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安全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3083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通安全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安全设施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交通安全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几乎是每家必备的交通工具。在车辆行驶时,尤其是在高速道路上行驶时,一旦汽车发生故障,需停靠在路边维修或者等待救援。此时司机需在车辆后方一定距离处摆放安全警示装置以警示后面的司机提前绕行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安全警示装置是汽车必备的部件(或者叫工具)之一,一般情况下放置在汽车后备箱内,汽车发生故障时拿出来使用。现有技术中多数安全警示装置为三角架结构,其结构简单,重量较轻,使用时展开支撑在地面上。这种安全警示装置放置在地面上很容易被大风或者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气流吹动,安全警示装置一旦被吹翻则起不到警示的作用,提高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例如,申请号为CN201020570811.2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交通安全警示装置,其包括:立式三角架和LED警示部件;该LED警示部件可拆卸式的安装在立式三角架上;LED警示部件包括:与立式三角架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位于第一连接件上的LED组件、与LED组件连接并为LED组件提供电能的电源模块、以及对电源模块为LED组件提供电能进行控制的控制开关。

该文件记载其有益效果是:这种交通安全警示装置可以为具有灯塔式特点的特种交通安全警示装置,提高了交通安全警示装置的警示效果,且提高了交通安全警示装置的使用灵活性和便捷性,非常适于实用。

由其附图及文字记载可以看出,这种三角式的安全警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翻倒等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为此,在现有技术中又出现了一些较为稳定的安全警示装置,例如,申请号为CN201410190455.4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塔式交通安全警示装置,其包括塔座和支架,支架包括第一前支脚、第二前支脚和后支脚,第一前支脚、第二前支脚和后支脚铰接于塔座的下端部,后支脚的转轴与第一前支脚和第二前支脚的转轴的延长线分别垂直;第一前支脚和第二前支脚的下端部装有固定横板,后支脚、第一前支脚、第二前支脚和固定横板的表面设置反光警示片。该文件记载其有益效果是:这种塔式交通安全警示装置能够放置地面支撑稳固,具有远距离警示效果,且可收缩易携带的塔式交通安全警示装置。

然而其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通安全警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交通安全警示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交通安全警示装置,包括底座及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底座相连,所述支撑件为弹性结构,且支撑件为螺旋结构,所述支撑件顶部直径小于其底部直径,所述支撑件外部连接有套体,所述套体外部设有警示标。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包括底圈及顶圈,所述底座靠近所述支撑件的一侧包括连接结构,所述顶圈与该连接结构可拆卸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弧形的卡槽,该卡槽的半径与所述顶圈的半径一致,卡槽的宽度与所述顶圈的宽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沉槽,该沉槽的底壁上设有凸出部,所述卡槽设于该凸出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底座相铰接的卡扣,该卡扣上设有与所述顶圈外形相匹配的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底圈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底圈可拆卸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底圈套设于所述底座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底圈上环形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件,所述底座顶部环形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匹配的第二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警示标包括夜光条及警示条;所述套体为锥形结构,套体底部为开口结构,且套体底部设有弹性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交通安全警示装置,在不使用时具有体积小、方便携带的特性,在使用时,使底座及支撑件处于连接状态,使支撑件处于非压缩状态,套体套在支撑件外部,能够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交通安全警示装置不会被风吹倒,确保了故障车及其他车辆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交通安全警示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交通安全警示装置中底座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交通安全警示装置中支撑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交通安全警示装置中套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交通安全警示装置在收起后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交通安全警示装置在收起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

底座101;

套体102;

警示标103;

支撑件104;

沉槽105;

卡槽106;

凸出部107;

弹性圈10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通安全警示装置,请参阅图1,这种交通安全警示装置包括底座101及支撑件104,支撑件104与底座101相连,支撑件104为弹性结构,且支撑件104为螺旋结构,支撑件104顶部直径小于其底部直径,支撑件104外部连接有套体102,套体102外部设有警示标103。

底座101起到支撑作用,其具有一定的重量,能够在一定级别的风中不被吹动。底座101可以是木质、塑料件、或者金属制成的。可选地,底座101用铁饼或铁环制成。这些材质制成的底座101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使该交通安全警示装置不会被风吹倒。

