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气味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93790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气味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气味发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对生活环境要求愈加严格,人对生活中空气的嗅觉体验愈加重视。本发明在结构上由气味装置瓶和气味释放器两部分组成,气味释放器通过接收外部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即将对应的气味装置瓶中的液体进行雾化操作,使香气随着雾气释放出来,可以达到改善空气舒适度和提高人体嗅觉愉悦感的目的。而现有气味发生器通常采用的是利用对液体气味源进行加热使液体蒸发以加快气味传播的目的,但是采用加热会对液体气味源的性质造成影响而进一步影响气味体验。并且,现有气味发生器结构复杂,尤其不方便拆装控制线路,容易因为挤压或拉扯坏线路,而影响气味发生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气味发生器,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且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设置在不同储液瓶顶部的雾化器工作,使司机或乘客可以根据需要释放指定的香味以增强乘车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气味发生器,包括安装盒体、设置在所述安装盒体内设的用于盛装不同液体气味源的气味源储藏单元、设置固定在所述安装盒体的顶部用于将所述气味源储藏单元固定在所述安装盒内的固定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内用于将所述液体气味源进行雾化产生气味的雾化器;

所述液体储藏单元包括若干储液瓶以及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储液瓶的顶部的瓶盖;所述瓶盖固定在所述固定座内,且其顶部设有导流孔;所述储液瓶内设有用于将其中的液体引流致所述导流孔的引流装置,所述雾化器为环状雾化片,设置在所述导流孔的上方,用于通过高频震荡作用将导流孔处的液体雾化产生气味,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若干与导流孔相配合的雾化孔;

所述瓶盖的外缘部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二卡扣和第一进线孔;所述固定座的底部设有若干与所述瓶盖主体相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顶部设有雾化孔;定位槽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配合以限制瓶盖主体旋转移动的第一限位块,以及与所述第二卡扣相配合以限制瓶盖主体上下移动的第二限位块;连接所述雾化片的导线穿过所述第一进线孔与设置在所述安装盒外的一控制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装置包括连接管、连接头和引流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瓶盖内侧,另一端延伸入所述储液瓶内,且连接管的所述另一端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连接头的一端嵌入所述连接管内,另一端设有第三卡扣;引流管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相配合以限制引流管旋转移动的第三限位块,引流管的上端部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卡扣相配合的第一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和引流管均为镂空状,且引流管内填充有延伸至所述瓶盖的导流孔处的海绵体。

进一步地,该车载气味发生器还包括扣合在所述安装盒体上方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顶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盒体的内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用于支撑所述固定座的第二凸台,所述上壳体内设有若干用于将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安装盒体的顶部的第一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包括重叠设置在一起的第一外壳体和第一内壳体,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开口端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卡扣;所述安装盒体包括重叠设置在一起的内安装盒体和外安装盒体,所述内安装盒体开口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相配合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外壳体开口端与所述外安装盒体的开口端相抵接;所述下壳体包括重叠设置在一起的第二外壳体和第二内壳体,所述第二内壳体的底端的四个侧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五卡扣,所述外安装盒体的侧壁底端与所述第二内壳体的开口端相抵接。

进一步地,该车载气味发生器还包括扣合在所述安装盒体的底部的下壳体,所述控制系统安装在所述下壳体内,所述安装盒体的底壁上设有第二进线孔。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雾化片的雾化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控制命令控制雾化驱动模块驱动雾化片工作的主控芯片(如单片机)以及用于向所述主控芯片发送控制命令的移动终端(如手机)。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驱动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升压电路、反馈电路、无源高压谐振电路和隔离电路;

所述升压电路包括第一电感l1、第一晶体管q1、二极管d和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晶体管q1的漏极和二极管d的阳极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栅极连接雾化片驱动信号,第一晶体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正极性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性端接地;

所述反馈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正极性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无源高压谐振电路包括第二电感l2和第二晶体管q2;所述第二电感l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所述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q2的漏极连接,第二晶体管q2的栅极连接升压pwm信号,第二晶体管q2的源极接地;

