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行车记录仪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7636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新型行车记录仪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行车记录仪固定装置,其包括设有两夹块的底座和与底座配合的吸盘,在底座转动连接有吸盘调节杆和支架,该支架上设有固定座,所述调节杆与吸盘连接,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一数据接口,该第一数据接口通过连接导线与固定座上的第二数据接口电连接。在使用时先将底座固定,再将行车记录仪与固定座固定,由于在固定座上设有与记录仪匹配的第一数据接口,该第一数据接口通过连接导线与设于底座的第二数据接口连接,只要将充电或数据接口与第二数据接口连接就可以对记录仪进行充电或数据导出等操作,而连接导线又隐藏在支架、固定座和底座内,结构美观实用,方便用户对记录仪数据导出。
【专利说明】新型行车记录仪固定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仪器固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行车记录仪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行车记录仪器越来越普及,行车记录仪器可以实时记录汽车行驶过程各种数据,便于对汽车进行监护。帮助人们顺利指引到目的地提供了便利。
[0003]现有汽车大部分既没有配置行车记录仪器,也不会配置用于固定行车记录仪器的空间,因此需要通过专用的支架结构方便对行车记录仪器进行固定。当记录仪固定后,需要将数据导出或对其充电时,需要将连接线与记录仪直接连接,在记录仪固定位,其接口通常位于不易观察的角度,因此需要将记录仪从固定装置上拆卸下来,否则不容易进行连接,即使与记录仪形成电连接时,连接线外露,影响使用美观。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行车记录仪固定装置,该新型行车记录仪固定装置可以避免在数据输出时需要将其从支架上拆卸和连接线外露,提高使用的美观和操作的方便。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行车记录仪固定装置,该新型行车记录仪固定装置包括:设有两夹块的底座和与底座配合的吸盘,在底座转动连接有吸盘调节杆和支架,该支架上设有与固定行车记录仪的固定座,所述调节杆与吸盘连接,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一数据接口,该数据接口通过连接导线与设置在固定座上的与行车记录仪匹配的第二数据接口电连接。
[0006] 进一步地说,所述支架一端设有收纳分部固定座的支架空腔,另一端外侧设有收纳连接导线的收纳槽,该收纳槽一端与支架空腔连通;与支架配合的固定座一端设有固定座空腔,连接第一数据接口和第二数据接口的连接导线贯穿于支架空腔、固定座空腔,并部分收纳于收纳槽内。
[0007]进一步地说,所述支架一端设有收纳分部固定座的支架空腔,该支架空腔与设置在另一端的通孔连通,与支架配合的固定座一端设有固定座空腔,连接第一数据接口和第二数据接口的连接导线贯穿于通孔、支架空腔、固定座空腔。
[0008]进一步地说,在所述支架一端的两侧设有限位槽,该限位槽与两夹块接触面设置的限位结构配合。
[0009]进一步地说,所述固定座与支架配合端外侧设有与其轴向一致的限位条或限位槽,该限位条或限位槽与支架上的限位片配合。
[0010]进一步地说,所述底座固定面呈凹形空腔,与底座配合的吸盘也呈凹形空腔。
[0011]进一步地说,所述吸盘外侧边缘设有一凸起。
[0012]本实用新型行车记录仪固定装置,包括设有两夹块的底座和与底座配合的吸盘,在底座转动连接有吸盘调节杆和支架,该支架上设有与固定行车记录仪的固定座,所述调节杆与吸盘连接,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一数据接口,该数据接口通过连接导线与设置在固定座上的与行车记录仪匹配的第二数据接口电连接。在使用时先将底座固定,再将行车记录仪与固定座固定,由于在固定座上设有与记录仪匹配的第一数据接口,该第一数据接口通过连接导线与设于底座的第二数据接口连接,只要将充电或数据接口与第二数据接口连接就可以对记录仪进行充电或数据导出等操作,而连接导线又隐藏在支架、固定座和底座内,结构美观实用,方便用户对记录仪数据导出。当用户需要调节行车记录仪位置时,通过调节支架和固定座的角度,实现在两个方向调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而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行车记录仪固定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行车记录仪固定装置实施例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要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行车记录仪固定装置实施例。
