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撞击能力强的保险杠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8137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抗撞击能力强的保险杠及汽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撞击能力强的保险杠。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 汽车或驾驶员在冲撞受力的时候,产生缓冲的装置。现有的汽车保险杠在收到强撞击时,无法有效地卸掉冲击力,使得车身收冲击力大,车内人员死亡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撞击能力强的保险杠,抗撞击能力强,更好的保护车内人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撞击性能强的保险杠,包括保护罩和用于固定保护罩的连接支架,保护罩包括框体和平行设置在框体内的防撞缓冲梁,保护罩倾斜设置,框体上与防撞缓冲梁平行的两条边分别为第一保护梁和第二保护梁,第一保护梁、防撞缓冲梁和第二保护梁均垂直穿过连接支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的保护罩与平行设置在保护罩内的防撞缓冲梁,在收到撞击时形成多层缓冲结构,首先收到冲击的为第一保护梁,然后依次为防撞缓冲梁和第二保护梁,防撞缓冲梁可为多条,每条防撞缓冲梁可分别起到依次缓冲作用,连接支架与防撞缓冲梁、第一保护梁和第二保护梁垂直连接,在发生撞击时,由于垂直关系不易发生形变,所以连接支架均向受到撞击的方向转动,呈包裹状朝向撞击物,通过连接支架的形变再次形成缓冲,吸收撞击物传递而来的冲击力,通过多重缓冲使得撞击物大部分的冲击力被吸收平衡掉,使得抗撞击性能强的保险杠抗撞击能力强,更好的保护车内人员。

优选的, 第一保护梁设有中空缓冲腔,中空缓冲腔内充满蜂窝状结构,蜂窝状结构包括若干缓冲单元,缓冲单元为正六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保护梁收到撞击时,内部的缓冲单元开始逐渐破碎变形,且每一次破碎变形的过程都是吸收撞击物冲击力的过程,并且在撞击物继续前进时,成包裹状再次对撞击物形成一次拦截,使得抗撞击性能强的保险杠抗撞击能力强,更好的保护车内人员。

优选的,缓冲单元为聚丙烯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丙烯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在保险杠收到撞击时能够吸收大部分冲击力,使得抗撞击性能强的保险杠抗撞击能力强,更好的保护车内人员。

优选的,连接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相同的连接臂,连接臂之间设有用于固定连接臂的固定梁,连接臂包括一体弯折而成的倾斜段、竖直段和用于与汽车相连的固定段,第一保护梁和第二保护梁分别穿过倾斜段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段在收到撞击时向汽车方向弯折,使得保护罩在受到撞击时,一边拦截撞击物,一边向汽车方向弯折,使得保护罩更具有韧性,不易被撞击物突破,更好的保护车内人员。

优选的,防撞缓冲梁为两根且均为实心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心梁具有刚性,在受到撞击时不易变形,当撞击物突破第一保护梁后,被卸去大量冲击力,与防撞缓冲梁相接触时,防撞缓冲梁可以防止撞击物继续向汽车方向前进,撞击力大时还可保护汽车向撞击物相反的方向退让,使得抗撞击性能强的保险杠抗撞击能力强,更好的保护车内人员。

优选的,防撞缓冲梁的横截面积小于框体的横截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截面积较小的防撞缓冲梁,具有弹性,在受到撞击时,可通过自身的弹性吸收部分撞击力,更好的保护车内人员。

优选的,保护罩被连接臂分成弯曲部分和倾斜部分,弯曲部分的保护罩相对于第二保护梁向第一保护梁方向弯曲,倾斜部分向车头方倾斜,并且倾斜部分与弯曲部分构成C形包裹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C形包裹结构可以更好的保护汽车,且弯曲部分首先收到撞击,撞击发生的瞬间弯曲部分的顶点与撞击物相接触,此时对撞击物产生的压强大,容易将撞击物撕开,并沿两侧倾斜部分远离汽车,当撞击物未被撕开时,弯曲部分开始塌陷,并吸收冲击力,当撞击物继续前进时,包裹汽车的C形包裹结构,开始逐渐变形,并相撞击物方向包裹,使得撞击物不易突破包围,更好的保护车内人员。

