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备电磁刹车装置的电子驻车EPB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921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驻车领域,特别是一种配备电磁刹车装置的电子驻车epb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中,汽车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但是汽车上的电子驻车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很多epb系统还在采用老式的刹车线,即电动机控制卷线器,卷线器拉动传统手刹刹车线,从而实现手刹功能,此种解决方案不但体积较大,而且刹车线会出现磨损,并且系统响应时间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配备电磁刹车装置的电子驻车epb系统。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配备电磁刹车装置的电子驻车epb系统,包括电磁刹车装置,所述电磁刹车装置固定安装在汽车上,所述电磁刹车装置由位于汽车四个轮胎内侧与轮毂固定连接的外壳、位于外壳内部一侧与外壳固定连接的密封活塞一、位于密封活塞一一侧与密封活塞一固定连接的陶瓷刹车片一、开在陶瓷刹车片一上的通槽一、位于通槽一内与通槽一固定连接的小电磁铁一、位于外壳内部另一侧与外壳固定连接的密封活塞二、位于密封活塞二一侧与密封活塞二固定连接的陶瓷刹车片二、开在陶瓷刹车片二上的通槽二、位于通槽二内与通槽二固定连接的小磁铁二和位于外壳外侧与外壳固定连接的电磁装置共同构成,所述电磁装置由开在外壳一侧上的圆孔、位于圆孔上与圆孔固定连接且一端与密封活塞一固定连接的套管、位于套管内与套管固定连接的电磁铁一和位于套管另一端与套管固定连接的电磁铁二共同构成,所述电磁刹车装置外设有电流增大装置,所述汽车内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上由测距模块、影像模块、自动启动模块、自动制动模块、速度检测模块和脚刹踏板共同构成,所述测距模块由位于汽车前端与汽车前端固定连接的红外测距传感器一和位于汽车后端与汽车后端固定连接的红外测距传感器二共同构成,所述影像模块由位于位于汽车前端与汽车前端固定连接的高清摄像头一和位于汽车后端与汽车后端固定连接的高清摄像头二共同构成,所述控制器装置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与红外测距传感器一、红外测距传感器二、高清摄像头一、高清摄像头二、脚刹踏板和速度检测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电源输出端与小电磁铁一、小电磁铁二、电磁铁一和电磁铁二电性连接。

