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9954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车载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行李箱。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已经走进成千上万的家庭。而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不单单是代步,有很大一部分用作旅行之用。作旅行之用的汽车仅仅靠汽车自带的后备箱用来盛放旅行装备和生活用品一般是不够,因此车载行李箱便应运而生。

现阶段的车载行李箱往往是一款车型搭配一款车载行李箱,这种车载行李箱的安装尺寸往往是固定的,当换车时往往需要更换行李箱,即其不能适应于不同种类的车型。另外,现阶段的车载行李箱都是固定式的,往往需要手工安装,不能自动锁紧,也需要手动去锁紧,即其安装复杂,不适合频繁拆卸与安装。

简言之,现阶段的车载行李箱具有不能适应于不同种类的车型,安装复杂、不适合频繁拆卸与安装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行李箱,用于解决现阶段的车载行李箱具有不能适应于不同种类的车型,安装复杂、不适合频繁拆卸与安装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行李箱,其包括箱体、丝杠、滑块以及锁紧件;

所述箱体底部并排安装有至少两条所述丝杠;

各所述丝杠的两端部分别套设有一所述滑块,且套设于同一所述丝杠两端的两所述滑块在所述丝杠转动时沿所述丝杠相互靠近或远离;

各所述滑块上分别安装有所述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锁紧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滑块远离所述箱体的一侧连接,所述锁紧端在所述车载行李箱安装时与车顶部的车载行李架接触连接,并将所述车载行李箱安装在所述车载行李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车载行李箱还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箱体底部,所述电机与各所述丝杠之间通过传动件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件组带动各所述丝杠转动。进一步地,各所述丝杠的两端设置有方向相反的螺纹,两所述滑块分别套设于两端方向不同的螺纹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端呈叉形,且所述叉形的锁紧端的开口部内侧在所述车载行李箱安装时与所述车载行李架接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叉形的锁紧端的开口部内侧设置有在所述车载行李箱安装时与所述车载行李架接触的橡胶垫。

进一步地,在所述锁紧端的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在所述车载行李箱安装时所述锁紧端对所述车载行李架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底部并排安装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丝杠和所述第二丝杠之间,用于通过所述传动件组带动所述第一丝杠和所述第二丝杠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件组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丝杠传动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丝杠传动连接;或

所述传动件组包括第三传动件和第四传动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第三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丝杠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通过所述第四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丝杠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载行李箱还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箱体底部并与所述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机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于汽车中控系统或移动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汽车中控系统或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控制参数,以控制所述电机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行李箱,通过丝杠转动,使得套设于丝杠两端的滑块沿丝杠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调节同一丝杠上的两连接于滑块的锁紧件的锁紧端之间的间距,与相应的车载行李架的宽度相适应,使其可以适应于不同种类的车型;通过电机带动丝杠运动,并加入控制器,通过汽车中控系统以及移动设备操控控制器,可以使车载行李箱更加智能化,使得车载行李箱的安装与拆卸更加便利,更加适合频繁的拆卸与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行李箱一底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行李箱的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行李箱的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行李箱的硬件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或“电性连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请参考以下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行李箱一底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行李箱的一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行李箱的一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行李箱的硬件结构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行李箱,所述车载行李箱安装于汽车顶部的车载行李架上,用于补偿汽车后备箱的空间不足。所述车载行李箱包括箱体10、至少两条丝杠210、多个滑块310的以及多个锁紧件410。所述至少两条丝杠210组成丝杠组20,所述多个滑块310组成滑块组30以及多个锁紧件410组成锁紧件组40。

所述箱体10的形状可以是比较常见的行李箱的形状,如长方体,但是考虑到其安装于汽车顶部,一般设计成流线形以减小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风阻,如位于汽车头部的一端较小而另一端较大等。

各所述丝杠210并排安装于所述箱体10的底部,且各所述丝杠210的两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箱体10底部。具体地,这里的丝杠210的数量大于等于2,一般情况下设置两条丝杠210,分别位于所述箱体10的两个端部,如若所述车载行李箱的尺寸较大可考虑三个丝杠210,甚至更多;在这里,不论有多少条丝杠 210,一般各丝杠210之间相互平行,且在所述箱体10底部两侧设置有丝杠座 220,丝杠座220固定于所述箱体10底部,各丝杠210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丝杠座220,其中,各所述丝杠210可以在所述丝杠座220内转动,即使得各所述丝杠210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箱体10底部,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是以所述丝杠组20包括第一丝杠230和第二丝杠 240为例进行描述,如前所述的丝杠210的数量这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所述滑块组30包括至少四滑块310,这里上述丝杠210的数量假若是2个时,则搭配四个滑块310;上述丝杠210的数量假若是3个时,则搭配六个滑块310,其搭配的原则是一个丝杠210搭配两个滑块310。