[0019]该新型行车记录仪固定装置包括:设有两夹块12的底座I和与底座I配合的吸盘2,该底座2转动连接有吸盘调节杆3和支架4,该支架4上设有与固定行车记录仪的固定座7,所述调节杆3与吸盘2连接,所述底座I上还设有第一数据接口 11,该第一数据接口 11通过连接导线与设置在固定座7上的与行车记录仪匹配的第二数据接口 71电连接。
[0020]具体地说,该支架4呈T字形,该支架4通过螺栓6和螺帽5与两夹块13进行固定。在该支架4两侧设有限位槽41,在两夹块13与支架4接触面设有与限位槽41配合的限位结构12。该限位槽41与限位结构12配合可以精确调节角度,同时避免出现自然松脱现象。所述底座I固定面呈凹形空腔,与底座I配合的吸盘2也呈凹形空腔。所述吸盘2外侧边缘设有一凸起21,该凸起21可以方便将行车记录仪固定装置拆卸下来。
[0021]所述支架I 一端设有分部收纳固定座7的支架空腔(附图未标示),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导线的收纳槽43,该收纳槽43与支架空腔连通;与支架4配合的固定座7 —端设有固定座空腔(附图未标示),连接第一数据接口 11和第二数据接口 71的连接导线贯穿于支架空腔、固定座空腔,并部分收纳于收纳槽内43。
[0022]所述固定座7与支架4配合端外侧设有与其轴向一致的限位条72或限位槽,该限位条72或限位槽与支架4上的限位片42配合,该限位条72或限位槽与限位片42配合可以精确调节固定座7转动的角度。
[0023]在固定行车记录仪时,先将吸盘贴在汽车前风挡玻璃上,在吸盘调节杆与支架座盖的配合下,使吸盘中部形成真空,实现支架与汽车固定。再将行车记录仪与固定座固定,由于在固定座上设有与记录仪匹配的第一数据接口,该第一数据接口通过连接导线与设于底座的第二数据接口连接,只要将充电或数据接口与第二数据接口连接就可以对记录仪进行充电或数据导出等操作,而连接导线又隐藏在支架、固定座和底座内,结构美观实用,方便用户对记录仪数据导出。
[0024]上述实施例中的支架结构也可为以下结构:所述支架4 一端设有收纳分部固定座7的支架空腔,该支架空腔与设置在另一端的通孔连通,与支架7配合的固定座7 —端设有固定座空腔,连接第一数据接口 11和第二数据接口 71的连接导线贯穿于通孔、支架空腔、固定座空腔。即将上述实施例中的收纳槽43改为通孔,其他结构不变。该结构也可以很好地将连接导线收纳在固定装置内。
[002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新型行车记录仪固定装置,包括设有两夹块的底座和与底座配合的吸盘,该底座转动连接有吸盘调节杆和支架,该支架上设有与固定行车记录仪的固定座,所述调节杆与吸盘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一数据接口,该第一数据接口通过连接导线与设置在固定座上的与行车记录仪匹配的第二数据接口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行车记录仪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一端设有收纳分部固定座的支架空腔,另一端外侧设有收纳连接导线的收纳槽,该收纳槽一端与支架空腔连通;与支架配合的固定座一端设有固定座空腔,连接第一数据接口和第二数据接口的连接导线贯穿于支架空腔、固定座空腔,并部分收纳于收纳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行车记录仪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一端设有收纳分部固定座的支架空腔,该支架空腔与设置在另一端的通孔连通,与支架配合的固定座一端设有固定座空腔,连接第一数据接口和第二数据接口的连接导线贯穿于通孔、支架空腔、固定座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所述的新型行车记录仪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架一端的两侧设有限位槽,该限位槽与两夹块接触面设置的限位结构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行车记录仪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座与支架配合端外侧设有与其轴向一致的限位条或限位槽,该限位条或限位槽与支架上的限位片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行车记录仪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固定面呈凹形空腔,与底座配合的吸盘也呈凹形空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行车记录仪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盘外侧边缘设有一凸起。
【文档编号】B60R11/02GK203528393SQ201320702830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9日
【发明者】黄嘉球 申请人:黄嘉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