所述隔离电路包括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q2的漏极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且所述雾化片的两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两端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气味发生器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设置在不同储液瓶顶部的雾化片工作,使其可以根据司机或乘客的需求释放指定的香味以增强乘车体验。并且,本申请中的瓶盖的外缘部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卡扣,定位槽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配合以限制瓶盖旋转移动的第一限位块,以及与所述第二卡扣相配合以限制瓶盖上下移动的第二限位块。该连接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可在不转动的情况下使瓶盖和雾化片稳定地固定在定位槽内,安装过程中不会受雾化片的导线的限制,也不会对线路造成影响,雾化片的导线直接穿过出线槽和第一进线孔与控制系统连接,不需要另外设置复杂的雾化片安装机构及相应的接线结构,简化了线路的同时,还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储液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安装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1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雾化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输出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壳体;11、第一外壳体;12、第一卡扣;13、第一凸台;14、散气孔;15、第一内壳体;2、固定座;21、定位槽;22、第一限位块;23、第二限位块;24、雾化孔;3、瓶盖;31、导流孔;311、凸缘;312、第二卡扣;313、第一限位槽;314、第一进线孔;315、内螺纹;32、雾化片定位槽;321、出线槽;33、连接管;331、透液孔;332、第二限位槽;34、连接头;341、第三卡扣;4、引流管;41、第三限位块;42、第一卡槽;43、透液孔;44、透液孔;5、储液瓶;51、瓶颈;52、外螺纹;6、安装盒体;61、内安装盒体;62、外安装盒体;63、第二卡槽;64、第二凸台;7、下壳体;71、第二外壳体;72、第四卡扣;73、螺纹柱;74、第二内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车载气味发生器,包括安装盒体6、设置在所述安装盒体6内设的用于盛装不同液体气味源的气味源储藏单元、设置固定在所述安装盒体6的顶部用于将所述气味源储藏单元固定在所述安装盒6内的固定座2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座2内用于将所述液体气味源进行雾化产生气味的雾化器。

所述液体储藏单元包括若干储液瓶5以及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储液瓶5的顶部的瓶盖3。如图7所示,储液瓶5的瓶颈51的上端部设有外螺纹52,瓶盖3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外螺纹52相配合的内螺纹315,所述瓶盖3与储液瓶5螺纹连接。所述瓶盖3固定在所述固定座2内,且其顶部设有导流孔31;所述储液瓶5内设有用于将其中的液体引流致所述导流孔31的引流装置,所述雾化器为环状雾化片(未示出),设置在所述导流孔31的上方,用于通过高频震荡作用将导流孔31处的液体雾化产生气味,所述固定座2上开设有若干与导流孔31相配合的雾化孔24。

如图4和5所示,瓶盖3的顶部还设有呈环形柱状的凸部,该凸起与瓶盖3的顶部形成一个用于安装雾化片的雾化片定位槽32,雾化片定位槽32的直径小于瓶盖3顶部的直径大于雾化片的直径,并且在所述雾化片定位槽32的侧壁上开设有出线槽321,出线槽321内设有密封垫。瓶盖3的外缘部设有第一限位槽313、第二卡扣312和第一进线孔314。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座2的底部设有若干与所述瓶盖3相配合的定位槽21,所述定位槽21的顶部设有雾化孔24,定位槽21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313相配合以限制瓶盖3旋转移动的第一限位块22,以及与所述第二卡扣312相配合以限制瓶盖3上下移动的第二限位块23。连接所述雾化片的导线穿过出线槽321和第一进线孔314与控制系统连接,且出线槽321和第一进线孔314最好是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本申请通过控制系统驱动设置在不同瓶盖3的顶部的雾化片工作,使该车载气味发生器可以根据司机或乘客的需求释放指定的香味。储液瓶5中的液体气味源进入镂空的引流管4通过海绵体或棉布等将液体引致瓶盖3的导流孔31处,再通过雾化片将引致导流孔31处的液体进行雾化得到具有香味的汽体,再由雾化孔24排出,采用海绵体或棉布等将液体引致瓶盖3的导流孔3后再利用雾化片进行雾化,可以便于控制雾化量,以防止出现雾化汽体浓度过大的特点。

此外,本申请中的瓶盖3的外缘部设有第一限位槽313和第二卡扣312,定位槽21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313相配合以限制瓶盖3旋转移动的第一限位块22,以及与所述第二卡扣312相配合以限制瓶盖3上下移动的第二限位块23。安装时,首先雾化片安装在瓶盖3顶部的雾化片定位槽32内,并同时将连接的雾化片的导线固定在出线槽321和第一进线孔314内,然后将瓶盖3上的第一限位槽313与第一限位块22对齐,后将瓶盖3向定位槽32内挤压,直至第二卡扣312在弹性力作用下掠过第二限位块23,使第二限位块23将第二卡扣312锁在定位槽内。

