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3039发布日期:2018-07-10 21:1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优良冰雪上性能的轮胎。



背景技术:

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提出一种轮胎,其具有由以直线状延伸的主槽和以锯齿状延伸的主槽划分的陆地部。在专利文献1的轮胎的陆地部上设置有以直线状延伸的细槽或纵刀槽花纹。

但在提高冰雪上性能方面,专利文献1的轮胎还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8045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良冰雪上性能的轮胎。

本发明的一方式为一种轮胎,具有胎面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胎面部上设置有在轮胎周向上连续以锯齿状延伸的两条主槽和被划分在所述两条主槽之间的陆地部,所述两条主槽的锯齿相位相互对齐,并在所述陆地部上设置有在轮胎周向上以锯齿状延伸的纵刀槽花纹,所述纵刀槽花纹的锯齿相位与所述两条主槽的锯齿相位相反。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在所述陆地部上设置有自一侧的所述主槽向另一侧的所述主槽侧延伸且在所述陆地部内中断的多条第一花纹槽和自另一侧的所述主槽向一侧的所述主槽侧延伸且在所述陆地部内中断的多条第二花纹槽,所述纵刀槽花纹自所述第一花纹槽延伸至所述第二花纹槽,所述陆地部包括由所述纵刀槽花纹和所述多条第一花纹槽划分的第一花纹块和由所述纵刀槽花纹和所述多条第二花纹槽划分的第二花纹块。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在所述第一花纹块和所述第二花纹块上设置有多个包括完全横穿花纹块全宽的两条横细槽的横细槽对。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第一花纹块和所述第二花纹块分别具有被划分在所述横细槽对之间的多个小花纹块片,所述小花纹块片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花纹块或者所述第二花纹块的轮胎周向中央部处的第一小花纹块片和轮胎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小花纹块片的第二小花纹块片,形成在所述第一花纹块上的第一小花纹块片隔着所述纵刀槽花纹而与形成在所述第二花纹块上的第二小花纹块片相邻。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纵刀槽花纹具有朝向一侧的所述主槽侧突出的第一顶部和朝向另一侧的所述主槽侧突出的第二顶部,所述横细槽对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顶部或者所述第二顶部的轮胎周向的两侧连通。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设置在所述第一花纹块上的所述横细槽中的至少一条经由所述纵刀槽花纹而与设置在所述第二花纹块上的所述横细槽平滑地连接。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两条横细槽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0~5.0mm。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横细槽在横截面上包括踏面侧的外侧部和设置在所述外侧部的轮胎半径方向内侧且以小于1.5mm的一定的宽度延伸的内侧部。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横细槽具有所述主槽的0.60~0.70倍的深度。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横细槽和所述纵刀槽花纹具有相同的深度。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纵刀槽花纹的弯曲角度小于所述主槽的弯曲角度。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主槽包括设置在轮胎赤道一侧的第一胎冠主槽和设置在轮胎赤道另一侧的第二胎冠主槽,所述陆地部包括被划分在所述第一胎冠主槽与所述第二胎冠主槽之间的胎冠陆地部,所述纵刀槽花纹包括设置在所述胎冠陆地部上的胎冠纵刀槽花纹。

优选,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主槽包括胎面端侧的胎肩主槽和轮胎赤道侧的胎冠主槽,所述陆地部包括被划分在所述胎肩主槽与所述胎冠主槽之间的中间陆地部,所述纵刀槽花纹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陆地部上的中间纵刀槽花纹。

在本发明轮胎的胎面部上设置有在轮胎周向上连续以锯齿状延伸的两条主槽和被划分在两条主槽之间的陆地部。两条主槽的锯齿相位相互对齐。这两条主槽不仅在轮胎轴向上,而且在轮胎周向上也能够提供由边缘产生的摩擦力,从而能够发挥优良的冰雪上性能。并且,被划分在相位相互对齐的两条主槽之间的陆地部在轮胎周向上难以使轮胎轴向的宽度发生变化。这种陆地部的刚性偏差较小,进而能够抑制缺口等损伤。

在陆地部上设置有在轮胎周向上以锯齿状延伸的纵刀槽花纹。纵刀槽花纹的锯齿相位与两条主槽的锯齿相位相反。这种纵刀槽花纹通过其边缘能够提供与各主槽不同方向的摩擦力,从而能够获得优良的冰雪上性能。

而且,通过设置与各主槽的锯齿相位相反的纵刀槽花纹,使得被划分在纵刀槽花纹一侧的陆地部片宽度较小部分与被划分在纵刀槽花纹另一侧的陆地部片宽度较大部分相邻。由此,当接地压作用于踏面上时,由于所述宽度较小部分被所述宽度较大部分所支撑,抑制了陆地部的过度变形,尤其能够在由坚冰所覆盖的路面上发挥较高的边缘效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轮胎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2为图1中的胎冠主槽轮廓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胎肩主槽轮廓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的胎冠陆地部的放大图。

图5为图4中的第一胎冠花纹块的放大图。

图6为图5中的a-a线剖视图。

图7为图1中的中间陆地部的放大图。

图8为图7中的第一中间花纹块的放大图。

图9为图8中的b-b线剖视图。

图10为图1中胎肩陆地部的放大图。

图11为图9中的c-c线剖视图。

图12为比较例中的轮胎胎面部的展开图。

附图标记说明

2胎面部

3主槽

10陆地部

15纵刀槽花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胎面部2的展开图。例如,本发明的轮胎1能够用于乘用车用或重载用充气轮胎以及轮胎内部未充填加压空气的非空气式轮胎等各种轮胎。例如,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为充气轮胎且适当地用作重载用冬用轮胎。

