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用车电源分配电路及相应的乘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364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乘用车电源分配电路及相应的乘用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乘用车电源分配电路,包括:主保险丝,其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发电机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端与蓄电池相连接;第一类负载组,与所述主保险丝第一端相连接;第二类负载组,与所述主保险丝第二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当发电机回路短路时,可以采用蓄电池直接对该部分的负载进行供电,提高了乘用车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乘用车的电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乘用车电源分配电路及相应 的乘用车。 一种乘用车电源分配电路及相应的乘用车

【背景技术】
[0002] 如图1所示,示出了现有一种乘用车的电源分配电路。从中可以看出,由于主保险 丝3连接在发电机1与蓄电池2之间,且所有的负载均直接连接发电机1。当发电机1供电 回路发生短路故障时,则主保险丝3会马上熔断,此时向负载供电的30b、30c以及点火开关 等回路将全部断电,发动机将会立即停止工作;此时,乘用车无法自行移动到安全区域,需 要等待吊车或拖车的救援;如果是在行驶过程中发生这样的故障,则无疑会带来很多安全 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乘用车电源分配电路及相应的乘 用车,当发电机回路短路时,可以采用蓄电池对部分负载进行供电,以便将该乘用车移动到 安全区域进行维修,提高整车安全性。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乘用车电源分配电 路,包括:
[0005] 主保险丝,其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发电机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 二端与蓄电池相连接;
[0006] 第一类负载组,与所述主保险丝第一端相连接;
[0007] 第二类负载组,与所述主保险丝第二端相连接。
[0008] 其中,所述第二类负载组包括有:发动机控制模块、车身控制模块、主继电器、自 动变速器控制模块、制动开关、点火开关电源、点火线圈、喷油嘴、油泵、起动机电磁阀、传感 器、执行器、第一仪表电器盒主电源、智能进入及启动系统、雨刮电机以及近光灯中至少一 个。
[0009] 其中,所述第一类负载组包括有:电动助力转向、后雨刮、防锁死刹车系统、远光 灯、鼓风机、压缩机、电动天窗、音响、第二仪表电器盒主电源、后除霜加热装置、室内灯以及 电动座椅中至少一个。
[0010]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乘用车,其至少包括有电源分配电路, 所述电源分配电路包括:
[0011] 主保险丝,其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发电机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 二端与蓄电池相连接;
[0012] 第一类负载组,与所述主保险丝第一端相连接;
[0013] 第二类负载组,与所述主保险丝第二端相连接。
[0014] 其中,所述第二类负载组包括有:发动机控制模块、车身控制模块、主继电器、自 动变速器控制模块、制动开关、点火开关电源、点火线圈、喷油嘴、油泵、起动机电磁阀、传感 器、执行器、第一仪表电器盒主电源、智能进入及启动系统、雨刮电机以及近光灯中至少一 个。
[0015] 其中,所述第一类负载组包括有:电动助力转向、后雨刮、防锁死刹车系统、远光 灯、鼓风机、压缩机、电动天窗、音响、第二仪表电器盒主电源、后除霜加热装置、室内灯以及 电动座椅中至少一个。
[0016]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7] 本实用新型通过把部分负载(如与行车安全直接相关的负载)直接连接蓄电池,并 通过保险丝与发电机相连接,当发电机回路短路时,可以采用蓄电池直接对该部分的负载 进行供电,以便将该乘用车移动到安全区域等待救援或进行维修,可以提高整车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 图1是现有一种乘用车的电源分配电路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用车的电源分配电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是图2中正常工作时的原理示意图;
[0022] 图4是图2中发电机短路时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用车的电源分配电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在该实施例中,一种乘用车电源分配电路,包括 :
[0025] 主保险丝,其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发电机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 二端与蓄电池相连接;
[0026] 第一类负载组4,与所述主保险丝第一端相连接;
[0027] 第二类负载组5,与所述主保险丝第二端相连接。
