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制动万向脚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9906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制动万向脚轮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万向脚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制动万向脚轮。



背景技术:

脚轮是一种常见的产品,它通常安装于家具、推车或者车床等器具的底部,使器具可以灵活方便地移动。由于器具移动完毕后,需要静止不动,因此有必要在脚轮上设置一个制动装置。但现有万向轮中的紧刹装置只具有单一刹轮或刹方向的功能,即刹住车轮,车轮不再水平移动但是仍可沿固定轴旋转;刹住车轮旋转方向,车轮不再沿固定轴旋转但车轮仍可水平移动;也就是说在同一紧刹装置中不存在同时既可以刹轮又可以刹方向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全制动万向脚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直行刹车盘、直行刹车片以及直行刹车踏板配合实现轮子直行,刹车踏板、刹车片以及刹车踏板配合实现双刹,不仅实现了同时具有既可以刹轮又可以刹方向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更好的控制万向脚轮转变为直行轮的作用。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制动万向脚轮,包括立轴和紧刹装置,所述的立轴的下端依次穿过轴承上盖、轴承、刹车盘和直行刹车盘后立轴的末端与直行刹车盘上安装孔固连,其中轴承上盖固定安装在支架上端顶部,轴承安装于支架上端的轴承腔内,刹车盘和直行刹车盘固定安装在立轴上,刹车盘的下端设有由沿刹车盘周向均匀分布的双刹槽构成的齿轮状结构,直行刹车盘上边缘上开设有两相对设置的直行固定槽,直行固定槽的开槽宽度大于双刹槽的开槽宽度;

所述的紧刹装置包括直行刹车踏板、刹车踏板、直行刹车片和刹车片,所述的直行刹车踏板、刹车踏板并排设置在自支架上向右延伸形成的两相对设置的支撑臂之间,且直行刹车踏板位于刹车踏板的前侧;所述的直行刹车踏板通过第一销轴铰接于支撑臂上;所述的刹车踏板通过位于第一销轴右侧的第二销轴铰接于支撑臂上,且第二销轴穿过开设在直行刹车踏板上的行程槽,第二销轴位于行程槽最上端时直行刹车踏板按下实现直行,第二销轴位于行程槽最下端时刹车踏板按下实现双刹,,第二销轴位于行程槽中间位置时刹车踏板和直行刹车踏板均处于解刹状态;所述的刹车踏板前侧壁上的第一凸轴与直行刹车踏板后侧壁上的第二凸轴通过“8”字形连动件相连,通过“8”字形连动件实现刹车踏板和直行刹车踏板的解刹;

所述的刹车片的中间部位通过枢轴铰接在支架上,且刹车片上的弹片抵在支架上端内侧壁上;所述的刹车片上位于枢轴的两端分别形成一个与上述双刹槽相卡合的插舌和一个与轮子外周缘配合的止动部;所述的止动部位于刹车踏板下端向外延伸形成的按压部Ⅰ下方,插舌位于双刹槽的下方,当按压部Ⅰ作用在止动部时,止动部与轮子的外周缘紧贴,插舌卡入双刹槽内,实现双刹的目的;

所述的直行刹车片位于刹车片的下方,直行刹车片的中间部分形成有与上述枢轴卡合的枢轴孔,直行刹车片上的弹片穿过刹车片抵在支架上端内侧壁上;所述的直行刹车片上位于枢轴的两端分别形成一个与直行固定槽相卡合的凸起和一个按压部Ⅱ;所述的按压部Ⅱ位于直行刹车踏板下端向外延伸形成的按压部Ⅲ下方,按压部Ⅲ与按压部Ⅱ相配,凸起位于上述直行固定槽的下方,当按压部Ⅲ作用在按压部Ⅱ时,凸起卡入直行固定槽内,实现直行的目的;

所述的轮子通过横穿支架脚部的螺栓活动安装在支架的轮子安装位上,且螺栓经弹垫圈以及螺母锁紧。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立轴的上端开设有有安装孔,该安装孔的轴线与两直行固定槽之间连线相互垂直。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刹车盘的下端面边缘向上凹陷形成双刹槽,该双刹槽沿刹车盘周向均匀分布。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制动万向脚轮,其直行刹车盘、直行刹车片以及直行刹车踏板配合实现轮子直行,刹车踏板、刹车片以及刹车踏板配合实现双刹,,不仅实现了同时具有既可以刹轮又可以刹方向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更好的控制万向脚轮转变为直行轮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制动万向脚轮,其刹车盘的下端面边缘向上凹陷形成双刹槽,该双刹槽沿刹车盘周向均匀分布,刹车盘加工方便快捷;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制动万向脚轮,其立轴的上端开设有有安装孔,该安装孔的轴线与两直行固定槽之间连线相互垂直,使得调节轮子直行更为便捷精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制动万向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制动万向脚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制动万向脚轮中紧刹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制动万向脚轮中直行刹车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制动万向脚轮中刹车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制动万向脚轮中直行刹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制动万向脚轮中刹车片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立轴;101、销轴孔;2、轴承上盖;3、轴承;4、刹车盘;41、双刹槽;5、直行刹车盘;51、安装孔;52、直行固定槽;6、支架;61、支撑臂;71、直行刹车踏板;711、行程槽;712、第二凸轴;713、按压部Ⅲ;72、刹车踏板;721、第一凸轴; 722、按压部Ⅰ;73、直行刹车片;731、凸起;732、按压部Ⅱ;733、枢轴孔;74、刹车片; 741、插舌;742、止动部;75、第一销轴;76、第二销轴;78、枢轴;8、轮子;9、螺栓; 10、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全制动万向脚轮,包括立轴1、支架6和紧刹装置,支架6两侧设有包裹支架6的保护罩10,两保护罩10相互卡合成一体;立轴1的下端依次穿过轴承上盖2、轴承3、刹车盘4和直行刹车盘5后立轴1的末端与直行刹车盘5上安装孔 51固连,其中轴承上盖2固定安装在支架6上端顶部,轴承3安装于支架6上端的轴承腔内,刹车盘4和直行刹车盘5固定安装在立轴1上,刹车盘4的下端设有由沿刹车盘4周向均匀分布的双刹槽41构成的齿轮状结构,本实施例中刹车盘4的下端面边缘向上凹陷形成双刹槽 41,该双刹槽41沿刹车盘4周向均匀分布,刹车盘4加工方便快捷;直行刹车盘5上边缘上开设有两相对设置的直行固定槽52,直行固定槽52的开槽宽度大于双刹槽41的开槽宽度;立轴1的上端开设有有销轴孔101,该销轴孔101的轴线与两直行固定槽52之间连线相互垂直,使得调节轮子直行更为便捷精准;