如图1所示,在胎面部2上设置有在胎面端te侧且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延伸的胎肩主槽4和在胎肩主槽4的轮胎赤道c侧且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延伸的胎冠主槽3。胎肩主槽4和胎冠主槽3在轮胎周向上以锯齿状延伸。胎肩主槽4和胎冠主槽3的锯齿相位互相对齐。

锯齿状的“相位”用于确定以锯齿状周期性延伸的主槽的某特定位置在1周期(下面有时也称作“1节距”)中位于哪个位置。而且,例如,1节距pa为在一条主槽中在轮胎周向上相邻峰部顶点之间的轮胎周向的距离。并且,两条锯齿状主槽的“相位相互对齐”意味着一个锯齿状主槽的峰部和谷部与另一个锯齿状主槽的峰部和谷部在轮胎周向上位于相同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除去位于完全相同位置的情况以外,上述“位于相同位置”包括在主槽3、4之间具有1节距的10%以下,更为优选5%以下的相位差pd的方式。这是鉴于轮胎为橡胶的硫化成形品而容许成形误差的宗旨。例如,所述相位差pd以一个主槽峰部的顶点6a与位于其最近的另一个主槽峰部的顶点6b之间的轮胎周向的距离进行定义。

“胎面端te”为向安装在正规轮辋上且填充有正规内压的无负载正规状态的轮胎1施加正规载荷,使其以外倾角0度且以平面方式接地时轮胎轴向最外侧的接地位置。如无特别说明,轮胎各部分的尺寸等为在正规状态下测定的值。

“正规轮辋”为在包括轮胎所依据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该规格针对各轮胎规定的轮辋,例如,若为jatma则为“标准轮辋”,若为tra则为“designrim”,若为etrto则为“measuringrim”。

“正规内压”为在包括轮胎所依据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针对各轮胎规定的气压,若为jatma则为“最高气压”,若为tra则为“tireloadlimitsatvariouscoldinflation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为“inflationpressure”。

“正规载荷”为在包括轮胎所依据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针对各轮胎规定的载荷,若为jatma则为“最大负载能力”,若为tra则为“tireloadlimitsatvariouscoldinflation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为“loadcapacity”。

例如,优选,胎冠主槽3的槽中心线设置在远离轮胎赤道c胎面宽度tw的0.08~0.15倍距离的位置。例如,优选,胎肩主槽4的槽中心线设置在远离轮胎赤道c胎面宽度tw的0.25~0.35倍距离的位置。但各主槽3、4的配置并不限于上述范围。胎面宽度tw为所述正规状态下的胎面端te、te之间轮胎轴向的距离。

例如,为了均衡地提高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和冰雪上性能,优选,胎冠主槽3的槽宽w1和胎肩主槽4的槽宽w2为胎面宽度tw的3~7%。基于同样的观点,当为本实施方式的重载用轮胎时,例如,优选,胎冠主槽3和胎肩主槽4的槽深为15~25mm。

图2表示胎冠主槽3的轮廓放大图。如图2所示,例如,优选,胎冠主槽3的弯曲角度θ5为160~170°。

例如,胎冠主槽3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第一槽部5a、第二槽部5b、第三槽部5c和第四槽部5d。第二槽部5b与第一槽部5a朝向相反方向倾斜且与第一槽部5a相连。第三槽部5c与第二槽部5b朝向相反方向倾斜且与第二槽部5b相连。第四槽部5d与第三槽部5c朝向相反方向倾斜且与第三槽部5c相连。

例如,各槽部5a至5d相对于轮胎周向以5~15°,更为优选以9~12°的角度倾斜。作为更为优选的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所述各槽部5a至5d分别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相互不同的角度(绝对值)。这种胎冠主槽3能够多方向地发挥由槽边缘产生的摩擦力。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式,优选,第一至第四槽部5a至5d相对于轮胎周向的最大倾斜角度与最小倾斜角度之间的差值为1.0~4.0°。这种胎冠主槽3不仅能够抑制边缘的不均匀磨损,而且能够提高轮胎周向的摩擦力。

图3表示胎肩主槽4的轮廓放大图。如图3所示,例如,优选,胎肩主槽4的弯曲角度θ6为160~170°。

例如,胎肩主槽4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第一槽部7a、第二槽部7b、第三槽部7c和第四槽部7d。第二槽部7b与第一槽部7a朝向相反方向倾斜且与第一槽部7a相连。第三槽部7c与第二槽部7b朝向相反方向倾斜且与第二槽部7b相连。第四槽部7d与第三槽部7c朝向相反方向倾斜且与第三槽部7c相连。

例如,各槽部7a至7d相对于轮胎周向以5~15°,更为优选以9~12°的角度倾斜。作为更为优选的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所述各槽部7a至7d分别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相互不同的角度(绝对值)。这种胎肩主槽4能够多方向地发挥由槽边缘产生的摩擦力。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式,优选,第一至第四槽部7a至7d相对于轮胎周向的最大倾斜角度与最小倾斜角度之间的差值为1.0~4.0°。这种胎肩主槽4不仅能够抑制边缘的不均匀磨损,而且能够提高轮胎周向的摩擦力。

如图1所示,胎冠主槽3包括设置于轮胎赤道c一侧的第一胎冠主槽3a和设置于轮胎赤道c另一侧的第二胎冠主槽3b。在图1中,第一胎冠主槽3a设置在轮胎赤道c的左侧。第二胎冠主槽3b设置在轮胎赤道c的右侧。

