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仓栅车篷布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8369阅读:1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仓栅车篷布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仓栅车篷布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仓栅车市场各个厂家标配的篷布架多为传统栏式结构,只能满足客户在运输过程中篷布的放置,而篷布杆则无处安放,很多客户将篷布杆放置在侧防护位置,这样既不符合道路运输标准,更为行车过程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篷布架的容积不能调节,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仓栅车篷布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篷布架的容积,并且方便放置篷布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仓栅车篷布架,所述篷布架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安装于仓栅车的前箱板上,所述篷布架包括底板、围栏架和爬梯,所述底板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安装于仓栅车的前箱板上,所述围栏架呈U型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三个周侧,所述围栏架与所述前箱板之间预留有方便放置篷布杆的空间,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卡接固定篷布杆的卡槽,所述爬梯的上端固定连接底板的一侧端;所述围栏架包括后栏架、底栏架和两个侧栏架,两个所述侧栏架分别焊接固定于所述底栏架的两端,所述后栏架焊接固定于所述底板的后端,所述底栏架两端的下端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底板两端设置有与所述导轨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围栏架与底板通过螺栓组件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固定连接,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错位固定可以调节围栏架与前箱板之间的距离以便于调节篷布架的容积。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上设置有等间距水平分布的三个第一通孔,所述滑槽内设置有等间距水平分布的3个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相邻所述通孔的间距为1-4cm。

进一步的,相邻所述通孔的间距为2cm或3cm。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为硬质橡胶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爬梯的上端通过螺栓组件与底板固定,其下端通过螺栓组件与前箱板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错位固定可以调节围栏架与前箱板之间的距离以便于调节篷布架的容积,方便使用;所述围栏架与所述前箱板之间预留有方便放置篷布杆的空间,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卡接固定篷布杆的卡槽,方便放置篷布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仓栅车篷布架额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仓栅车篷布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导轨与滑槽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篷布架;101-底板;102-围栏架;1021-后栏架;1022-底栏架;1023-侧栏架;2-前箱板;3-卡槽;4-篷布杆;5-导轨;6-螺栓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仓栅车篷布架,所述篷布架1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安装于仓栅车的前箱板2上,所述篷布架1包括底板101、围栏架102和爬梯103,所述底板101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安装于仓栅车的前箱板2上,所述围栏架102呈U型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101的三个周侧,所述围栏架102与所述前箱板2之间预留有方便放置篷布杆4的空间,所述底板101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卡接固定篷布杆4的卡槽3,所述爬梯103的上端固定连接底板101的一侧端;所述围栏架102包括后栏架1021、底栏架1022和两个侧栏架1023,两个所述侧栏架1023分别焊接固定于所述底栏架1022的两端,所述后栏架1021焊接固定于所述底板1022的后端,所述底栏架1022两端的下端设置有导轨5,所述导轨5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底板101两端设置有与所述导轨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围栏架102与底板101通过螺栓组件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固定连接,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错位固定可以调节围栏架102与前箱板2之间的距离以便于调节篷布架1的容积。

其中,所述导轨5上设置有等间距水平分布的三个第一通孔,所述滑槽内设置有等间距水平分布的3个第二通孔。相邻所述通孔的间距为2cm或3cm;所述卡槽4为硬质橡胶制成,其通常采用硬质但是具有一定弹性的材质制成,也可采用钢制结构;所述爬梯103的上端通过螺栓组件与底板101固定,其下端通过螺栓组件与前箱板2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篷布架1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错位固定可以调节围栏架102与前箱板2之间的距离以便于调节篷布架1的容积,方便使用;所述围栏架102与所述前箱板2之间预留有方便放置篷布杆的空间,所述底板101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卡接固定篷布杆4的卡槽3,方便放置篷布杆4。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