的乘客20的腿部20A的延伸设置方向延伸。分隔壁部35、后壁部37、上壁部39这三个壁部以呈向车辆前方开口的大致字母U形的方式排列。然后,当在乘客20落座的情况下从正面观察门内饰10时,乘客20的耻骨(在图2中,以点Pl表示)位于由壁部35、37、39构成的字母U的内部。如图6所示,从门兜30的后壁部37的、内饰主体部12A侧的端部起以与内饰主体部12A的车厢外侧面12A1相对的方式延伸设置有第I延伸设置壁部50。如图3所示,第I延伸设置壁部50从后壁部37的上部沿车厢外侧面12A1向车辆后侧延伸。从第I延伸设置壁部50的车辆后侧的周端部(延伸设置端)向门内板11延伸设置有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第2延伸设置壁部51与后壁部37相对配置,其相对间隔随着朝向车厢外侧而略微变大。由此,后壁部37、第I延伸设置壁部50、第2延伸设置壁部51配置为呈向车厢外侧开口的大致字母U形。换言之,第I延伸设置壁部50设为使后壁部37和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的车厢内侧的端部彼此相互连结的壁部。另外,如图2所示,第2延伸设置壁部51配置于与落座的乘客20的腰部20B相对的部位。如图6所示,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的车厢外侧(图6的上侧)的端部向车辆后方(图6的右侧)弯曲。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的车厢外侧的端面51A (车辆用门板侧的端面)配置于比相对壁 部33的车厢外侧的面33A (车辆用门板侧的面)靠近门内板11 一侧的位置。如图4和图5所示,第2延伸设置壁部51与后壁部37由多个连结肋53连结。如图6所示,连结肋53形成为分别与后壁部37、第I延伸设置壁部50及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相连结。如图5所示,多个连结肋53沿第2延伸设置壁部51和后壁部37的延伸设置方向排列。另外,如图6所示,连结肋53的车厢外侧的端面53A以随着朝向车辆后侧而靠近第I延伸设置壁部50的方式倾斜。而且,在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的延伸设置方向上,连结肋53的端面53A的车辆后端部配置于作为大致中间的位置P2。由此,当在侧方碰撞而导致第2延伸设置壁部51弯曲时,第2延伸设置壁部51以位置P2为基点而弯曲。即,通过调整连结肋53的形状,能够调整作为弯曲的基点的位置P2,能够调整冲击吸收性能。第2延伸设置壁部51配置为与内饰立壁部12B相邻。如图3和图6所示,第2延伸设置壁部51 (更加准确地说为后述的壁部主体部52A)的车辆后侧的面51B与内饰立壁部12B的车辆前侧的面12D相对配置。在第I延伸设置壁部50设有能够安装于内饰主体部12A的安装孔50E(第I延伸设置壁部的安装部)。如图5所示,从内饰主体部12A的背面突出设置的安装突起15E (在图5中,以双点划线表示)贯穿该安装孔50E。贯穿于安装孔50E的安装突起15E例如利用热铆接等固定手段固定于第I延伸设置壁部50。[006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连结肋53沿大致上下方向排列有四个,安装孔50E设置于最上层的连结肋53与第二层的连结肋53之间。另外,相对于最上层的连结肋53以随着朝向车辆后侧(在图5中为左侧)而上升倾斜的方式延伸,除此以外的三个连结肋53以随着朝向车辆后侧而下降倾斜的方式延伸。在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的车辆后侧的面51B上的、车厢外侧的端部形成有向内饰立壁部12B (向车辆后侧)立起设置的立起设置肋55。该立起设置肋55配置为与内饰立壁部12B之间略微隔开间隙。另外,如上所述,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的车厢外侧的端部向车辆后方弯曲。即,第2延伸设置壁部51具有壁部主体部52A和弯曲部52B,该壁部主体部52A从第I延伸设置壁部50向车厢外侧延伸,该弯曲部52B从壁部主体部52A的顶端(延伸设置端)延伸,并以与门内板11相对配置的方式相对于壁部主体部52A弯曲。立起设置肋55从壁部主体部52A向内饰立壁部12B立起设置并连结壁部主体部52A与弯曲部52B这两者。由此,立起设置肋55被设为用于加强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的弯曲部52B的加强肋。另外,上述的分隔壁部35、后壁部37、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的板厚例如被设定为与相对壁部33的板厚相比较厚。例如,相对壁部33的板厚被设定为1.8mm,后壁部37的板厚被设定为3mm,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的板厚被设定为3.5mm。另外,各壁部33、35、37以及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的板厚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值,其能够进行适当的变更。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效果。