第一胎冠主槽3a和第二胎冠主槽3b的锯齿相位相互对齐。例如,优选,第一胎冠主槽3a和第二胎冠主槽3b以1节距的5%以下的相位差配置。更为优选,第一胎冠主槽3a和第二胎冠主槽3b以完全相同的相位(相位差为0)配置。这种第一胎冠主槽3a和第二胎冠主槽3b不仅能够在轮胎轴向上而且在轮胎周向上也能够提供由边缘产生的摩擦力,从而能够发挥优良的冰雪上性能。

在胎面部2上设置有由主槽3、4划分的多个陆地部。例如,本实施方式的陆地部包括胎冠陆地部10、中间陆地部11和胎肩陆地部12。胎肩陆地部10被划分在第一胎冠主槽3a与第二胎冠主槽3b之间。例如,中间陆地部11被划分在胎冠主槽3与胎肩主槽4之间。例如,胎肩陆地部12被划分在胎肩主槽4与胎面端te之间。

图4示出胎冠陆地部10的放大图作为本发明陆地部的一例。在图4中,为了便于理解发明而将槽和刀槽花纹淡淡地着色。如图4所示,由于胎冠陆地部10由相位互相对齐的锯齿状的第一胎冠主槽3a和第二胎冠主槽3b划分,因而在轮胎周向上轮胎轴向的宽度不易发生变化。这种胎冠陆地部10的刚性偏差较小,进而能够抑制缺口等损伤。

在胎冠陆地部10上设置有在轮胎周向上以锯齿状延伸的胎冠纵刀槽花纹15。在本说明书中,“刀槽花纹”意味着在踏面上的开口宽度小于1.5mm的刻痕。

胎冠纵刀槽花纹15具有朝向第一胎冠主槽3a侧突出的第一顶部15a和朝向第二胎冠主槽3b侧突出的第二顶部15b,并且这些顶部在轮胎周向上交替设置。为了抑制边缘的磨耗、陆地部的缺损,并提高轮胎周向的摩擦力,例如,优选,第一顶部15a和第二顶部15b的弯曲角度θ1为150~170°,更为优选为155~165°。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胎冠纵刀槽花纹15的弯曲角度θ1小于胎冠主槽3的弯曲角度θ5。

例如,优选,胎冠纵刀槽花纹15具有胎冠主槽3的0.60~0.70倍的深度。这种胎冠纵刀槽花纹15能够抑制胎冠陆地部10的刚性过度降低。

胎冠纵刀槽花纹15的锯齿相位与第一胎冠主槽3a和第二胎冠主槽3b的锯齿相位相反。此外,“锯齿相位相反”意味着以锯齿状延伸的主槽峰部与以锯齿状延伸的纵刀槽花纹谷部在轮胎周向上对齐的方式。例如,该方式包括胎冠纵刀槽花纹15与第一胎冠主槽3a之间的锯齿相位差以及胎冠纵刀槽花纹15与第二胎冠主槽3b之间的锯齿相位差分别为1节距的10%以下的方式。优选,胎冠纵刀槽花纹15与胎冠主槽3a、3b以完全相反的相位(所述相位差为0.5节距)配置。

这种胎冠纵刀槽花纹15通过其边缘能够提供与各胎冠主槽3a、3b不同方向的摩擦力,从而能够获得优良的冰雪上性能。

并且,通过设置作为与各胎冠主槽3a、3b的锯齿相位相反的胎冠纵刀槽花纹15,使被划分在胎冠纵刀槽花纹15一侧的陆地部片10a中宽度较小部分13a与被划分在胎冠纵刀槽花纹15另一侧的陆地部片10b中宽度较大部分13b相邻。由此,当接地压作用于踏面时,由于所述宽度较小部分被所述宽度较大部分所支撑,抑制陆地部的过度变形,尤其在坚冰覆盖的路面上,能够发挥较高的边缘效应。

在胎冠陆地部10上设置有自第一胎冠主槽3a或者第二胎冠主槽3b延伸的多条胎冠花纹槽17。例如,优选,在胎冠主槽3的每1.5~2.5节距处设置有本实施方式的胎冠花纹槽17,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每2节距处设置。例如,胎冠花纹槽17包括多条第一胎冠花纹槽17a和多条第二胎冠花纹槽17b。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胎冠花纹槽17a和第二胎冠花纹槽17b在轮胎周向上错位。

例如,第一胎冠花纹槽17a自第一胎冠主槽3a朝向第二胎冠主槽3b侧延伸并在胎冠陆地部10内中断。例如,第二胎冠花纹槽17b自第二胎冠主槽3b朝向第一胎冠主槽3a侧延伸并在胎冠陆地部10内中断。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胎冠纵刀槽花纹15自第一胎冠花纹槽17a延伸至第二胎冠花纹槽17b。

例如,胎冠花纹槽17以一定的槽宽以直线状延伸。例如,优选,胎冠花纹槽17具有胎冠主槽3的0.9~1.1倍的槽宽w3。例如,优选,胎冠花纹槽17具有胎冠主槽3的0.75~0.85倍的槽深。这种胎冠花纹槽17不仅能够抑制胎冠陆地部10的损伤,而且能够提高湿地性能。

例如,优选,胎冠花纹槽17相对于轮胎轴向以角度θ2配置。优选,所述角度θ2为1.0°以上、更为优选2.0°以上,且优选为5.0°以下、更为优选为4.0°以下。这种胎冠花纹槽17也能够在横向上发挥摩擦力,因而能够提高在冰雪上的横向抗滑性能。而且,这种胎冠花纹槽17,接地压容易均匀地作用于边缘整体,有助于抑制边缘的缺损、不均匀磨损。

