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车载多功能盒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1228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车载多功能盒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配件,特别是一种太阳能车载多功能盒子。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虽然呈现稳步提高的趋势,汽车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因此在爱车上配备一些功能性的小物件受到了广大车主的青睐,例如:车载加湿器、车载无线充电器、车载空气净化器等产品,但是目前大多这样的产品一般结构均只有自身携带的独种功能,例如:车载加湿器只有加湿器的功能;无线充电器就只有无线充电的功能等,这样假如要给自己的爱车既增加加湿器的功能,又增加无线充电功能以及空气净化功能,就必须在车内放置所有的设备,但由于汽车空间位置受限,这样反而不利于各个产品位置的放置,而且相对成本也增高,同时每一个产品均有一个充电电线,容易导致车充位置不够用的现象,因此如何设计一款一个产品就包含了所需功能的车载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机就能够实现多功能,不会占用车内空间的一种太阳能车载多功能盒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太阳能车载多功能盒子,包括相互配合的底壳和上壳,在底壳和上壳构成的容纳腔内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内设有水箱、按键PCB板、涡轮风扇和负离子发生器,所述固定支架下方作为一个风道,在风道上设有盖板,所述涡轮风扇和负离子发生器位于水箱的左侧,且负离子发生器上的负氧离子碳刷头伸入到风道的左侧内,所述涡轮风扇是将外部的风从左送入风道的涡轮风扇,所述固定支架的前端下方作为与风道贯通的负氧离子出风口,在负氧离子出风口的前端设有香膏盒,所述按键PCB板环布在香膏盒的外侧并位于固定支架前端,在水箱的右侧设有控制整个系统工作的主控制PCB板,在风道的下方固定有聚合物锂电池,在固定支架的上方设有太阳能充电板,在底壳内还设有能够给外接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在上壳上设有与按键PCB板配合的触摸按键以及与水箱连接实现雾化功能的喷雾口,在底壳上设有与涡轮风扇配合的空气进风口和与负氧离子出风口配合的出风格栅,在喷雾口处设有雾化片。

为了防止在汽车行驶时,放置产品从车体内滑落下来,在底壳下方设有防滑脚垫。

作为优选,为了使整体结构更加简单,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固定在底壳上的无线充电固定座、设于无线充电固定座内部两侧的两块无线充电吸铁石以及设于无线充电固定座中间的无线充电PCB板,且所述无线充电PCB板设于两块无线充电吸铁石之间,所述无线充电PCB板上的手机无线充电位伸出底壳外。

为了提高固定效果,所述无线充电PCB板与底壳之间设有无线固定防滑圈。

为了方便后期进水,在底壳上设有与水箱贯通的加水口,在加水口上设有加水口防水硅胶。

为了使整体结构更加简单,所述主控制PCB板上的车充供电口和副驾驶充电位位于底壳的一侧,所述上壳上设有安装太阳能充电板的安装槽,所述出风格栅环布在底壳的前端和右侧,所述触摸按键包括净化按键和雾化按键。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太阳能车载多功能盒子,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通过一机就能够实现无线充电功能、加湿器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等多种功能,从而降低了成本以及缩小了安放的空间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一种太阳能车载多功能盒子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1中一种太阳能车载多功能盒子在无上壳和太阳能充电板情况下的俯视图;

图5是实施例1的一种太阳能车载多功能盒子的立体图;

图6是实施例1中一种太阳能车载多功能盒子的爆炸图;

图7是实施例2中一种太阳能车载多功能盒子的正视图;