本实施方式的门内饰10是从车厢内侧安装于门内板11,其特征在于,该门内饰10包括内饰板12和从车厢外侧安装于内饰板12的门兜30,门兜30包括:底壁部31,其构成该门兜30的底部;相对壁部33,其与内饰板12的车厢外侧面相对配置;后壁部37,其从 相对壁部33的周端部朝向内饰板12立起,该门兜30的收纳空间SI至少由底壁部31、相对壁部33、后壁部37以及内饰板12构成,而且,门兜30包括第I延伸设置壁部50和第2延伸设置壁部51,该第I延伸设置壁部50从后壁部37的内饰板12侧的端部沿内饰板12的车厢外侧面12A1延伸设置,该第2延伸设置壁部51从第I延伸设置壁部50的延伸设置端向门内板11延伸设置,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的车厢外侧的端面51A配置于比相对壁部33的车厢外侧的面33A靠近门内板11的位置。采用这样的结构,在侧方碰撞而导致配置于门内饰10 (进一步说,门兜30)的车厢外侧的门内板11向车厢内侧移动的情况下,门内板11与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的车厢外侧的端面51A相抵接。由此,当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的车厢外侧的端面51A被门内板11按压时,第2延伸设置壁部51变形。由此,能够吸收侧方碰撞时的冲击。更加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后壁部37、第I延伸设置壁部50、第2延伸设置壁部51配置为呈向车厢外侧开口的大致字母U形,因此在侧方碰撞时,第2延伸设置壁部51向该开口开放的方向变形。即,如图6的双点划线所示,第2延伸设置壁部51以相对于第I延伸设置壁部50向车辆后侧(内饰立壁部12B侧)倾倒的方式变形。S卩,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对门兜30添加冲击吸收功能,也能够废除以往设置于门内饰10的冲击吸收材料。因此,能够将门兜30延伸至门内饰10的车辆后部(以往,设有冲击吸收体的部位),能够进一步扩大其收纳空间。在此,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的车厢外侧的端面51A配置于比相对壁部33的车厢外侧的面33A靠近门内板11侧的位置。因此,在侧方碰撞时,门内板11在与相对壁部33相抵接之前先与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相抵接。由此,在侧方碰撞时,能够在较早的阶段进行冲击的吸收,能够进一步提高冲击吸收性能。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设计阶段中适当地改变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的结构,能够控制侧方碰撞时的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的变形,也能够进行冲击吸收性能的调整。另外,门内饰10具有连结第2延伸设置壁部51与后壁部37的连结肋53。在侧方碰撞时,若第2延伸设置壁部51易于变形,则存在有因无法充分吸收侧方碰撞时的冲击而导致冲击吸收性能下降的隐患。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连结第2延伸设置壁部51与后壁部37的连结肋53。由此,能够某种程度地抑制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的变形,能够更加有效地吸收冲击。另外,在第2延伸设置壁部51向内饰立壁部12B侧变形的情况下,各连结肋53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伸长的方式变形。另外,采用这样的设有连结肋53的结构,通过在设计时调整连结肋53的车厢内外方向上的长度,能够容易地调整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的变形的难易度,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整冲击吸收性能。即,通过缩短连结肋53来降低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的刚性,并使第2延伸设置壁部51易于变形。例如,在利用注射成形模具形成门兜30时,预先较大地形成连结肋53的长度,在成形后,对该连结肋53进行切削等来调整长度,进而调整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的变形的难易度,从而能够容易地决定最佳的连结肋53的长度。另外,第2延伸设置壁部51具有:壁部主体部52A,其从第I延伸设置壁部50向车厢外侧延·伸;弯曲部52B,其从壁部主体部52A的延伸设置端起延伸,并以与门内板11相对配置的方式相对于壁部主体部52A弯曲;立起设置肋55,其从壁部主体部52A立起设置,并与弯曲部52B相连结。通过具有这样的立起设置肋55,能够某种程度地抑制壁部主体部52A和弯曲部52B的变形,能够更加有效地吸收侧方碰撞时的冲击。另外,通过在设计时调整立起设置肋55的结构(例如,长度、形状),能够容易地调整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的变形的难易度,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整冲击吸收性能。