胎冠陆地部10包括由胎冠纵刀槽花纹15和胎冠花纹槽17划分的胎冠花纹块18。例如,胎冠花纹块18包括第一胎冠花纹块18a和第二胎冠花纹块18b。例如,第一胎冠花纹块18a由胎冠纵刀槽花纹15和多条第一胎冠花纹槽17a划分。第二胎冠花纹块18b由胎冠纵刀槽花纹15和多条第二胎冠花纹槽17b划分。

图5示出第一胎冠花纹块18a的放大图作为用于说明胎冠花纹块18结构的图。例如,如图5所示,胎冠花纹块18为轮胎周向长度l1大于轮胎轴向宽度w4的纵长状。这种胎冠花纹块18的轮胎,轮胎周向刚性较高,能够在干地路面上发挥较大的牵引力。

例如,优选,胎冠花纹块18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4为胎面宽度tw(如图1所示,以下同样)的8~12%。例如,优选,胎冠花纹块18的轮胎周向的长度l1为所述宽度w4的2.5~3.5倍。这种胎冠花纹块18,轮胎周向和轮胎轴向的刚性均衡性良好,能够有效地抑制花纹块的缺损、不均匀磨损。

例如,优选,在胎冠花纹块18上设置有多个胎冠横细槽对20。胎冠横细槽对20由完全横穿花纹块全宽的两条胎冠横细槽21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个胎冠花纹块18上设置有三个胎冠横细槽对20。由此,胎冠花纹块18,小花纹块片22和大花纹块片23在轮胎周向上被交替划分。

小花纹块片22被划分在两条胎冠横细槽21之间。大花纹块片23则被划分在胎冠花纹槽17与胎冠横细槽对20之间或者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胎冠横细槽对20之间。大花纹块片23具有大于小花纹块片22的轮胎周向宽度。例如,大花纹块片23的轮胎周向最大宽度w6为小花纹块片22的宽度w5的2.5~3.5倍。

由于这种小花纹块片22和大花纹块片23的配置使得小花纹块片22被大花纹块片23所支撑,因而能够抑制胎冠花纹块18的过度变形。因而,能够更多配置胎冠横细槽21,从而能够获得优良的冰雪上性能。

如图4所示,在优选的方式中,小花纹块片22包括设置在第一胎冠花纹块18a或者第二胎冠花纹块18b的轮胎周向中央部处的第一小花纹块片22a和轮胎轴向长度大于第一小花纹块片22a的第二小花纹块片22b。优选,形成在第一胎冠花纹块18a上的第一小花纹块片22a隔着胎冠纵刀槽花纹15而与形成在第二胎冠花纹块18b上的第二小花纹块片22b相邻。同样优选,形成在第二胎冠花纹块18b上的第一小花纹块片22a隔着胎冠纵刀槽花纹15而与形成在第一胎冠花纹块18a上的第二小花纹块片22b相邻。

由于这种小花纹块片22的配置使得第二小花纹块片22b支撑第一小花纹块片22a的轮胎轴向的倾倒,抑制陆地部的过度变形,从而能够在干地路面获得优良的操纵稳定性。

如图5所示,在更为优选的方式中,优选,小花纹块片22的主槽3一侧的侧壁比大花纹块片23的侧壁更凹陷。由此,当在雪上行驶时,能够在主槽3内紧紧地将雪压固,从而能够获得较大的雪柱剪断力。

例如,胎冠横细槽对20由朝向相同方向延伸的两条胎冠横细槽21构成,在更为优选的方式中,由相互平行延伸的两条胎冠横细槽21构成。

优选,两条胎冠横细槽21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l2为2.0mm以上,更为优选为2.5mm以上,且优选为5.0mm以下,更为优选为4.5mm以下。由此,由于两条胎冠横细槽21适度地分离,因而能够抑制硫化成形时的缺陷等的发生。并且,这种胎冠横细槽对20能够适度地确保大花纹块片23的宽度,进而能够抑制花纹块的缺损或不均匀磨损。

例如,胎冠横细槽21由3mm以下的宽度构成,优选由2.5mm以下的宽度构成。例如,胎冠横细槽21也可以构成为刀槽花纹。

图6表示胎冠横细槽对20的a-a线剖视图。如图6所示,胎冠横细槽21在横截面上包括踏面侧的外侧部24和设置在外侧部24的轮胎半径方向内侧的内侧部25。

例如,外侧部24具有1.5~2.5mm的开口宽度w11。例如,外侧部24的深度d1为0.5~1.5mm。例如优选,内侧部25以小于1.5mm的一定宽度延伸。这种外侧部24和内侧部25不仅能够维持胎冠花纹块18的刚性,而且能够通过边缘提供较大的摩擦力。但胎冠横细槽21并不限于这种方式,例如也可以以一定的宽度自踏面延伸至底部。

例如,本实施方式的胎冠横细槽21具有第一壁面26和第二壁面27。第一壁面26在横截面上以直线状自底部延伸至踏面。第二壁面27在横截面上包括在轮胎半径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并构成内侧部25的第一部分27a和与第一部分27a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相连,朝向槽宽扩大方向弯曲并构成外侧部24的第二部分27b。

在优选方式中,在一个胎冠横细槽对20中,两侧的胎冠横细槽21的第一壁面26配置在其间的小花纹块片22一侧。由此,由于小花纹块片22的侧面被形成为平面状,因而能够提高小花纹块片22的耐久性能。

