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车载终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752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车载终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终端配件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安装车载终端的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产业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产业,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轿车是我国一个新的家庭消费热点,潜在的市场巨大,经济效益可观,汽车电子在未来汽车产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汽车上设置包括汽车导航、多媒体播放和互联网接入等车载终端已成为消费类汽车电子产品的发展方向。

这些车载终端一般是嵌入式安装于汽车内部的中控台外壳内。因此,由于中控台外壳的阻挡,如果需要拆卸这些车载终端时就需要先将中控台外壳拆卸下来,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车载终端的装置,通过在汽车中控台外壳上加装一个框体,汽车终端壳体与框体之间设置传动装置以控制汽车终端的安装或拆卸,操作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安装车载终端的装置,包括车载终端的壳体,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汽车中控台外壳内的框体,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框体配合的机盒,以及与所述机盒连接的用于安装显示屏的面板;所述框体内壁上设置有传动齿轮,以及驱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机盒外壁上沿着所述机盒移动方向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的传动齿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机盒插入框体中,使传动齿条与传动齿轮相啮合,启动驱动机构,传动齿轮转动,带动传送齿条移动,从而机盒被带动嵌入框体。当机盒移动到位后,驱动机构停止工作,从而传动齿轮和传动齿条的啮合可以对机盒和框体的连接起固定作用,即壳体被固定在框体上。当要拆卸壳体时,启动驱动机构使传动齿轮反转,将机盒从框体内部推出,从而方便将壳体从框体上拆卸下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齿轮轴向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启停的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串联在所述驱动机构和电源之间;所述传动齿条所在机盒外壁上位于所述传动齿条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触发所述接近开关的压板,所述压板的长度等于所述壳体在所述传动齿条和传动齿轮啮合后移动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机盒被插入框体直至传动齿条和传动齿轮啮合时,压板触发接近开关,接近开关连通驱动机构和电源,驱动机构工作,带动传动齿轮转动,机盒被带动往框体内部移动。当机盒移动到位,即面板与框体外框贴合后,压板脱离接近开关,接近开关断开驱动机构和电源,驱动机构停止工作,传动齿轮停止转动,壳体和框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面板上设置有按钮,所述按钮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机构反向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拆卸壳体时,按下按钮,接通电源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传动齿轮反向转动,将机盒从框体中推出。当传动齿条脱离传动齿轮,可以将壳体从框体中抽出。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和驱动所述电动机转动的控制器,所述接近开关和所述按钮分别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电动机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电动机的转轴上连接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的减速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齿轮由电动机驱动转动,而电动机受到控制器的控制以实现壳体拆装过程的自动化。当接近开关闭合时,控制器控制电动机正转,带动机盒嵌入框体中。利用减速齿轮将电动机的高转速转化为传动齿轮的低转速,从而机盒插入框体的过程更缓慢稳定。且减速齿轮可以增大电动机的转矩,从而可以选用较小转矩的电动机以降低成本。当机盒移动到位时,接近开关断开,电动机停止转动,壳体固定在框体内。当需要拆卸壳体时,按下按钮,控制器控制电动机反转,带动壳体从框体中退出。

进一步的,所述框体相对所述传动齿轮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机盒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滑移连接的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块和滑槽的滑移连接,为机盒插入框体的动作进行定位,从而便于传动齿轮和传动齿条的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与所述传动齿条一体成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板上也设置为齿条,由于与外界空气接触面积更大,因此,在起到触发接近开关的作用同时还起到增强散热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齿轮对应的所述框体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传动齿轮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齿轮只有与传动齿条啮合的部位暴露在外,从而降低因机盒嵌入框体位置不正确而撞击传动齿轮的几率,保护传动齿轮等传动机构,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框体远离所述面板的内壁处设置有缓冲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缓冲垫作为机盒和框体之间的缓冲,避免机盒撞击框体导致的损坏,保护机盒内的电子元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利用传动齿轮和传动齿条的配合,便于将壳体嵌入框体中并对壳体进行固定,从而方便壳体的安装;

2、利用压板和接近开关的配合,实现壳体嵌入框体过程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接近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控制原理图。

附图标记:1、框体;2、壳体;21、机盒;22、面板;3、传动齿轮;4、电动机;5、传动齿条;6、接近开关;7、压板;8、按钮;9、滑槽;10、滑块;11、减速齿轮;12、凹槽;13、缓冲垫;14、弹簧;15、动端;16、触点;17、控制器;18、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便于安装车载终端的装置,参见图1,包括框体1以及车载终端的壳体2,框体1通过螺钉固定在汽车中控台外壳内;壳体2包括嵌入框体1中以固定的用于安装电子元件的机盒21以及与机盒2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的用于安装显示屏的面板22。