另外,在第I延伸设置壁部50设有能够安装于内饰板12的安装孔50E。通过将第I延伸设置壁部50安装于内饰板12,能够更加可靠地相对于内饰板12对第I延伸设置壁部50、进而对从第I延伸设置壁部50延伸设置的第2延伸设置壁部51进行定位。由此,能够抑制侧方碰撞时导致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的位置产生偏移的情况,能够更加可靠地在内饰板12的预定位置处吸收冲击。另外,内饰板12具有内饰主体部12A和内饰立壁部12B,该内饰主体部12A与门内板11相对配置,该内饰立壁部12B从内饰主体部12A的周端部向车厢外侧立起,第2延伸设置壁部51与内饰立壁部12B相对配置。在侧方碰撞时,若第2延伸设置壁部51易于变形,则存在有因无法充分地吸收侧方碰撞时的冲击而导致冲击吸收性能下降的隐患。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延伸设置壁部51采用与内饰立壁部12B相对配置的结构。由此,当第2延伸设置壁部51 (立起设置肋55)向内饰立壁部12B侧变形时,通过使第2延伸设置壁部51 (立起设置肋55)与内饰立壁部12B相抵接,能够某种程度地抑制第2延伸设置壁部的变形,能够更加有效地吸收侧方碰撞时的冲击。另外,在图6中,以双点划线表示与内饰立壁部12B相抵接的状态下的第2延伸设置壁部51。另外,可以是,立起设置肋55从壁部主体部52A向内饰立壁部12B立起设置。采用这样的结构,在侧方碰撞时,当第2延伸设置壁部51向内饰立壁部12B侧变形时,立起设置肋55与内饰立壁部12B相抵接。由此,能够某种程度地抑制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的变形,能够更加有效地吸收侧方碰撞时的冲击。另外,在图6中,对与内饰立壁部12B相抵接的状态下的立起设置肋标注附图标记55A,以双点划线表示。另外,采用这样的使立起设置肋55与内饰立壁部12B相抵接的结构,例如,与使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的表面与内饰立壁部12B直接抵接的结构相比,通过调节立起设置肋55的高度使抵接变得更加容易。另外,第2延伸设置壁部51配置于与落座的乘客20的腰部20B相对的部位。采用这样的结构,在侧方碰撞时,能够保护乘客20的腰部20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壁部35呈长条状,并夹设于相对壁部33与内饰板12之间,并且该分隔壁部35以长度方向上的车辆前侧的一端部相对于车辆后侧的另一端部配置于较高的位置的方式延伸设置。采用这样的结构,在 车辆的侧方碰撞时,通过使夹设于相对壁部33与内饰板12之间的分隔壁部35变形(例如,弯曲),能够吸收作用于乘客20的冲击。分隔壁部35配置于与落座的乘客20的腿部20A (特别是大腿部)相对的部位,能够保护乘客20的腿部20A。在以往的结构中,若在保护乘客的腰部的基础上,将冲击吸收体配设于内饰板12以便保护乘客的腿部(特别是大腿部),则冲击吸收体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大小。其结果,冲击吸收体增大,门兜的收纳空间相对应地缩小。即,冲击吸收范围的扩大会直接导致门兜的收纳空间的缩小。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对门兜30添加了冲击吸收性能,因此无需另外设置冲击吸收体。因此,不存在其他冲击吸收体,门兜的收纳空间相应增大。对以上内容具体地进行说明,以往,在门内饰10的下部和后部(相当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后方空间S3的部位)设有冲击吸收体。采用本实施方式,由于对门兜30添加了冲击吸收功能,因此无需设置冲击吸收体。因此,能够将门兜30延伸至门内饰10的车辆后部(以往,设有冲击吸收体的部位),能够进一步扩大门兜30的收纳空间SI。S卩,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收纳空间SI扩大车辆后方空间S3。另外,车辆后方空间S3向车辆前方开口,分隔壁部35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以随着从底壁部31朝向车辆前方而上升倾斜的方式突出。由此,能够沿乘客20的腿部20A的延伸设置方向配置分隔壁部35,能够有效地保护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乘客20的腿部20A。另外,通过沿车辆前后方向配置分隔壁部35,能够将分隔壁部35的上表面35A用作车辆后方空间S3的底面。而且,采用分隔壁部35随着朝向车辆前方而上升倾斜的结构,在将收纳物载置于分隔壁部35的上表面35A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收纳物从向车辆前方开口的车辆后方空间S3飞出的情况。另外,分隔壁部35从相对壁部33向内饰板12 (内饰主体部12A)立起设置,在分隔壁部35设有能够安装于内饰板12的安装面部36。由此,能够将分隔壁部35可靠地固定于内饰板12。由此,在侧方碰撞时,能够抑制分隔壁部35相对于相对壁部33倾倒的情况,其结果,能够可靠地使分隔壁部弯曲,能够进一步提高冲击吸收性能。另外,门内饰10包括构成车辆后方空间S3并从分隔壁部35的车辆后侧的端部向上方延伸的后壁部37。在以沿乘客20的腿部20A配置分隔壁部35的方式配置门兜30的情况下,在乘客20的腰部附近并且沿腰部的高度方向配置后壁部37。