例如,优选,胎冠横细槽21具有第一胎冠主槽3a的0.60~0.70倍的深度d2。在更优选的方式中,胎冠横细槽21与胎冠纵刀槽花纹15具有相同的深度。这种胎冠横细槽21能够均衡地提高在干地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和冰雪上性能。

如图4所示,优选,胎冠横细槽对20中至少一个与胎冠纵刀槽花纹15的第一顶部15a或者第二顶部15b的轮胎周向两侧连通。具体而言,一个胎冠横细槽对20中的一条胎冠横细槽21与第一顶部15a或者第二顶部15b的顶点的轮胎周向一侧连通,一个胎冠横细槽对20中的另一条胎冠横细槽21与所述顶点的轮胎周向的另一侧连通。

优选,设置在第一胎冠花纹块18a上的胎冠横细槽21中的至少一个经由胎冠纵刀槽花纹15而与设置在第二胎冠花纹块18b上的胎冠横细槽21光滑连接。由于多条胎冠横细槽21光滑连接,使得陆地部适度地变形而容易使各边缘均匀地接地,从而进一步提高冰雪上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置在一个第一胎冠花纹块18a上的多条胎冠横细槽21中,半数以上与设置在第二胎冠花纹块18b上的胎冠横细槽21光滑连接。

优选,胎冠横细槽21中的至少一条与胎冠花纹槽17连通。这种胎冠横细槽21的配置连同胎冠花纹槽17的边缘能够提供较高的摩擦力。这种胎冠横细槽21的配置通过小花纹块片22的运动能够容易地排出胎冠花纹槽17内的雪,从而能够抑制雪堵塞引起的冰雪上性能的降低。

图7示出中间陆地部11的放大图作为本发明陆地部的一个示例。在图7中,为了便于理解发明,槽和刀槽花纹被淡淡地着色。如图7所示,在中间陆地部11上设置有以锯齿状延伸的中间纵刀槽花纹30。

中间纵刀槽花纹30具有朝向胎肩主槽4一侧突出的第一顶部30a和朝向胎冠主槽3一侧突出的第二顶部30b,并且这些顶部在轮胎周向上交替设置。例如,优选,中间纵刀槽花纹30的第一顶部30a和第二顶部30b的弯曲角度θ3小于胎冠纵刀槽花纹15的弯曲角度θ1(如图4所示)。具体而言,例如,优选,中间纵刀槽花纹30的所述弯曲角度θ3为140~160°,更为优选为145~155°。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中间纵刀槽花纹30的弯曲角度θ3小于胎肩主槽4的弯曲角度θ6(如图3所示)。这种中间纵刀槽花纹30不仅有助于抑制边缘的磨耗或陆地部的缺损,而且有助于提高轮胎周向的摩擦力。

例如,优选,中间纵刀槽花纹30具有胎肩主槽4的0.55~0.65倍的深度。这种中间纵刀槽花纹30能够抑制中间陆地部11的刚性过度降低。并且,例如,优选,中间纵刀槽花纹30具有小于胎冠纵刀槽花纹15的深度。具体而言,优选,中间纵刀槽花纹30具有胎冠纵刀槽花纹15的0.85~0.98倍的深度。由此,使得胎冠陆地部10和中间陆地部11易于均匀地磨耗。

例如,中间纵刀槽花纹30的锯齿相位与胎肩主槽4和胎冠主槽3的锯齿相位相反。这种中间纵刀槽花纹30能够提供与胎肩主槽4和胎冠主槽3不同方向的摩擦力,从而能够获得优良的冰上性能。并且,由这种胎肩主槽4、胎冠主槽3和中间纵刀槽花纹30划分的中间陆地部11与胎冠陆地部10同样,抑制过度变形,从而能够在坚冰覆盖的路面上发挥较高的边缘效应。

并且,通过设置与胎肩主槽4和胎冠主槽3的锯齿相位相反的中间纵刀槽花纹30,使得划分在中间纵刀槽花纹30一侧的陆地部片11a的宽度较小部分14a与划分在胎冠纵刀槽花纹15另一侧的陆地部片11b的宽度较大部分14b相邻。由此,当接地压作用于踏面时,由于所述宽度较小部分14a被所述宽度较大部分14b所支撑,抑制陆地部的过度变形,尤其在由坚冰覆盖的路面上能够发挥较高的边缘效应。

例如,在中间陆地部11上设置有自胎肩主槽4或胎冠主槽3延伸的多条中间花纹槽32。例如,优选,在胎肩主槽4或胎冠主槽3的每1.5~2.5节距处设置有本实施方式的中间花纹槽32,在本实施方式中每2节距设置。例如,中间花纹槽32包括多条第一中间花纹槽32a和多条第二中间花纹槽32b。例如,第一中间花纹槽32a与第二中间花纹槽32b在轮胎周向上错位。

例如,第一中间花纹槽32a自胎肩主槽4向胎冠主槽3侧延伸并在中间陆地部11内终端。例如,第二中间花纹槽32b自胎冠主槽3向胎肩主槽4侧延伸并在中间陆地部11内中断。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纵刀槽花纹30自第一中间花纹槽32a延伸至第二中间花纹槽32b。

例如,中间花纹槽32以一定的槽宽并以直线状延伸。例如,优选,中间花纹槽32具有小于胎冠花纹槽17(如图4所示)的槽宽。例如,优选,本实施方式的中间花纹槽32具有胎冠花纹槽17的0.80~0.90倍的槽宽w7。由此,使得胎冠陆地部10和中间陆地部11易于均匀地磨耗。