所述电流增大装置由位于套管一侧与外壳固定连接的电流增大器和位于电流增大器内自动调节电阻模块。

所述脚刹踏板由位于汽车内与汽车固定连接的踏板和位于踏板下方与踏板固定连接的压力传感器共同构成。

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

所述自动启动模块用以在汽车开始行驶时启动取消制动状态。

所述速度检测模块与汽车内的速度监测装置电性连接。

所述自动制动模块用以在汽车在静止时自动将制动模块启动保证汽车不会运动的装置。

所述控制器上设有plc系统。

所述控制器上设有电容显示屏、控制按钮和开关装置。

所述控制器上设有用电接口,所述用电接口与汽车上的电源电性连接。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配备电磁刹车装置的电子驻车epb系统,通过采用电磁方式来进行制动,精简了大部分结构,而且无需太多线路,通过控制器控制汽车上的各种模块来达到各方面自动化使用,降低了操作的难度,方便了人们的使用,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任何汽车上进行改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配备电磁刹车装置的电子驻车epb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电磁刹车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中,1、电磁刹车装置;2、外壳;3、密封活塞一;4、陶瓷刹车片一;5、通槽一;6、小电磁铁一;7、密封活塞二;8、陶瓷刹车片二;9、通槽二;10、小磁铁二;11、圆孔;12、套管;13、电磁铁一;14、电磁铁二;15、电流增大装置;16、控制装置;17、测距模块;18、影像模块;19、自动启动模块;20、自动制动模块;21、速度检测模块;22、脚刹踏板;23、红外测距传感器一;24、红外测距传感器二;25、高清摄像头一;26、高清摄像头二;27、控制器;28、电流增大器;29、自动调节电阻模块;30、踏板;31、压力传感器;32、plc系统;33、电容显示屏;34、控制按钮;35、开关装置;36、用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配备电磁刹车装置的电子驻车epb系统,包括电磁刹车装置1,所述电磁刹车装置1固定安装在汽车上,所述电磁刹车装置1由位于汽车四个轮胎内侧与轮毂固定连接的外壳2、位于外壳2内部一侧与外壳2固定连接的密封活塞一3、位于密封活塞一3一侧与密封活塞一3固定连接的陶瓷刹车片一4、开在陶瓷刹车片一4上的通槽一5、位于通槽一5内与通槽一5固定连接的小电磁铁一6、位于外壳2内部另一侧与外壳2固定连接的密封活塞二7、位于密封活塞二7一侧与密封活塞二7固定连接的陶瓷刹车片二8、开在陶瓷刹车片二8上的通槽二9、位于通槽二9内与通槽二9固定连接的小磁铁二10和位于外壳2外侧与外壳2固定连接的电磁装置共同构成,所述电磁装置由开在外壳2一侧上的圆孔11、位于圆孔11上与圆孔11固定连接且一端与密封活塞一3固定连接的套管12、位于套管12内与套管12固定连接的电磁铁一13和位于套管12另一端与套管12固定连接的电磁铁二14共同构成,所述电磁刹车装置1外设有电流增大装置15,所述汽车内设有控制装置16,所述控制装置16上由测距模块17、影像模块18、自动启动模块19、自动制动模块20、速度检测模块21和脚刹踏板22共同构成,所述测距模块17由位于汽车前端与汽车前端固定连接的红外测距传感器一23和位于汽车后端与汽车后端固定连接的红外测距传感器二24共同构成,所述影像模块18由位于位于汽车前端与汽车前端固定连接的高清摄像头一25和位于汽车后端与汽车后端固定连接的高清摄像头二26共同构成,所述控制器装置16上设有控制器27,所述控制器27的信号接收端与红外测距传感器一、红外测距传感器二、高清摄像头一、高清摄像头二、脚刹踏板和速度检测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7的电源输出端与小电磁铁一、小电磁铁二、电磁铁一和电磁铁二电性连接;所述电流增大装置15由位于套管12一侧与外壳2固定连接的电流增大器28和位于电流增大器28内自动调节电阻模块29;所述脚刹踏板22由位于汽车内与汽车固定连接的踏板30和位于踏板30下方与踏板30固定连接的压力传感器31共同构成;所述压力传感器31与控制器27的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所述自动启动模块19用以在汽车开始行驶时启动取消制动状态;所述速度检测模块21与汽车内的速度监测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自动制动模块20用以在汽车在静止时自动将制动模块启动保证汽车不会运动的装置;所述控制器27上设有plc系统32;所述控制器27上设有电容显示屏33、控制按钮34和开关装置35;所述控制器27上设有用电接口36,所述用电接口36与汽车上的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电磁刹车装置由位于汽车四个轮胎内侧与轮毂固定连接的外壳、位于外壳内部一侧与外壳固定连接的密封活塞一、位于密封活塞一一侧与密封活塞一固定连接的陶瓷刹车片一、开在陶瓷刹车片一上的通槽一、位于通槽一内与通槽一固定连接的小电磁铁一、位于外壳内部另一侧与外壳固定连接的密封活塞二、位于密封活塞二一侧与密封活塞二固定连接的陶瓷刹车片二、开在陶瓷刹车片二上的通槽二、位于通槽二内与通槽二固定连接的小磁铁二和位于外壳外侧与外壳固定连接的电磁装置共同构成,电磁装置由开在外壳一侧上的圆孔、位于圆孔上与圆孔固定连接且一端与密封活塞一固定连接的套管、位于套管内与套管固定连接的电磁铁一和位于套管另一端与套管固定连接的电磁铁二共同构成,电磁刹车装置外设有电流增大装置,汽车内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上由测距模块、影像模块、自动启动模块、自动制动模块、速度检测模块和脚刹踏板共同构成,测距模块由位于汽车前端与汽车前端固定连接的红外测距传感器一和位于汽车后端与汽车后端固定连接的红外测距传感器二共同构成,影像模块由位于位于汽车前端与汽车前端固定连接的高清摄像头一和位于汽车后端与汽车后端固定连接的高清摄像头二共同构成,控制器装置上设有控制器,通过采用电磁方式来进行制动,精简了大部分结构,而且无需太多线路,通过控制器控制汽车上的各种模块来达到各方面自动化使用,降低了操作的难度,方便了人们的使用,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任何汽车上进行改装。

在本实施方案中,将系统与汽车上的电源装置连接,控制控制器上的开关装置启动设备,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检测模块通过汽车内的速度检测装置检测当前汽车的速度,当汽车速度为0时,速度检测模块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控制装置上的启动制动模块启动,将汽车自动制动,控制器上的测距模块和影像模块用来检测汽车与前车的位置,当距离过大时控制器控制自动制动模块停止工作,同时控制器控制自动启动模块开始工作,使汽车可以移动,当停车时,控制器通过控制测距模块和影像模块用以测量汽车本身和周围环境之间的距离,当距离达到一定范围内时,控制器控制自动制动模块启动,将汽车停止,当驾驶员上车后,启动汽车时,控制器控制自动制动模块停止工作,同时控制器控制启动启动模块开始工作,将刹车装置停止刹车,控制器通过检测踏板下方的压力传感器的信号,通过信号的强弱,控制器控制控制器内的电源输出端向电磁刹车装置传输的电流,然后电流通过电流放大器,将电流放大,放大后的电流将电流信号发送给小电磁铁一、小电磁铁二、电磁铁一和电磁铁二,当刹车时,电磁铁一和电磁铁二相互排斥,达到刹车效果,当停止刹车时,小电磁铁一和小电磁铁二相互排斥将两个陶瓷刹车片分离,防止刹车片因长时间接触摩擦片导致陶瓷刹车片损坏。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