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精确传感液力缓速器空压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6059发布日期:2018-09-18 19:21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辅助制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精确传感液力缓速器空压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液力缓速器是一种汽车辅助制动装置,主要应用于大型客车、城市公交车辆、重型卡车、特种车及军车等,液力缓速器包括控制器、壳体、热交换器等,壳体上具有储油腔和工作油腔,工作油腔内设置有转子叶轮和定子叶轮,转子叶轮和汽车变速器箱的输出轴同步转动,汽车在行驶时,转子叶轮也会转动。液力缓速器工作时,压缩空气进入储油腔,将储油腔内的介质油压进定子叶轮和转子叶轮之间的腔体,液力缓速器开始工作时,转子叶轮带动介质油绕轴线旋转,同时,介质油沿转子叶轮的叶片方向运动而甩向定子叶轮,定子叶轮的叶片对介质油产生反作用力,介质油流出定子叶轮再转回来冲击转子叶轮,这样就形成对转子叶轮的阻力矩,从而实现对车辆的减速作用。

液力缓速器工作时,储油腔中的压缩空气保持一定的压强,空压过小则工作油腔中的介质油不足,对车辆的减速效果不佳,空压过大则油温容易升高损伤相关零件,因此需要实时检测储油腔中的空压并注意调整,相关技术中,用于检测储油腔中压缩空气压力的空压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不一,空压检测不够及时准确,影响了液力缓速器的整个空压传感控制系统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压传感器安装位置适宜,能够使得储油腔内的空压检测及时准确,以提高液力缓速器工作效率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用于精确传感液力缓速器空压的控制系统,它包括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比例阀、空压传感器,所述空压传感器的感应端穿过液力缓速器的储油腔和工作油腔之间的壳体后置于储油腔中,所述空压传感器和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通道的进气部位于所述储油腔内的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空压传感器与所述壳体的上侧壁之间的间距为10~30mm,所述空压传感器与所述壳体的左侧壁之间的间距为50~80mm。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靠近空压传感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多道加强筋,所述空压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加强筋与壳体的上侧壁合围的区域中,且所述空压传感器与最接近的加强筋之间的间距为5~10mm。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控制器、比例阀以及空压传感器构成了液力缓速器基础的空压传感控制系统,通过将空压传感器设置在储油腔和工作油腔之间的壳体上,该部分壳体上安装的零件较少压缩空气分布均匀,有利于提高空压检测的准确性,同时,将空压传感器设置在储油腔内与油气分离通道的进气口在同一高度的位置,并分别与壳体的上侧壁和左侧壁保持适宜的间距,使得空压传感器位于储油腔的上部并与周围复杂布置的零件保持一定距离,使得空压传感器处在一个良好的检测环境中,提高了储油腔内空压检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而提升了整个液力缓速器中空压传感控制系统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精确传感液力缓速器空压的控制系统的电控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力缓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力缓速器的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力缓速器的部分壳体的正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控制器,2、比例阀,3、空压传感器,4、储油腔,5、工作油腔,6、壳体,6a、上侧壁,6b、左侧壁,7、进气部,8、加强筋,9、热交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液力缓速器的控制系统中,控制器和比例阀为常规控制部件,控制器为液力缓速器上的数据处理和执行控制元件,比例阀安装在液力缓速器的压缩空气进气通道上,比例阀受到控制器的控制而打开或关闭,比例阀打开时,由气泵输出的压缩空气通过进气通道进入到液力缓速器的储油腔,储油腔内的介质油被压缩空气压入到工作腔内,介质油在工作腔中的转子和定子之间形成涡流,以对转子的转动产生制动力矩,而转子与车辆变速箱的输出轴是相连接而同步转动的,转子被制动的同时对车辆形成制动效果。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精确传感液力缓速器空压的控制系统,它包括控制器1以及分别与控制器1电连接的比例阀2、空压传感器3,其中,空压传感器3的感应端穿过液力缓速器的储油腔4和工作油腔5之间的壳体6后置于储油腔4中,空压传感器3和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通道的进气部7位于储油腔4内的同一水平高度,空压传感器3与壳体6的上侧壁6a之间的间距L1为10~30mm,空压传感器3与壳体6的左侧壁6b之间的间距L2为50~80mm。

具体地,油气分离通道7的进气口7a与比例阀连通,用于对压缩空气和介质油进行碰撞分离,容易知道,液力缓速器的控制系统还依托于液力缓速器的其他零部件实现,但液力缓速器的其他部件及工作原理为业内熟知,且其他部分不是本申请的改进点,故在此不再赘述。储油腔4两侧的壳体中,靠近热交换器9一侧的壳体内侧壁上安装的零部件过多,不适宜安装传感器,靠近工作油腔5一侧的壳体的下部与工作油腔5连通,仅在壳体上部有安装空间,且壳体上部内侧的储油腔4空间充盈,工作时压缩空气在储油腔4上部的变化较小,压力容易趋于平缓适宜进行检测,使得空气压力的检测更为准确。

进一步地,壳体6的靠近空压传感器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多道加强筋8,空压传感器3安装在加强筋8与壳体6的上侧壁6a合围的区域中,且空压传感器3与最接近的加强筋8之间的间距L3为5~10mm。

具体地,多道加强筋8的设置增强了壳体6的结构稳定性,空压传感器3安装在加强筋8与壳体上侧壁6a合围的区域中,使得空压传感器3周围的结构强度更大,有利于提升传感器的检测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