优选的,位于倾斜部分的第二保护梁一端固定在连接臂的一端,另一端向远离第一保护梁的方向偏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保险杠的保护范围,防止撞击产生的碎屑突破保险杠,飞射进入车内,更好的保护车内人员。

优选的,位于倾斜部分的第一保护梁与连接臂的竖直段之间连有稳固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C形包裹结构发生形变时,可以更好的帮助保护罩和连接臂不易被撞散,更好的保护车内人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抗撞击性能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意方案中的抗撞击性能强的保险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表示第一保护梁和第二保护梁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第一保护梁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三示意图;

附图标记:1、保护罩;101、框体;102、防撞缓冲梁;3、第一保护梁;4、第二保护梁;5、中空缓冲腔;6、缓冲单元;7、连接支架;8、连接臂;801、倾斜段;802、竖直段;803、固定段;9、C形包裹结构;901、弯曲部分;902、倾斜部分;10、固定梁;11、稳固臂;12、汽车;13、横杆;14、竖杆;15、弹性弯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抗撞击性能强的保险杠,包括保护罩1和用于固定保护罩1的连接支架7,保护罩1包括框体101和连接框体101相对两条边的防撞缓冲梁102,保护罩1的另外两条边与防撞缓冲梁102相平行。连接支架7包括两个相同的连接臂8,两个连接臂8平行设置并且通过固定梁10相连。连接臂8包括用于固定保护罩1的倾斜段801和用于连接汽车的固定段803,倾斜段801与固定段803之间连有竖直段802,竖直段802通过稳固臂11与保护罩1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保护罩1沿倾斜段801方向倾斜,使得保护罩1远离车头方向的框体101为第一保护梁3,靠近且朝向车头方向的框体101为第二保护梁4。保护罩1被连接臂8分成三部分,位于两连接臂8之间的部分为弯曲部分901,弯曲部分901两侧均为倾斜部分902。且弯曲部分901与倾斜部分902朝向车头方向构成C形包裹结构9。

如图3所示,第一保护梁3内部设有中空缓冲腔5,中空缓冲腔5内充满蜂窝状结构,蜂窝状结构包括若干缓冲单元6,每个缓冲单元6为正六边形。

结合图1~3,位于倾斜部分902的第二保护梁一端固定在连接臂8的一端,另一端向远离第一保护梁的方向偏移,当保险杠收到撞击时,位于弯曲部分901的第一保护梁3首先收到冲击力的作用,并向车头方向凹陷形变。第一保护梁3内部充满正六边形的缓冲单元6,每个缓冲单元6的破碎都会为汽车收到的冲击力起到缓冲作用,并阻挡外部冲击物继续冲向车头,这一环节分担了大部分的冲击力。然后外部冲击物继续撞向防撞缓冲梁102,防撞缓冲梁102为实心设置,且横截面积小于框体101横截面积,所以防撞缓冲梁102具有刚性,不易变形,帮助车体吸收大量正面冲击力。最后冲积物撞向第二保护梁4,第二保护梁4内部中空,不具有蜂窝形缓冲结构,直接贴附在撞击物表面,并使得保护车头的C形包裹结构9向撞击物形成包裹,起到柔性拦截作用。在保险杠收到撞击的过程中,稳固臂11将保护罩1和连接臂8固定住。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稳固臂11包括用于连接保护罩1的竖杆14和用于固定连接臂8的横杆13,横杆13和竖杆14之间连有弹性弯角15;

稳固臂11在帮助保护罩1和连接臂8不易被撞散,保持保护罩1和连接臂8相对稳定的过程中,自身具有弹性,更好的发挥作用。

实施例三:

一种汽车,包括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抗撞击性能强的保险杠。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