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防撞保险杠吸能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9727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前防撞保险杠吸能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防撞保险杠吸能盒。



背景技术:

“吸能盒”:简单的理解就是可以吸收能量的盒子。能量来源于撞击力,车辆发生碰撞时,吸能盒将全部撞击力吸收且自身变形,减免后纵梁(白车身结构)的伤害,是它最根本的职责。在象棋里吸能盒的角色就是“卒”,命运最悲惨,最受伤的就是吸能盒。后防护杠把碰撞中的能量分配给与之关联的吸能盒结构,吸能盒承担主要吸能变形,“吸能盒溃缩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吸能盒在受力后的变形情况。吸能盒达到设计极限时,将会完全压瘪。当吸能盒压瘪后,该部件的作用也将失效。后纵梁在低速碰撞过程中是不允许产生塑性变形的。

现有的汽车保险杠吸能盒在使用时,只是简单的单一防护,不能对汽车进行全面保护,尤其是汽车前保险杠,在发生撞击时,依然会发生变形,从而对车身造成损伤,现有的吸能盒不能够进行全面化力,导致在发生撞击,不能对车身进行保护,未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现有的吸能盒进行了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前防撞保险杠吸能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前防撞保险杠吸能盒,包括连接盒,所述连接盒的一端设有端板,所述端板的两端均通过销轴安装有侧壁支架,所述侧壁支架的内腔设有用于稳固的承力钢板,所述侧壁支架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块,且侧壁支架的一端设有用于减震的减震盒,所述减震盒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的安装板,所述减震盒的内腔一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减震弹簧安装有滑动板,且滑动板的两端设有用于调节的调节块,所述滑动板的一端设有安装支架。

优选的,所述连接盒的内壁设有用于减震的软质减震垫,且软质减震垫的外端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的安装螺纹,且安装固定的内壁设有用于稳固的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侧壁支架采用柔性钢板制成,且侧壁支架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的吸盘。

优选的,所述减震盒的内腔设有用于调节的调节柱,且调节柱的外端设有保护壳。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采用内置卡槽结构,且卡槽的内壁设有连接卡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前保险杠吸能盒采用组合移动的方式,在汽车发生撞击时,能够对不同位置的撞击力进行不同的化解,最大的保护的车身的安全,该吸能盒在使用时,能够对汽车前部进行全面的防护,在发生撞击时,两边的摇杆进行卸力,通过不同位置的减震装置对汽车进行保护,使得汽车在发生撞击后,不会对汽车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前防撞保险杠吸能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前防撞保险杠吸能盒的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前防撞保险杠吸能盒的减震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汽车前防撞保险杠吸能盒,包括连接盒1,连接盒1的一端设有端板2,端板2的两端均通过销轴3安装有侧壁支架4,侧壁支架4的内腔设有用于稳固的承力钢板5,侧壁支架4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块6,且侧壁支架4的一端设有用于减震的减震盒7,减震盒7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的安装板8,减震盒7的内腔一端设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通过减震弹簧12安装有滑动板10,且滑动板10的两端设有用于调节的调节块9,滑动板10的一端设有安装支架11,连接盒1的内壁设有用于减震的软质减震垫,且软质减震垫的外端设有防滑纹,安装支架11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的安装螺纹,且安装固定的内壁设有用于稳固的密封垫,侧壁支架4采用柔性钢板制成,且侧壁支架4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的吸盘,减震盒7的内腔设有用于调节的调节柱,且调节柱的外端设有保护壳,连接块6采用内置卡槽结构,且卡槽的内壁设有连接卡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