图8是实施例1的一种太阳能车载多功能盒子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中:1.底壳;2.上壳;3.固定支架;4.水箱;5.按键PCB板;6.涡轮风扇;7.负离子发生器;8.风道;9.盖板;10.负氧离子碳刷头;11.负氧离子出风口;12.香膏盒;13.主控制PCB板;14.聚合物锂电池;15.太阳能充电板;16.无线充电装置;17.触摸按键;18.喷雾口;19.出风格栅;20.防滑脚垫;21.无线充电固定座;22.无线充电吸铁石;23.无线充电PCB板;24.手机无线充电位;25.无线固定防滑圈;26.加水口;27.加水口防水硅胶;28.雾化片;29.车充供电口;30.副驾驶充电位;31.安装槽;32.净化按键;33.雾化按键;34.香膏片;35.空气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车载多功能盒子,包括相互配合的底壳1和上壳2,在底壳1和上壳2构成的容纳腔内设有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内设有水箱4、按键PCB板5、涡轮风扇6和负离子发生器7,所述固定支架3下方作为一个风道8,在风道8上设有盖板9,所述涡轮风扇6和负离子发生器7位于水箱4的左侧,且负离子发生器7上的负氧离子碳刷头10伸入到风道8的左侧内,所述涡轮风扇6是将外部的风从左送入风道8的涡轮风扇6,所述固定支架3的前端下方作为与风道8贯通的负氧离子出风口11,在负氧离子出风口11的前端设有香膏盒12,所述按键PCB板5环布在香膏盒12的外侧并位于固定支架3前端,在水箱4的右侧设有控制整个系统工作的主控制PCB板13,在风道8的下方固定有聚合物锂电池14,在固定支架3的上方设有太阳能充电板15,在底壳1内还设有能够给外接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16,在上壳2上设有与按键PCB板5配合的触摸按键17以及与水箱4连接实现雾化功能的喷雾口18,在底壳1上设有与涡轮风扇6配合的空气进风口35和与负氧离子出风口11配合的出风格栅19,在喷雾口18处设有雾化片28。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整体结构更加简单,所述无线充电装置16包括固定在底壳1上的无线充电固定座21、设于无线充电固定座21内部两侧的两块无线充电吸铁石22以及设于无线充电固定座21中间的无线充电PCB板23,且所述无线充电PCB板23设于两块无线充电吸铁石22之间,所述无线充电PCB板23上的手机无线充电位24伸出底壳1外;所述无线充电PCB板23与底壳1之间设有无线固定防滑圈25。

同时所述主控制PCB板13上的车充供电口29和副驾驶充电位30位于底壳1的一侧,所述上壳2上设有安装太阳能充电板15的安装槽31,所述出风格栅19环布在底壳1的前端和右侧,所述触摸按键17包括净化按键32和雾化按键33。本实施例中,所示主控制PCB板13与聚合物锂电池14、无线充电PCB板23、涡轮风扇6以及按键板、太阳能充电板15之间的连接关系均通过插接式方式连接,从而控制各个模块的工作。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太阳能充电板15为大功率太阳能面板(138*92mm采光面积,充电功率达到5W),所述的聚合物锂电池14为大容量聚合物锂电池(4500mAh),所述水箱4为容量加湿水箱(满载140mL),让产品使用更稳定更持久。

工作时,将本产品放置在车体内,当需要进行加湿器功能,只需要按下雾化按键33,此时主控制PCB板13工作,从而将水箱4内的水输送到喷雾口18,并由喷雾口18内的雾化片28实现雾化加湿的功能,当需要净化空气时,按下净化按键32,此时主控制PCB板13工作,控制涡轮风扇6和负离子发生器7均工作,此时涡轮风扇6将风从空气进风口35吸入后从左往右送入到风道8内,风道8内的负离子发生器7上的负氧离子碳刷头10产生负离子对风进行净化,然后在从负氧离子出风口11送入出风格栅19进行出风,这样实现循环进风好、出风从而净化车内空气;而上述的无线充电装置16可实现对手机或者移动设备的无线充电功能,聚合物锂电池14用于储存电能,太阳能充电板15用于实现太阳能充电的功能。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车载多功能盒子的大致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为了防止在汽车行驶时,放置产品从车体内滑落下来,在底壳1下方设有防滑脚垫20。

实施例3: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车载多功能盒子的大致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的是,为了方便后期进水,在底壳1上设有与水箱4贯通的加水口26,在加水口26上设有加水口防水硅胶27;工作时,可实现循环加水的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