支撑件104用来支撑套体102,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04为弹性结构,其自身能够实现一定的形变,且支撑件104为螺旋结构,其结构如图3所示,这种结构的支撑件104形似锥形弹簧,其能够被压缩,压缩后具有体积小的特点,方便收纳。其顶部小底部大的结构特点,使其能够被压缩到较小的高度,占据空间更小。

套体102起到主要的警示作用。当支撑件104处于正常状态下,支撑件104向上延伸并具有一定的高度,套体102套设在支撑件104外部,占据一定的空间,使后方过来的司机能够看到。在套体102外部设置的警示标103起到警示作用,警示标103可以是警示条,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警示条为红白间隔设置,由于该图案具有鲜明的颜色差异,可以使后方车辆的司机能明显的分辨出来,提高警示作用。

可选地,为使该交通安全警示装置在夜间也能起到较好的警示作用,本实施例中警示标103还包括夜光条。夜光条与警示条的相配合,使交通安全警示装置在夜间也能够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

因此可以看出,这种结构的交通安全警示装置在不使用时具有体积小、方便携带的特性,在使用时,使底座101及支撑件104处于连接状态,使支撑件104处于非压缩状态,套体102套在支撑件104外部,能够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交通安全警示装置不会被风吹倒,确保了故障车及其他车辆的安全。

在交通安全警示装置不使用时支撑件104优选处于压缩状态,为更好地保持支撑件104处于该状态,可以进行这样的设计:支撑件104包括底圈及顶圈,底座101靠近支撑件104的一侧包括连接结构,顶圈与该连接结构可拆卸相连。

底圈及顶圈均是支撑件104上的部位。底座101上设置的连接结构方便与顶圈相连。支撑件104被压缩后,将其顶圈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可使支撑件104保持压缩状态,使交通安全警示装置的使用更方便。

连接结构可以是多种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经验可以自行设计,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包括弧形的卡槽106,该卡槽106的半径与顶圈的半径一致,卡槽106的宽度与顶圈的宽度一致。

如图2所示,卡槽106与顶圈相匹配,顶圈能够卡接在卡槽106内。在压缩支撑件104时向下压顶圈,将其卡在卡槽106内可实现支撑件104的压缩工作。

可选地,底座101包括沉槽105,该沉槽105的底壁上设有凸出部107,卡槽106设于该凸出部107上。凸出部107设置在沉槽105区域内,卡槽106设置在凸出部107上。这种结构的交通安全警示装置在放开支撑件104时,使用者手指可以伸入沉槽105将顶圈抬起来,方便支撑件104的恢复,进一步方便使用。

可选地,底座101与底圈固定相连。固定相连的连接关系可以完成警示工作。

或者,底座101与底圈可拆卸相连。可拆卸相连的连接关系也能够完成警示工作。

可选地,底圈套设于底座101外部。套设的关系使支撑件104与底座101的连接关系简单,方便拆卸。

可选地,底圈上环形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件,底座101顶部环形间隔设置有多个与第一连接件相匹配的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的相配合能够实现支撑件104及底座101的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可以是卡扣及卡环的形式。

套体102为锥形结构,套体102底部为开口结构,且套体102底部设有弹性圈108。锥形结构的套体102方便与支撑件104相配合。开口结构方便套体102与支撑件104的相连,弹性圈108的设置使套体102套设到支撑件104上之后能够有一定的收口作用,使二者连接的更稳定。

且这种结构的支撑件104及套体102为立体结构,在套体102上的警示标103均为环形结构,使其他车辆的司机从各个角度观看均能够清楚地看到警示标103,进一步提升警示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交通安全警示装置与实施例1中的交通安全警示装置结构基本类似,本实施例未提及的结构请参阅实施例1,主要区别在于连接结构的形式。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包括与底座101相铰接的卡扣,该卡扣上设有与顶圈外形相匹配的弧形结构。卡扣是常用的连接件,本实施例中卡扣具有弧形结构,与顶圈能够相配合。当支撑件104压缩后,通过卡扣将顶圈卡紧在底座101的顶部,能够使支撑件104稳定地处于压缩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