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内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5007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内后视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反光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车内后视镜。



背景技术:

后视镜以安装位置划分,分有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和内后视镜。以用途划分,外后视镜反映汽车后侧方,下后视镜反映汽车前下方,内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及车内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有效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是汽车不可或缺之物。

以往大多数的驾驶者会选择在倒车的时候使用车内后视镜,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了倒车影像和雷达,好像后视镜就没怎么用过了。其实判断后车车距,车内后视镜十分管用。当正常行车,或者是变道时,我们都应该瞥一眼车内后视镜,了解后面有无跟车,跟什么车,这对驾驶者决定要如何行驶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当你在停车、倒车时,光看左右后视镜也是不够的,车内后视镜能看到正后方的情况。有经验的司机会在急刹时能够快速判断车辆是否刹住,如果能刹住,此时通过后视镜观察到后方的车是否快速靠近,如果慢,可避免后车因刹不住而追尾。现有技术中的内后视镜一般都为方形长条状,单平面镜体结构,对熟练的驾驶者来说足够,而且市面上所售新车都是如此配置,但上述内后视镜存在:内后视镜只能用于驾驶位观察使用,而副驾驶却无法观察,对于新手上路需要陪驾时,陪驾者只能通过车外左右两侧设置的外后视镜观察两侧后方的情况,而无法观察到车正后方的情况,这种情况很容易因新手驾驶者观察不周造成安全隐患;尤其对于教练车,教练所坐副驾驶在教导新人上路行驶时,需时刻观察车后情况,因此现有车内后视镜无法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镜体结构,可有效辅助副驾驶观察车后方,结构简单,实用的车内后视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内后视镜,包括支座和反光镜组合,所述反光镜组合包括主镜和副镜,所述主镜的背壁靠顶边位置与支座球接,所述主镜下端设置有支承体,所述支承体包括与主镜转动连接的竖柱体和固设在竖柱体下端的横柱体,所述副镜包括副镜片和副镜框,所述副镜框呈L型,所述副镜片设在副镜框的竖直部分上,所述副镜框的水平部分与横柱体铰接,所述副镜可绕竖柱体在水平面作周向转动,所述副镜可在竖直面绕铰接处转动至主镜背面用以折叠。

进一步地,所述主镜背壁上设有用于固定副镜的紧固件。

进一步地,所述副镜框一端部设置有用于转动副镜的扣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内后视镜,采用在主镜下端设置副镜的结构设计,主镜与支座球接,主镜与副镜通过支承体转动连接,副镜可绕主镜在水平面及竖直面作转动,实现了副镜的周向角度调节能力,从而有效满足了副驾驶对车后方的便利观察。

2、本实用新型中主镜背面设有紧固件,在不需要副镜的时候,可将副镜转动至主镜背面折叠固定,安全可靠;同时也可将副镜转动至与车左侧对正位置,可利于驾驶者观察左侧车门外的情况,防止开门时车门与靠近的障碍物碰撞。

3、本实用新型中副镜框一端部设置的扣条,可便于副镜的转动;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内后视镜的主镜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内后视镜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内后视镜的主镜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以下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下”、“正”、“背”、“水平”、“竖直”的位置定义以图示中的视图方位为基础。一种车内后视镜,包括支座1和反光镜组合,所述反光镜组合包括主镜2和副镜3,主镜的背壁靠顶边位置与支座球接,所述主镜下端设置有支承体4,支承体包括与主镜转动连接的竖柱体41和固设在竖柱体下端的横柱体42,副镜包括副镜片31和副镜框32,副镜框呈L型,副镜片设在副镜框的竖直部分上,副镜框的水平部分与横柱体铰接,副镜可绕竖柱体在水平面作周向转动,副镜可在竖直面绕铰接处转动至主镜背面用以折叠,正常使用时可将副镜旋转至主镜的正下方,副驾驶可根据自己的位置对副镜进行水平面及竖直面的空间角度调节。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主镜背壁上设有用于固定副镜的紧固件,可利于副镜在不使用时的安全固定,满足了不同使用要求的需要。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副镜框一端部设置有用于转动副镜的扣条,提高了副镜的转动操作便利性。

以上的说明和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