由此,通过在侧方碰撞时使后壁部37变形(例如,弯曲),能够吸收作用于乘客20的腰部的冲击。另外,门内饰10包括构成车辆后方空间S3并从后壁部37的上端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上壁部39。在以沿乘客20的腿部20A配置分隔壁部35的方式配置门兜30的情况下,上壁部39也沿乘客20的腿部20A配置。由此,在侧方碰撞时,上壁部39变形(例如,弯曲),其结果,能够与分隔壁部35 —起更加可靠地保护乘客的腿部。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侧方碰撞时使分隔壁部35、后壁部37、上壁部39变形而能够保护乘客20。这样,能够利用构成车辆后方空间S3的壁部吸收冲击。具体地说,能够利用后壁部37和上壁部39保护落座的状态下的乘客20的腰部20B,能够利用分隔壁部35在车辆侧方碰撞时保护乘客20的腿部20A。由此,能够对乘客20的腰部20B至腿部20A进行保护,能够扩大冲击吸收范围。而且,当在乘客20落座的情况下从正面观察门内饰10时,乘客20的耻骨(在图2中,以点Pl表示)位于由壁部35、37、39构成的字母U (日文P)的内部。由此,在侧方碰撞时,人体中对于冲击的敏感度较高的耻骨附近不会直接承受来自各壁部35、37、39的负载,能够进一步可靠地保护乘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侧方碰撞时的冲击吸收的壁部(分隔壁部35、后壁部37、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等)的板厚被设定为与门兜30的其他壁部(例如,相对壁部33)的板厚相比较厚。由此,能够抑制各壁部35、37、51在侧方碰撞的初期阶段易于变形的情况,能够充分地吸收侧方碰撞时的冲击。实施方式2接着,利用图7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门兜130的分隔壁部135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分隔壁部35设为大致字母U形,并采用与底壁部31和相对壁部33这两者相连结的结构。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壁部135不与底壁部31相连结,并以从相对壁部33朝向内饰板12的方式立起设置。另外,分隔壁部135呈随着朝向车辆前方而上升倾斜的直线状。其他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利用上述记述和附图所说明的内容,例如,如下这样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I)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隔壁部35也可以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例如,分隔壁部35也可以配置为,长度方向上的车辆前侧的一端部的高度与车辆后侧的另一端部的高度相同。另外,分隔壁部35的延伸设置方向也可以设为靠近铅垂方向的方向。即,被分隔壁部35分隔的车辆前方空间S2和车辆后方空间S3这两者也可以向上方开口。[0116](2)作为用于将分隔壁部35和第I延伸设置壁部50安装于内饰板12的安装部,并不限定于安装孔。例如,也可以采用使用安装爪、螺钉等分别将分隔壁部35和第I延伸设置壁部50安装于内饰板12的结构。(3)门兜30的形状和材质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例的形状和材质。(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未设有立起设置肋55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在侧方碰撞时使第2延伸设置壁部51的车辆后侧的面51B与内饰立壁部12B相抵接的结构。(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门兜立壁部,示例了设置于相对壁部33的车辆后端部的后壁部37,但是并不限定于此。门兜立壁部只要设置于相对壁部33的周端部即可。例如,门兜立壁部也可以设置于相对壁部33的上端部。(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内饰立壁部12B,示例了从内饰主体部12A的车辆后侧的周端部向车厢外侧立起设置的部分,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内饰立壁部12B只要设置于内饰主体部12A的周端部即 可。