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车车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1552阅读:10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卸车车厢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卸车车厢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由前板总成、前立柱总成、后立柱总成、侧门总成、底板总成和后门总成构成的车厢本体,所述后门总成包括后门边框和门中门,所述门中门的一侧和后门边框铰接连接,所述门中门的另一侧和后门边框通过锁紧机构连接,采用门中门结构,方便运输袋状及管状等货物;所述底板总成上设置有与后门总成的开合状态相匹配的后门边钩,可以防止因后门开合装置的失效造成货物泄露;所述底板总成的顶面为平面结构,不会阻碍货物的装卸。
【专利说明】一种自卸车车厢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卸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卸车车厢。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农村及城镇居民收入提升,将有越来越多的小城镇建设用到轻卡类自卸车。轻卡类自卸车一般为短途运输,装卸货物频繁,运输介质主要为沙石、水泥、建材、钢管等工程物料。自卸车车厢包括前板总成、后门总成、两个侧门总成和底板总成,为方便卸货,车厢一般采用三开门或五开门结构。自卸车在运输袋状或管状等物料时,如果采用直接举升的方式进行卸料,因袋状或管状货物体积的限制,导致卸料不方便;而且自卸车车厢底板总成的边缘通常设有一定高度的凸边,使得车厢开门下沿高于底板总成的底面,这也会产生装卸货物不方便的问题;另外,为满足车厢强度,车厢的侧板本体和后板本体一般采用平板与横、竖加强筋焊接而成,不仅增加了焊接量而且使得车厢自重大,增加了运输成本。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卸车车厢的技术方案。
[0004]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自卸车车厢,包括由前板总成、前立柱总成、后立柱总成、侧门总成、底板总成和后门总成构成的车厢本体,其特征是:所述后门总成包括后门边框和门中门,所述门中门的一侧和后门边框铰接连接,所述门中门的另一侧和后门边框通过锁紧机构连接;所述底板总成上设置有与后门总成的开合状态相匹配的后门边钩;所述底板总成的顶面为平面结构。
[000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侧门总成包括一次辊压成型的侧门本体,侧门本体上固定有堵板和加强筋。侧门本体为一次辊压成型的,这种结构代替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上、下边框与方板的焊接结构,在保证抗弯强度的前提下,具有生产效率高、结构简单、焊接量小的优点,而且节省了劳动力;堵板及加强筋为冲压成型,可以有效的保证其尺寸精度。
[000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底板总成包括底板边框、底板本体,底板本体固定在底板边框之间;还包括纵梁、中间横梁和边横梁,所述纵梁固定在底板本体的下部,所述中间横梁固定在所述纵梁之间,所述边横梁固定在纵梁和底板边框之间。
[000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边横梁的截面沿着自中央向两侧的方向逐渐减小,边横梁为变截面结构,当底板受力时,边横梁自身可以卸载部分载荷,有效的改善边横梁与纵梁、底板边框焊接处的焊缝受力状况,减少出现焊缝开焊的现象。
[000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后门边框上端的两侧通过铰链座、铰链板与后立柱总成铰接连接,车厢举升时,能够实现后门总成绕铰链座相对旋转,从而实现后门的开启与关闭。[000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侧门总成的下端通过合页与底板总成铰接连接,侧门总成能够相对底板做180度旋转,从而实现侧门的开启与关闭。
[00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侧门总成的底面、门中门的底面以及底板总成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装卸货物时,需把侧门总成和/或门中门打开,此时,侧门总成的底面、门中门的底面以及底板总成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装卸货物没有阻碍。
[00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
[0012](I)本实用新型中,后门总成包括后门边框和门中门,所述门中门的一侧和后门边框铰接连接,可以实现门中门绕门框270度开启,大大方便了装卸管状、袋状货物;所述门中门的另一侧和后门边框通过锁紧机构连接,锁紧机构实现了门中门与后门边框的关闭功倉泛;
[0013](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板总成上设置有与后门总成的开合状态相匹配的后门边钩,后门边钩可以防止因后门开合装置的失效而造成后门的自动打开,从而产生货物的泄露,具有二次保护的作用;
