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5826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车载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支架,尤其涉及一种可无线充电的车载支架。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带动支架需求的发展。智能手机具有越来越多便利的集成功能及更为简便的操作方式。而在驾驶环境下,使用手机作为导航工具也是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已经熟知的外出驾驶方式。而在车载状态下智能手机如何可以更为安全、便捷的使用更是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较为便捷的车载支架为磁吸式车载支架,该种支架的支架端设置有第一磁吸片,车载设备上固定有第二磁吸片,驾驶状态时,将所述两磁吸片相互靠近以达到磁性固定车载设备的目的。但该种手机支架在使用时存在问题,当用户手持背面具有磁吸片的车载设备靠近支架时,用户因无法支架目测观察两磁吸片的配合位置,容易产生因只有磁吸片的部分相互吸附而造成吸附不稳的问题。且在车载设备正在固定过程中时,用户需要旋转车载设备时,会因两磁吸片在旋转方向无配合关系而造成旋转时车载设备脱落或者因支架尺寸较小而无法通过调节支架角度而实现车载设备屏幕角度旋转操作的问题。

因此,鉴于所述车载支架设计上的不足,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车载支架用来解决车载支架的定位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支架具有较好的定位及固定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支架,用以固定于车内并支撑车载设备,所述车载支架设置可以固定于车辆的卡位固定部、磁力吸盘、连接于所述卡位固定部和所述磁力吸盘之间的球形连接部、附着于所述磁力吸盘的第一定位磁吸部及附着于车载设备外壳的第二定位磁吸部,所述第一定位磁吸部具有一与磁力吸盘的顶面贴合的底面及自所述底面的外沿朝向背离所述磁力吸盘的一侧垂直延伸形成的侧沿部,所述底面与所述侧沿部之间围成顶侧开口的收容空间,所述第二定位磁吸部具有第一部分,所述第一定位磁吸部和所述第二定位磁吸部为磁性材质制成,当所述第一定位磁吸部和所述第二定位磁吸部相互吸附时,所述第一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车载支架的第一定位磁吸部设置有围设收容空间的侧沿部,因为收容空间的槽式结构设置,第二定位磁吸部与第一定位磁吸部更容易被相互定位,并且定位后,不易脱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车载支架及其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支架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中车载支架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车载支架的第一定位磁吸部和第二定位磁吸部的主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车载支架 100 卡位固定部 10

球形连接部 20 磁力吸盘 30

第一定位磁吸部 40 第二定位磁吸部 50

主体部 11,31 卡固脚 12

第一沉槽 111 第二沉槽 311

底面 41 侧沿部 42

收容空间 401 外沿 421

内沿 422 缺口沿 423

缺口部 43 第一部分 51

卡位部 52 粘贴层 53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车载支架100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卡位固定部10、其一端可旋转地吸附于所述卡位固定部10的球形连接部20、吸附于所述球形连接部20的另一端的磁力吸盘30及贴覆于所述磁力吸盘30的第一定位磁吸部40及可粘贴于一手机壳体背面的第二定位磁吸部50。

所述卡位固定部10包括一圆形的主体部11及固定于所述主体部11的底侧的若干卡固脚12。所述主体部11为金属材质制成。所述若干卡固脚12为弹性材质制成,例如塑胶。若干卡固脚12可因外力的作用相互之间分开,当外力消失则相互靠近,进而可以便于所述卡固脚12卡持于车内可固定支架的部位。所述主体部11的顶侧开设球面的第一沉槽111。所述第一沉槽111的外圈固定有环状的磁条。所述球形连接部20可进入所述第一沉槽111内并被所述设置于第一沉槽111内的环状磁条可旋转地吸附。所述球形连接部20为金属材质制成。

所述磁力吸盘30包括主体部31。所述主体部31的底面开设球形的第二沉槽311。所述第二沉槽311的外圈固定有环状的磁条。所述球形连接部20可进入第二沉槽311内并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沉槽311内的环状磁条可旋转地吸附。所述主体部31的顶侧贴覆有第一定位磁吸部40。所述主体部31的顶面为圆形,所述第一定位磁吸部40的外形符合所述主体部31的顶面的形状。

所述第一定位磁吸部40具有一与主体部31的顶面贴合的底面41及自所述底面41的外沿朝向背离所述主体部31的一侧垂直延伸形成的侧沿部42。所述底面41与所述侧沿部42之间围成顶侧开口的收容空间401。所述侧沿部42具有半径较大的外沿421及半径较小的内沿422及两相对的缺口沿423。所述两缺口沿423相互平行相对,二者之间形成缺口部43。所述缺口部43连通所述收容空间401与外部空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缺口部43还可以不贯通侧沿部42的外侧壁。

所述第二定位磁吸部50包括圆形的第一部分51及自所述第一部分51的一侧径向地向外沿伸形成的卡位部52。所述第一部分51的外外径符合所述侧沿部42的内径。所述卡位部52的宽度符合所述缺口部43的宽度。所述卡位部52的末端形成圆滑的弧形。所述第一定位磁吸部40的缺口部43的数目符合所述第二定位磁吸部50的卡位部52的数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磁吸部40的缺口部43的数目和所述第二定位磁吸部50的卡位部52的数目都是一个。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磁吸部40的缺口部43的数目和所述第二定位磁吸部50的卡位部52的数目可以为多个。

所述第一定位磁吸部40和所述第二定位磁吸部50均为磁性材质。当所述第一定位磁吸部40与所述第二定位磁吸部50相互吸附时,所述第一部分51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磁吸部40的收容空间401内。所述卡位部52穿过所述缺口部43并卡制于其中。

所述第二定位磁吸部50的第一部分51的背离所述第一定位磁吸部40的一侧面设置有粘贴层53,所述粘贴层53可粘贴于车载设备的壳体适当的部分。当所述第二定位磁吸部50和所述第一定位磁吸部40相互吸附时,所述车载设备被固定于本实用新型车载支架100上。

本实用新型车载支架100的第一定位磁吸部40设置有围设收容空间401的侧沿部42,因第二定位磁吸部50具有一定厚度,当粘贴有第二定位磁吸部50的车载设备朝向第一定位磁吸部40靠近时,因为收容空间401的槽式结构设置,第二定位磁吸部50与第一定位磁吸部40更容易被相互定位,并且定位后,因为第一定位磁吸部40的侧沿部42的阻挡,所述第二定位磁吸部50更不容易因为微小的外力从第一定位磁吸部40内脱离。本实用新型车载支架100的第一定位磁吸部40设置有缺口部43,与之配合的第二定位磁吸部50设置有卡位部52可通过配合时的旋转卡入缺口部43,当用户手握车载设备的外沿部旋转车载设备时,缺口沿423受到卡位部52的旋转力的带动而使磁力吸盘30随着于球形连接部20上旋转。此种卡位部52与缺口部43的配合设置,可允许用户无需将车载设备自磁力吸盘30上取下,也无需手持尺寸较小的磁力吸盘30即可完成车载设备于磁力吸盘30的顶面的平面内的角度旋转,方便用户于行车时的车载设备的操作,保证行车安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