各所述丝杠210的两端部均套设有一所述滑块310,且套设于同一所述丝杠 210两端的两所述滑块310在所述丝杠210转动时沿所述丝杠210相互靠近或远离,这是因为在各所述丝杠210的两端设置有方向相反的螺纹,两所述滑块310 分别套设于两端方向不同的螺纹区域。在这里需要指出,所述丝杠210的转动可以带动所述滑块310运动,但是所述滑块310并不能带动所述丝杠210转动。

具体地,以所述丝杠组20包括第一丝杠230和第二丝杠240为例进行描述,所述第一丝杠230的两端分别套设第一滑块320和第二滑块330,所述第二丝杠 240的两端分别套设第三滑块340和第四滑块350;在所述第一丝杠230的两端分别设置方向相反的螺纹,所述第一滑块320和所述第二滑块330分别套设于两方向相反的螺纹区域;同理,在所述第二丝杠240的两端分别设置方向相反的螺纹,所述第三滑块340和所述第四滑块350分别套设于两方向相反的螺纹区域;由于所述第一滑块320和所述第二滑块330,以及所述第三滑块340和所述第四滑块350所处的螺纹方向相反,这样在所述第一丝杠230和所述第二丝杠240转动时,所述第一滑块320和所述第二滑块330,以及所述第三滑块340 和所述第四滑块350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如在所述第一丝杠230和所述第二丝杠240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一滑块320和所述第二滑块330,以及所述第三滑块340和所述第四滑块350相互靠近,而在所述第一丝杠230和所述第二丝杠 240逆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一滑块320和所述第二滑块330,以及所述第三滑块 340和所述第四滑块350相互远离。

所述锁紧件组40包括至少四锁紧件410,这里上述滑块310的数量假若是四个时,则搭配四个锁紧件410;上述滑块310的数量假若是六个时,则搭配六个锁紧件410,其搭配的原则是一个滑块310搭配一个锁紧件410。

各所述滑块310上分别安装有所述锁紧件410,各所述锁紧件410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锁紧端,所述锁紧件410的固定端与所述滑块310远离所述箱体 10的一侧连接,所述锁紧端410在所述车载行李箱安装时与车顶部的车载行李架接触连接,并将所述车载行李箱安装在所述车载行李架上。在这里,所述锁紧件410和所述箱体10分别位于所述丝杠210的两侧,且由于所述车载行李架一般是位于车顶两侧,即位于车载行李箱的两侧,所以位于同一丝杠210上的两个所述锁紧件410的锁紧端相互分离,分别指向车载行李箱的两侧的横杆,这里的所述锁紧件410的锁紧端用于车载行李架接触连接,起到支撑和固定所述车载行李箱的作用。

具体地,以所述滑块组30包括第一滑块320、第二滑块330、第三滑块340 和第四滑块350为例进行描述,所述锁紧件组40包括第一锁紧件420、第二锁紧件430、第三锁紧件440和第四锁紧件450,且第一锁紧件420、第二锁紧件 430、第三锁紧件440和第四锁紧件450的固定端分别与第一滑块320、第二滑块330、第三滑块340和第四滑块350相互连接,第一锁紧件420、第二锁紧件 430、第三锁紧件440和第四锁紧件450的锁紧端在所述车载行李箱安装时与车顶部的车载行李架接触连接。其中,第一锁紧件420和第二锁紧件430的锁紧端相互分离,第三锁紧件440和第四锁紧件450的锁紧端相互分离。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汽车车载行李架之间的间距,通过转动所述丝杠210,调节位于同一丝杠210上的两滑块310之间的间距,进而调节两所述锁紧件410的锁紧端之间的间距,使其与汽车车载行李架之间的间距相匹配,便于将所述锁紧件410的锁紧端固定连接于车载行李架上,这种可调节架设间距的车载行李箱,能适应于不同宽度的车载行李架,即其可以适应于不同种类的汽车类型。

以上指出所述锁紧件410的锁紧端在所述车载行李箱安装时与车顶部的车载行李架接触连接,用于将所述车载行李箱安装于所述车载行李架上;一般地,所述车载行李架包括两个横杆,分别连接于汽车顶部,位于车门上方,且两个横杆相互平行。所述锁紧件410的锁紧端在所述车载行李箱安装时与所述横杆接触连接,下面介绍所述锁紧件410的锁紧端的两种情况:

1、如图所示,所述锁紧件410的锁紧端呈叉形,且所述叉形的锁紧端410的开口部内侧在所述车载行李箱安装时与所述横杆接触连接。在这里,所述锁紧件410的锁紧端的叉形开口插在所述车载行李架的横杆上,进而将所述锁紧件410固定连接于所述车载行李架上,较佳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叉形的锁紧端410的开口部内侧设置有在所述车载行李箱安装时与所述车载行李架接触的橡胶垫4101。所述橡胶垫4101可以增加所述锁紧件410和所述车载行李架横杆之间的摩擦力,使两者之间的固定更加牢固,提升车载行李箱的安全性。