该连接结构简单,拆卸方便,由于车辆长期处于震动和摇摆的状态中,可以将通过第一限位槽313与第一限位块22以及第二限位块23与第二卡扣312将瓶盖3全方位控制在所述定位槽32内。并且可在不转动的情况下使瓶盖3和雾化片稳定地固定在定位槽32内,安装过程中不会受雾化片的导线的限制,也不会对线路造成影响,雾化片的导线直接穿过出线槽321和第一进线孔314与控制系统连接,不需要另外设置复杂的雾化片安装机构及相应的接线结构,简化了线路的同时,还提高了安全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至6所示,所述引流装置包括连接管33、连接头34和引流管4;所述连接管3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瓶盖3内侧,另一端延伸入所述储液瓶5内,且连接管33的所述另一端设有第二限位槽332;所述连接头34的一端嵌入所述连接管33内,连接头34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卡扣341;引流管4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槽332相配合以限制引流管4旋转移动的第三限位块41,引流管4的上端部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卡扣341相配合的第一卡槽42。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管33和引流管4均为镂空状,及在连接管33和引流管4上分别设置若干透液孔(331、43、44),且引流管4内填充有延伸至所述瓶盖3的导流孔31处的海绵体。本申请中的引流管4可拆卸,以便于放入或更换海绵体。并且,同理,本申请的连接管33上设有第二限位槽332,连接头34上设有第三卡扣341,引流管4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槽332相配合以限制引流管4旋转移动的第三限位块41,引流管4的上端部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卡扣341相配合的第一卡槽42。安装时只需要将第三限位块41于第二限位槽332对齐,然后将连接头34压入引流管4中,使第三限位块41嵌入第二限位槽332内,同时使第三卡扣341嵌入第一卡槽42内,可以在不旋转引流管4的情况下将其固定在瓶盖3上,拆装十分方便,且可以使避免填充在引流管4中的海绵体手挤压变形而影响引流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车载气味发生器还包括扣合在所述安装盒体6上方的上壳体1,如图2所示,所述上壳体1的顶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气孔,可以使气味均匀地排出。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盒体6的内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用于支撑所述固定座2的第二凸台64,所述上壳体1内设有若干用于将所述固定座2固定在所述安装盒体6的顶部的第一凸台13。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车载气味发生器还包括扣合在所述安装盒体6的底部的下壳体7,下壳体7的底壁上设有螺纹柱73,所述控制系统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螺纹柱73上,所述安装盒体6的底壁上设有固线槽第二进线孔(未示出)。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壳体1包括重叠设置在一起的第一外壳体11和第一内壳体15,所述第一外壳体11的开口端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卡扣12;所述安装盒体6包括重叠设置在一起的内安装盒体61和外安装盒体62,所述内安装盒体61开口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12相配合的第二卡槽63,所述第一外壳体11开口端与所述外安装盒体62的开口端相抵接;所述下壳体7包括重叠设置在一起的第二外壳体71和第二内壳体74,所述第二内壳体74的开口端设有均匀分布的第四卡扣72,所述外安装盒体62的底端的四个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四卡扣相配合的第三卡槽(未示出),所述外安装盒体62的侧壁底端与所述第二内壳体74的开口端相抵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0所示,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雾化片的雾化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控制命令控制雾化驱动模块驱动雾化片工作的主控芯片以及用于向所述主控芯片发送控制命令的移动终端。每一个所述雾化片均连接有一个继电器,继电器分别与所述雾化片和主控芯片连接,只有主控芯片控制继电器闭合通电后,雾化驱动模块产生的驱动信号才能驱动雾化片进行工作。

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通过手机的蓝牙功能,与气味发生器进行信息通讯,在此基础上,使用者通过手机上的操作界面可以选择气味发生装置释放的气味种类,且使用者还可以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嗅觉体验,随时切换气味种类。此外,汽车的车载电源为整个气味发生器提供电源,在汽车运行的情况下可为该气体发生器连接供电。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1所示,所述雾化驱动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出控制芯片u(如图12所示)、升压电路、反馈电路、无源高压谐振电路和隔离电路。

所述升压电路为dc-dc升压电路,将输入电压dc5v升压至dc20v来满足雾化片的驱动电压。该升压电路包括第一电感l1、第一晶体管q1、二极管d和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晶体管q1的漏极和二极管d的阳极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栅极连接输出控制芯片u的雾化片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正极性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性端接地;并且,输出控制芯片u的雾化片驱动信号输出端与第一晶体管q1的栅极之间连接有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电阻r1与第一晶体管q1的栅极直接的节点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

所述反馈电路用于采集电路中的电压信号,其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正极性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输出控制芯片u的反馈接线端连接至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节点。

所述无源高压谐振电路包括第二电感l2和第二晶体管q2;所述第二电感l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所述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q2的漏极连接,第二晶体管q2的栅极连接升压pwm信号,第二晶体管q2的源极接地。

所述隔离电路包括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q2的漏极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且所述雾化片的两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两端连接。该隔离电路用于隔离直流电流的作用,防止直流电加载在雾化片的两端,同时c3作为雾化片的分流电容,稳定雾化片两端的电压,防止雾化片被击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