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窗的通风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4439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窗的通风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窗的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在人们生活的广泛普及,从2014年起所有品牌的车辆制造商注重增加其在新车质量调查中的分数。然而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新车中难闻的气味是最受消费者抱怨的一个问题。

根据车内有害物质去除实验的数据,放下车窗玻璃后被动通风的有害物质去除效果优于车内放置活性炭片或活性炭吸收器的效果。

但是现有的用于车窗的通风装置普遍为整体结构,不便于在车窗上安装和卸下,且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且结构简单的用于车窗的通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窗的通风装置,包括:位于车窗外侧的第一通风罩;位于车窗内侧的第二通风罩;其中,第一通风罩与第二通风罩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并将车窗夹在中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风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通风装置的上部和下部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设置第一通风罩上的第一连接臂和设置在第二通风罩上的第二连接臂,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设置第一通风罩上的第三连接臂和设置在第二通风罩上的第四连接臂;其中,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可拆卸连接,第三连接臂与第四连接臂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中的一者设置有凹槽,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中的另一者设置有与凹槽配合的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连接臂与第四连接臂通过螺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螺栓从车窗的内侧穿过第四连接臂延伸至第三连接臂的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通风罩包括位于第一连接臂和第三连接臂之间的第一通风孔和第一过滤网,位于第一连接臂的上方的第一夹紧臂,以及位于第三连接臂下方的第三夹紧臂。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通风罩包括位于第二连接臂和第四连接臂之间的第二通风孔和第二过滤网,位于第二连接臂的上方的第二夹紧臂,以及位于第三连接臂下方的第四夹紧臂。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夹紧臂、第二夹紧臂、第三夹紧臂和第四夹紧臂形成夹紧车窗的边框的环形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通风孔构造成外侧开口低于内侧开口的倾斜的通孔,第二通风孔构造成外侧开口的高度等于内侧开口的高度的水平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车辆的左右相对的车窗上分别设置有上述的通风装置,通风装置的外轮廓形状与车窗的内轮廓形状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窗的通风装置分为位于车窗外侧的第一通风罩和位于车窗内侧的第二通风罩;其中,第一通风罩与第二通风罩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并将车窗夹在中间,从而使得通风装置结构简单且便于在车窗上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窗的通风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线A-A的分解截面图。

图3是沿图1中线A-A的组装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窗的通风装置1,包括:位于车窗10外侧的第一通风罩20;位于车窗10内侧的第二通风罩30;其中,第一通风罩20与第二通风罩30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并将车窗10夹在中间,从而使得通风装置1结构简单且便于在车窗10上安装和拆卸。

参照图2至图3,通风装置1还包括分别设置在通风装置1的上部和下部的第一连接结构50和第二连接结构60;第一连接结构50包括设置第一通风罩20上的第一连接臂51和设置在第二通风罩30上的第二连接臂52,第二连接结构60包括设置第一通风罩20上的第三连接臂61和设置在第二通风罩30上的第四连接臂62;其中,第一连接臂51与第二连接臂52可拆卸连接,第三连接臂61与第四连接臂62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臂51和第二连接臂52中的一者设置有凹槽53,第一连接臂51和第二连接臂52中的另一者设置有与凹槽53配合的凸起54。具体而言,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51上设置有凹槽53,第二连接臂52上设置有凸起54,凸起54配合在凹槽53中以实现第一通风罩20的上部与第二通风罩30的上部的锁定。当然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53与凸起54的位置可以调换。还可以理解,在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51与第二连接臂52可以通过螺栓连接,而不用如上所述的凹凸配合结构。

参照图3,第三连接臂61与第四连接臂62通过螺栓63连接。螺栓63从车窗10的内侧穿过第四连接臂62延伸至第三连接臂61的内部。具体而言,可以在第三连接臂61和第四连接臂62中预先设置螺纹孔,然后将螺栓63拧入螺纹孔中以将第三连接臂61和第四连接臂62连接;也可以将螺栓63改为螺钉,而不在第三连接臂61和第四连接臂62中预先设置螺纹孔,直接用螺钉将第三连接臂61和第四连接臂62连接。螺栓63从车窗10的内侧穿过第四连接臂62延伸至第三连接臂61的内部,使得螺栓63在车辆外部不可被拆卸,从而确保车辆的安全。

参照图2,第一通风罩20包括位于第一连接臂51和第三连接臂61之间的第一通风孔21和第一过滤网22,位于第一连接臂51的上方的第一夹紧臂23,以及位于第三连接臂61下方的第三夹紧臂24。第二通风罩30包括位于第二连接臂52和第四连接臂62之间的第二通风孔31和第二过滤网32,位于第二连接臂52的上方的第二夹紧臂33,以及位于第三连接臂62下方的第四夹紧臂34。优选地,第一通风孔21构造成外侧开口低于内侧开口的倾斜的通孔,第二通风孔31构造成外侧开口的高度等于内侧开口的高度的水平的通孔。第一通风孔21设置为倾斜的通孔能够防止例如雨水等外部液体注入车内,而第二通风孔31设置水平的通孔有助于车内的有害气体快速排出车外,从而提高通风效率。第一过滤网22和第二过滤网32的设置能够防止例如虫子等外部固体污物进入车内。

进一步,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第一连接臂51、第二连接臂52、第一过滤网22、第三连接臂61、第四连接臂62和第二过滤网32依次连接围成一个空腔,该空腔起到缓冲外部有害物质进入车辆的作用。

参照图1,第一夹紧臂23、第二夹紧臂33、第三夹紧臂24和第四夹紧臂34形成夹紧车窗10的边框的环形凹槽70。也就是说,车窗10的边框容纳在环形凹槽70中,以使通风装置1填充车窗的整个窗口。

参照图2,环形凹槽70中设置有柔性材料80可以通过胶水粘合的方式设置在环形凹槽70中。该柔性材料80可以为毡子、橡胶、塑料、布料等,柔性材料80可以使得环形凹槽70与车窗10的边框能够紧密贴合,既起到密封的作用又起到消除噪音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车辆的左右相对的车窗10上分别设置有上述的通风装置1,通风装置1的外轮廓形状与车窗10的内轮廓形状一致。车辆的左右相对的车窗10上分别设置有上述的通风装置1,通过使得车内的空气形成对流,从而加速车内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提高车辆有害物质的去除效率。

可以理解,通风装置1可以安装在车辆的前窗也可以安装在后窗,并根据窗口的形状来制造通风装置的形状。而且通风装置可以在车辆制造工厂预先安装在新车上,在新车的运输途中,车内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通风装置充分排出。在新车运至经销商时,本实用新型的通风装置可以返回给车辆制造商。当然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通风装置也可以在零件市场销售,用户购买后安装在车窗上,在停车场内也可以排出车内气味,等车内气味降至用户可以接受的范围再拆卸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