基于同样的观点,例如,优选,中间花纹槽32具有小于胎冠花纹槽17的槽深。例如,优选,本实施方式的中间花纹槽32具有胎冠花纹槽17的0.90~0.98倍的槽深。并且,例如,优选,中间花纹槽32具有胎肩主槽4的0.70~0.80倍的槽深。

例如,优选,第一中间花纹槽32a相对于轮胎轴向以10°以下的角度配置。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中间花纹槽32a沿轮胎轴向延伸。

例如,优选,第二中间花纹槽32b相对于轮胎轴向以大于第一中间花纹槽32a的角度θ4配置。优选,所述角度θ4为10°以上,更为优选为12°以上,并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8°以下。这种第二中间花纹槽32b在横向上也能够发挥摩擦力,从而能够提高在冰雪上的横向抗滑性能。这种胎冠横向花纹槽17使接地压易于均匀地作用于边缘整体,从而有助于抑制边缘的缺损或不均匀磨损。

例如,中间陆地部11包括由中间纵刀槽花纹30和中间花纹槽32划分的中间花纹块33。例如,中间花纹块33包括第一中间花纹块33a和第二中间花纹块33b。例如,由中间纵刀槽花纹30和多条第一中间花纹槽32a划分第一中间花纹块33a。由中间纵刀槽花纹30和多条第二中间花纹槽32b划分第二中间花纹块33b。

图8示出第一中间花纹块33a的放大图作为用于说明中间花纹块33结构的图。如图8所示,例如,中间花纹块33为轮胎周向的长度l3大于轮胎轴向的宽度w8的纵长状。

例如,优选,中间花纹块33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8为胎面宽度tw的8~12%。例如,优选,中间花纹块33的轮胎周向长度l3为所述宽度w8的2.5~3.5倍。这种中间花纹块33的轮胎周向和轮胎轴向的刚性平衡良好,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花纹块的缺损或不均匀磨损。

例如,优选,在中间花纹块33上设置有多个中间横细槽对35。中间横细槽对35由完全横穿花纹块全宽的两条中间横细槽36构成。中间横细槽36在横截面上具有与胎冠横细槽21(如图6所示)实质相同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个中间花纹块33上设置有三个中间横细槽对35。由此,中间花纹块33中,小花纹块片37和大花纹块片38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划分。

小花纹块片37被划分在两条中间横细槽36之间。大花纹块片38则被划分在中间花纹槽32与中间横细槽对35之间或者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中间横细槽对35之间。大花纹块片38具有大于小花纹块片37的轮胎周向的宽度。具有这种小花纹块片37和大花纹块片38的中间花纹块33与胎冠花纹块18同样,抑制过度变形。

如图7所示,在优选的方式中,小花纹块片37包括设置在第一中间花纹块33a或第二中间花纹块33b的轮胎周向中央部处的第一小花纹块片37a和轮胎轴向长度大于第一小花纹块片37a的第二小花纹块片37b。优选,形成在第一中间花纹块33a上的第一小花纹块片37a隔着中间纵刀槽花纹30而与形成在第二中间花纹块33b上的第二小花纹块片37b相邻。同样,优选,形成在第二中间花纹块33b上的第一小花纹块片37a隔着中间纵刀槽花纹30而与形成在第一中间花纹块33a上的第二小花纹块片37b相邻。

由于这种小花纹块片37的配置使得第二小花纹块片37b支撑第一小花纹块片37a的轮胎轴向的倾倒,抑制陆地部的过度变形,进而能够在干地路面上获得优良的操纵稳定性能。

在更为优选的方式中,优选,小花纹块片37的主槽侧的侧壁比大花纹块片38的侧壁更加凹陷。由此,当在雪上行驶时,能够在主槽内紧紧地将雪压固,进而能够获得较大的雪柱剪断力。

如图8所示,例如,中间横细槽对35由朝向相同方向延伸的两条中间横细槽36构成,在更为优选的方式中,由相互平行延伸的两条中间横细槽36构成。

例如,中间横细槽对35包括两条中间横细槽36相互平行且以直线状延伸的第一中间横细槽对35a和两条中间横细槽36相互保持平行状态弯曲的第二中间横细槽对35b。第二中间横细槽对35b提高与第一中间横细槽对35a不同方向的摩擦力,进而发挥优良的冰雪上性能。

例如,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中间横细槽对35b的各中间横细槽36包括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的第一部分36a和在该第一部分36a两侧弯曲并相连的第二部分36b。例如,第二部分36b相对于轮胎轴向以小于第一部分36a的角度配置。由此,第二中间横细槽对35b的各中间横细槽36以大致s字状弯曲。这种由第二中间横细槽对35b划分的小花纹块片37,当轮胎周向的应力作用时,使得轮胎轴向的宽度易于变形。在雪上行驶时,这有助于排出主槽内的雪。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述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中间横细槽对35a设置在中间花纹块33的轮胎周向中央部。例如,第二中间横细槽对35b设置在第一中间横细槽对35a的轮胎周向两侧。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中间花纹块33a中,一个第二中间横细槽对35b的中间横细槽36的第一部分36a与另一个第二中间横细槽对35b的中间横细槽36的第一部分36a朝向相反方向倾斜。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在第二中间花纹块33b中,一个和另一个第二中间横细槽对35b的中间横细槽36的第一部分36a分别朝向相同方向倾斜。

上述的中间横细槽对35的配置容易使第一中间花纹块33a和第二中间花纹块33b以相互不同的方式变形。这不仅有助于通过边缘在多方向上发挥摩擦力,而且有助于抑制中间花纹槽32中的雪堵塞。