[0014](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板总成的顶面为平面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相比,可以实现货物的顺利装卸。
[0015]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右视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3的A-A剖视图。
[0021]图中,I为前板总成,2为前立柱总成,3为侧门总成,4为合页,5为底板总成,6为铰链座,7为后立柱总成,8为后门总成,9为后门边钩,10为堵板,11为加强筋,12为侧门本体,13为底板边框,14为边横梁,15为中间横梁,16为底板本体,17为纵梁,18为铰链板,19为后门合页,20为门中门,21为后门边框,22为锁紧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23]通过附图可以看出,一种自卸车车厢,包括由前板总成1、前立柱总成2、后立柱总成7、侧门总成3、底板总成5和后门总成8构成的车厢本体,前板总成1、前立柱总成2、后立柱总成7和底板总成5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侧门总成3包括一次辊压成型的侧门本体12,所述侧门本体12上焊接有堵板10和加强筋11。所述底板总成5包括底板边框13、底板本体16,底板本体16固定在底板边框13之间;还包括纵梁17、中间横梁15和边横梁14,所述纵梁17固定在底板本体16的下部,所述中间横梁15固定在所述纵梁17之间,所述边横梁14固定在纵梁17和底板边框13之间,所述边横梁14的截面沿着自中央向两侧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底板总成5的顶面为平面结构,所述侧门总成3的底面、门中门20的底面以及底板总成5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0024]侧门总成3的下端通过合页4与底板总成5铰接连接,并通过栓杆与前立柱总成
2、后立柱总成7连接,实现了侧门总成3的开启与关闭;
[0025]所述后门总成8包括后门边框21和门中门20,所述门中门20的一侧和后门边框21通过后门合页19铰接连接,所述门中门20的另一侧和后门边框21通过锁紧机构22连接,在运输管状或袋状等货物时,可以使门中门20绕后门边框21侧开270度,使门中门20紧靠侧门总成3,门中门20通过锁紧机构22实现了门中门20与后门边框21的关闭。所述后门边框21上端的两侧通过铰链座6、铰链板18和侧门总成3铰接连接,铰链座6焊接在后立柱总成7的上端,绞链板18焊接在后门边框21上端的两侧,绞链座6、绞链板18构成铰链机构,车厢举升时,实现了后门绕铰链相对转动,顺利卸载货物。
[0026]所述底板总成5上设置有与后门总成8的开合状态相匹配的后门边钩9,后门边钩9的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底板总成5上,另一端卡在后门总成8下部的圆钢上,车厢举升时,手动上翻该后门边钩9即可;同时在装载货物时,能有效的防止因后门开合装置的失效造成的货物泄露。
[0027]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卸车车厢,包括由前板总成、前立柱总成、后立柱总成、侧门总成、底板总成和后门总成构成的车厢本体,其特征是:所述后门总成包括后门边框和门中门,所述门中门的一侧和后门边框铰接连接,所述门中门的另一侧和后门边框通过锁紧机构连接;所述底板总成上设置有与后门总成的开合状态相匹配的后门边钩;所述底板总成的顶面为平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车厢,其特征是:所述侧门总成包括一次辊压成型的侧门本体,侧门本体上固定有堵板和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车厢,其特征是:所述底板总成包括底板边框、底板本体,底板本体固定在底板边框之间;还包括纵梁、中间横梁和边横梁,所述纵梁固定在底板本体的下部,所述中间横梁固定在所述纵梁之间,所述边横梁固定在纵梁和底板边框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卸车车厢,其特征是:所述边横梁的截面沿着自中央向两侧的方向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自卸车车厢,其特征是:所述后门边框上端的两侧通过铰链座、铰链板与后立柱总成铰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自卸车车厢,其特征是:所述侧门总成的下端通过合页与底板总成铰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自卸车车厢,其特征是:所述侧门总成的底面、门中门的底面以及底板总成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文档编号】B60P1/28GK203713654SQ201420110747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2日
【发明者】刘守科, 赵娜, 梁尔松, 董彦来, 吴瑞宪, 马春辉, 唐绍丰, 王俊辉 申请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