机盒21是嵌入框体1中的,为便于将机盒21嵌入框体1以及与框体1固定,如图3所示,在框体1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凹槽12,结合图1和图2,凹槽12中设置有传动齿轮3以及驱动传动齿轮3转动的驱动机构,框体1相对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9。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4和驱动电动机4转动的控制器17,本实施例中电动机4采用锥形转子制动电动机,其具有停电自制动能力。电动机4的转轴上同轴转动连接有减速齿轮11,减速齿轮11与传动齿轮3相啮合,从而电动机4的高转速经减速齿轮11转化为传动齿轮3的低转速。

结合图1和图3,机盒21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传动齿条5,另一个与之平行的侧壁上焊接有滑块10,传动齿条5与传动齿轮3相啮合,滑块10和滑槽9滑移连接,传动齿条5长度等于机盒21的侧壁长度。从而利用滑块10和滑槽9的滑移连接,方便将机盒21准确地插入框体1内以便于传动齿条5和传动齿轮3的啮合。当传动齿条5和传动齿轮3啮合后,电动机4经减速齿轮11带动传动齿轮3转动,传动齿轮3驱动传动齿条5移动,从而实现机盒21插入或退出框体1,简化机盒21的安装和拆卸过程。且传动齿轮3设置在凹槽12中,不易被插入位置不准的机盒21撞击,从而保护传动齿轮3,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由于传动齿轮3位于机盒21内部而观察不便,操作人员对电动机4的启动时机把握不准,因此,如图2所示,在传动齿轮3轴向的一侧固定有接近开关6,结合图5,接近开关6与电源18连接,并且与控制器17的输入端电连接,电动机4与控制器17的输出端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接近开关6设置为单刀单掷开关,参见图4,其包括动端15和触点16,动端15与接近开关6的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使动端15回复至与触点16断开的初始位置的弹簧14。再回到图1,传动齿条5所在机盒21外壁上位于传动齿条5对应接近开关6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触发接近开关6的压板7,压板7的长度等于机盒21在传动齿条5和传动齿轮3啮合后移动的距离。当机盒21被插入框体1直至传动齿条5和传动齿轮3啮合时,压板7将接近开关6的动端15与开关壳体上的触点16合上,从而控制器17接受到高电平,控制器17启动电动机4,带动传动齿轮3转动,机盒21被带动往框体1内部移动。当机盒21移动到位,即机盒21远离面板22的侧壁贴合框体1的内壁时,压板7脱离接近开关6,弹簧14的弹性反力推动动端15脱离开关壳体上的触点16,从而控制器17接受到低电平,电动机4停止工作,传动齿轮3停止转动,而传动齿轮3和传动齿条5的相互啮合将壳体2和框体1固定。

压板7与传动齿条5一体成型设置,则压板7上轮齿能够增大压板7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压板7还能起到散热片的作用,将机盒21中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转移到外界空气中。

机盒21由电动机4驱动插入框体1中并在机盒21远离面板22的侧壁贴合框体1的内壁时机盒21停止移动,为防止机盒21嵌入到位后撞击框体1内壁产生破坏以及为避免撞击过程机盒21震动造成其内电子元件的失灵,在框体1远离面板2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缓冲垫13,本实施例中,缓冲垫13采用橡胶垫,从而为机盒21以及框体1起到保护作用。

为方便壳体2的拆卸,在面板22上设置用于控制电动机4反转的按钮8,结合图5,按钮8分别与电源18和控制器17的另一输入端电连接。当需要拆卸壳体2时,按下按钮8,控制器17与按钮8连接的输入端接受到高电平,控制器17控制电动机4反转,从而电动机4驱动传动齿轮3反向转动,将机盒21从框体1中推出。当传动齿条5脱离传动齿轮3时,可以将壳体2从框体1中抽出。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于:

当需要将壳体2安装在车体中控台上时,将机盒21上的滑块10对准框体1上的滑槽9将壳体2的机盒21插入固定在中控台上的框体1内。当机盒21侧壁上的传动齿条5与框体1内的传动齿轮3啮合时,接近开关6的动端15被压板7推动与开关壳体上的触点16闭合,电动机4启动,驱动传动齿轮3转动,传动齿轮3带动机盒21往框体1内部移动直至机盒21远离面板22的侧壁与框体1的内壁贴合,压板7脱离动端15,动端15在弹簧14的弹性反力作用下回复到使接近开关6断开的初始位置。电动机4停止工作,机盒21由于传动齿轮3和传动齿条5的啮合而被固定在框体1中。当需要拆卸壳体2时,按下面板22上的按钮8,电动机4反向转动,传动齿轮3带动机盒21朝向框体1外部移动直至传动齿轮3和传动齿条5脱离,此时可以方便地将壳体2从框体1中取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