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用门内饰,其从车厢内侧安装于车辆用门板,其特征在于, 该车辆用门内饰包括内饰板和从车厢外侧安装于上述内饰板的门兜, 上述门3 包括: 底壁部,其构成该门兜的底部; 相对壁部,其与上述内饰板的车厢外侧面相对配置;以及 门兜立壁部,其从上述相对壁部的周端部向上述内饰板立起, 该门兜的收纳空间至少由上述底壁部、上述相对壁部、上述门兜立壁部以及上述内饰板构成, 而且,上述门兜包括第I延伸设置壁部和第2延伸设置壁部, 该第I延伸设置壁部从上述门兜立壁部的上述内饰板侧的端部沿上述内饰板的上述车厢外侧面延伸设置, 该第2延伸设置壁部从上述第I延伸设置壁部的延伸设置端向上述车辆用门板延伸设置, 上述第2延伸设置壁部的上述车辆用门板侧的端面配置于比上述相对壁部的上述车辆用门板侧的面靠近上述车辆用门板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内饰,其特征在于, 该车辆用门内饰包括连结上述第2延伸设置壁部与上述门兜立壁部的连结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门内饰,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延伸设置壁部具有: 壁部主体部,其从上述第I延伸设置壁部向车厢外侧延伸; 弯曲部,其从上述壁部主体部的延伸设置端延伸,以与上述车辆用门板相对配置的方式相对于上述壁部主体部弯曲;以及 立起设置肋,其从上述壁部主体部立起设置,并与上述弯曲部相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门内饰,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I延伸设置壁部设有能够安装于上述内饰板的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门内饰,其特征在于, 上述内饰板具有内饰主体部和内饰立壁部, 该内饰主体部与上述车辆用门板相对配置, 该内饰立壁部从上述内饰主体部的周端部向车厢外侧立起, 上述第2延伸设置壁部与上述内饰立壁部相对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门内饰,其特征在于, 上述内饰板具有内饰主体部和内饰立壁部, 该内饰主体部与上述车辆用门板相对配置, 该内饰立壁部从上述内饰主体部的周端部向车厢外侧立起设置, 上述壁部主体部与上述内饰立壁部相对配置, 上述立起设置肋从上述壁部主体部向上述内饰立壁部立起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门内饰,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延伸 设置壁部配置于与落座的乘客的腰部相对的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门内饰,其特征在于,上述门兜还包括分隔壁部,该分隔壁部将上述收纳空间分隔为配置于车辆前方的车辆前方空间和相对于上述车辆前方空间配置于车辆后方及上方的车辆后方空间, 上述分隔壁部呈长条状,并夹在上述相对壁部与上述内饰板之间,并且该分隔壁部以长度方向上的车辆前侧的一端部相对于车辆后侧的另一端部配置于相同高度或较高的位置的方式延伸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门内饰,其特征在于, 上述车辆后方空间向车辆前方开口, 上述分隔壁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以随着从上述底壁部朝向车辆前方而上升倾斜的方式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门内饰,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隔壁部从上述相对壁部向上述内饰板立起设置, 在上述分隔壁部设有能够安装于上述内饰板的安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门内饰,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隔壁部从上述相对壁部向上述内饰板立起设置, 在上述分隔壁部设有能够安装于上述内饰板的安装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门内饰,其特征在于, 上述门兜立壁部是构成上述车辆后方空间并从上述分隔壁部的车辆后侧的端部向上方延伸的后壁部。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门内饰,其特征在于, 上述门兜立壁部是构成上述车辆后方空间并从上述分隔壁部的车辆后侧的端部向上方延伸的后壁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车辆用门内饰,其特征在于, 上述门兜还包括上壁部,该上壁部构成上述车辆后方空间,并从上述后壁部的上端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冲击吸收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收纳空间的车辆用门内饰。该车辆用门内饰的特征在于,其包括内饰板(12)和门兜(30),门兜(30)包括底壁部(31)、相对壁部(33)以及从相对壁部的周端部向内饰板立起的后壁部(37),而且,门兜包括第1延伸设置壁部(50)和第2延伸设置壁部(51),该第1延伸设置壁部从后壁部的内饰板侧的端部沿内饰板的车厢外侧面(12A1)延伸设置,该第2延伸设置壁部从第1延伸设置壁部的延伸设置端向门内板(11)延伸设置,第2延伸设置壁部的门内板侧的端面(51A)配置于比相对壁部的门内板侧的面靠近门内板的位置。
文档编号B60R19/42GK203142555SQ201320177648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7日
发明者富永真司, 三户夏树, 棚冈保臣 申请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