优选,中间横细槽对35中至少一个与中间纵刀槽花纹30的第一顶部30a或者第二顶部30b的轮胎周向两侧连通。更为具体而言,一个中间横细槽对35中的一条中间横细槽36与第一顶部30a或者第二顶部30b的顶点的轮胎周向一侧连通,另一条中间横细槽36与所述顶点的轮胎周向另一侧连通。

优选,设置在第一中间花纹块33a上的中间横细槽36中至少一条经由中间纵刀槽花纹30而与设置在第二中间花纹块33b上的中间横细槽36平滑连接。多条中间横细槽36平滑连接使得陆地部适度地变形而使各边缘易于均匀地接地,从而进一步提高冰雪上性能。

在优选的方式中,第一中间横细槽对35a的各中间横细槽36经由中间纵刀槽花纹30而与第二中间横细槽对35b的中间横细槽36平滑连接。

为了进一步发挥上述的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一个第一中间花纹块33a上的多条中间横细槽36中半数以上与设置在第二中间花纹块33b上的中间横细槽36平滑连接。

优选,中间横细槽36中至少一条与中间花纹槽32连通。这种中间横细槽36的配置连同中间花纹槽32的边缘一起能够提供较高的摩擦力。而且,这种中间横细槽36的配置通过小花纹块片37的运动能够容易地排出中间花纹槽32内的雪,进而能够抑制雪堵塞引起的冰雪上性能的降低。

如图8所示,优选,两条中间横细槽36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l5为2.0mm以上,更为优选为2.5mm以上,并且优选为5.0mm以下,更为优选4.5mm以下。由此,由于两条中间横细槽36适度地分离,能够抑制硫化成形时的缺陷等的发生。并且这种中间横细槽对35适度地确保大花纹块片38的宽度,进而能够抑制花纹块的缺损或不均匀磨损。

例如,中间横细槽36由3mm以下的宽度,优选由2.5mm以下的宽度构成。例如,中间横细槽36也可以构成为刀槽花纹。

图9表示中间横细槽对35的b-b线剖视图。如图9所示,中间横细槽36在横截面上包括踏面侧的外侧部54和设置于外侧部54的轮胎半径方向内侧的内侧部55。

例如,外侧部54具有1.5~2.5mm的开口宽度w13。例如,外侧部54的深度d3为0.5~1.5mm。例如,优选,内侧部55以小于1.5mm的一定宽度延伸。这种外侧部54和内侧部55不仅能够维持中间花纹块33的刚性,而且能够通过边缘提供较大的摩擦力。但是,中间横细槽36并不限于这种方式,例如也可以以一定的宽度自踏面延伸至底部。

例如,本实施方式的中间横细槽36具有第一壁面56和第二壁面57。第一壁面56在横截面上自底部以直线状延伸至踏面。第二壁面57在横截面上包括在轮胎半径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并且构成内侧部55的第一部分57a和与第一部分57a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连接,朝向槽宽扩大方向弯曲并构成外侧部54的第二部分57b。

在优选的方式中,在一个中间横细槽对35中,两侧的中间横细槽36的第一壁面56配置在其间的小花纹块片37侧。由此,由于小花纹块片37的侧面形成为平面状,因而能够提高小花纹块片37的耐久性能。

例如,优选,中间横细槽36具有胎肩主槽4的0.55~0.65倍的深度d4。在更为优选的方式中,中间横细槽36与中间纵刀槽花纹30具有相同的深度。这种中间横细槽36能够平衡良好地提高干地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和冰雪上性能。

图10表示胎肩陆地部12的放大图。在图10中,为了便于理解发明,槽和刀槽花纹被淡淡地着色。如图10所示,例如,在胎肩陆地部12上设置有以直线状延伸的胎肩纵刀槽花纹40。

例如,优选,胎肩纵刀槽花纹40具有小于胎冠纵刀槽花纹15的深度。例如,本实施方式的胎肩纵刀槽花纹40具有胎冠纵刀槽花纹15的0.90~0.98倍的深度。这种胎肩纵刀槽花纹40能够使胎冠陆地部10和胎肩陆地部12的磨耗均匀地进行。

例如,在胎肩陆地部12上设置有自胎肩主槽4或胎面端te延伸的多条胎肩花纹槽42。例如,优选,在胎肩主槽4的每1.5~2.5节距处设置有本实施方式的胎肩花纹槽4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每2节距处设置。例如,胎肩花纹槽42包括多条第一胎肩花纹槽42a和多条第二胎肩花纹槽42b。例如,优选,第一胎肩花纹槽42a和第二胎肩花纹槽42b在轮胎周向上错位。

例如,第一胎肩花纹槽42a自胎面端te向胎肩主槽4侧延伸且在胎肩陆地部12内中断。例如,第二胎肩花纹槽42b自胎肩主槽4向胎面端te侧延伸且在胎肩陆地部12内中断。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胎肩纵刀槽花纹40自第一胎肩花纹槽42a延伸至第二胎肩花纹槽42b。

例如,优选,第一胎肩花纹槽42a朝向胎面端te侧槽宽逐渐增加。例如,优选,第一胎肩横向花纹槽42a朝向胎面端te侧槽深逐渐增加。当在湿滑路面上行驶时,这种第一胎肩花纹槽42a,在湿地行驶时,有助于将槽内的水导向胎面端te侧。

例如,优选,第二胎肩花纹槽42b以一定的槽宽延伸。例如,优选,第二胎肩花纹槽42b具有中间花纹槽32的0.75~0.85倍的槽宽w9。并且,优选,第二胎肩花纹槽42b具有中间花纹槽32的0.85~0.95倍的槽深。