[0028] 其中,第二类负载组5包括有:发动机控制模块、车身控制模块、主继电器、自动变 速器控制模块、制动开关、点火开关电源、点火线圈、喷油嘴、油泵、起动机电磁阀、传感器、 执行器、仪表电器盒主电源-1、智能进入及启动系统(Passive entry & push start, PEPS)、 雨刮电机以及近光灯中至少一个。
[0029] 第一类负载组4包括有:电动助力转向(Electronic Power Steering, EPS)、后雨 刮、防锁死刹车系统(Anti-locked Braking System, ABS)、远光灯、鼓风机、压缩机、电动天 窗、音响、仪表电器盒主电源-2、后除霜加热装置、室内灯以及电动座椅中至少一个。
[0030]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类负载组4和第二类负载组5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 乘用车的具体负载类型有小幅的调整,只不过第二类型负载组5中包括有与行车安全直接 相关的负载,其直接连接在蓄电池上,一般来说,与行车安全直接相关的负载可包括如下方 面的负载:1)发动机(或新能源车驱动电机)工作相关零件;2)夜间行车照明及危险警告灯 装置,包括相应的控制器,例如:车身控制模块;3)前风窗雨刮系统;4)点火开关及相应的 控制器,例如:PEPS系统;5)变速器工作相关零件。
[0031] 图3是图2中正常工作时的原理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当发电机正常工作时,发 电机输出的电流直接为第一类负载组4供电,通过主保险丝为第二类负载组5供电,并且通 过主保险丝为蓄电池充电。
[0032] 图4是图2中发电机短路时的原理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当发电机短路时,则主 保险丝被烧断,则第一类负载组4由于发电机的短路而停止工作,但是第二类负载组5由于 直接连接在蓄电池上,则第二类负载组5仍然可以依靠蓄电池的供电继续工作一段时间, 从而保证在此种故障情况下,与行车安全直接相关的第二类负载组5能依靠蓄电池供电而 正常工作一段时间,便于乘用车移动到安全区域进行维修,提高整车安全性。
[0033]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〇〇34] 本实用新型通过把部分负载(如与行车安全直接相关的负载)直接连接蓄电池,并 通过保险丝与发电机相连接,当发电机回路短路时,可以采用蓄电池直接对该部分的负载 进行供电,以便将该乘用车移动到安全区域等待救援或进行维修,可以提高整车安全性。 [0035]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 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 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乘用车电源分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保险丝,其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发电机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端 与蓄电池相连接; 第一类负载组,与所述主保险丝第一端相连接; 第二类负载组,与所述主保险丝第二端相连接。
2. 如权利要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电源分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负载组包括 有:发动机控制模块、车身控制模块、主继电器、自动变速器控制模块、制动开关、点火开关 电源、点火线圈、喷油嘴、油泵、起动机电磁阀、传感器、执行器、第一仪表电器盒主电源、智 能进入及启动系统、雨刮电机以及近光灯中至少一个。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乘用车电源分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负载组 包括有:电动助力转向、后雨刮、防锁死刹车系统、远光灯、鼓风机、压缩机、电动天窗、音响、 第二仪表电器盒主电源、后除霜加热装置、室内灯以及电动座椅中至少一个。
4. 一种乘用车,其至少包括有电源分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分配电路包括: 主保险丝,其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发电机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端 与蓄电池相连接; 第一类负载组,与所述主保险丝第一端相连接; 第二类负载组,与所述主保险丝第二端相连接。
5. 如权利要4所述的一种乘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负载组包括有:发动机控制 模块、车身控制模块、主继电器、自动变速器控制模块、制动开关、点火开关电源、点火线圈、 喷油嘴、油泵、起动机电磁阀、传感器、执行器、第一仪表电器盒主电源、智能进入及启动系 统、雨刮电机以及近光灯中至少一个。
6.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乘用车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负载组包括有: 电动助力转向、后雨刮、防锁死刹车系统、远光灯、鼓风机、压缩机、电动天窗、音响、第二仪 表电器盒主电源、后除霜加热装置、室内灯以及电动座椅中至少一个。
【文档编号】B60R16/03GK203888737SQ201420213670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9日
【发明者】胡耀, 梁伟强, 焦东坡 申请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