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机动车后视镜挡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5734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折叠式机动车后视镜挡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挡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机动车后视镜挡雨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折叠式机动车后视镜挡雨装置。



背景技术:

机动车后视镜是司机在驾驶车辆过程中用来观察左右两侧后方交通环境以便做出相应判断的车身配件,后视镜对司机安全驾驶车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后视镜镜面的整洁、清晰对司机来说显得非常重要,一般条件下,司机都能够通过后视镜观察到车辆周围的情况,但是到了下雨的时候,由于雨水打在镜面上,镜面上留有水珠,通过镜面所看到的物体模糊不清,尤其是到了晚间,后视镜镜面上的水珠经后方车辆的灯光照射,容易发生散射,更是完全无法看清,这就严重影响了驾车人对周围情况的判断以及车辆行驶的安全。雨天所发生的车辆刮蹭、追尾、侧碰等事故,很多是由于后视镜模糊不清所导致的。

对于机动车后视镜镜面防雨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不少解决方案,目的都是开发出一种能够有效防止雨水落在镜面上的装置,为驾车人雨天的安全行车提供保证。目前现有技术中开发出了几种后视镜的防雨装置,但大多结构较为复杂,设计缺乏实用性和便利性,难以被市场接受。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机动车后视镜挡雨装置,往往大小是固定的,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遮挡面的大小,不能应用于雨势不同的场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根据需要折叠而调整大小、更有效应用于不同场合的折叠式机动车后视镜挡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如下构成:该折叠式机动车后视镜挡雨装置,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装置包括挡雨板和两根支撑杆,所述的挡雨板由数个挡雨片依次连接而成,各个挡雨片之间可旋转连接,所述的挡雨板固定于机动车后视镜的镜框上部,各个挡雨片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支撑杆卡孔,所述的支撑杆的一端与机动车后视镜的镜框下部可旋转连接,所述的支撑杆相对于镜框角度不同时,所述的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卡入各个挡雨片上的对应的支撑杆卡孔。

较佳地,所述的挡雨板包括第一挡雨片和第二挡雨片,所述的第一挡雨片的第一侧边固定于机动车后视镜的镜框上部,所述的第一挡雨片的第二侧边与第二挡雨片的第一侧边可旋转连接,所述的第二挡雨片的中部和第一挡雨片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两个支撑杆卡孔,所述的第二挡雨片向下折叠至与第一挡雨片重叠时,所述的第二挡雨片的支撑杆卡孔与第一挡雨片的支撑杆卡孔重合。

较佳地,各个所述的挡雨片为透明塑料薄片。

较佳地,所述的挡雨板通过粘扣或按扣固定于机动车后视镜的镜框上部。

较佳地,各个挡雨片之间通过铰链相连接。

较佳地,所述的支撑杆为塑料弹性杆,所述的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弯折边,所述的支撑杆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卡接件,所述的支撑杆的一端插入后视镜的镜框和镜面的缝隙中,且所述的卡接件卡在所述的缝隙中。

较佳地,所述的支撑杆上设置有下部固定环,所述的下部固定环由一下部固定条环绕而成,所述的下部固定条的一端设置有数个卡扣,通过所述的下部固定条的另一端与不同卡扣的连接调节下部固定环的直径。

更佳地,所述的支撑杆的另一端插入对应的支撑杆卡孔后,所述的下部固定环移动至支撑杆卡孔的下方,且下部固定环的直径调节至下部固定环不与支撑杆发生相对移动。

较佳地,所述的支撑杆的另一端还设置有端部固定环,所述的端部固定环由一端部固定条环绕而成,所述的端部固定条的一端设置有数个卡扣,通过所述的端部固定条的另一端与不同卡扣的连接调节端部固定环的直径。

更佳地,所述的支撑杆的另一端插入对应的支撑杆卡孔后,所述的端部固定环移动至支撑杆卡孔的上方,且端部固定环的直径调节至端部固定环不与支撑杆发生相对移动。

采用了该发明中的折叠式机动车后视镜挡雨装置,通过将挡雨板设置为可折叠的形式,配合下端可旋转调整角度的支撑杆,从而实现不同的遮雨面积,可以有效适用于多种雨势不同的情景,应用十分方便;整体结构十分简单,安装和拆卸均简单快捷,适用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折叠式机动车后视镜挡雨装置在未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折叠式机动车后视镜挡雨装置在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 镜框,2 镜面,3 挡雨板,4 支撑杆,5 卡接件,6 弯折边,7 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式机动车后视镜挡雨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挡雨板3和两根支撑杆4,所述的挡雨板3由数个挡雨片依次连接而成,各个挡雨片之间可旋转连接,所述的挡雨板3固定于机动车后视镜的镜框1上部,各个挡雨片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支撑杆卡孔,所述的支撑杆4的一端与机动车后视镜的镜框1下部可旋转连接,所述的支撑杆4相对于镜框1角度不同时,所述的支撑杆4的另一端分别卡入各个挡雨片上的对应的支撑杆卡孔。

如图1和2所示,为将挡雨板3设置为两个挡雨片连接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可以通过第二挡雨片的折叠实现两种不同的遮雨面积。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挡雨板3包括第一挡雨片和第二挡雨片,所述的第一挡雨片的第一侧边固定于机动车后视镜的镜框1上部,所述的第一挡雨片的第二侧边与第二挡雨片的第一侧边可旋转连接,所述的第二挡雨片的中部和第一挡雨片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两个支撑杆卡孔,所述的第二挡雨片向下折叠至与第一挡雨片重叠时,所述的第二挡雨片的支撑杆卡孔与第一挡雨片的支撑杆卡孔重合。

在实际应用中,挡雨板3还可以进一步增加设置为很多片,每一片上面设置有对应的支撑杆卡孔与支撑杆4对应连接即可,从而可以实现挡雨板3多种不同的挡雨面积。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各个所述的挡雨片为透明塑料薄片。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挡雨板3通过粘扣或按扣固定于机动车后视镜的镜框1上部。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各个挡雨片之间通过铰链7相连接。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支撑杆4为塑料弹性杆,所述的支撑杆4的一端设置有弯折边6,所述的支撑杆4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卡接件5,所述的支撑杆4的一端插入后视镜的镜框1和镜面2的缝隙中,且所述的卡接件5卡在所述的缝隙中。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支撑杆4上设置有下部固定环,所述的下部固定环由一下部固定条环绕而成,所述的下部固定条的一端设置有数个卡扣,通过所述的下部固定条的另一端与不同卡扣的连接调节下部固定环的直径。

在一种更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支撑杆4的另一端插入对应的支撑杆卡孔后,所述的下部固定环移动至支撑杆卡孔的下方,且下部固定环的直径调节至下部固定条不与支撑杆4发生相对移动。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支撑杆4的另一端还设置有端部固定环,所述的端部固定环由一端部固定条环绕而成,所述的端部固定条的一端设置有数个卡扣,通过所述的端部固定条的另一端与不同卡扣的连接调节端部固定环的直径。

在一种更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支撑杆4的另一端插入对应的支撑杆卡孔后,所述的端部固定环移动至支撑杆卡孔的上方,且端部固定环的直径调节至端部固定条不与支撑杆4发生相对移动。

采用了该发明中的折叠式机动车后视镜挡雨装置,通过将挡雨板设置为可折叠的形式,配合下端可旋转调整角度的支撑杆,从而实现不同的遮雨面积,可以有效适用于多种雨势不同的情景,应用十分方便;整体结构十分简单,安装和拆卸均简单快捷,适用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