例如,胎肩陆地部12包括由胎肩纵刀槽花纹40和胎肩花纹槽42划分的胎肩花纹块43。例如,胎肩花纹块43包括第一胎肩花纹块43a和第二胎肩花纹块43b。例如,由胎肩纵刀槽花纹40和多个第一胎肩花纹槽42a划分第一胎肩花纹块43a。由胎肩纵刀槽花纹40和多条第二胎肩花纹槽42b划分第二胎肩花纹块43b。

例如,胎肩花纹块43为轮胎周向长度l4大于轮胎轴向的宽度w10的纵长状。例如,优选,胎肩花纹块43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10为胎面宽度tw的8~12%。例如,优选,胎肩花纹块43的轮胎周向的长度l4为所述宽度w10的2.5~3.5倍。这种胎肩花纹块43的轮胎周向和轮胎轴向的刚性平衡良好,因而能够有效地抑制花纹块的缺损或不均匀磨损。

例如,优选,在胎肩花纹块43上设置有多个胎肩横细槽对45。胎肩横细槽对45由完全横穿花纹块全宽的两条胎肩横细槽46构成。胎肩横细槽46在横截面上与胎冠横细槽21实质上具有相同的结构,但在这里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个胎肩花纹块43上设置有两个胎肩横细槽对45。由此,胎肩花纹块43被划分成划分在两条胎肩横细槽46之间的小花纹块片47和具有大于小花纹块片47的轮胎周向宽度的大花纹块片48。这种胎肩花纹块43与胎冠花纹块18同样,抑制过度变形。

在第一胎肩花纹块43a上且在两个胎肩横细槽对45之间设置有在踏面上的开口宽度大于胎肩横细槽46的宽幅横细槽49。

图11表示宽幅横细槽49的c-c线剖视图。如图11所示,例如,宽幅横细槽49包括在踏面侧以2.0~3.0mm的开口宽度w12开口的外侧部50和设置在外侧部50的轮胎半径方向内侧且以小于1.5mm的一定宽度延伸的内侧部51。这种宽幅横细槽49不仅能够维持第一胎肩花纹块43a的刚性,而且能够提供由边缘产生的摩擦力。

如图10所示,例如,在第二胎肩花纹块43b上且在第二胎肩花纹槽42b与胎肩横细槽46之间设置有完全横穿花纹块全宽的胎肩刀槽花纹52。例如,本实施方式的胎肩刀槽花纹52包括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的第一部分52a和配置在第一部分52a两侧且沿轮胎轴向延伸的第二部分52b。这种胎肩刀槽花纹52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冰雪上性能。

尽管以上对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变更为各种方式进行实施。

【实施例】

按照表1的规格试制了具有图1的基本图案的尺寸11r22.5的重载用轮胎。如图12所示,试制了胎冠纵刀槽花纹和中间纵刀槽花纹以直线状延伸的轮胎作为比较例。测试了各试验轮胎的冰上和雪上性能以及胎冠陆地部的耐久性。各试验轮胎的通用规格和试验方法如下。

安装轮辋:7.50×22.5

轮胎内压:800kpa

试验车辆:使用10t卡车(2-d车)装载5t的状态

轮胎安装位置:全轮

<冰上和雪上性能>

测定了在曲率半径为30m的弯道连续的由冰上路面和压雪路面构成的s字路上分别行驶200m所需时间。结果是以比较例的时间为100的指数,数值越小则表示冰上和雪上性能越优良。

<胎冠陆地部的耐久性>

通过目视测定了在上述试验车辆上胎冠陆地部磨耗40%时的胎冠陆地部的缺损、不均匀磨损等损伤的数目,并分下述a至d四阶段进行了评价。

a:胎冠陆地部未发生损伤。

b:胎冠陆地部的损伤为1~5处。

c:胎冠陆地部的损伤为6~10处。

d:胎冠陆地部的损伤为11处以上。

试验结果表示在表1中。

表1

试验结果能够确认实施例的轮胎发挥优良的冰雪上性能。并且确认了实施例的轮胎也使胎冠陆地部的耐久性提高。

按照表2的规格试制了具有图1的基本图案的尺寸11r22.5的重载用轮胎。如图12所示,试制了中间纵刀槽花纹和胎冠纵刀槽花纹以直线状延伸的轮胎作为比较例。进行了各试验轮胎的冰上和雪上性能以及中间陆地部的耐久性。各试验轮胎的通用规格和试验方法如下。

安装轮辋:7.50×22.5

轮胎内压:800kpa

试验车辆:使用10t卡车(2-d车)装载5t的状态

轮胎安装位置:全轮

<冰上和雪上性能>

测定了在曲率半径为30m的弯道连续的由冰上路面和压雪路面构成s字路上分别行驶200m的所需时间。结果是以比较例的时间为100的指数,数值越小则表示冰上和雪上性能越优良。

<中间陆地部的耐久性>

通过目视测定了在上述试验车辆上中间陆地部磨耗40%时的中间陆地部的缺损或不均匀磨损等损伤的数目,并分下述a至d四阶段进行了评价。

a:中间陆地部未发生损伤。

b:中间陆地部的损伤为1~5处。

c:中间陆地部的损伤为6~10处。

d:中间陆地部的损伤为11处以上。

试验结果表示在表2中。

表2

试验结果能够确认实施例的轮胎发挥优良的冰雪上性能。并且确认了实施例的轮胎也使得中间陆地部的耐久性提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