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供电式汽车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706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供电式汽车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供电式汽车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部分汽车所采用的能源仍然是汽油或柴油,通过发动机驱动发电机给蓄电池充电,蓄电池为车上各用电元器件供电,这些都会耗费比较多的能源。车内空调一般是靠发动机传递动力给压缩机进行制冷或制热,开启空调耗油量会增加不少,这也增加了行车成本。由于汽车经常在路上行驶,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能源,如何将太阳能应用到汽车上为用电元器件供电特别是为汽车空调提供电能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主要设置在汽车车顶上的太阳能供电式汽车空调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太阳能供电式汽车空调装置,在汽车的车顶上开设有与车内连通的安装孔,安装孔呈矩形结构,车顶上在安装孔的中部沿左右方向设置有横梁,横梁将安装孔分隔成两个大小相同的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

在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的内侧壁以及横梁前侧和后侧上均设置有在高度上保持齐平的台阶,第一装配孔的内侧壁和第二装配孔的内侧壁在位于台阶的上方的部分为上大下小的正四棱台结构;

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的底部均设置有透气网;

第一装配孔内壁的台阶上放置有微光太阳能电池板,微光太阳能电池板上表面与车顶上表面齐平,微光太阳能电池板通过供电线与安装在发动机舱内的充电控制器和蓄电池串联;第二装配孔内壁的台阶上放置有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半导体制冷片,矩形框架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上散热板和下散热板,上散热板的下表面与半导体制冷片的上表面接触,下散热板的上表面与半导体制冷片的下表面接触,上散热板上表面和下散热板下表面均设置有散热筋,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

微光太阳能电池板底部与第一装配孔内的台阶上表面之间设有第一下密封带,微光太阳能电池板外侧部与第一装配孔的正四棱台结构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横截面呈上宽下窄楔形结构的第一侧密封带。

矩形框架与横梁之间通过铰链铰接;矩形框架底部与第二装配孔内的台阶上表面之间设有第二下密封带,矩形框架外侧部与第二装配孔的正四棱台结构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横截面呈上宽下窄楔形结构的第二侧密封带。

车顶底部向上设有穿过台阶分别与微光太阳能电池板和矩形框架之间紧固连接的第一紧固螺钉,横梁底部向上设有穿过台阶分别与微光太阳能电池板和矩形框架之间紧固连接的第二紧固螺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光太阳能电池板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充电控制器充入到蓄电池内存储,当夏天时候需要使用空调制冷时,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朝下,开启空调按钮,半导体制冷片通电,制冷面制冷,制热面发热,制冷面通过下散热板和下散热板下表面的散热筋并透过透气网向车内发散冷气,制热面通过上散热板和下散热板上表面的散热筋将热气发散到大气中。当冬天需要使用空调制热时,拆下第一紧固螺钉和第二紧固螺钉,拔下线路连接头,先将微光太阳能电池板从第一装配孔内取出,再将矩形框架以铰链为转轴翻转180°放置到第一装配孔内,最后将微光太阳能电池板放置到第二装配孔内,在对应位置安装上第一下密封带、第一侧密封带、第二下密封带和第二侧密封带,拧上第一紧固螺钉和第二紧固螺钉,插上线路连接头。由于矩形框架翻转180°,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和制热面上下调换,这样开启空调就可以对车内进行制热,冷气散发到大气当中。

本实用新型当中的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的上部均呈在位于台阶的上方的部分为上大下小的正四棱台结构,这样在向上取出微光太阳能电池板和翻转矩形框架时,避免被卡住,更加省力,另外,在紧固第一紧固螺钉和第二紧固螺钉时,可对第一侧密封带和第二侧密封带产生较大侧向压力,从而提升密封效果,避免下雨时漏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紧凑,可在现有汽车车顶进行改造即可,利用太阳能作为汽车制冷或制热的来源,节约能源,并减轻了发动机的损耗,市场前景好,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供电式汽车空调装置,在汽车的车顶1上开设有与车内连通的安装孔,安装孔呈矩形结构,车顶1上在安装孔的中部沿左右方向设置有横梁2,横梁2将安装孔分隔成两个大小相同的第一装配孔3和第二装配孔4。

在第一装配孔3和第二装配孔4的内侧壁以及横梁2前侧和后侧上均设置有在高度上保持齐平的台阶,第一装配孔3的内侧壁和第二装配孔4的内侧壁在位于台阶的上方的部分为上大下小的正四棱台结构;第一装配孔3和第二装配孔4的底部均设置有透气网5。

第一装配孔3内壁的台阶上放置有微光太阳能电池板6,微光太阳能电池板6上表面与车顶1上表面齐平,微光太阳能电池板6通过供电线与安装在发动机舱内的充电控制器和蓄电池串联;第二装配孔4内壁的台阶上放置有矩形框架7,矩形框架7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半导体制冷片8,矩形框架7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上散热板9和下散热板10,上散热板9的下表面与半导体制冷片8的上表面接触,下散热板10的上表面与半导体制冷片8的下表面接触,上散热板9上表面和下散热板10下表面均设置有散热筋11,半导体制冷片8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

微光太阳能电池板6底部与第一装配孔3内的台阶上表面之间设有第一下密封带12,微光太阳能电池板6外侧部与第一装配孔3的正四棱台结构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横截面呈上宽下窄楔形结构的第一侧密封带13。

矩形框架7与横梁2之间通过铰链14铰接;矩形框架7底部与第二装配孔4内的台阶上表面之间设有第二下密封带15,矩形框架7外侧部与第二装配孔4的正四棱台结构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横截面呈上宽下窄楔形结构的第二侧密封带16。

车顶1底部向上设有穿过台阶分别与微光太阳能电池板6和矩形框架7之间紧固连接的第一紧固螺钉17,横梁2底部向上设有穿过台阶分别与微光太阳能电池板6和矩形框架7之间紧固连接的第二紧固螺钉18。

另外,为了便于取放微光太阳能电池板6和翻转矩形框架7,可在微光太阳能电池板6上表面和矩形框架7上设置手环19。

微光太阳能电池板6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充电控制器充入到蓄电池内存储,当夏天时候需要使用空调制冷时,半导体制冷片8的制冷面朝下,开启空调按钮,半导体制冷片8通电,制冷面制冷,制热面发热,制冷面通过下散热板10和下散热板10下表面的散热筋11并透过透气网5向车内发散冷气,制热面通过上散热板9和下散热板10上表面的散热筋11将热气发散到大气中。当冬天需要使用空调制热时,拆下第一紧固螺钉17和第二紧固螺钉18,拔下线路连接头,先将微光太阳能电池板6从第一装配孔3内取出,再将矩形框架7以铰链14为转轴翻转180°放置到第一装配孔3内,最后将微光太阳能电池板6放置到第二装配孔4内,在对应位置安装上第一下密封带12、第一侧密封带13、第二下密封带15和第二侧密封带16,拧上第一紧固螺钉17和第二紧固螺钉18,插上线路连接头。由于矩形框架7翻转180°,半导体制冷片8的制冷面和制热面上下调换,这样开启空调就可以对车内进行制热,冷气散发到大气当中。

本实用新型当中的第一装配孔3和第二装配孔4的上部均呈在位于台阶的上方的部分为上大下小的正四棱台结构,这样在向上取出微光太阳能电池板6和翻转矩形框架7时,避免被卡住,更加省力,另外,在紧固第一紧固螺钉17和第二紧固螺钉18时,可对第一侧密封带13和第二侧密封带16产生较大侧向压力,从而提升密封效果,避免下雨时漏水。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