2、所述锁紧件410的锁紧端呈钩形(图中未示出),且钩形开口钩设于所述车载行李架上,在这里,所述锁紧件410的锁紧端的钩形开口钩在所述车载行李架的横杆上,进而将所述锁紧件410固定于所述车载行李架上,较佳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钩形开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可以增加所述锁紧件410和所述车载行李架横杆之间的摩擦力,使两者之间的固定更加牢固,提升车载行李箱的安全性。

以上给出了所述锁紧件410的锁紧端的两种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择,本实用新型其实仅需要保证所述锁紧件410的锁紧端在所述车载行李箱安装时与车顶部的车载行李架接触连接,并将所述车载行李箱安装在所述车载行李架上即可。

另外在所述锁紧件410的锁紧端的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在所述车载行李箱安装时所述锁紧端对所述车载行李架的压力。由于所述车载行李架所能够承载的压力是有限的,那么当压力过大时会损坏所述车载行李架,通过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可以及时感知所述车载行李箱安装时所述锁紧端对所述车载行李架的压力,可以想到的是所述压力传感器可以与汽车的中控系统相连接,将所检测到的压力数据在汽车的中控系统的显示屏上显示,以便于用户及时感知,当压力超过预定值时停止车载行李箱的安装;也可以是所述压力传感器可以与用户的移动设备相连接,将所检测到的压力数据在用户的移动设备上的显示屏上显示,以便于用户及时感知,当压力超过预定值时停止车载行李箱的安装;也可以是设置报警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连接,当压力超过预定值时向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指令,使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以便于用户及时感知从而停止行李箱的安装。这里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设置可以及时感知在所述车载行李箱安装时所述锁紧端对所述车载行李架的压力,避免因压力过大而损坏所述车载行李架,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经济损失,提升用户使用车载行李箱的体验。

以上指出,所述丝杠210的转动可以带动所述滑块310运动,这里带动所述丝杠210转动可以是人工,也可以是其他机械动力带动,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载行李箱还包括电机50,所述电机50安装于所述箱体10底部,所述电机50与各所述丝杠210之间通过传动件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件组带动各所述丝杠210转动。即通过所述电机50的转动来带动各所述丝杠210的转动,进而带动各所述滑块310运动,以调节位于同一丝杠上的两锁紧件410之间的距离,使其适应于不同车型的车载行李架的间距,代替人工可以使安装与拆卸更加便利,更加适合频繁的拆卸与安装。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载行李箱还包括控制器 60;请结合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行李箱的一结构方框图,所述控制器60设置于所述箱体10底部并与所述电机50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机 50转动,具体地,所述控制器60向所述电机50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电机 50的转动方向以及转动圈数。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60通信连接于汽车中控系统或移动设备,这里的通信连接指的是无线连接,包括但不限制于是蓝牙连接或局域网络连接,其可以保证所述控制器60和所述汽车中控系统或移动设备之间的信号来往,具体地,用户可以在所述汽车中控系统或移动设备的触摸屏 70上输入相应的控制参数,所述汽车中控系统或移动设备可以将所述控制参数发送至所述控制器60,在所述控制器60上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电机50,所述电机50执行所述控制指令转动,进而实现所述汽车中控系统或所述移动设备对所述车载行李箱的控制,使所述车载行李箱更加智能化,从而进一步提升车载行李箱的使用体验。

下面以所述丝杠组20包括第一丝杠230和第二丝杠240为例进行描述,所述电机50安装于所述第一丝杠230和所述第二丝杠240之间,所述电机50用于通过传动件组带动所述第一丝杠230和所述第二丝杠240转动。

具体地,一种情况,所述传动件组包括第一传动件(图中未示出)和第二传动件(图中未示出),所述电机50通过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丝杠230 传动连接;所述电机50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丝杠240传动连接,这种情况下所述电机50分别与所述第一丝杠230和所述第二丝杠240传动连接,所述电机50直接同时带动所述第一丝杠230和所述第二丝杠240转动;

另一种情况,所述传动件组包括第三传动件510和第四传动件520,所述电机50通过所述第三传动件510与所述第一丝杠23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230 通过所述第四传动件520与所述第二丝杠240传动连接,这种情况下所述电机 50先与所述第一丝杠230传动连接,然后所述第一丝杠230再与所述第二丝杠 240传动连接,所述电机50直接带动所述第一丝杠230转动,由所述第一丝杠 230带动所述第二丝杠240转动,即所述电机50间接带动所述第二丝杠240转动。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传动件组(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第三传动件以及第四传动件)包括皮带或链条或齿轮等传动机构,本实施例中的附图以皮带为例,可以想到的是其他可以起到同等作用的传动件同样适应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载行李箱。

通过以上电机的设置,可以降低人工安装的麻烦;以及加入控制器,通过汽车中控系统以及移动设备操控控制器,进而控制电机,可以使车载行李箱更加智能化,使得车载行李箱的安装与拆卸更加便利,更加适合频繁的拆卸与安装,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