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大电流快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9641阅读:981来源:国知局
电动汽车大电流快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确切的说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大电流快充装置。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受到全球能源危机影响以及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国家开始大力倡导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各大传统车企以及新兴互联网企业都纷纷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创业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电动汽车公司在中国冒出了200多家,由中国投资者主导的比较有名的电动汽车品牌有法拉第、未来、lucidmotors、卡玛汽车以及蔚来汽车等。

目前,国内大部分的纯电动汽车充电使用的都是随车配备的便携式充电设备,其采用直流或者两相、三相交流电,充电电流一般在16-32a左右,根据不同动力电池组的容量,由零到充满电的时间一般在5至8小时左右。充电慢的问题极大的制约了电动汽车的发展,为满足广大电动汽车车主的需求,各种大电流快速充电的超级充电桩应运而生。例如特斯拉120kw超级充电桩能够提供高达240a的充电电流,可以在40分钟内为特斯拉models充入80%的电量。而且许多厂家为了能够10分钟内为电动汽车充入80%的电量,更是正在研发350kw以上的超级充电桩,其充电电流最少要达到700a。但大幅度增加充电电流,不可避免的会导致电缆严重发热,常规的解决方式就是换装截面积更大的电缆,但随着电缆截面积的增加,电缆的外径也会越来越粗,导致人们操作起来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便捷的电动汽车大电流快充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汽车大电流快充装置,包括充电桩和电动汽车,在所述充电桩上分设正极、负极两个直流输出接口,在正极、负极两直流输出接口上分别连接正极、负极输出电缆;在所述电动汽车底部可收放的安装有两根对应连接电池组正负极的充电电缆,该两根充电电缆均为多股软芯铜线电缆,在该两根充电电缆的末端分别焊接有扁平状导电铜板,所述扁平状导电铜板的表面积为对应充电电缆截面积的5倍以上;在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还并列设有两个外包绝缘材料的铜质液体槽,在两液体槽中分别加注有石墨烯分散液;所述充电桩上的正极、负极输出电缆的末端分别焊接到两铜质液体槽的一端槽壁上,所述电动汽车在充电时将两根充电电缆末端的扁平状导电铜板分别浸入位于两铜质液体槽另一端的石墨烯分散液中,从而使得电动汽车的电池组正极、负极分别通过对应连接的充电电缆、石墨烯分散液、铜质液体槽槽壁及输出电缆与充电桩的正极、负极直流输出接口电连接。

所述的石墨烯分散液为石墨烯水溶液或石墨烯有机溶液。

所述的两铜质液体槽中的石墨烯分散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大于1‰。

所述的两铜质液体槽埋设于地下且两铜质液体槽的顶部槽口与地面齐平,该两液体槽之间的间距小于电动汽车的前、后轮距。

所述的铜质液体槽的主体为细长的条状结构,在铜质液体槽用于连接电动汽车充电电缆的一端为喇叭口结构。

所述的两根充电电缆安装在电动汽车前部或尾部。

本发明采用内置石墨烯分散液的铜质液体槽进行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的充电连接,一方面利用石墨烯分散液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进行大电流供电连接,另一方面还通过石墨烯分散液良好的散热性能可以在充电过程中带走大量的热量,保证了电动汽车大电流充电的安全,电动汽车采用末端焊接扁平导电铜板的多股软芯铜线电缆与铜质液体槽内的石墨烯分散液导电连接,使电动汽车充电电缆与石墨烯导电液之间有足够的接触面以安全导流,本发明的大电流快充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动汽车大电流快充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k向视图;

图3为图1中电动汽车充电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单个铜质液体槽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电动汽车大电流快充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充电桩1和电动汽车3,充电桩1上设有正极、负极两个直流输出接口,在正极、负极两个直流输出接口上分别连接正极、负极输出电缆2,该正极、负极两根输出电缆2均采用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用的铜芯电缆,这两根铜芯电缆的规格型号根据充电电流的大小选定。在电动汽车3的底部可收放的安装有两根充电电缆4,这两根充电电缆4均为多股软芯铜线电缆,在该两根充电电缆4的末端分别焊接有扁平状导电铜板41,两根充电电缆4末端焊接的扁平状导电铜板41的表面积为对应充电电缆4截面积的5倍以上。本发明在充电桩1和电动汽车3之间还设有两个外包绝缘材料的铜质液体槽5,这两个铜质液体槽5并列的埋装在地面下,两铜质液体槽5的顶部槽口与地面齐平,两铜质液体槽5的主体均呈细长条状,充电桩1上连接的正极、负极两根输出电缆2的末端分别焊接固定在两铜质液体槽5相邻的一端槽壁上,而两铜质液体槽5远离充电桩1用于连接电动汽车3的一端呈喇叭口结构51,在两铜质液体槽5内分别灌注有质量百分浓度大于1‰的石墨烯分散液6。

具体应用中,充电电缆4安装在电动汽车3的前部或尾部的底部,当需要充电时,电动汽车3根据充电电缆4的安装位置开到两铜质液体槽5呈喇叭口结构51的一端上方,将充电电缆4放下并使其末端焊接的扁平状导电铜板41浸入到铜质液体槽5内的石墨烯分散液6中,开启充电桩1后即可为电动汽车3充电。本发明采用内置石墨烯分散液的铜质液体槽进行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的充电连接,一方面利用石墨烯分散液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进行大电流供电连接,另一方面还通过石墨烯分散液良好的散热性能可以在充电过程中带走大量的热量,保证了电动汽车大电流充电的安全,电动汽车采用末端焊接扁平导电铜板的多股软芯铜线电缆与铜质液体槽内的石墨烯分散液导电连接,使电动汽车充电电缆与石墨烯导电液之间有足够的接触面以安全导流,本发明的大电流快充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大电流快充装置,其在充电桩上分设正极、负极两个直流输出接口并分别连接正极、负极输出电缆;在电动汽车底部可收放的安装有两根与动力电池正极、负极对应连接的充电电缆,充电电缆的末端焊接扁平的导电铜板,在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并列设置有两个内置石墨烯分散液的铜质液体槽,充电桩的正极、负极输出电缆焊接在铜质液体槽的槽壁上,电动汽车充电电缆末端的导电铜板浸入到铜质液体槽的石墨烯分散液中,通过石墨烯分散液实现充电桩与电动汽车的充电连接。本发明的电动汽车大电流快充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充电安全快捷,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军;王伟;陈瑜;张胜利;李宗庆;吕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神行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5
技术公布日:2018.01.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