接续并结合图3,紧刹装置包括直行刹车踏板71、刹车踏板72、直行刹车片73和刹车片74,直行刹车踏板71、刹车踏板72并排设置在自支架6上向右延伸形成的两相对设置的支撑臂61之间,且直行刹车踏板71位于刹车踏板72的前侧;直行刹车踏板71通过第一销轴75铰接于支撑臂61上;刹车踏板72通过位于第一销轴75右侧的第二销轴76铰接于支撑臂61上,且第二销轴76穿过开设在直行刹车踏板71上的行程槽711,第二销轴76位于行程槽711最上端时直行刹车踏板71按下实现直行,第二销轴76位于行程槽711最下端时刹车踏板72按下实现双刹,第二销轴76位于行程槽711中间位置时刹车踏板72和直行刹车踏板71均处于解刹状态;刹车踏板72前侧壁上的第一凸轴721与直行刹车踏板71后侧壁上的第二凸轴712通过“8”字形连动件相连,通过“8”字形连动件实现刹车踏板72和直行刹车踏板71的解刹;直行刹车时按下直行刹车踏板71,使得第二销轴76位于行程槽711最上端,由于“8”字形连动件的存在,使得刹车踏板72翘起,而直行解刹时按下刹车踏板72,由于“8”字形连动件的存在,使得第二销轴76回复到行程槽711中间位置,直行刹车踏板71回复初始位置;双刹时按下刹车踏板72,由于“8”字形连动件的存在,使得第二销轴76位于行程槽711最下端,直行刹车踏板71翘起,而双刹解刹时按下直行刹车踏板71,,由于“8”字形连动件的存在,使第二销轴76回复到行程槽711中间位置,刹车踏板72回复初始位置;

接续并结合图7和图5,刹车片74的中间部位通过枢轴78铰接在支架6上,且刹车片 74上的弹片抵在支架6上端内侧壁上;刹车片74上位于枢轴78的两端分别形成一个与上述双刹槽41相卡合的插舌741和一个与轮子8外周缘配合的止动部742;止动部742位于刹车踏板72下端向外延伸形成的按压部Ⅰ722下方,插舌741位于双刹槽41的下方,当按压部Ⅰ722作用在止动部742时,止动部742与轮子8的外周缘紧贴,插舌741卡入双刹槽41内,实现双刹的目的;

接续并结合图6和图4,直行刹车片73位于刹车片74的下方,直行刹车片73的中间部分形成有与上述枢轴78卡合的枢轴孔733,直行刹车片73上的弹片穿过刹车片74抵在支架 6上端内侧壁上;所述的直行刹车片73上位于枢轴78的两端分别形成一个与直行固定槽52 相卡合的凸起731和一个按压部Ⅱ732;所述的按压部Ⅱ732位于直行刹车踏板71下端向外延伸形成的按压部Ⅲ713下方,按压部Ⅲ713与按压部Ⅱ732相配,凸起731位于上述直行固定槽52的下方,当按压部Ⅲ713作用在按压部Ⅱ732时,凸起731卡入直行固定槽52内,实现直行的目的;轮子8通过横穿支架6脚部的螺栓9活动安装在支架6的轮子安装位上,且螺栓9经弹垫圈以及螺母锁紧;本实施例中轮子8包括铸铁芯轮和设于铸铁芯轮外周的聚氨酯外轮,铸铁芯轮与聚氨酯外轮的接触面制成相互吻合的凹凸槽结构,凹凸槽结构的存在使得铸铁芯轮与聚氨酯外轮之间连接紧密。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制动万向脚轮,直行刹车盘、直行刹车片以及直行刹车踏板配合实现轮子直行,刹车踏板、刹车片以及刹车踏板配合实现双刹,不仅实现了同时具有既可以刹轮又可以刹方向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更好的控制万向脚轮转变为直行轮的作用。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